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工厂品质部工作指引

工厂品质部工作指引一、进料检验:(IQC)1、接到仓管员移交的供应商送货单以及相关的订单、签样后,依据送货单核查来料的数量、产品编号、产品名称、规格、颜色、包装是否与订单、送货单一致,进入ERP中审核报件单。
2、依据订单/送货单上的产品类型,准备相关的检验资料和工装夹具:如订单资料、记录在案、工程图纸、物料清单、公司签板(包括色板、限度样板)、组装工具、试装的配件等。
3、依据MIL-STD-105E Ⅱ,单次抽样计划进行抽样,确保不同卡板和不同的包装箱中都能抽到,保证抽样具有代表性。
4、依据检验指导书、订单资料、记录在案、工程图纸、物料清单、公司签板(包括色板、限度样板)、试装的配件等进行检验,如实记录检验情况和检验数据。
检验时发现的不良品,需要保留,同种不良品,只需保留1个具有代表性的即可;大件的不良品可以拍照留底备查。
5、检验完成后,依据AQL允收标准,当检验结果为合格时,填写进料检验报告,包括手写报告和ERP电子档报告,提交品质主管审核;当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时,填写进料检验退货报告,包括手写报告和ERP电子档报告,需要立即提交主管审核。
6、品质主管需要及时审核进料检验报告,合格报告限时为1个工作日;退货报告限时为半个工作日;所有退货需要有副总批准。
7、副总批准后的退货,品质主管以邮件形式通知到仓库、采购部、PMC等相关部门,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清晰明确。
8、因生产急需的未验先行,需要获得品质主管(或以上人员)才能投入生产,并且要安排IQC密切跟进质量状况。
9、副总(或以上人员)才有权批准特采,其余人员一律无此权限。
二、车缝车间巡检(IPQC)1、产品上线生产前,品质主管对车缝车间IPQC进行培训讲解,介绍产品的功能,检验注意事项检验重点,IPQC须认真阅读产品品质标准,参照样板,深入了解产品的结构,功能,外观等特征。
2、IPQC在接到生产车间的首件检验通知后,对照图纸和产品品质标准,参照样板,对首件进行检验确认。
IQC工作指引

c)查看成份表与资料是否相符
备注:如果同一次送货,供应商有不同批次,那么多个批次都要进行检测。
3.13提交复检
3.13.1在生产中,若发现进货物料质量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品管部进行复检。
3.13.2对有储存要求而出现不符合时的进货物料,仓库需再度通知IQC进行重新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发放使用,复检合格的需重新标识,并标明“复检”。
3.3.按MIL-STD-105E正常检验水准:所有物料抽样按MIL—STD—105E正常检验水平Ⅱ级,AQL:CR:0. MAJ:1.0. MIN:2.5,进行单次随机抽验。
3.4.根据物料检验标准进行判定与记录。
3.5.IQC检验合格后,盖上IQC PASS章,同时作出相关记录,该物料可进入物料仓合格品区。
4.0工作指示:
4.1工作流程圖
4.3來料檢驗抽樣計劃及收貨標准:
3.10.4.3按MIL-STD-105E正常检验水准:原材料S-2 (例如胶料、油漆、色粉、纸箱等),其它物料抽样II抽样检验。
4.4來料檢驗的一般規格(本節所規定的抽查數可根據實際情況按品管部通知作出其他選擇):
4.4.1注塑件/吹塑件
3.10急用放行物料
当物料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检验时,须由PMC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并由品管主管以上职位审批后方可放行,IQC负责在物料上标记注明“紧急放行”并留取样办检验,如结果合格则可取消“紧急放行”,若不合格则立即通知生产部追回该物料,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处理。
3.11对AOD的物料,如属加工使用或拣用,则须发出《货品加工/拣用通知书》。
文件更改简历
FQC工作指引

文件名称FQC工作指引版次A/01 Page 1 of 4文件更改简历版本更改类别更改内容简要生效日期增加删除日期作废A/01 首版发行本文件分发部门:□总经理□包装部□采购部□行政部□注塑部□计划部□SMT □仓库部□财务部□品管部□工程部□装配部□生产部□其它:制定部门编制人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受控印章文件名称FQC工作指引版次A/01 Page 2 of 41.目的为保证生产的产品及部件能符合客户的要求。
在产品完成之后,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
2.范围本廠生産的所有成品。
3.定義:成品檢驗是指生産完成包裝後的批量抽查檢驗。
4.内容4.1生産部做好貨後,需要報驗,必須寫報數紙給FQC,其報數內容,包括PO號,數量,産品編號,名稱.客户。
4.2 FQC收到生産部的報數紙後,根據生産部提供的資料,准備相關文件,包括,簽辦,産品規格,(客戶相關資料),極限辦(如有)等.4.3 FQC,根據生産所報數量,按照客戶的抽樣標准,平均從不同的卡板上抽取所需的樣辦數.4.4抽样标准,按照MIL-STD-105E進行,CR:收0 ,MA:收1.0,MIN:收2.5,(客人规格比本厂严,则按客人要求)按附表一進行抽樣檢驗.)4.5检验内容:NO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1 .外观检查(产品与包装)1.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同签办一致.2.检查产品所使用的说明书/内卡/贴纸等是否同签办一致, 电脑纹贴纸扫描出来的数字是否正确.3.检查彩盒是否同签办一致.4.检查箱唛是否同客人资料相符.5.折开包装,检查产品是否同签办一致.6.检查外箱/产品DATE CODE格式是否符合客人要求。
2 功能检测 1.检查功能是否同签办一致(包括电流测试)3. 测试1.可靠性安全性测试,按客户要求进行测试2.掷箱,每个PO#抽取样办2箱,掷1角3边6面,之后拆箱检查里面的产品包装有无受损、移位以及功能是否正常.附表一:文件名称FQC工作指引版次A/01 Page 3 of 4批量特殊檢驗等級通常檢驗等級S-1 S-2 S-3 S-4 I II III2 到 8 A A A A A A B9 到 15 A A A A A B C 16 到 25 A A B B B C D 26 到 50 A B B C C D E 51 到 90 B B C C C E F 91 到 150 B B C D D F G 151 到 280 B C D E E G H 281 到 500 B C D E F H J 501 到 1200 C C E F G J K 1201 到 3200 C D E G H K L 3201 到 10000 C D F G J L M 10001 到 35000 C D F H K M N35001 到150000 D E G J L NP150001 到500000D E G J M P Q 500001 到以上 D E H K N Q R單次抽樣計劃之正常檢驗(表一)。
品质部工作指引

品質部工作指引(内部培训教材)目录章节主题页数第一章玩具的基本品质控制1.1 品质控制的概念 (3)1.2 品质控制的应用手法及工具 (3)1.3 一般品质检验原则................................................. 3 - 41.4 产品品质检验抽样计划.......................................... 4 - 51.5 检验识别印章及标签 ............................................. 5 - 61.6 一般品质检验技巧................................................. 6 - 91.7 一般品质的安全 (9)1.8 常用的国际玩具安全标准 ...................................... 9 - 10第二章品质部组织架构图............................................................ 11 - 12 第三章品质控制流程图 (13)第四章品质控制4.1 来料品质控制4.1.1 由客户提供的产品 (14)4.1.2 供应商来料 (14)4.1.3 外协商来料 (15)4.2 工序中的产品控制................................................. 15 - 164.3 成品最终检测........................................................ 16 - 17第一章:玩具的基本品质控制1.1 品质控制的概念为满足品质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1.1 作业技术–对产品特性的认识; 流程和工序的分析、建立及编排; 工模、工夹具、机器设备的调校、保养及维修; 辅助资源的利用; 技术或管理的开发等。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2015)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2014年12月8日 (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当依据本指引健全压力测试体系,提升压力测试能力,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并确保压力测试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压力测试是一种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分析工具,用于分析假定的、极端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景对银行整体或资产组合的冲击程度,进而评估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水平和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压力测试有助于监管部门或银行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第五条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指引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二章压力测试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压力测试体系,并将其纳入各个层次的风险管理活动,成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体系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治理结构、政策文档、方法流程、情景设计、保障支持以及验证评估。
第七条压力测试应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以下作用:(一)前瞻性评估压力情景下风险暴露,识别定位业务的脆弱环节,改进对风险状况的理解,监测风险的变动。
(二)对基于历史数据的计量模型进行补充,识别和管理“尾部”风险,对模型假设进行评估。
(三)关注新产品和新业务带来的潜在风险。
(四)评估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水平和流动性承受压力事件的能力,为银行设定风险偏好、制定资本和流动性规划提供依据。
(五)协助银行制定改进措施。
(六)支持银行内外部对风险偏好和改进措施的沟通交流。
第二节治理结构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压力测试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在压力测试管理中的职责及报告路线。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第三条商业银行应当依据本指引健全压力测试体系,提升压力测试能力,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并确保压力测试结果得到有效应用。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压力测试是一种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分析工具,用于分析假定的、极端但可能发生的不利情景对银行整体或资产组合的冲击程度,进而评估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水平和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压力测试有助于监管部门或银行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和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第五条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本指引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第二章压力测试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和风险状况相适应的压力测试体系,并将其纳入各个层次的风险管理活动,成为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体系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治理结构、政策文档、方法流程、情景设计、保障支持以及验证评估.第七条压力测试应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以下作用: (一)前瞻性评估压力情景下风险暴露,识别定位业务的脆弱环节,改进对风险状况的理解,监测风险的变动。
(二)对基于历史数据的计量模型进行补充,识别和管理“尾部”风险,对模型假设进行评估。
(三)关注新产品和新业务带来的潜在风险。
(四)评估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资本水平和流动性承受压力事件的能力,为银行设定风险偏好、制定资本和流动性规划提供依据。
(五)协助银行制定改进措施。
(六)支持银行内外部对风险偏好和改进措施的沟通交流。
第二节治理结构第八条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压力测试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监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相关部门在压力测试管理中的职责及报告路线。
[生产必备]IQC工作流程
![[生产必备]IQC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77207f83c4bb4cf6ecd123.png)
通过对IQC工作流程的讲解,使员工熟悉IQC的相关概念,掌握IQC的基本业务操作【培训目标】学完本课程后,员工能够达到:1.了解IQC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和接口关系;2.熟悉来料检验相关信息;3.熟悉IQC物料检验方式和进料不合格处理流程;4.掌握IQC检验规范及操作指导书的构成。
5.掌握IQC日常行为规范。
一、IQC的定义、职责、工作内容及目标1、IQC的定义IQC的英文全称为: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意思为来料质量控制.目前IQC的侧重点在来料质量检验上,来料质量控制的功能较弱.IQC的工作方向是从被动检验转变到主动控制,将质量控制前移,把质量问题发现在最前端,减少质量成本,达到有效控制,并协助供应商提高内部质量控制水平。
IQC的工作主要是控制公司所有的外购物料和外协加工物料的质量,保证不满足公司相关技术标准的产品不进入公司库房和生产线,确保生产使用产品都是合格品。
IQC是公司整个供应链的前端,是构建公司质量体系的第一到防线和闸门。
如果不能把关或是把关不严,让不合格物料进入库房和生产线,将把质量问题在后工序中成指数放大,如果把质量隐患带到市场,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甚至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因此,IQC检验员的岗位责任非常重大,工作质量非常重要.IQC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要严格按标准按要求办事,质量管理不要受其他因素干扰。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放行的,由品管部层面决策,IQC人员不承担这种风险。
2、IQC检验员岗位设置目的、职责及工作内容与目标2.1. IQC检验员岗位设置目的①执行公司规定的物料检验管理流程。
②保证物料上线的合格性。
③配合生产需要。
2.2、IQC的职责①.来料的检验检验员的主要工作是来料检验,而IQC检验可简述为对外协、外购的物料全部或其主要特性参照该物料的相关标准进行确认;或对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进行确认的活动。
检验员的职责就是严格按照有关的技术文件标准和物料操作指导书,按照操作指导书的指引,一步一步的完成各项操作,从而完成各种类型的物料的检验,完成送检物料的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邵氏硬度计测试架操作指引

浙江美茵电机有限公司管理文件文件名称:邵氏硬度计测试架操作指引文件编号:MY-QA-004制定部门:品质部制订:林少平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6-5-30文件名称:邵氏硬度计测试架操作指引文件编号:制定日期:修订日期:1.0目的规范测试仪器的使用,防止不良操作或误操作导致测量仪器损坏或测试结果不准确,以及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事件的发生。
2.0适用范围适用于邵氏硬度计测试架操作指引(主要用于产品零部件表面的邵氏硬度)。
3.0定义:(无)4.0职责:4.1品质部负责检测试验仪器的归口管理、台账的建立及周期检定的建立。
4.2使用部门负责检测试验仪器的日常防护保养、点检以及定期送检,故障保修等使用管理。
5.0程序:5.1使用方法:5.1.1.安装调试:(1)测试架应放置在稳定平整的工作台上,然后调整横臂高度。
操作时右手松开胶木星形把手,左手提升横臂硬度计安装杆底部距离圆形平台台面约110mm左右,旋紧胶木星形把手(硬度计安装杆应对准圆形平台中心)。
(2)把硬度计上端的防尘帽旋下,然后把硬度计旋入测试架的安装杆,并旋紧(旋紧时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会损坏硬度计),旋紧后如硬度计表面不对准操作者,可以松开砝码顶上的方位调整旋钮,然后转动硬度计至理想角度后再旋紧方位调整按钮。
(3)松开横臂上的胶木星形把手,左手再次调整横臂高度,至硬度计压脚底面距离测试架圆形平台台面10mm左右时,旋紧把手压下测试架手柄,使压脚与圆形台面完全接触,慢慢转动圆形台面下的两个微调手轮,直至硬度计显示100度(±1度)。
此时测试架和硬度计安装调试结束。
5.1.2试样要求:试样必须平整,厚度不小于6mm,并且有足够的面积,压针和试样接触位置距离试样边缘不小于12mm.5.1.3橡塑试样硬度的测试方法:把试样放在圆形平台上,松开横臂上星形把手,调整横臂高度,至硬度计压脚底面距离试样被侧面5mm左右,旋紧横臂上星形把手。
压下手柄,使硬度计在定荷砝码重力作用下压脚和试样完全接触试1秒内读数,硬度计显示的数值,就是被测试样的硬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第 1 页 共 10 页 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文件更改摘要: 日期 版本号 修订说明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目录 1. 目的/方针 .......................................................................................................................................................... 2 2. 工作范围 ........................................................................................................................................................... 3 3. 工作职责 ........................................................................................................................................................... 3 4. 主要流程图 ....................................................................................................................................................... 4 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第 2 页 共 10 页 5. 主要活动 ........................................................................................................................................................... 4 5.1. 测试策划阶段 ................................................................................................................................... 4 5.2. 模块/集成测试阶段 .......................................................................................................................... 5 5.3. 确认测试阶段 ................................................................................................................................... 6 5.4. 验收测试阶段 ................................................................................................................................... 7 5.5. 性能测试阶段 ................................................................................................................................... 7 6. 考核指标 ........................................................................................................................................................... 8 7. 奖惩措施 ........................................................................................................................................................... 9 7.1. 加分指标 ........................................................................................................................................... 9 7.2. 扣分指标 ........................................................................................................................................... 9 8. 模板 ................................................................................................................................................................. 10
1. 目的/方针 通过规范公司测试流程,确保测试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验证软件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测试作为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运行测试用例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缺陷,通过协助开发人员 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第 3 页 共 10 页 修正缺陷来提高软件质量,回避软件发布后由于潜在的软件缺陷和错误造成的隐患和降低质量成本。通过测试管理为产品与过程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起到缺陷预防的作用。 本过程的方针: 实施测试策划活动 根据测试策划所规定的要求编写测试需求与用例,实施相关的测试活动 管理测试活动中发现的产品缺陷
2. 工作范围 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 1) 参与评估软件需求,编写测试需求 2) 根据用户需求,编写软件测试用例 3) 在开发员完成单元测试后,进行模块测试,以期尽早发现bug。 4) 根据软件测试用例,执行集成测试,寻找尽可能多的bug 5) 对bug进行追踪与分析,保证bug及时得到修复 6) 对软件性能进行衡量,并进行测试总结,提交软件测试报告书.
3. 工作职责 工作内容 周期 输出文档 记录天工作日志 日 《天工作日志》 若有加班/请假/补休,在OA上走相应流程 日 《加班登记》、 《请假、补休审批》 参加周例会,报告上周工作进展,及下周计划工作内容,并与组员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周 《会议纪要》
Q/A记录,主要包括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周 《Q/A反馈表》 提交一周工作情况表 周 《周工作情况表》 测试组长,提交周报 周 《测试部周报》 客服负责人提交周报 周 《客服工作周报》 每月1号提交上月工时统计表 月 《(月)类型工时统计表》 测试部经理助理,每月1号提交人力成本统计表 月 《测试部门人力成本》 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第 4 页 共 10 页 测试部经理助理,提交月报 月 《测试部月报》
测试组长,每月5号前提交上月绩效考核表 月 《测试人员考核情况表(月)》
指导师对试用期员工进行考评(包括入岗员工) 月 《试用期岗位综合考评月报表》
半年度工作总结 半年 《半年工作总结》
年度工作总结 年 《年度工作总结》 4. 主要流程图
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
测测测测测测
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
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
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测
图TTS000-1: 测试过程示意图 根据公司的开发模式以及人员情况,目前测试部门将测试工作分为下面4个阶段进行: 模块_集成测试阶段 确认测试阶段 缺陷管理阶段 验收测试阶段
5. 主要活动
5.1. 测试策划阶段 测试人员职责: 工作内容 输入文档 输出文档 测试经理接收《测试资源申请单》,并通知配置管理员建立配置库(开发库和受控库) 测试资源申请单 测试部日常工作指引 第 5 页 共 10 页 测试组长根据《项目开发计划》编写《总体测试计划》 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开发计划 总体测试计划
TD项目搭建,并在TD上编写测试需求及测试用例 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测试需求、
测试用例
根据项目需求说明,对业务进行整理分析 需求规格说明书 业务整理 收集《正式数据》,作为测试阶段的测试数据 正式数据 整理《数据库结构》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数据库结构 主测人员跟进项目过程中,在各阶段所参与的会议均要形成相应的会议纪要,并向测试经理汇报项目的进展程度,同时与协测人员沟通项目的进展及阶段任务 会议纪要
5.2. 模块/集成测试阶段 模块/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之后,验证所有开发模块能够在测试环境下满足设计要求。主要完成: 对模块和子系统的连接进行测试,确保各程序模块之间无错误连接; 验证整个软件系统或子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验证软件系统或子系统正常处理能力和异常处理能力;
验证是否达到产品需求,是否遵循系统设计。 测试人员职责: 工作内容 输入文档 输出文档 判断测试版本的基线: 集成功能实现,不能出现BUG等级为一级的错误 集成测试停止标准
从受控库中出包,在测试服务器上搭建独立的测试环境;(在开发人员未提供配置环境安装说明书的情况下,则由搭建人员编写)
配置环境安装说
明书
针对开发人员对系统讲解的各个测试点,在测试说明的基础上,补充测试注意事项,并回发开发人员确认 测试说明
主测人员安排本版本的《测试任务分配》 确认测试具体安排 主测人员组织协测人员依据《测试计划》及《测试用例》执行测试,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尽量与开发人员面对面沟通确认
测试人员将发现的BUG记录在TD上统一管理,并将TD地址及登录账户发送给参与该项目的所有开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