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与在线粘度计(黏度-烟炱-粘度)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中烟炱的研究

反射 扫描 电镜 与透 射扫 描 电镜 结 果接 近 ,其 中 透 射扫描 电镜 是透 过烟 炱颗 粒来 观察 烟炱颗 粒直 径 的 ,能更 准确 地反 映烟 炱单 体颗 粒 的直径 ;反射 扫
在 1  ̄8 n 之 间 。 3 0n 2
烟炱结构越小的油样其黏度也越小 。B油的 3 个油 样情况 与 之接 近 ,黏度 在 2 XI・ 左 右 的 2 1nI2 S T 个 油样烟炱结构的分布范 围接近 ,都明显大于黏度在 1 S 7 mm ・ 叫附近时对应的烟炱结构分布。因此柴 油机 油 的黏度 与在 油 中形 成 烟炱 结构 的大 小具 有相
1 柴油机油 中烟 炱颗粒 大小
在 柴 油 机 油 保 持 正 常 黏 度 的 前 提 下 ,C - , F4
CI G 4和 C 4的 Mak T 8 广 H一 c -A,T 8 - E的 柴 油 _ ,T 8
机 台架试 验 ,允 许 的 烟 炱 量 分 别 为 20 ,38 . . 和 48 ,C- ( c 8 . I Mak T_E) 烟 炱 量 虽 仍 然 为 4 4 8 ,但 指标 比 C 4提 高 了 3 [ 。烟 炱微 粒 . H一 O 1 A o ] 具有 很高 的表 面 自由能 , 柴 油机 油 中具 有 很 强 烈 在 自发 聚结热 力 学倾 向 ,烟炱粒 子 团聚后 形 成 的结 构 会 使 柴油机 油 的黏度 快速 增加 ,从 而使 柴 油机 油报 废 ,而烟炱 颗粒 的存 在还 会使 柴油 机部 件 的磨 损增 加 。通 常采 用反射 扫 描 电镜 和 透射 扫描 电镜 对铁 路 柴油机 油 中的烟 炱颗 粒进 行分 析 和计数 。
S ,以及微 量 S,A1 P i 和 ;烟炱颗 粒的晶体结构具有很 高的硬度 ;烟炱含量大于 4 的油 品抗磨性 能明显下降 。 关键 词 :柴油机油 ;烟炱 ;颗粒 ;扫描 电镜 ;内燃 机车 中图分类号 :U2 2 2 6. 4 文献标识码 :A
TB/T 1739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换油指标标准的修订

型、东风 、东风 、东风 系列 、东方
Feat Es ur
红 系列 及其 他老 型机车 用柴 油机 油 1 0℃运动黏度换油指标下限值确定 。
为 1 . mm 。 05 / s 运 动 黏 度 上 限 值
1 0℃运动黏度上限值可 以满足其换 0
油需要 。
较高。内燃机车柴油机油 中戊烷不溶 物含量的换油指标应取决于其分散 性
1 8mm2 能 够 满 足高 强 化 系 数 的 ND / s
柴油机油的戊烷不溶物含量随走 行里程的变化情况见 图 1 。
油换油指标 》标准已在全 国各铁路局
使 用 。 目前 ,各 型 号 铁路 内燃 机 车 均
机车增压柴油机油换 油指标 》是针对 国内铁路 内燃机车早 期使 用的 1 号和 2号增压柴油机油制定的。在铁路 内 燃机车 1 号和 2号增压柴油机油代替 1 4号增压 柴油机油后 ,GBT5 2 / 8 21
车柴油机摩擦部件的磨损量 ,导致柴 油机故 障增多 ,使用寿命缩短 ,甚至 引发严重事故 , 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 因 此针对现有铁路内燃机车主力柴油机 型号 ,对 T 丌 1 3 B 7 9标准进行了修订。
◇N D 内燃机车 :其轴承 负荷大 于国内机车 , 美国GE 公司规定应用在
◇北京型、东风 … 东方红系列 以及 其他 调车机车 ( 东风 系列 、东 风 系列 ) :调车机车频繁停停开开 , 很容 易发生燃油稀释 , 导致柴油机油 1 0℃运动黏度下降较 多。上述型号 0 机车 的柴油机强化系数较小 ,负荷较
轻, 三代油 、单级和 多级 四代油的性
能优于 1 号和 2号增压柴油机 油 ,参 照T , 13 B1 7 9— 1 8 _ 9 6标准 ,将北京
139-国产振动插入式在线粘度分析仪在润滑油酮苯脱蜡装置中的应用与在线粘度计(黏度-润滑油酮苯-润滑油粘度)

济南分公司重质基础油光亮油基地采用“浅度
糠醛精制 - 高压加氢处理/精制 - 酮苯脱蜡脱油” 技术路线 ,生产市场上紧缺的 HVI Ⅱ 150BS 光亮油 (粘度指数 95 以上) 、HVI Ⅱ 6 和 HVI Ⅱ 10 高粘度 基础油 。 润滑油车间酮苯脱蜡装置馏出口脱蜡油 的粘度是考核该装置油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 于该原料 油 是 从 常 减 压 装 置 不 同 的 侧 线 经 过 糠 醛 精制 、加氢改质 ,因此 ,各种原料的脱蜡油的粘度指 标各不相同 ,其分布情况如表 1 所示 。 物料 :酮苯脱 蜡油 ,温 度 :60 ~ 100 ℃ ,密 度 :0畅 85 ~ 0畅 9 g /cm3 , 100 ℃ 运动粘度 :2畅 5 ~ 34 mm2 /s 。
2 分析仪及系统方案特点
为了使所 用 脱 蜡 油 粘 度 在 线 分 析 仪 能 够 长 周 期 、稳定 、准确和可靠地在酮苯脱蜡装置现场运行 ,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相关部门 (技术处 、机动处 、工 艺生产车间和仪表车间等 )的技术人员对此作了大 量的调 研 、考 察 和 技 术 交 流 等 工 作 ,最 终 选 择 了 “IVA - 2 型振动插入式智能在线粘度分析仪” ,并 于 2012 年 10 月在酮苯脱蜡装置现场投入应用 。 目 前 ,该粘度分析仪已在现场安装投用一年 ,从实际 现场所获取的运行数据及记录曲线表明 ,分析数据 准确性满足技术要求 ,跟踪响应及时 ,使用效果超 过预期 。 2畅 1 分析原理
对内燃机车柴油机油油品质量指标的探讨

・
实验 室 的调配油 化验 隋况分 析 ,说 明作 为机 油 的某 些 性能 ,仅 化验 机 油 常规 的 1 项 指 标很 难 保 证柴 l
3 ・ 2
第 4 O卷
,
第 9期
Il l 9
质量 管
、 } 、 、 、 , 、 } 、} I! 、 !、 《I 1
参 考文 献
[ ] BT2 5 - 2 0 1 T / 9 6 0 9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油 [ ] s. [] 2 杨启 罅,李维东 ,刘 晓峰. 现代铁路油脂 [ . M]北京 :中国铁道 版社 ,20 . 03 [ ] 宏业 ,李卫东 ,王 丹 ,等. 3刘 铁路 内燃 机车柴油机油 中烟 炱的 研 究[ ] 中国铁道科学 ,2 0 ( 4 . J. 070 )
在条 件下 ,脂 类易 发生 皂化 反应 生成 羧 酸和醇 ,也
以及保持一定的碱度 、防止不溶物形成的功能 ,同 时具有 良好 的粘 温特性等 。为保证 和提高用 油质量 ,
延长 机油 的使 用寿命 ,值得 进一 步研 究是 否需 要增
加新油的检测项 目。同时 ,结合实际使用 ,在研制 新 的铁路 柴油机 油时可适 当降低 总碱值 。
对氧 化安 定性影 响较 大 ,但芳 烃缺 点是粘 度 大 ,闪
一 报表数据统计得到 ,平均的换油率为 8 %,其中 . 7
粘 度 高 的 占 3 .%,石油 醚 不 溶 物 超 标 占 4 .%, 91 43 一因。导致 2 质量 指标超 标 引起 糍 .膏∞ 鳓 埘 豫 项 ㈣ 撼 蕊 誊 藿 是换 油 的主要 原 这
试验( 强化法 ) 、曲轴箱模拟试验 ,对三代油的抗氧
化性 能及 清净 分散 性能 进行 检验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检验试验中心大连内燃机车检测站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

Engine starting 3-4 performance
test
4
Positiv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Performance test
4-1
for postiv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Performance test
5-1
for
5 Turbocharger
12
柴油机
12-1 柴油机喷油 0357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泵
喷油泵
泵技术要求
TB/T2715-2005
柴油机
柴油机喷油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喷油器
13
喷油器
13-1 器技术要求 0357 TB/T2716-2005
No. CNAS L1557
第 380 页 共 566 页
ISO/IEC 17025 认可证书
TB/T2710.2-2005
机车、动车用空气压缩机试验
方法
TB/T2711-2005
5-1 5 涡轮增压器
5-2
涡轮增压器 性能
涡轮增压器 耐久性
0357 0357
铁道动力装置柴油机用涡轮 增压器技术条件 TB/T1383-2003 铁道动力装置柴油机用涡轮 增压器试验方法 TB/T1384-2003
8 Heat exr
8-1
Performance test for heat exrs
0357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heat exrs in diesel locomotives TB/T2394-1993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for diesel locomotive heat exrs TB/T1732-1986
df5型内燃机车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

摘要:DF5型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上常见的一种机车,滑油系统是其重要的润滑部件之一。
本文主要讨论了DF5型内燃机车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对机车的安全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DF5型内燃机车作为我国铁路上的主要牵引机车之一,其安全和稳定的运行一直备受关注。
滑油系统作为机车润滑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机车的安全运行和维护。
本文将重点讨论DF5型内燃机车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对机车性能的影响。
二、DF5型内燃机车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原因1. 机车性能提升需求随着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对机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需要对滑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而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2. 技术更新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滑油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新型的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可以更加精准地监测滑油系统的工作情况,从而保障机车的安全运行。
1. 提高了滑油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可以更加精确地监测滑油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了滑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增强了机车的安全性能滑油系统的正常工作对机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变更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可以更加及时地发现滑油系统的异常情况,从而提前处理,保障机车的安全性能。
3. 降低了维护成本新型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可以提高滑油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修频次,从而节约了维护成本和人力物力资源。
四、DF5型内燃机车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实施方法1. 技术研究和验证在对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变更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研究和验证,确保新型采样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设备更新和改造对于现有的DF5型内燃机车,需要对其滑油系统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以适应新型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的安装和使用。
3. 运行监测和调整在变更滑油末端油压采样点之后,需要进行运行监测和调整,确保新型采样点的工作正常,并对机车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

第48卷第6期 当 代 化 工 Vol.48,No.6 2019年6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June,2019收稿日期:2019-03-14 作者简介:王慧宇(1986-),女,北京市人,工程师,硕士,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业催化专业,研究方向:石油产品标准化研究。
E-mail:wanghy.ripp@。
内燃机油黏度特性和分类标准王慧宇,陈延(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摘 要:内燃机油的黏度是影响其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包括低温启动黏度、低温泵送黏度、运动黏度和高温高剪切黏度等。
介绍了内燃机油的黏度指标和试验方法,以及我国内燃机油分类标准的情况,解读了将于2019年7月1日实施的GB/T 14906-2018《内燃机油黏度分类》标准修订内容。
关 键 词:内燃机油;黏度;分类;标准中图分类号:TE62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9)06-1330-04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ilsWANG Hui-yu , CHEN Yan(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 The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are essential indexe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ils, such as low-temperature cranking viscosity, low-temperature pumping viscosity, low-shear-rate kinematic viscosity and high-shear-rate viscosity. In this paper, the viscosity index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ils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test methods. The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revised contents of GB/T 14906-2018 were interpreted. Key words : Engine oils; Viscosit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内燃机油的黏度是影响其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适当的黏度有助于润滑油顺利达到发动机的摩擦表面,并且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并保持油膜。
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油在DF4D机车上的应用研究

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油在DF4D机车上的应用研究
付志刚;刘宏业;王丹
【期刊名称】《石油商技》
【年(卷),期】2011(029)00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生产了新型的EMDSD50和GE36-7内燃机车,其柴油机活塞由四环改为三环,内燃机油燃油消耗比由0.5%~0.75%降为0.2%~0.4%[1-2],油底壳温度由90℃提高至100~110℃,用于GE公司内燃机车的铁路内燃机车四代柴油机油(简称四代油)的换油期由150~210 d降至80~90 d,已经不能满足在92d检修周期内使用的要求.
【总页数】8页(P14-21)
【作者】付志刚;刘宏业;王丹
【作者单位】天津日石润滑油脂有限公司;天津日石润滑油脂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五代含锌铁路内燃机车油的研制 [J], 于军;孙竞;陈惠麟
2.美国铁路内燃机车第五代油的研究与开发 [J], 王善彰
3.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 [J], 王丹;李卫东;刘宏业;马晓明;张红;蔺利
4.煤基油在铁路内燃机车上的运用与研究 [J], 杨浩
5.“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 [J], 王丹;徐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多级五代柴油机油;内燃机车;烟炱;粘度 中图分类号:U262.24:U262.11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雪佛隆石油添加剂公 司最先推出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以下 简称五代油),并于90年代初开始推广使用。在这 之后,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等石油公司 相继开发五代油产品,其抗氧、抗磨性有较大幅度 的提高,换油期延长一倍[1]。目前美国铁路内燃机 车已全部使用五代油。
红外光谱酸性氧化物 青铜~钢摩擦磨损试验 磨斑直径/nm 综合评价值 四球长磨试验
磨斑直径/r啪
低速四球试验
磨斑直径/rm
斑点试验
80℃
150℃
含烟炱机油的粘度增长试验/% 转盘试验总评分 L,一38轴瓦腐蚀试验 轴瓦失重/nlg 活塞裙部评分 1G2高温清净性试验 顶环槽炭填充率/(V%) 总加权评分
DRD机车使用四代油不仅车与车之间换油期
第2期
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
107
相差很大(短的2万km,长的十几万km),而且 就一台机车而言,在一个中修期内,各换油期也有 长有短。机车中修时柴油机互换,所以若在试验车 与对比车之间(横向),或者每台机车试验前后 (纵向)的换油期进行比较,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这对五代油延长换油期的判断造成很大的困难。
2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油的研制及 评定
与四代油相比,国外五代油主要提高油品的抗 氧性、抗磨性,以适应延长换油期的需要[2]。我国 进口的ND5机车和国产DF4D机车由于柴油机的强 化系数比较高(ND5是91.2,DF4D是89.6),机 油和燃油消耗之比又较低,车况苛刻,换油期比较 短。尤其是DF4D机车柴油机窜烟严重,机油因粘 度增加过快而提前报废。根据这种情况,研制的五
二、
暮 邑、
双 孽
图4五代油的烟炱与走行公里的关系
从图4来看,对于窜烟较轻的机车,若使用五 代油走行10.1万km,那么使用四代油只能走行 5.3万km;对窜烟较重的机车,若使用五代油走
行·4.3万km时,使用四代油只能走行2.3万km。 根据图3和图4的分析,与四代油相比,五代
油的换油期至少延长70%是可行的。 3.4零部件的沉积物及磨损
摘要:参照美国机车维修者协会(LMOA)、美国机车生产厂家GE公司和GM公司铁路内燃机车五代油 的技术规格,确定研制的五代油暂行技术指标。通过一系列的性能筛选评定试验,包括氧化安定试验、青铜一 钢摩擦磨损试验、四球磨损试验、转盘清净性试验和烟炱分散试验,经多次筛选,确定出五代油的配方。并进 行L-一38轴瓦腐蚀性和1G2高温清净性发动机台架试验。在为期20个月Ⅸ、lD机车的现场行车试验中,对四代 油和五代油两种在用油进行理化、红外光谱、发射光谱和铁谱分析,还对柴油机的动力组进行拆检:连杆轴瓦 和活塞环称重、活塞清净性评分,综合考察机油的抗氧、抗磨和清净分散性能。行车试验验证使用五代油可以 减少机油中烟炱凝聚的几率,降低粘度增长的速度。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五代油具有较好的抗氧、抗磨和清 净分散性能,粘度增长得以抑制,延长了机油的使用寿命。
15.35
14.89
O.50
O.48
O.15
O.12
3 670 <一15
3 900
<一15
15.48 O.42 0.OO
——
00 3 OO 1
一
O
2O
4
O色 ∞凹弛
O乱 ∞北∞
O.58 O.057
O.64 O.063
O.63 O.087
O.34
O.39
O.39
O.43
O.47
O.56
1.02 1.23 6.08 261.5
成漆板试验是模拟发动机活塞顶环槽成漆、成 焦的过程。转盘试验模拟活塞高、中、低温区成漆 的情况,与1G2发动机试验有很好的对应性,总 评分超过300为失败。 2.4分散性试验
斑点试验和含烟炱机油的粘度增加试验,考察 油品对外来污染物(主要是烟炱)的分散能力。 2.5综合评定试验结果
综合上述抗氧、抗磨、清净分散性能试验,经 多次筛选,确定五代油的配方,并与现用的多级四 代油和国外一家石油公司的五代油对比,3种油的 理化、性能评定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列在表2。
如果说DRD柴油机油中的烟炱影响粘度,粘 度又影响换油期,那么可以在烟炱和换油期之间建 立一定的关系。基本的依据如前所述,四代油和五 代油当粘度到限(18.5 mm2·s-1)时,红外光谱 烟炱水平分别是115 A·cm_1和200 A·cm~。
图4是3台装五代油试验车的烟炱与走行公里 示意图。其中有几个换油期窜烟比较严重,影响关 系图的相关性,所以将换油期分为两组,窜烟较轻 的是换油期1,窜烟较重的是换油期2。
高含量的烟炱不仅消耗油中的清净分散剂,使 油的粘度增长过快,而且与抗磨剂争夺金属表面, 使抗磨剂在金属表面不易形成保护膜。在缸套的上 下死点、凸轮轴等边界润滑部位容易形成磨粒磨 损,在活塞环槽、进排气阀部位生成更多的沉积 物。
万方数据
第2期
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
105
表l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主要暂行技术指标
项目
2。嚣级试验方法
代油除了提高抗氧性、抗磨性外,还要提高烟炱的 分散能力,以降低粘度增长的速度。
根据五代油的性能特点,使用的评定试验项目 如下:
1)氧化安定性试验; 2)差热分析试验; 3)青铜一钢摩擦磨损试验; 4)四球长磨试验; 5)低速重负荷四球试验; 6)成漆板试验; 7)转盘试验; 8)斑点试验; 9)含烟炱机油的粘度增加试验。 2.1氧化试验 柴油机油的氧化一般分为较低温度下缓慢进行 的厚油层氧化和较高温度下活塞区域的薄油层氧 化。 柴油机油最常用的氧化安定性试验方法(SH/ T0299),是20世纪70年代制定的,属于厚层氧 化试验,试验温度165℃,时间是12 h。该试验条 件对评定高档柴油机油,区分性不太好。国外氧化 试验一般采用延长时间或提高温度来加强区分性。 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将氧化安定性试验时间延长至 24 h,称为超强化法,具有较好的区分性。本次试 验采用的是超强化法[3]。 差热分析试验可以模拟活塞高温区域的薄油层
q
.口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走行公里/万kIn
图2氧化物和烟炱与走行公里的关系
当油中含有大量的烟炱粒子时,容易发生凝聚 现象,使机油的流动性变差,粘度增加[7]。 3.3五代油抑制粘度增长的效果
凝聚后的烟炱是造成柴油机油粘度增长快的主 要原因。这就要求五代油具有较好的分散能力,这 样才能减少烟炱发生凝聚的现象,使油中烟炱粒子 的尺寸尽可能小,也就是说在同等粘度下,能容纳 较多烟炱粒子的机油,才能达到延长换油期的目 的。图3是行车试验6台机车(3台装四代油、3 台装五代油)各换油期统计的粘度与烟炱增长趋势 图。
26
—24
7 22
I 20
越18 葵16
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烟炱/(A·锄。1)
图3 2种油的粘度与烟炱的关系
图中的虚线是粘度报废的上限。可以看出,五 代油的粘度走势明显低于四代油,例如在烟炱约 115 A·cm_1处,四代油的粘度到限(18.5 mm2·s-1),而五代油的粘度在16 mm2·s_1左 右。五代油粘度到限(18.5 mm2·s_1)时,烟炱 的水平约在200 A·cm~。可以看出五代油容纳烟 炱的能力比四代油提高了74%。
1.08 1.30 12.4
_——
34.0 9.6
30.4 9.5
21
34
9
262.3 262.3
310
注:*非锌油
mm2·s一、多级四代油是18.5 mm2·s~,石油
醚体积法不溶物均是11.2%。根据2002—2003年
32台次DF4D机车换油期统计,平均换油期是4.1
万km。短的不到2万km,长的有18万km,多数
从表2结果来看,研制的五代油的抗氧、抗磨 以及分散性均好于现用四代油,并通过了1G2和 L一38发动机台架试验。
3现场行车试验
3.1选择车型 我国铁路现用的各型号内燃机车中,作为主型
机车的DF4D客运机车,存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是柴油机油粘度增长过快,换油期短,增加了机务 段的维修费用[5“]。如果五代油可以延长DF。D机车 的换油期,对于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意义很大。 所以选择DRD机车作为五代油行车试验的车型, 地点选择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 3.2 DIF4D机车柴油机用油情况
机车换油期达不到该车型要求的至少6万km,而
且一台机车在一个中修期内各换油期也大不相同,
不少机车在厂修或中修后第一个换油期较长,以后
的换油期较短。图1是其中3台机车使用四代油一
个中修期内,各换油期的统计。
4084
40lO
4088
14
麟
函8
☆6
餐: 1。II I,F O 1 2 34 66
{- 日1Im—一1■”一曩一…~
收稿日期:2005一05—16 基金项目: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1J030) 作者简介:王丹(1954一),女,重庆人,研究员。
期的研究目的。
1铁路内燃机车多级五代柴油机油暂 行技术指标
参照美国机车维修者协会(LMOA)、美国机 车生产厂家GE公司和GM公司的铁路内燃机车五 代油的技术规格,确定研制的多级五代油暂行技术 指标,其中的一些项目列于表1。
Il基善翻;= 。一■
l 2 3 4 56
l2 3
换油次数,次
图1换油次数与走行公里的关系
万方数据
早在研究五代油之前,我们曾对DFtD柴油机 油样进行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机油的氧化程度并 不严重,大部分氧化物的吸收值在10 A·cm一1以 内,对粘度的影响不超过一个粘度单位(mm2· s叫)。但是机油含有大量的烟炱,吸收值有时最高 达到280 A·cm~。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