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公共行政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合集下载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试)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试)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51)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

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公共部门2.战略规划3.行政复议4.电子化政府5.政府再造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50分)1.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差异。

2.政府与市场皆存在失灵的问题,请简述如何解决和矫正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

3.简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几个主要阶段。

4.简述公共部门服务的绩效评估与衡量的4E指标。

5.何谓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公共服务民营化有哪些主要类型?三、论述题(共35分)从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出发,谈谈如何建立一个全面的危机管理战略体系。

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试试题(051)考试科目: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注意:本试题所有答案,应按试题顺序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写清题号。

写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公共部门答: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

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公共部门是公共、政治决策的结果,而不是市场运作的结果。

公共部门的特点有:①公共部门的垄断性。

公共部门的显著特点是其产出的非市场性质即垄断性。

这种垄断性是由规模经济、公共服务的非盈利性等原因造成的,从而导致了信息的垄断和制定评价标准的困难等;②公共部门的目标多元性和目标弹性。

公共部门的目标多元性主要表现在没有一个统帅各项具体目标的总目标;目标弹性即软目标,表述抽象笼统且难以量化为硬性指标。

2.战略规划答:战略规划是指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研拟战略的过程,也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决策的过程,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有:①展现愿景和确认、陈述任务;②确认重要的环境变化及趋势的议题;③决定机关要强调的主要价值;④选择重大的关切性议题领域;⑤设定基本的、明确的策略方向;⑥选择恰当的策略;⑦创设执行这些策略方向的行动议程。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1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2.政策输出(Policy output)
3.公地悲剧
4.矩阵组织
5.民营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2.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3.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4.简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5.简述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举例说明政策的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论述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

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对于某一自然现象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实验。

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所以,B选项正确。

2.【答案】C【答案解析】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

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

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所以,C选项正确。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重复性以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以AB选项错误,从认识论的角度讲,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难度无法比较,所以D选项错误。

3.【答案】B【答案解析】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

产品积压意味着商品生产者没有完成商品交换,没有得到商品的价值,也就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所以导致企业倒闭。

所以,B选项正确。

4.【答案】C【答案解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9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9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9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湖南师范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业务课代码:819
业务课名称:公共政策学
一、名词解释
1.邓恩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式
2.自愿性政策工具
3.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4.政策执行理论调试模型
二、简答
1.简述公共政策行动建议的选择标准
2.简述公共政策前景预测分析的局限性
3.简述非线性序列的五种类型
4.简述经济政策的地位和作用
三、案例分析
1.公共政策执行理论(抗洪大堤)
2.公共政策的评价理论(生育政策)
3.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假种子)4.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生育政策罚款)。

201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分析题)

201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分析题)

2014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分析题)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科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秸秆种蘑菇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30万吨秸秆。

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

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

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

二、延长产业链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

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于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

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

而很受欢迎。

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

三、“链接”到山林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后,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

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

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

2014年考研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真题(回忆版)

2014年考研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真题(回忆版)

一、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1、关于组织机构层级和幅度的题,大概是在出现指挥混乱的时候应该设置临时机构来协调。

2、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是完全照搬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没有经过消化。

3、集体物品生产中,私人部门不能对产生激励机制,所以集体物品只能由集体生产。

4、有一个忘了+.+实在想不起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ZF间关系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绩效预算模式的概况。

(主要回答是什么,步骤,要求等)
3、对于ZF工具的理解有很多,简述构建主义的观点。

(原本近两年大纲里把这一章书去掉了,所以我没怎么看,只是扫了一眼,具体的点答不准。

不知道其他人怎样。

总之要吸取教训,多看点书。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转轨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出现频繁,并且有新特征,那么为了解决问题,社会管理应从哪方面进行改革?
2、分专业回答的报哪个专业就回答哪个
行管和社保都是考查第三部门的内容,在书本上有原样,土管忘了。

教育经济管理是谈谈你对大学校长“去行政化”的看法,并结合南方科技大学的建校历程和改革分析其教育新模式。

应急是原发性和再生性危机事件的处理。

差不多是这样的。

四、案例分析(40分)
广州南沙社区服务创新的案例。

问题是
1、结合公共管理学相关知识,说明这个社区做的创新工作是否符合十八大提到的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

2、社区创新的特点是什么?
3、创新点有哪些?。

2014年浙江财经大学81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浙江财经大学81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浙江财经大学812公共政策学考研真题附文字版试题: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12科目名称:公共政策学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计30分)1.哈罗德·拉斯韦尔2.焦点团体座谈会3.公众议程4.政策合法化5.政策规划6.政策废止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计50分)1.简述马克斯·韦伯对政策研究的主要贡献。

2.简述政策研究者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3.简述公共政策研究中系统分析的主要作用。

4.简述政策执行再决策的依据、作用与意义。

5.简述公共政策终结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计40分)1.试述政党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2.试述合作治理模式对公共政策形成和执行产生的影响,请结合实例分析。

四、综合分析题(共3小题,每题10分,计3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1950年代马寅初首先提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人口控制(非计划生育)。

1964年设立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生委),计划生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策,此后计划生育逐步强化实施。

1977年8月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的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

”1980年,执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的计生政策。

9月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称三十年以后将调整人口政策。

2000年左右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城市)政策调整,计划生育有一定放松,如独生子女夫妻允许生2胎。

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了人口素质。

有专家研究表明,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减少了4亿。

计划生育对中国人口结构和文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人口红利问题等都引起了一些激烈论争。

此外,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并未规定对于违反计划生育义务的人可以进行强制终止妊娠,即强制堕胎。

但在地方执行时,强制堕胎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大月份孕妇因无准生证等原因被堕胎,甚至出现在怀孕九个月时强制堕胎的事件,因强制堕胎导致母子双亡的情况也有发生。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信息社会
2.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
3.民主—参与理论
4.信息娱乐
5.梅尔文·德弗勒
6.后院篱笆原则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要概述大众传播的正功能。

2.评析创新扩散理论。

3.简要概述多伦多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作答,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容?结合媒介现状分析其遭遇的困境。

2.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的基本观点。

3.结合受众理论,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的原因。

四、写作题(1000字以上)(50分)
从媒介角度,分析“双十一”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6个简答,2个论述,2个案例(简答题的顺序记得可能不对,并且,忘记的部分
希望其他同学来补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改大纲之后的第一次考试,真心没
底啊)

简答
1、简述科层制的特点

2、
3、我国公务员群体是由那些机构人员组成的
4、简述现代公共服务精神
5、
6、简述新公共行政运动
论述
1、谈公共行政与私营部门行政的区别

2、从ZF与社会的关系谈我国ZF职能的转变
案例
1、“反腐特别行动”的“一二三工程”(这个题记得不清楚了,欢迎补充)

(1)好像是对这个的评价
(2)建立和健全反腐的体系的看法
2、领导的素质
案例内容是5辆拉着12.8吨未经处理的牛奶(未经处理,6小时会变质)的车,
过村公路,村长要收费,跟其交涉不放行,最后打电话给先领导,领导虽然当时
离事发地很近,但是以没有小车为由不去,说让镇ZF处理,最后镇ZF开会想

解决方案的时候牛奶已经变质,最后食品加工厂员工把发臭的牛奶倒在了县ZF
的大院里,县长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把这么多白花花的牛奶倒在这里,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http://www.eol.cn/
我也喝不完啊(看到这个当时没忍住。。。笑了)
问题:(1)县领导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为什么

(2)现代领导应该具有什么基本素质,本文中领导最欠缺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