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2月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8-19高二下年中考试-地理

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18-19高二下年中考试-地理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60分〕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回答1~2题。
1、该岛位于北京的()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A、180千米B、1800千米C、400千米D、4000千米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3~4题。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河总体流向为自西向东B、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450mC、P点与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是200mD、甲河落差比乙河大4、该地计划修建一条运河连接甲、乙两河,在丙、丁两方案中最终选择了丁方案,其缘故是()A、距离短,工程量小B、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C、地形平坦,利于施工D、沿等高线修建,线路较短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完成5~7题。
5、A点海拔范围(H)和B地温度值(T)范围是()A、1200米<H<1500米3℃<T<4、8℃B、1000米<H<1300米3℃<T<4、8℃C、1500米<H<1800米6℃<T<7、8℃D、1200米<H<1500米6℃<T<7、8℃6、按照图中的水库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那么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A、500米200米B、50米150米C、500米100米D、50米100米7、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B、E、F、G的海拔在750米以上、800米以下C、在E点能够观看到车站ND、铁路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和泥石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图4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8~10题。
8、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9、假设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0、图5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A、5:30B、6:30C、17:30D、18:3011、图6是实验中学一个兴趣小组在郊外考察时绘制的一幅景观图,当时小组同学在图7中的地点及其观看方向是()A、a,西北B、b,东北C、c,西南D、d,正北下图为河川径流系数〔年径流量/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6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沈阳铁中高一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约为80厘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大约为A. 1:100000B. 1:20000000C. 1:50000000D. 1:1000000002. 用该制作的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运动,与实际运动相比,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A. 自转角速度相同B. 自转线速度更大C. 不能演示昼夜长短变化D. 不能演示公转运动3. 在该制作的地球仪上,从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大约为A. 20厘米B. 40厘米C. 80厘米D. 160厘米【答案】1. C 2. B 3. A【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
【1题详解】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它与黄道面始终保持66.5°的夹角,地球的赤道实际长度大约为40000千米,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约为 8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计算出该地球仪的比例尺=80厘米/40000千米=1/50000000,正确答案选C。
【2题详解】用该制作的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运动,与实际运动相比,自转角速度15°/h相同可以演示,能演示昼夜交替现象,也能演示公转运动,ACD不合题意;实际地球自转低纬度地区线速度很大,如赤道线速度约1670KM/h,即约463m/s,地球仪半径很小,模拟演示地球运动线速度不可能有这么快,故地球仪模拟演示与实际运动相比,自转线速度更大的情况不可能存在,B错误,符合题意。
B错误,正确答案选B。
3题详解】根据所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实际距离应该为1/4赤道的长度即10000千米,再根据上题中计算出的比例尺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20厘米。
(也可以根据所的知识可知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的距离=1/4赤道的长度=80厘米╳1/4=20厘米)。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阶段考试(6 月)试题高二地理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命题人:葛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0 小题,共 60 分。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 AB、CD 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A. AB 段流速较快B. CD 段流速较快C. 两河段流速相等D. 无法比较2. 图中 P 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A. 170mB. 180mC. 190mD. 200m3. 当Q 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A. 1B. 2C. 3D. 4【答案】1. B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AC两点均位于河谷地带,海拔均为300m。
但AB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B点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据此AB的落差为0-74米;CD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下游,则D点的海拔应为200-274米之间,据此CD的落差为26-100米之间,CD的落差大于AB,根据材料,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CD段的流速大于AB河段,据此分析选B。
【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图中P处的海拔为300-400米,湖泊位于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湖泊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则P点与湖泊沿岸的高差为0-174米,结合选项,最接近170m,据此分析选A。
【3题详解】泥石流发育于河谷中,并且愈往下游,泥石流的破坏性越大,危险越大,因此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往与泥石流近乎垂直方向的山坡地跑,据此结合图示最佳逃生路线为4,选D。
【点睛】等值线图的判断一般需要用到的二大规律:一是高高低低规律——等值线向高纬度凸,则其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高;等值线向低纬度凸,则其值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要低。
二是等值距全图一致规律——即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等于0或等于一个等值差。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阶段考试(6月)试题高二地理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葛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B、CD 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A.AB段流速较快B.CD段流速较快C.两河段流速相等D.无法比较2.图中P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A.170m B.180m C.190m D.200m3.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A.1B.2C.3D.4下图是海河流域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图中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5.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分日出,该日最可能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6.当M乡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A.正北方B.正东方C.东北方D.东南方读我国两个区域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7.根据地理坐标可确定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 ( ) A.444千米B.2 500千米C.5 500千米D.1 200千米8.受气候影响,甲地所在区域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水和泥石流B.台风和寒潮C.霜冻和滑坡D.春旱和沙尘暴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a在c的________方向( )A.东北B.西南C.西北D.正北10.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 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1∶100 000B.1∶1 000 000C.1∶10 000 000D.1∶100 000 000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9日0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卫星。
至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一箭双星”发射成功时,物体影子朝东北方向的城市是A.纽约B.伦敦C.孟买D.东京12.“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到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期间,我国各地A.日出时间先提前后推迟B.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C.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D.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先变大后变小13.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可提供的服务是A.预测天气变化,发布灾情预警B.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C.实时监测河流汛期水位的变化D.对农作物长势进行估产2019 年春节档硬核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数学(理)试题(附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试(12月)试题高三数学(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其它试题答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60分)1.设集合A={x|≤2x≤},B={x|lnx<0},则A∩B=()A.(﹣,)B.(0,)C.[,1)D.(0,]2.复数z=(i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3.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x2+2x﹣3≠0则x≠1”为假命题;②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③命题p:∀x∈R,2x>0,则¬p:∃x∈R,2x≤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0 B.1 C.2 D.34.已知α,β是三个不同平面,α⊥,则“α∥β”是“β⊥”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在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中,若函数f(x)=,则输出的结果是()第6题图A .﹣2B .0.0625C .0.25D .4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3cmA .243π+B .342π+C .263π+D .362π+ 7.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14,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13 B .12 C .23 D .348.若实数x ,y满足不等式组且3(x ﹣a )+2(y+1)的最大值为5,则a 等于( )A .﹣2B .﹣1C .2D .19.已知O 为ABC ∆内一点,且1()2AO OB OC =+,AD t AC = ,若,,B O D 三点共线,则t 的值为( )A .14 B .13 C. 12 D .2310.偶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且在[]0,1x ∈时,()2f x x =, 则关于x 的方程()12xf x ⎛⎫= ⎪⎝⎭在[]0,4x ∈上解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11.已知函数()sin()(0)f x A x ωϕϕπ=+<<的部分图像如下图所示,若005()3,(,)36f x x ππ=∈,则0sin x 的值为( )A.B.C.D.12.已知曲线1C :e x y =上一点11(,)A x y ,曲线2C :1ln()y x m =+- (0)m >上一点22(,)B x y ,当12y y =时,对于任意12,x x ,都有e AB ≥恒成立,则m 的最小值为( )A .e 1-B .C .1D . e 1+第II 卷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3.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3=6,a 3=4,则公差d= . 14.=-+⎰dx x x )12(12 .15. 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0⋅+=a a b ,2||||=a b ,则向量,a b 夹角的大小为___.16.表面积为40π的球面上有四点S , A , B , C ,且S A B 为等边三角形,球心O 到平面SAB SAB ⊥平面ABC ,则三棱锥S ABC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题,总计70分)17.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2n+1,S n ,a 成等差数列(n ∈N *). (1)求a 的值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n =(2n+1)log 2(a n a n+1),求数列{}的前n 项和T n .18.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1)若c=2,求sinC ;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19.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底面ABFE 为直角梯形,ABF ∠为直角,1//,1,2BF AB A BF E ==平面ABCD ⊥平面ABFE . (1)求证:EC DB ⊥;(2)若,AB AE =求二面角B EF C --的余弦值.20.已知椭圆右顶点、上顶点分别为A 、B ,且圆O :x 2+y 2=1的圆心到直线AB的距离为.(1)求椭圆M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圆O 相切,且与椭圆M 相交于P ,Q 两点,求|PQ|的最大值. 21.已知函数()ln 2,f x x ax a R =-∈.(1)若函数()y f x =存在与直线20x y -=平行的切线,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设21()()2g x f x x =+,若()g x 有极大值点1x ,求证:1212ln 1x a x x +>.请考生在第22、23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的方程为y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1x y ϕϕ⎧=+⎪⎨=⎪⎩(ϕ是参数,0ϕπ≤≤).以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分别写出直线1l 与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2:2sin()03l πρθ++=,直线1l 与曲线C 的交点为A ,直线1l 与2l 的交点为B ,求||AB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1()||||(0)f x x a x a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doc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地理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2.当公转速度为N时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悉尼----处于雨季3.若某城市与M点同纬度,则其所在国家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A.亚寒带针叶林原始型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传统型C.亚寒带针叶林现代型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代型人们习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
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
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资料中“九九歌”所描述区域()A.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 B.河网密布水运发达C.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5.与“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①正午太阳高度更低②黑夜时间更长③地面温度更低④冬季风较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地形与潜水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潜水埋藏最浅的区域是A.① B.② C.③ D.④7.图中a、b、c、d四地地表径流的流向与该地潜水的流向一致的是A.a、b B.b、c C.a、c D.b、d8.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12月阶段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阶段考试(12月)试题高三物理命题人:孙佳慧 审题人:曹宇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5.理、化、生三科考试时间共150分钟,物理满分110分.第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钍h 23490T 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Pa 23491,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其方程为h 23490T →Pa 23491+x ,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为质子B 、x 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C 、γ射线是钍原子核放出的D 、1g 钍h 23490T 经过120天后还剩0。
2g 钍2.三根长直导线垂直于纸面放置,通以大小相同、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且ab=ad=ac,每根导线在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则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2 BB.3BC.2BD.5B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R4均为定值电阻,R5为滑动变阻器,电源有内阻.闭合开关后’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I,理想电压表的示数为U。
当R5的滑动片向a端移动时A.I变大,U变小B.I变大,U变大C.I变小,U变大D.I变小,U不变4.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P、Q均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一定受四个力作用B.若只增大Q的质量,则轻绳受到的拉力不变C.若只减小绳子的长度,Q受到的摩擦力增大D.若只增大绳子的长度,则墙壁对Q的作用力不变5.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一个大小恒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经过位移X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若将一个大小恒为2F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使该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时,拉力的瞬时功率是()A.P2B.2P C.P22D.4P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为RV=15kΩ,定值电阻R=10Ω,电压表的读数为6。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 年 11 月至 2018 年 4 月,中国进行了第 34 次南极考察。
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有四个科考站:长城站(58°58′W,62°13′S)、中山站(76°23′E,69°22′S)、昆仑站(77°07′E,80°25′S)、泰山站(76°58′E,73°51′S),2018 年 2 月 7 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考察站依次是()A. 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长城站B. 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C. 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长城站D. 泰山站、长城站、昆仑站、中山站2. 待建站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A. 800kmB. 1000kmC. 1700kmD. 2000km3. 关于五个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 待建站位于郑州的东南方向B. 1 月 1 日,②站白昼逐渐变短C. ③站刚出现极昼时,郑州正午太阳高度约为80°D. 每年最晚出现极昼的是④站【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我国四个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在南极圈外,因此④为长城站,故排除B、D项;①、②、③纬度依次降低,结合材料中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的纬度位置可知,C正确。
【2题详解】读图可知待建站与②大致位于同一纬线,②为泰山站,纬度为73°51′S,因此待建站与南极点大约相差16°。
纬度相差1°,经线长大约相差110km,因此待建站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1760km,故C正确。
【3题详解】读图可知待建站位于150°E与180°之间,因此待建站位于郑州的东南方向,故A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 1第
2018届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三12月阶段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注意事项: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
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5. 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地理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每题4分,11道题,共计44分)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 图 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与同纬度汉中(陕西省)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 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 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 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 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 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D 2. A 【解析】 1. 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读图可知,淅川临近水库,
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因此其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柑橘上市时间较早。 2. ①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②、③、④海拔较高,气温偏低,
热量条件相对较差。 页 2第
考点:等高线的判读和农业区位条件。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 ) A. 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 B. 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 C. 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 D. 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4. 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 ) A. 苔原植物的花期 B. 沿海港口的封冻期 C. 北极鸭的北迁日期 D. 入海河流的汛期 【答案】3. D 4. B 【解析】 3. 由于全球变暖,海冰消融,无覆盖条件下月蒸发量相比有覆盖条件下月蒸发量大,故海面的反射率下降,
D项正确。
4. 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北极地区气温偏高,则沿海港口的封冻期会推迟,故B项正确;苔原植物
的花期会提前,故A项错误;北极鸭的北迁日期提前,故C项错误;入海河流的汛期提前,故D项错误。 瑞士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正式开通。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耗资160多亿美元。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下图左)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下图右)。”,完成下面小题。 页 3第
5. 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 A. 地质条件复杂 B. 科学技术先进 C. 社会经济发达 D. 气象灾害频发 6. 随着圣哥达隧道的开通,将会直接影响爱斯特尔德的 ①城市等级 ②流动人口数量 ③城市形态 ④服务范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与盘山铁路相比,圣哥达隧道的开通会 A. 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 B. 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 C. 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 D. 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答案】5. A 6. C 7. D 【解析】 5.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建设周期的因素。主要从地形、地质等因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该隧道位于阿尔
卑斯山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投资巨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故答案选A。 6.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原有铁路为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弯曲度较
大,对货物载重限制,且速度慢,导致公路运输的压力大。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圣哥达隧道采取直线形式,线路短;通行速度快;对货物的载重限制少,因此缩短了运输的距离与时间,利于隧道两端地区的联系;隧道位于欧洲南北向最为繁忙的货运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国、意大利,以及南欧与北欧的紧密联系。爱斯特尔德的位于隧道的端点,因此将会增加该地的流动人口数量 ,扩大其服务范围,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7.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原有铁路为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弯曲度较
大,对货物载重限制,且速度慢,导致公路运输的压力大。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减轻公路等交通压力,A错误;圣哥达隧道采取直线形式,线路短;通行速度快;对货物的载重限制少,B错误;因此缩短了运输的距离与时间,利于隧道两端地区的联系;隧道位于欧洲南北向最为繁忙的货运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国、意大利,以及南欧与北欧的紧密联系,C错误;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并将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气体的排放,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D正确。故答案选D。 第一批两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于2017年9月29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将迄今为止精度最高的北斗卫星,民用定位精度高达2米。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在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页 4第
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北斗”系统可能用于以下哪些工作
①路线选择 ②搜索营救 ③作物估产 ④精准农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9. 一支地理考察队用手持式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考察队可能
A. 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B. 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C. 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D. 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答案】8. B 9. C 【解析】 8. 据材料,精度最高的北斗卫星,民用定位精度高达2米,说明可以用于搜索营救和精准农业,故B项正
确。 9. 根据图中信息,海拔高度为2568米,地理坐标进行定位可知,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根据海拔的高低,
可以调查该地地质构造,不能勘探石油和地下水,故C项正确。 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阅读宝胜村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A. 增加耕地面积 B. 控制人口增长 C. 提高生活品质 D. 改善交通条件 11. 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宝胜村的布局有利于 A. 汇聚坡面径流 B. 增加大气降水 C. 扩大耕地资源 D. 预防洪涝灾害 页 5第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 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是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
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基本出发点是提高生活品质,C对。增加耕地面积、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交通条件是具体方法,不是基本出发点,A、B、D错。 11. 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宝胜村位于山麓地带,附近开挖池塘,这种布局有利于汇聚坡面径流,
合理利用水资源,A对。村落布局不能增加大气降水、扩大耕地资源,B、C错。 预防洪涝灾害不属于合理利用资源角度,D错。 第II卷(综合题 共3道题,共计44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荒漠植被在防风固沙及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图下所示沙漠G为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在150mm左右,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植被较其他沙漠茂密,但植被覆盖率年内差异较大,主要植被有多年生灌木、一年生和短命植物,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该沙漠地区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雾凇的出现与该地温度、湿度、风速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观察发现雾凇在日出后2小时内大部分飘落到雪面,较我国吉林地区持续时间短。研究表明,冬季雾凇和积雪覆盖对于该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1)说明该沙漠地区“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原因。 (2)分析该沙漠冬季有利于雾凇出现的条件。 (3)简述冬季雾凇及积雪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地表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74%由人为造成。读坡度与土壤厚度的实测数据表,回答问题: 页 6第
(4) 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可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通过分析资料,简述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厚度的关系。
(5) 简要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地处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 (2)气温:地处中纬度大陆内部沙漠地区,冬季降温显著,盆地中央冬季冷空气聚集,地表温度低,有利于水汽遇冷凝结; 湿度:开口向西,有利于西风所携带湿润气流进入,冬季地表有稳定积雪覆盖,进一步增加大气湿度,有利于雾凇形成; 风速:冬季风速较小有利于雾凇形成; 植被:植被覆盖率较高,且灌木枝条纤细,有利于雾凇出现。 (3)雾凇飘落到雪面,增加冬春季节的积雪覆盖量;雾凇增加了该地区的水分,有利于沙漠地区植被的生
长,保证了植被的覆盖率,从而有利于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 (4)坡度越大,土层厚度越薄,有机层厚度越薄、 (5)自然原因:地形坡度大,土层薄;人为原因:陡坡开荒,严重破坏了坡面植被。 【解析】本题以西北地区荒漠化和雾凇景观为为背景,考查雾凇出现的条件,考查雾凇及积雪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根据该地的地理特征可知,西北内陆沙漠腹地,冬季气温较低;有稳定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下渗使土壤水分含量上升,促使短命植被生长因而在春季一派草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