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第4章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第4章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____________ 生存和发展 构成威胁。 保护_________________
4.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如下表所示: 发展的 观念 公平的 观念
经济 增长 鼓励_____ 社会经济发展 是 各类国家都享有发展的权利,在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
环境 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_____
正误判断: (1)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保护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经济增长。( 【提示】 (1)√ (2)× ) )
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
提高,因而只能说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
探讨2: 今后强化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体现了什么观点?
【提示】 可持续发展。
[核心点击] 1.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 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必然性分析如下:
[体验评价] 1.“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 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 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1)~(3)题。 【导学号:64490089】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第四章:训练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第四章:训练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训练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联合国召开的一系列环境会议为契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

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大力发展经济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保持负增长,以减轻社会压力D.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2.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开垦丘陵、山地地区的荒坡,发展立体农业B.退耕还林、还草,排干沼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C.为减少“赤潮”的发生,沿海地区实行休渔制度D.建立人工绿洲生态系统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能源”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C.尽量减少难以降解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降解、可再生物品4.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②使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④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等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读图,回答5~7题。

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6.下列人类活动中,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是( )A.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垦中西部大草原,引起“黑风暴”B.大力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C.在长江河床大力挖沙出售,既有经济意义,又疏浚了航道D.我国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7.我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烧草为灰,取灰肥田B.以人为本,人定胜天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D.封山育林,定期开禁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完成8~9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际可捕捞资源量为41590吨,—占— 持续性原则
理论可捕量的74%,比去年降低 23.3%。其中,捕捞幼蚬比例最 高为55%,严重影响了河蚬的繁 殖和生长,从而导致河蚬数量 急剧减少。
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中“共同”是基于可持续 发展的什么原则考虑的?
——共同性原则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失望中落幕。发展中国
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4、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 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阶段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责任方面, 表现明显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低级阶段
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
高级阶段
经济、社会、环境 的协调发展
河蚬是洪泽湖出产的特种渔业 为什么河蚬数量急剧减少?
世界各国都设计了环境保护标志,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呢?
美国环境保护署标志
—— 共同性原则
中国环境标志
欧盟环境标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 日本生态标志
加拿大环境标志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角色扮演
我们如何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呢? 身为( )可以为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呢?
A.高中生 C.农民
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
Na‘vi族人一直以来都与潘
多拉星球的其他物种和谐 相处,过着一种简朴天然
—— 公平性原则
的生活。但是,自从地球
人来到后,他们生活的环
境不断的被地球人所破坏
,随处可见他们的采矿场
。人类在利益的驱动下(
为了开采独特的矿物元素
),派遣战机摧毁了Na'vi
族人赖以生存的家园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础须知】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重点梳理】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如下图: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表解如下:【难点再现】1.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差异2.为什么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公平。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至今仍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者。

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问题探究】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如何理解这句话?探究思路:我们这个地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同时也是子孙后代的,仅仅这样说是不够的,实际上这个地球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也是非人类的。

地球不仅产生了我们,也产生了非人类。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里,人类仅仅是产生于二三百万年前,而非人类伙伴是在36亿年前的,如果没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发展,就不会有我们人类,所以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世界观:一个地球,两个世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地1600亩,湿地(河流和水库)500亩。人口1835人。水
质常年3--4类水(3类水可作为非水源城市用水,4类水
可作为农业灌溉和旅游业用水),地表中度和重度侵蚀
面积1800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820吨,农业总产值91万
元。村办企业有石矿3个,利用毛竹笋壳为原料的造纸厂
1个,2005年工业总产值549.5万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人的管理调控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含资源)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3.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 应建立在生态可 持续能力、社会 公正和人民积极 参与自身发展的 基础上。
4.追求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 要得到满足,个人得 到充分发展,又要保 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 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
5、基本内涵
(1)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解决
贫富悬殊 人口激增
摆脱
生态危机
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贫困 愚昧 落后
(2)公平的观念
同代 人 之 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区际之间
(3)环境的观念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活动
阅读课文,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内涵,判断下列“世界环境日”主 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 些思想?
1. 只有一个地球(1974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2.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年) 权利的观念 3.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4.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 公平的观念 5. 地球充满生机(2002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必修2)

高一地理同步授课练习::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必修2)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阅读下列图片,完成1~2题。

1.图片中人类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片中人类的行为违背了环境观念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可以改善水土流失,②是污染大气,③是破坏森林植被,④是植被破坏造成的荒漠化现象。

答案: 1.A 2.B3.“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解析: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违背了资源分配在代际上的公平性。

答案: B4.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经济增长为主B.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解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答案: B2011年8月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响应“碳中性国家”的号召,并为此制定年限和措施。

完成5~6题。

5.下列国家最有可能提出“碳中性国家”口号的为()A.美国B.埃及C.印度D.冰岛6.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性国家”的是()A.退耕还牧B.洁净煤技术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解析:第5题,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高,因而易于实现“碳中性国家”的目标;而其他三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低,很难实现“碳中性国家”目标。

第6题,水电等绿色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CO2等温室气体。

答案: 5.D 6.C7.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长久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解析:庞大的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与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故B合乎要求。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优化训练:第四章_第三节_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优化训练:第四章_第三节_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为了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未来,我们必须走_______道路。

为了促进全球可持发展战略的广泛实施,1992年在_______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通过了全球_______。

解析: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为了使当今世界各国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并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削弱,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的美好未来。

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会议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

答案:可持续发展里约热内卢《21世纪议程》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是什么?其核心思想和追求目标分别是什么?解析:仔细阅读理解教材,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④深刻的环境危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许多发达国家快,但由于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因而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B.资源问题C.人口问题D.协调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的总结能力,要求较高。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必然在发展中解决。

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享有发展的权利。

答案:A2.努力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 )A.发展的观念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D.权利的观念解析:可持续发展强调公平的观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共29张PPT)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共29张PPT)
改良灌溉方式 覆土复垦
保护农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2、森林资源
1、森林: 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2、森林资源: 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 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3、森的作用?具体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作为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环境方面, 做些什么……?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哪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们倡议:
1.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 3.节约用水、用电、用纸 4.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 5.珍爱生灵,万物共存 6.做一个环保志愿者…
(4)针对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人类在资源利用时必须坚持 _可_持__续__发__展__的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_自__然__资__源_,保持适度的_人__口_ 规模。
思考
读“世界重要矿产的预 测寿命图”(阴影条框 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 寿命,右侧空白条框表 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 下的预期寿命),回答 下列问题。
特征: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结果: 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
资源和环境的危机。
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资源
产品
污染物排放
强调环境承 载能力和土 地、水、森 林、矿藏等 资源的永续 利用
特征: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结果: 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减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阅读教材P107“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讨论回答:(1)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方法,协 调人地关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选择题
右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

据此完成3~4题。

3.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4.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眼
C.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5.下图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②③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二、综合题
6.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漫画“断指”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_
可持续发展。

(2)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
哪些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3)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4)为修复“断指”,必须采取多重措施,我国为此也做出了重大决策。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7.看下面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说明了什么?
(2)谈谈“我”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参考答案
1.A 2.C [第1题,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短缺。

第2题,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素质较低,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
3.B 4.C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为小鱼,是过度捕捞导致的,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公平。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的,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可以有效恢复渔业产量。

]
5.B [生产规模适当的前提是人口数量适中,其结果是人类的需求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人类生产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必然要能认识自然规律,这需要人有较高的素质,这样就能实现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6.(1)经济社会生态(2)坐公交车;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
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用电。

(3)不同意。

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4)D
7.(1)上图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源、环保意识;自觉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解析漫画“五代人的营生”中,卖的东西一代比一代差,轮到“我”时就没东西卖了。

这说明,由于人们的过度索取,造成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自觉参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各项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源、环保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