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考研2011 804微生物辅导班随堂笔记
天津科技大学微生物考研题

天津科技大学二OO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804微生物学(A)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0个小题,共20分)1、芽孢2、趋化性3、基内菌丝4、基团转位5、消毒6、抗生素7、巴斯德效应8、松弛型质粒 9、移码突变 10、单克隆抗体二、填空(每小题1分,50个空,共50分)1、荷兰商人()作为第一个制作显微镜的人,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首先观察到了微生物。
2、大肠杆菌的学名为(),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色。
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内层成分是();外层称外膜,成分是()、()和()。
4、细菌细胞内的异染粒是()的聚合物,其功能是贮藏()和()。
5、自然界产生抗生素最多的微生物类群是(),尤其是其中的()属。
6、酵母菌最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方式是()。
7、较为典型的产生匍匐菌丝和假根的代表菌是()和(),假根的作用是()。
8、病毒衣壳的对称体制有:()对称、()对称、()对称。
9、噬菌体的核酸种类是(),其中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末端称为()。
10、微生物的生长因子一般指以下三大类物质:()、()、()。
11、在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中,发酵仅是指在()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12、控制连续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恒化连续培养和恒浊连续培养,前者可以得到()生长速率的细胞,后者可以得到()生长速率的细胞。
13、巴斯德消毒法是基于()菌的致死条件为62℃、15min而定的。
14、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两大类,其中好氧菌可细分为3类,即()、()和();厌氧菌可细分为2类。
即()和()。
15、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称为()。
16、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曾有三个著名实验予于证明,它们是:()、()和()。
17、在诱变育种中,出发菌株经诱变处理后常需要进行中间培养,目的在于()。
微生物学考研笔记

微生物学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微生物(一)定义:传统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现代定义:一般是指绝大多数凭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或看清,以及少数能直接通过肉眼看见的单细胞、多细胞和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二)类群:1.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2.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3.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三)特点:小(个体微小)µ m(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n m(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简(构造简单)单细胞微生物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即“分子生物”)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1mm=103µ m=106 nm=107Ǻ分辨率:肉眼:0.1mm;显微镜:0.2 µ m;电子显微镜:10 Ǻ二、为什么要学习微生物1.微生物无处不在2.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
因此,发掘、利用、改造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3.最终目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细菌数亿/g土壤,土壤中的细菌总重量估计为:10034 ×10 12吨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皮肤表面: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 亿个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福:1、微生物在许多重要产品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面包、奶酪、啤酒、抗生素、疫苗、维生素、酶等重要产品的生产.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帮助消化、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3、是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员,有了它们才使得地球上的物质进行循环.4、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其美妙的前景也是微生物对人类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微生物学入学考试试题.

天津科技大学二0一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04 微生物学(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不必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0个小题.共计20分)1.伴孢晶体2.假菌丝3.发酵4.质粒5.高频转导6.营养缺陷型7.一步生长曲线8.转座因子9.酵母菌呼吸缺陷型菌落10. COD二、填空(每空1分,50个空,共计50分)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1) ,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2) 。
2.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3) ,霉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以产分生孢子和(4) 孢子为主,酵母菌主要以(5) 和(6) 进行无性繁殖。
3.细菌的芽孢壁厚而致密,通常用芽孢染色法染色后,芽孢呈(7) 色,菌体呈(8) 色。
4.真病毒的基本构造是(9) ,其包括(10) 和(11) 两部分,非基本构造有(12) 和(13) 等。
5.在营养物质的四种运输方式中,只有(14) 运输方式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组成。
6. 酿酒酵母发酵产乙醇的途径为(15) 途径,细菌发醇产乙醇主要利用(16) 途径。
7.衣原体在寄主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方式,它存在(17) 和(18) 两种状态。
8. EMB培养基属于(19) 性培养基,它含有两种染料分别为(20) 和(21) ,大肠杆菌由于能够发酵(22) 产酸,因此菌落呈(23) 色,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菌落为(24) 色。
9. 微生物细胞内磷酸盐也来源于营养物中的磷,一般都以(25) 和(26) 这两种物质的形式人为地添加在培养基中以提供磷元素。
10.制备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实验中,常采用(27) 和(28) 方法来淘汰野生型。
11.化学治疗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合成的化学治疗剂即(29) ,另一类是生物合成的化学治疗剂即(30) 。
12.磺胺的结构与细菌的一种生长因子(31) 高度相似,两者有竞争性拮抗作用。
天津科技大学804微生物学B06-07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工业微生物学试卷(B)姓名班级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 原生质体2. 菌落3. 溶源菌4. 典型生长曲线5. 异型乳酸发酵6. 光复活作用7. 点突变8. 转导9. 抗体10. 固氮作用二、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1.细菌的一般构造包括、、和等;特殊构造包括、、和等。
2.细菌的繁殖方式为;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酵母菌的主要无性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方式是;根霉和毛霉的无性孢子为,青霉和曲霉的无性孢子为。
3.酵母菌细胞壁中,内中外层分别是、和。
4.烈性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和。
5.根据微生物产能过程中,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将生物氧化分为、和三种类型。
6.获得细胞同步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法和法。
7.消毒和灭菌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杀死或除去,而后者则指杀死。
8.放线菌对人类最突出的贡献是产生种类繁多的。
9.根据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和三种类型。
10.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主要有、、原生质体融合和转化等。
11.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为好气性的属和厌气性的属。
12.根据生长因子的化学结构和它们在机体中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将生长因子分为、和三大类。
13.按照能源和基本碳源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4种:它们是、、和。
14.完全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和。
15.三域学说是对大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进行测定后提出的,它将整个细胞生物按照进化谱系分为三个域,即域、域和域。
16.在菌种保藏工作中,为使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人为地造成、和的环境。
保藏法和保藏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重要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大多数专业菌种保藏机构均采用这两种方法作为主要的微生物保存手段。
17.试写出下列微生物的主要工业产品:枯草芽孢杆菌;北京棒杆菌;产黄青霉。
试写出以下微生物的学名:四环素的工业生产菌种是;啤酒生产菌种是。
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804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华东理工大学804微生物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填空题
1.革兰氏染色的步骤、、、。
2.原核生物核区内有条染色体,其核糖体大小为S,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有条染色体,核糖体大小为S。
3.微生物生长量测定方法有很多,其中以生物量为指标的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有、、、,以细胞数量变化为指标的生长测定方法、4.C转化率是指。
5.HMS途径的重要性在于、、、。
6.用于估算菌浓的间接方法的成败取决于、、。
二、判断题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在于真核细胞有细胞器且其染色体是和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
2.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三、名词解释(6分/个)
1.鉴别培养基
2.遗传密码
3.补料分批培养
4.共价修饰
5.乙醛酸循环
四、问答题(15分/个)
1.纤维素的分解机制。
2.什么是微生物的耐药性?其产生的途径,试述细菌抗青霉素的机制,及克服方法。
3.什么是节点,分几类,节点判断方法。
天津科技大学804微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微生物学
复习大纲:
一、绪论
1.了解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
3.了解微生物发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二、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熟悉细菌的形态、大小、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内含物和核质体这些一般构造,芽孢,糖被,鞭毛,菌毛和性毛等特殊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细菌的菌名和用途。
2.掌握G+和G-菌细胞壁的组成、构造及革兰氏染色的机理;溶菌酶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了解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3.理解芽孢的特性、耐热机制和实际应用。
4.理解糖被的特性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5.掌握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点和有重要用途放线菌的菌名和用途。
三、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及原核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不同。
2.掌握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酵母菌的菌名和用途。
天津科技大学考研804微生物学B05-06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工业微生物学试卷(B)姓名班级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 菌落2. 原生质体3. 温和噬菌体4. 化能自养型5. 发酵6. 抗代谢药物7. 溶源转变8. 基本培养基9. 转化10. 外毒素二、填空(每空0.5分,共30分)1. 肽聚糖单体由3部分组成:、和。
2. 细菌的一般构造包括、、和等;特殊构造包括、、和等。
3. 细菌、酵母菌、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依次是、、。
4. 细菌的繁殖方式为;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是;酵母菌的主要无性繁殖方式是,有性繁殖方式是。
5. 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为好气性的属和厌气性的属。
6. 按照能源和基本碳源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4种,分别是、、和。
7. 凡葡萄糖发酵后产生乳酸、乙醇(或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称为乳酸发酵,而只产生2分子乳酸的发酵称为乳酸发酵。
8. 同步培养的方法有法和法。
9.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为、、和四个时期。
10. 防腐的措施很多,主要有、、、高渗、高酸度和添加防腐剂。
11. 利用血球计数板所计得的细胞数为,而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所计得的细胞数为。
11. 根据微生物产能过程中,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将生物氧化分为、和三种类型。
12. 按照突变对遗传物质的影响程度,可将突变分为和两大类。
13. 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主要有、、原生质体融合和转化等。
14. 证明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是、和。
15.微生物间或微生物与其它生物间的关系可分为、、、和捕食。
16. 凡同时具有性和性的抗原,称为完全抗原。
17. 根据生长因子的化学结构和它们在机体中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将生长因子分为、和三大类。
18. 我国CCCCM(China Committee for Culture Collecion of Microorganisms)采用3种保藏法,即、和。
XXX考研 804微生物考研内部题库

XXX考研 804微生物考研内部题库XXX微生物内部题库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指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学科。
3、生物工程学:以生物学为基础,应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学科。
二、填空1、微生物学包括原核类的生物(细菌、蓝藻等),真核类(酵母菌、霉菌等)以及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等。
2、微生物在工业发展阶段中的六个里程碑是: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染料发酵、抗生素发现、基因工程、微生物资源开发。
3、微生物学的发展可以分成的五个时期是:观察时期、实验时期、分子时期、应用时期、资源时期。
4、法国科学家XXX和英国科学家XXX被分别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和细菌学的奠基人。
三、判断题1、微生物学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T2、生物工程学一般包括五大工程: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反应器工程。
F,酶工程,基因工程。
3、XXX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个体。
F,列文虎克。
4、法国科学家XXX被成为微生物学之父。
F,XXX。
5、微生物的个体体积小,他们的比表面积也远小于其他生物。
F,大。
6、微生物的体积小,面积大的共性是这类生物的共性的基础。
T7、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适应能力较弱,所以只能分布在地表附近。
F四、XXX1、微生物学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学包括原核类的生物(细菌、蓝藻等)、真核类(酵母菌、霉菌等)以及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等。
2、列举XXX和XXX的主要贡献?XXX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发酵和腐败的微生物学说,发现了厌氧生物和芽孢,开创了微生物病理学和免疫学的先河。
XXX是细菌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革兰氏染色法和细菌分类学等重要理论。
3、简述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的发展可以分成的五个时期是:观察时期、实验时期、分子时期、应用时期、资源时期。
观察时期主要是通过肉眼或简单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实验时期则开始进行实验研究,分子时期则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微生物学发展时期,应用时期则是微生物学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时期,资源时期则是微生物资源开发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