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考研试卷
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植物生长B. 动物行为C.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D. 人类遗传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代谢类型多样D. 需要光合作用答案:D3.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细菌?A. 酵母菌B. 乳酸菌C. 曲霉D. 绿藻答案:B4.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形态特征B. 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环境适应性答案:D5.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分解者B. 消费者C. 竞争者D. 寄生者答案:C6.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无性繁殖B. 有性繁殖C. 孢子生殖D. 光合作用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属于病毒?A. 噬菌体B. 流感病毒C. 冠状病毒D. 酵母菌答案:D8. 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通常不添加以下哪种成分?A. 碳源B. 氮源C. 矿物质D. 空气答案:D9. 微生物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哪项?A. 微生物的数量B. 宿主的免疫力C. 微生物的毒力因子D. 环境条件答案:C10.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应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物制药B. 食品发酵C. 环境治理D. 机械制造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特征、生化特性和________。
答案:遗传信息12.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主要有液体培养和________。
答案:固体培养13.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包括异养、自养和________。
答案:混合营养14. 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侵入宿主细胞、产生毒素和________。
答案:免疫逃避15.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酿造、发酵和________。
答案:食品保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病原体的诊断、疫苗的开发、抗生素的提取以及微生物疗法等。
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微生物是指:A. 所有肉眼看不见的生物B. 所有细菌和真菌C. 所有单细胞生物D. 所有多细胞生物答案:D。
解析:微生物通常指的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难以观察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等,不仅限于单细胞生物。
2.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共同特征?A. 体积小B. 种类繁多C. 繁殖速度快D. 需要光合作用答案:D。
解析:微生物种类繁多,体积小,繁殖速度快是其共同特征。
但并非所有微生物都需要光合作用,例如细菌和真菌。
二、填空题1. 微生物的______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答案:形态结构。
2. 微生物的______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答案:代谢产物。
三、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作为病原体研究的对象,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
- 利用微生物生产疫苗,预防疾病。
- 利用益生菌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促进健康。
- 利用微生物进行疾病的诊断,如利用细菌培养鉴定感染源。
-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
四、论述题1. 论述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微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在环境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分解者:微生物能够分解死亡的动植物残体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供植物吸收利用,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 固氮者:某些微生物如根瘤菌能够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源,促进植物生长。
- 污染物净化者:微生物能够降解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和土壤。
- 病原体:部分微生物可以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疾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结束语:通过本次考研微生物试题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对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以及在医学和环境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微生物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领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术需求。
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微生物学是研究下列哪一类生物的科学?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人类答案:C2.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B.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线粒体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叶绿体D.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内质网答案:A3. 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细菌B. 病毒C. 酵母菌D. 支原体答案:C4. 病毒的复制过程主要发生在宿主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线粒体D. 核糖体答案:B5. 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通常需要添加哪些成分?A. 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B. 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C. 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氧气D. 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答案:A6.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地理分布答案:D7.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体?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所有以上答案:D8.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哪些?A. 异养和自养B. 需氧和厌氧C. 光能和化能D. 所有以上答案:D9.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答案:D10.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生物多样性维持D. 所有以上答案:D11.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食品的保存B. 食品的腐败C. 食品的发酵D. 食品的污染答案:C12.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污水处理B. 土壤改良C. 空气净化D. 噪音控制答案:D13. 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A. 侵入宿主细胞B. 产生毒素C. 引起免疫反应D. 所有以上答案:D14.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哪些?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基分离C. 分子生物学方法D. 所有以上答案:D15. 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辐射方法答案:D16.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病原体?A. 大肠杆菌B. 沙门氏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所有以上答案:D17.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A. 流感病毒B. 肺炎链球菌C. 冠状病毒D. 所有以上答案:D18.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皮肤感染的常见病原体?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真菌D. 所有以上答案:D19.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常见病原体?A.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B. 梅毒螺旋体C. 淋病奈瑟菌D. 所有以上答案:D20. 哪种微生物是引起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A. 沙门氏菌B. 大肠杆菌C. 志贺氏菌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哪些?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生态环境答案:ABC22.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哪些?A. 异养和自养B. 需氧和厌氧C. 光能和化能D. 好氧和厌氧答案:ABC23.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包括哪些?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答案:ABC24.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哪些?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生物多样性维持D. 环境净化答案:ABCD25.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食品的保存B. 食品的发酵C. 食品的污染D. 食品的改良答案:ABD26.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包括哪些?A. 污水处理B. 土壤改良C. 空气净化D. 噪音控制答案:ABC27. 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包括哪些?A. 侵入宿主细胞B. 产生毒素C. 引起免疫反应D. 环境适应答案:ABC28.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哪些?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基分离C. 分子生物学方法D. 免疫学方法答案:ABCD29. 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哪些?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辐射方法答案:ABC30. 微生物的常见病原体包括哪些?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所有微生物都是病原体。
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A. 病毒、细菌、真菌B. 病毒、原生动物、真菌C. 细菌、原生动物、藻类D. 细菌、真菌、藻类2. 下列哪个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面积大B. 繁殖速度快C. 代谢类型多样D. 个体大,不易观察3.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A. 形态结构B. 生理生化特性C. 地理分布D. 遗传特性4.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包括:A. 分解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寄生者5. 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 细胞壁B. 细胞膜C. 核糖体D. 核膜6. 以下哪个不是病毒的繁殖方式?A. 感染B. 复制C. 有丝分裂D. 减数分裂7. 真菌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A.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B. 无性繁殖和分裂C. 有性繁殖和有丝分裂D. 无性繁殖和减数分裂8. 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不包括:A. 液体培养B. 固体培养C. 厌氧培养D. 光照培养9. 微生物的计数方法不包括:A. 稀释涂布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D. 重量法10. 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基检测C. 免疫学检测D. 嗅觉检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微生物的分类原则及其重要性。
2. 描述微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微生物的耐药性,并简述其形成原因。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前景。
2. 论述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 答案#### 一、选择题1. A2. D3. C4. D5. D6. C, D7. A8. D9. D10. D#### 二、简答题1. 微生物的分类原则主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遗传特性等。
其重要性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进化关系以及生物学特性,为微生物的利用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微生物学考研试题精选

微生物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5分)1、温和性噬菌体2、巴斯德效应3、艾姆斯试验(Ames test)4 、ELISA 5、PCR 5、类毒素6、暗修复作用7、巴斯德效应8、诱导酶9、转化10、半抗原11、活性污泥12、回复突变13、PCR 14、单细胞蛋白15、巴斯德效应16、活性污泥17、噬菌斑18、转化19、营养缺陷型20、基因工程21、伴孢晶体22、半抗原23、质粒二、图解题1、原生质体融合2、啤酒酵母的单、双倍体共存的生活史;3、艾姆斯试验法(Ames test);4、细菌的同步生长与非同步生长5、艾姆斯试验法(Ames test)6 、D值7 、Ecoil在含葡萄糖和麦芽糖的肉汤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8、微生物营养物质跨膜输送的方式9、生长限制因子浓度对生长速度和菌体产量的影响10、温和噬菌体与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史二、填空题(20分)1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E.coli属于-性菌,染色结果为_______色。
2生长因子是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微生物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黑曲酶属于_______,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_______ ,酿酒酵母属于_______。
5影响微生物抗热力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OD5 是指_______。
8、光复活作用是指_______。
9、噬菌体的特点是_______。
10、微生物胞内酶作用的最适PH多接近_______,而细胞质膜上的酶及胞外膜作用_______的最适PH则接近_______。
11、根据微生物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型。
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详解

考研微生物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微生物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微生物的分类B. 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C.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D.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作用答案:B2. 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酵母菌B. 曲霉菌C. 链球菌D. 乳酸菌答案:C3. 微生物的细胞壁主要由什么组成?A. 纤维素B. 果胶C. 肽聚糖D. 木质素答案:C4.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A. RNAB. DNAC. 蛋白质D. 脂质答案:B5. 以下哪种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基?A. 肉汤培养基B. 琼脂培养基C. 麦康凯培养基D. 血琼脂培养基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答案:微生物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分类、生理生化分类、遗传学分类和生态学分类。
形态学分类依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生理生化分类根据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生化反应进行分类;遗传学分类依据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类;生态学分类则根据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分布进行分类。
2.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有哪些?答案: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营养物质供应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例如,有些微生物需要高温才能生长,有些则需要低温;有些微生物需要酸性环境,而有些则需要碱性环境;大多数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但也有的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得更好。
三、论述题1. 论述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答案: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疾病诊断、疾病治疗和疫苗开发等。
在疾病诊断方面,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某种病原体。
在疾病治疗方面,抗生素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来抑制或杀死病原体的一种药物。
此外,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开发出治疗某些疾病的药物。
在疫苗开发方面,通过减毒或灭活病原体,可以制备出疫苗,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详解,考生可以对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微生物考研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考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的特点?A. 体积小,面积大B. 生长期长C. 代谢类型多D. 繁殖速度快答案:B2.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A. 球形B. 杆形C. 螺旋形D. 所有以上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消毒的方法?A. 巴氏消毒B. 化学消毒C. 干热消毒D. 煮沸消毒答案:C4. 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种成分?A. 水B. 碳源C. 氮源D. 重金属盐答案:D5. 下列哪项不是病毒的特点?A. 个体微小B. 只含有一种核酸C. 缺乏细胞结构D. 能够独立进行生命活动答案:D6. 酵母菌属于哪一类微生物?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放线菌答案:B7. 下列哪项是微生物的共同特性?A. 都是单细胞生物B. 都含有细胞壁C.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都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A. 制作酸奶B. 生产抗生素C. 酿酒D. 制造塑料答案:D9. 哪种微生物在石油污染治理中起重要作用?A. 乳酸菌B. 酵母菌C. 放线菌D. 硫细菌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微生物引起的疾病?A. 结核病B. 麻疹C. 脚气病D. 坏血病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答案: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血清学反应、噬菌体敏感性12. 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答案: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消毒、辐射消毒13. 微生物的培养基按照其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培养基、_______培养基、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培养基。
答案: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固体培养基14. 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微生物考研试题题库及答案

微生物考研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 肽聚糖B 脂多糖C 磷壁酸D 蛋白质答案:C解析: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主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
2、病毒的遗传物质是()A DNAB RNAC DNA 或 RNAD DNA 和 RNA答案:C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 DNA 或 RNA,作为其遗传物质。
3、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微生物的是()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蓝细菌答案:C解析:酵母菌属于真菌,具有细胞核等细胞器,属于真核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都属于原核微生物。
4、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中,碳源的作用是()A 提供能量B 构成细胞物质C 调节渗透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碳源不仅可以为微生物提供能量,还能构成细胞物质,同时对调节渗透压也有一定作用。
5、细菌的芽孢是()A 繁殖体B 休眠体C 营养体D 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2、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3、真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和厚垣孢子。
4、培养基按其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5、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三、简答题1、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步骤。
答:革兰氏染色的原理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脂类含量少,乙醇处理时细胞壁脱水,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少,交联度低,脂类含量高,乙醇处理时脂类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加,结晶紫碘复合物容易被洗脱,再经番红复染呈现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微生物学1.主动运送2.朊病毒3.“拴菌”试验4.发酵5.氧化磷酸化6.抗抗体7.操纵基因8.自然免疫9.羧酶体10.微生态制剂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4分)1.下面所述不是微生物共性的是()。
A.体积小B.性状稳定C.繁殖快D.分布广2.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消灭所有的生物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3.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合作、相依为命,甚至达到难分难解、合二为一的极其紧密的一种相互关系称为()。
A.互生B.共生C.寄生D.合生4.肽聚糖物质存在于()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B.细菌的细胞壁C.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 细菌的细胞膜5.以下没有细胞壁的微生物是()。
A.放线菌B.酵母菌C.支原体D. 衣原体6.以铵盐作营养,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含氮物的作用,称为()。
A. 铵盐同化作用B.硝化作用C.氨化作用D.反硝化作用7.以下微生物中,不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A.真细菌B.蓝细菌C.衣原体D.显微藻类8.有丝分裂过程发生()。
A.只在细菌中B.在病毒和细菌中C.在真核生物中D. 只在化学限定培养基中9.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B.群体处于最旺盛时期C.菌体产量达最高点D. 细胞分裂速率最大10. 原核生物细胞DNA发现于()。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B.染色体和质粒C.鞭毛和菌毛D.细胞壁和细胞膜11.青霉素族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B.真菌C.革兰氏阴性菌D. 革兰氏阳性菌12.所有下列特征皆适合酵母菌细胞,除了()。
A.它们不形成菌丝B.它们是典型的卵圆形细胞C.它们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见D.它们是多细胞的真菌13.发生在土壤中的氨化过程的主要产物是()。
A.尿素B.氨基酸C.蛋白质D.氨14.BOD是用来表示()。
A.废水的污染程度B.土壤的过滤能力C.100mL水样中的细菌数D.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类型。
15.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组成。
A.DNA但无RNAB. RNA但无DNAC.同一个病毒中既有DNA又有RNAD. DNA或RNA16.一种微生物致病力程度的强弱以它的()来表示。
A.毒血症B.中毒C.特有的潜力D.毒力三、填空题(每空格1.5分,共 24 分)1.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pH值和⑴。
2.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⑵、发展期和⑶。
3.根据生长因子的不同,可以把微生物分为⑷和⑸两种营养类型。
4.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6类,分别是碳源、氮源、⑹、⑺、生长因子和水。
5.只在低浓度(1-15mgC/L)的有机质的培养基上就可正常生长的细菌称为⑻细菌。
6.沼气发酵可以分成⑼、产酸阶段与⑽三个阶段。
7.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细胞膜含有两层平行排列的⑾。
8.分类地位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⑿、藻类和⒀。
9.煮沸法是一种抑制微生物的方法,但细菌的⒁能在煮沸的水中存活2小时以上。
10.细菌的芽孢用于抵御外界不良环境,而真菌的孢子则用于⒂。
11.真菌中形成繁殖结构的那些菌丝叫作⒃。
四、问答题(共62分)1.酵母菌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哪3类,各自的代表微生物是什么?(6分)2.什么叫延滞期,出现的原因有哪些?(7分)3.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哪些?(5分)4.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操作过程,并解释其结果。
(15分)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它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危害?(12分)6.什么是鉴别培养基,试以EMB培养基为例,分析其作用原理。
(8分)7.试述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9分)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05 科目名称:微生物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1.主动运送:指一类需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运送方式。
2.朊病毒:又叫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相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3.“拴菌”试验: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的抗体牢固地“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镜下观察该细菌,结果发现,该菌只能在载玻片上不断打转而未作伸缩“挥动”,因而肯定了旋转论的正确性。
4.发酵: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5.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
6.抗抗体:抗抗体既具有抗体功能也可作抗原去刺激异种生物产生相应的抗体。
7.操纵基因:是位于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它与结构基因紧密连锁在一起,能通过与阻遏物的结合与否,控制结构基因是否转录。
8.自然免疫:凡在生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属于先天即有、相对稳定、无特殊针对性的对付病原体的天然抵抗能力,称为自然免疫,也叫非特异性免疫或先天免疫。
9.羧酶体:又称羧化体,是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细胞内的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大小与噬菌体相仿,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的CO2固定中起重要作用。
10.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其功能在于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宿主的微生态失调并兼有其他保健功能。
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4分)1. B;2. C;3. B;4. B;5. C;6. A;7. D;8. C;9. C; 10. B; 11. D; 12. D; 13. D; 14. A; 15. D; 16. D三、填空题(每空格1.5分,共 24 分)1. 氧气2. 奠基期成熟期3. 原养型(或野生型)营养缺陷型4. 能源无机盐5. 贫营养6. 水解阶段产气阶段7. 磷脂8. 真菌原生动物。
9. 芽孢10. 繁殖11. 气生菌丝四、问答题(共62分)1.酵母菌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哪3类,各自的代表微生物是什么?(6分)答:(1)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酿酒酵母是这类生活史的代表。
(2)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代表微生物是八孢裂殖酵母。
(3)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这一类型生活史的代表微生物是路德类酵母。
(每个类型与代表微生物均为1分)2.什么叫延滞期,出现的原因有哪些?(7分)答:延滞期:又叫停滞期、调整期或适应期,指少量单细胞微生物接种到新鲜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因代谢系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细胞数目没有增加的一段时期。
(4分)出现延滞期的原因,是由于接种到新鲜培养液的种子细胞中,一时还缺乏分解或催化有关底物的酶或辅酶,或是缺乏充足的中间代谢物。
为产生诱导酶或合成有关的中间代谢物,就需要有一段用于适应的时期,这就是延滞期。
(3分)3.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有哪些?(5分)答:(1)产生一种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
(2)把药物作用的靶位加以修饰和改变。
(3)形成“救护”途径,即通过被药物阻断的代谢途径发生变异,而变为仍能合成原来产物的新途径。
(4)使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包括通过酶的作用把药物改变成易外渗的衍生物,把药物变成不能进入细胞的衍生物,或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以阻止药物透入等。
(5)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内的药物泵出细胞外。
(每点1分)4.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操作过程,并解释其结果。
(15分)答:革兰氏染色的操作过程为:(1)涂片取洁净的载玻片一张,将其在火焰上微微加热,除去上面的油脂,冷却,在中央部位滴加一小滴无菌水,用接种环在火焰旁从斜面上挑取少量需要染色的菌与水混合。
烧去环上多余的菌体后,再用接种环将菌体涂成直径约1cm的均匀薄层。
(2)干燥涂布后,待其自然干燥。
(3)固定将已干燥的涂片标本向上,在微火上通过3~4次进行固定。
(4)染色在涂片处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溶液1~2滴,使其布满涂菌部分,保持1min。
(5)冲洗斜置斜面,倾去染液。
用水轻轻冲去染液至流水变清。
注意水流不得直接冲在涂菌处,以免将菌体冲掉。
(6)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涂菌处1min,用水冲洗。
(7)乙醇脱色斜置载玻片于一烧杯上,滴加95%乙醇,并轻轻摇动载玻片,至乙醇液不呈现紫色时停止,立即用水冲净乙醇并滤纸轻轻吸干。
(8)复染用番红染液复染1min,水洗。
(9)吸干用滤纸轻轻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10)镜检将经染色的标本,先用低倍镜找到目的物,再用油镜进行观察。
(每点1分)结果G+细菌被染成紫色而G—细菌呈现红色。
这是因为G+细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用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所以用乙醇处理时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细胞壁内,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较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褪成无色,这时,再经过沙黄等红色染料的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
(5分)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它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危害?(12分)答: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这时,下层水体不但因缺光而少氧,而且大量死藻因细菌的水解而进一步造成了厌氧和有毒的环境。
(4分)在施用过量磷肥的土壤中,会因雨水的冲刷而使磷元素随水流至江、河、湖、海中,在城镇居民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也会使周边地区水体磷元素超标。
当水体中的可溶性磷酸盐的浓度过高时,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3分)这时如氮素营养适宜,就促使蓝细菌、绿藻和原生动物等大量繁殖,并由此引起湖水中的“水华”或海水中的“赤潮”大面积的环境污染事故。
“水华”指发生在淡水水体中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其特点是,在温暖的季节,当水体中的氮磷比例达15-20比1时,水中的蓝细菌与浮游藻类突然快速繁殖,从而使水面形成了一层蓝绿色的藻类与泡沫,其中许多种类均产毒素。
而“赤潮”指发生在河口、港湾或浅水等咸水区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
近年来,我国沿海赤潮十分频繁,赤潮生物多达260余种,包括蓝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已知其中70余种产毒,因此对渔业、养殖业危害极大,并对海狮等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