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

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25.秦始皇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际所致,无不臣者。

”汉高祖即位后为他父亲祝寿时说:‘始大人尝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刘邦的二研刘仲)力。

今某产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针呼万岁这反映了A.刘邦开创的伟大基业远超秦帝国 B.秦汉为中国广袤疆域奠定定了基础C.统治者把全国土地看作是其私产 D.西汉继承井扩大了秦帝国的疆域26.从敦煌发现的唐朝户籍残卷证明,唐代宗(唐玄宗孙子)大历年间及此前的户籍,都注明某户人口年龄黄、中、丁、老以及应授田和授田中的永业田、口分田等各若干亩。

而大历以后户籍,虽注明年龄,而无黄中丁老之别,只言“都授田”或“授田”若干,而无口分、永业之分。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造成均田制破坏 B.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C.户籍田亩制度被严重破坏 D.安史之乱严重破环了土地制度27.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的监察机构)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入科。

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

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

这些措施( )A.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B.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C.张居正擅专威福威胁君主专制 D.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28.萧功秦先生认为,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书北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

这反映了儒家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是A.观念与理实的严重悖离 B.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D.儒家思想落后愚昧29.洪仁玕认为,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

2018届上海市六校高三上学期联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上海市六校高三上学期联合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12)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通过泥版文书保存下来的著名史诗是:A.《罗摩衍那》B. 《荷马史诗》C. 《吉尔伽美什》D.《摩诃婆罗多》2.‚当时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和大弟子及追随者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已经许配了约瑟,还没有迎娶玛利亚就从圣灵怀了孕……‛;‚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真主……‛。

与以上三段文字先后顺序相对应经典分别是:A.《大藏经》、《圣经》、《古兰经》B.《大藏经》、《古兰经》、《圣经》C.《古兰经》、《大藏经》、《圣经》D.《圣经》、《大藏经》、《古兰经》3.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

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

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被称为公民法A.② ③ ④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①② ③4. 中世纪西欧某些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大规模农奴化和农奴重获自由的现象,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城市复兴 B.查理·马特改革和城市复兴C.君士坦丁堡陷落和伊斯兰教扩张 D.封建君主专制形成和大学的兴起5. 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

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传播神学6.学者钱乘旦说:‚古典时期结束时,世界上形成了四个文化圈,即‘东亚文化圈’、‘印度文化圈’‘西亚—北非文化圈’、‘欧洲文化圈。

’‛其中‘西亚—北非文化圈’占主导地位的统一价值体系是:A.希腊理性哲学B.印度教信仰C.伊斯兰教信仰D.基督教信仰7.某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作了如下归纳,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先人的食物主要依赖农耕生产B.早期农耕聚落时期,先人们实行共同耕作按劳分配C.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居,因为炎黄传说已经被证实D.从史前墓葬品的差别中,可以透视到社会等级存在8.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敬德保民思想9.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2018年高三第一月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8年高三第一月模拟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8年高三第一月模拟历史试卷第Ⅰ卷本卷共4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见,与商代相比,西周A.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B.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C.依靠分封以开疆拓土D.王权政治得到一定加强2.史载楚国从武王熊通(前740前~690年在位)时开始对外进行征伐兼并,先后吞并了一些周边的小国,灭国所得之地,直属与楚王成为县。

由此可见,当时A.楚国率先发动兼并战争B.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C.北方诸国政局相对稳定D.地方行政体制发生裂变3.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实行“慎罚”的“礼治”;提出了旨在长治久安的“德治”思想;反复告诫统治者防止腐化堕落,提倡励精图治。

孔子很尊崇周公,甚至为“久已,吾不复梦见周公”而浩叹。

据此可知A.儒学与周制有渊源关系B.孔子主张进行社会变革C.周公开启民本思想先河D.周公奉行礼制长治久安4.商鞅自卫国入秦,宣讲法家理论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励军功等发展战略,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支持变法。

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A.秦孝公下决心要变法图强B.当时群雄并起争霸战争不断C.变法主张迎合了现实需要D.奴隶主贵族势力已普遍衰落5.春秋后期,自由讲学蓬勃兴起。

在齐国,国君还筑有宏大的稷下学宫,容纳数百千人,专供各派学者到此“不治而议论”。

当时的自由讲学A.均主张社会变型B.得到了各诸侯国的支持C.否定了传统观念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6.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

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7.西汉昭帝时召开盐铁会议,代表政府的桑弘羊与代表民间的贤良文学,就西汉以来的财政经济政策等问题展开辩论。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理科综合历史试题24.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25.西汉初期的法律条文记载:根据不同的等爵,每个人都可以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

农民从国家那里得到土地,相应地交纳田租,服徭役、兵役。

国家再通过爵位继承制、犯罪罚没和户绝收回等配套措施,形成一个土地有授有还的循环系统。

这反映出西汉初期的土地政策(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B.确保土地分配相对公平C.旨在建立完整的赋役体系D.能够抑制土地兼并的发展26.唐代中后期,御史台的御史在言事监察之前,一定要向御史台的长官汇报将纠弹什么事情。

宋代取消了这一规定,每个台官言事不必对长官汇报,台官与谏官之间、台谏与台谏之间在言事上也互不通告。

这一变化( )A.使监察官员敢于监察一切事务B.增强了监察官员工作的独立性C.使监察机构摆脱了外在的制约D.有利于扩大御史台的监察范围27.乾隆帝认为:“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

”并标榜,“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

上述材料表明,乾隆帝时期( )A.政治统治比较清明B.官员管理比较严格C.注重对官员的控制D.善于提高官员品德28.下面是关于近代上海及其近郊的几则史料。

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A.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B.上海近郊蔬菜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C.上海开始引种洋葱、土豆等国外品种 D.上海郊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市场29.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废除砸了数十万举贡生员的饭碗,断绝了他们的仕途。

2018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含解析

2018年上海市崇明县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40分)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A.宗法制B.君主制C.分封制D.郡县制2.(2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创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主要由于()A.儒学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求B.儒家思想是古代最进步的思想主张C.佛、道与儒学较量后退出舆论阵地D.儒家吸取各派学说以适应统治需要3.(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

根据所示,左表中应填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分)秦汉以来,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儒家)文化圈,其中儒家文化最先传入的国家是()A.朝鲜B.印度C.越南D.日本5.(2分)下列哪一制度的运作是宰相无法专权,皇帝也不能完全独裁?()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D.内阁制6.(2分)如图所示四幅疆域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7.(2分)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

如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B.中国丝绸收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8.(2分)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9.(2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观点是()A.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都主张暴力革命C.都主张取消君主统治D.都主张三权分立10.(2分)“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中国开始丧失内河航运权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崇明区2018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位于右图的A.①B.②C.③D.④2.唐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①民族融合的加强②丝绸之路的畅通③文化政策的开放④三省制度的盛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突火枪、火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向外传播大约是在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4.1987年在广东海域发现的沉船经研究确认是南宋沉船,出水了数万件文物。

该沉船可以用于研究南宋①海上丝路的繁盛②商品经济的繁荣③文官体制的利弊④造船技术的先进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右图所示分封制,重要诸侯国封地的记载应该出自于A.《史记》B.《文史通义》C.《资治通鉴》D.《新史学》6.明末清初的西学传入,除了神学之外,最主要的是A.经济模式B.启蒙思想C.科学技术D.政治制度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写道:“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其主要观点是A.史学追求理论美观B.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C.史学研究贵在傅古D.历史研究具有永恒价值8.《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

据此可知A.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C.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D.对美洲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9.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上述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A .冲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打破了闭关锁国局面C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D .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10.右面知识结构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清末新政D .辛亥革命12.下图是中国历史演进示意图,其中“D ”处的社会政治主题是A .原始时代B .“封建时代”C .帝制时代D .共和时代13.1918年起,《新青年》完全使用白话文刊行。

上海市崇明县中华中学2018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崇明县中华中学2018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崇明县中华中学2018年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18年到1964年间苏俄(联)联结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措施经历了“军事动员一商品市场一行政计划一物质利益”的演变过程,这里“行政计划”阶段农业方面的措施是A.掀起农业集体化B.征收固定粮食税C.实行余粮征集制D.下放经营自主权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苏俄(联)的经济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军事动员”指的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商品市场”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而“行政计划”则是指斯大林时期为推动工业化发展掀起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物质利益”是赫鲁晓夫时期推动企业发展的措施,故选A项。

2. 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

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

“某地”是A.英国的伦敦B.法国的巴黎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D.意大利的威尼斯参考答案:C3. 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参考答案:C4. 西周初,武王封鲁、燕、齐于河南。

武王驾崩后,其弟管叔趁机联合殷商旧族在河南谋反,山东淮北等地夷、戎响应。

周公东征平叛后.封齐、鲁于东海之滨,天子又常亲自临驻洛邑,作为东都。

周公再行分封意在A.加强周王中枢权力B.推动文化交流和认同C.强化对地方的管制D.稳固继承的宗法原则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武王死后,管叔连同殷商旧族和边地夷戎叛乱,周公平定叛乱后再行分封,齐、鲁等封国坐镇边地拱卫周王室,有利于强化周王室对殷商旧地的控制,故C项正确。

题干强调实行分封的意图,加强周王中枢权力、推动文化交流是分封制实行的影响,故排除AB两项。

最新-上海市崇明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 精品

最新-上海市崇明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 精品

上海市崇明县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卷历史(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

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2、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自己的权利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的场面D.在民众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3、、欧洲中世纪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这句话的意思是()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4、“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

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以上法律条文源自()A.罗马法系 B.中华法系 C.大陆法系 D.英美法系5. 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左右,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

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应是()A. 中国:甲;印度:乙;希腊:丙 B. 中国:丙;印度:甲;希腊:乙C. 中国:丙;印度:乙;希腊:甲;D. 中国:乙;印度:丙;希腊:甲6. 英国、法国、西班牙及意大利是经济发达、独立自主的欧洲国家。

在历史上这些国家曾共同受到某一帝国的统治,这个帝国是()A.罗马帝国 B. 拜占庭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7.至今仍有史学研究者质疑二里头文化即夏文化的结论,其主要原因-()A.在时间和地域上不吻合 B.传世文献记载不可靠C.出土文物有限不足为证 D.未找到直接文字证据8、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一首诗中写到:“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崇明区2018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位于右图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唐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三省制度的盛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突火枪、火铳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

向外传播大约是在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4.1987年在广东海域发现的沉船经研究确认是南宋沉船,出水了数万件文物。

该沉船可以用
于研究南宋
①海上丝路的繁盛 ②商品经济的繁荣 ③文官体制的利弊 ④造船技术的先进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右图所示分封制,重要诸侯国封地的
记载应该出自于 A .《史记》
B .《文史通义》
C .《资治通鉴》
D .《新史学》 6.明末清初的西学传入,除了神学之外,最主要的是
A .经济模式
B .启蒙思想
C .科学技术
D .政治制度
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写道:“历史者,以过去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

”其主要观点是
A .史学追求理论美观
B .历史研究应为现实服务
C .史学研究贵在傅古
D .历史研究具有永恒价值
8.《海国图志》记述“亚墨利加(即南、北美洲)一土,孤悬于内,亘古未通声息,英人
于前明万历年间探得之”。

据此可知 A .魏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宣告了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破产 C .对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出质疑
D .对美洲历史的认识了解尚存缺陷
9.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上述
观点主要说明鸦片战争

③ ②
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