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小传(西南大学)张凌波搜集整理赵银棠(1904—1993),女,纳西族,又名赵玉生,出生于丽江一个纳西家庭,丽江古城区人。
为第一代纳西族女知识分子。
建国前即开始写作。
建国后,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收集研究民间文学。
80年代整理出版《玉龙旧话新编》,并发表散文作品多篇。
奠定赵银棠在纳西族作家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女诗人”地位的,是她于1947年出版的介绍纳西族文化的集子《玉龙旧话》。
这是一本系统地介绍纳西族历史渊源、风物名胜及纳西族文学的著作,而且出自一名女作家之手。
主要作品有《玉龙旧话新编》《雪影心声》《纳西族诗选》《历程实录》等。
曾获1980年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1993年9月9日赵银棠在丽江逝世,享年90岁。
颜一烟(1912-1997),女,满族,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
北京人。
中共党员。
颜一烟1912年生于北京,出身于满族贵族家庭。
早年曾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小和附中读书,后又转到山西温泉女子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便开始文学创作。
1930年,颜一烟考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
1932年,她与同学一起创办“未名小社”,并编辑《破晓》、《霜宫》等文艺杂志。
1933年,颜一烟转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1934年,又赴日本继续求学。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学习期间,曾担任中华留日戏剧协会干事、《东流》杂志编委、中华留日左翼文化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等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颜一烟回国后任上海留日同学救亡会理事,并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
1938年,辗转来到延安,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颜一烟担任鲁迅艺术学院艺术指导科教员。
1945年调东北文艺工作团做编剧工作。
1948年,调东北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1950年,调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任编剧。
1956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
著有电影文学剧本《中华女儿》、《一贯害人道》、《陈秀华》、《祁建华》、《烽火少年》(均已拍摄发行)等,话剧剧本《黄花岗》、《九一八以来》、《军民一家》、《渡黄河》、《飞将军》、《先锋》、《秋瑾》,秧歌剧剧本《反巫婆》、《农家乐》、《血泪仇》,散文集《烽火明星》、《大海的女儿》,小说《我的童年》、《初夏》、《一个苍蝇的梦》、《弟弟》,译著《歌德论》《饥饿的人们》、《剧作法》、《给青年导演》,小说《老鼠的尾巴》,短篇小说集《保江山》等。
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故事

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故事毛桥小学六(1)班学生:马佳惠马本斋(1901-1944),学名守清,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人,回族,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屡建战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
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很快沦陷,日寇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华北,面对我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马本斋义愤填膺,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举起抗日大旗。
1938年初马本斋和党取得了联系,率队参加了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时起,他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在他的率领下,冀中回民支队打遍了冀中平原,并转战于冀鲁豫边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
由于马本斋指挥有功,战果显著,八路军冀中军区授予回民支队“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挎,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
为了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
1941年秋天,敌人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
敌人威逼马母,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但马母坚贞不屈,痛斥日军的罪行,揭穿了敌人的阴谋,并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最后光荣牺牲。
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从1942年春季开始,敌人频繁在回民支队活动的建国、交河、献县一带“清乡”、“扫荡”,给回民支队造成很大的困难。
龙云

中文名: 龙云
别名: 登云、彝族名纳吉鸟梯
国籍: 中国
民族: 彝族
出生年11月19日
逝世日期: 1962年6月27日
职业: 军事 政治
毕业院校: 云南陆军讲武学堂
主要成就: 反右运动,中国少数民族右派之首
龙云添加义项 设置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1.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2.已故红军师长已故红军师长 3.榆林学院副院长榆林学院副院长 4.龙云龙云 1.国民党抗日爱国将领 编辑本义项龙云百科名片
龙云龙云(1884年—1962年),字志舟,彝族。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
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1884年11月19日(清光绪十年十月初二)龙云生于云南省恩安(今昭通县)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封建地主家庭。祖父纳吉灼足,曾任部落酋长,后封土司。父亲龙清泉(彝名纳吉瓦蒂)英勇善斗,母亲为海氏家族女(汉姓亦为龙)。龙云大排行第四,小名毛老四,在家居长,尚有一弟(早夭)一妹(龙登凤)。其村寨极偏僻,没有学校,少年龙云一直未能读书启蒙。 1888年父亲龙清泉病逝,家境沦落,母亲带他回娘家,由舅父龙德清抚养,喜爱武术。 1896年,龙云进昭通城,在一家私塾发蒙读书,无奈龙云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没有兴趣,于是流浪于云南昭通与四川凉山的金沙江两岸地区,拜江湖术士马得胜为师,学得一手好拳法,颇有侠义心肠,与卢汉、邹若衡并称为“昭通三剑客”。 1903年,龙云只身独闯进绿林头子“顺江王”余海山的老巢一举杀掉余贼,为民除害。 1911年春,卢汉、龙云、邹若衡出外收购木材,后因木筏被撞坏货物沉没,淹死二十余人,无颜回乡,只好去四川另谋出路。6月,龙云与卢汉、邹若衡在永善县城加入魏焕章的反清部队,开到四川宜川。12月中旬,滇军援川部队谢汝翼梯团开到宜宾,龙云等加入滇军徐采臣营,被委任为上尉候差官。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5月龙云等随滇军开回云南,被保送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骑兵科学习。 1914年秋,龙云击败一个到昆明摆擂台的法国拳师,轰动了昆明,引起云南都督唐继尧的注意。12月龙云从讲武堂毕业,被分配到昭通独立营任少尉排长。 1915年春升中尉排长,与李培莲成亲,李培莲出自宾川名医李灿亭家,端慧嗜学,工诗词,善书画,颇 影视作品
十一课少数民族的著名人物

永远的嘎达梅林
一读一读74页《永远的格达梅
林》和75页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 人物。 二 想一想 根据短文谈见解
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
在十二世纪末至十 三世纪初,成吉思汗 以其杰出的政治谋 略和正确的战略战 术结束了蒙古草原 四分五裂的局面,完 成了蒙古族的统一。 同时,他率领的蒙 古骑兵横扫欧亚大 陆,大大拓展了中 华民族的疆土。
康乾盛世
• 康乾盛世”,又称“康 雍乾盛世”,是我国满 族前期统治下的盛世。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 返照,同时也是中国古 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 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 (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 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 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 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 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 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 速,疆域辽阔。
郑和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 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 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 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 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 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有根据历史纪录改编的同名 动画片、电视剧。
清官海瑞
• 海瑞,明朝嘉靖时 期的著名清官,海 南琼山人,号刚峰, 他铁面无私、刚直 不阿、敢于直言、 惩恶扬善、一心为 民,被人们誉为 “海青天”。
航海家-郑和
郑和,举世闻名的伟大航 海家。云南昆明人,回族, 1371年生。他从公元1405年 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 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 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 国家和地区。郑和七下西 洋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在 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 民进行睦邻友好往来和经 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 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 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 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少数民族的故事

少数民族的故事篇一: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故事少数民族英雄人物故事毛桥小学六(1)班学生:马佳惠马本斋(1901-1944),学名守清,直隶献县东辛庄(今河北省献县本斋回族自治乡本斋东村)人,回族,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在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中,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屡建战功,被称为“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
马本斋自幼聪颖,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少年时代随父亲到东北,投身奉军(东北军)。
1924年在东北讲武堂毕业后,从士兵升到团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军阀的统治,毅然弃官还乡务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很快沦陷,日寇长驱南下,大举进犯华北,面对我大好河山被日寇铁蹄践踏,马本斋义愤填膺,毅然组织本村青壮年70余名,组成了“回民抗日义勇队”,举起抗日大旗。
1938年初马本斋和党取得了联系,率队参加了河北游击军,编为冀中回民教导队,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时起,他历任回民教导队队长、总队长、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
在他的率领下,冀中回民支队打遍了冀中平原,并转战于冀鲁豫边区,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河间、青县、沧县地区转战,并帮助“回民抗战建国会”组织伊斯兰小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在日寇对冀中根据地的扫荡中,与八路军主力纵队和贺龙、关向应率领的120师协同作战,消灭土匪武装第六路。
由于马本斋指挥有功,战果显著,八路军冀中军区授予回民支队“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挎,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
为了招降马本斋,消灭回民支队。
1941年秋天,敌人包围了东辛庄,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
敌人威逼马母,让她写劝降信说服儿子“归顺皇军”,享受“荣华富贵”,但马母坚贞不屈,痛斥日军的罪行,揭穿了敌人的阴谋,并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最后光荣牺牲。
得知母亲牺牲的消息,马本斋强忍悲痛写道:“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祖国就是我的家,党就是我的母亲,为了他们,我决心献出我的一切!”从1942年春季开始,敌人频繁在回民支队活动的建国、交河、献县一带“清乡”、“扫荡”,给回民支队造成很大的困难。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下册民族常识教案教材分析: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的教学。
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第十一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知道文学和艺术的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过程与方法: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
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
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2.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课时安排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2课时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2课时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课时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4课时第十一课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2课时第十二课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1课时总复习j 教学进度表:第1课时教学容:了解雪芹和《红楼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过程与方法: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满族人物——精选推荐

十二满族人物满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出现过很多名人。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满族的历史人物。
杰出帝王努尔哈赤(1559-1626年),即清太祖,姓爱新觉罗,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境)人。
世为女真族建州部首领,通汉、蒙文字,受汉文化影响较大。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开始进行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统一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后改兴京,今辽宁新宾西)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亲率八旗劲旅公开反明,次年三月,取得对明军主力杜松部的决定性胜利,从此,后金从防守转入进攻阶段。
明天启元年(1621年),率八旗军及蒙古兵大举攻明军,占沈阳、辽阳,次年又克西平堡、广宁等要地。
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迁都沈阳。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率八旗兵进攻锦州、宁远,在宁元为明将袁崇焕打败,努尔哈赤亦受重伤,于当年八月死亡。
努尔哈赤是自金朝灭亡后,在女真中出现的又一位杰出的首领,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
康熙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
终年69岁。
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14岁亲政。
是清代颇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
读一读: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中国东北边界。
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作为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的基地。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和名胜中国人民银行1980年发行的新版人民币,1角至10元的正面分别为两个少数民族人物像,1元到100元的背面分别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一、正面的少数民族1角左侧为高山族,右侧为满族,高山族人口0.3万(以下人口数均为1990年人口普查数),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满族人口982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
2角左侧为布依族,右侧为朝鲜族,布依族人口255万,主要分布在贵州;朝鲜族人口192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
5角左侧为苗族,右侧为壮族。
苗族人口740万,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壮族人口1549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
1元左侧为瑶族,右侧为侗族。
瑶族人口213万,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侗族人口251万,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
2元左侧为彝族,右侧为维吾尔族。
彝族人口657万,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维吾尔族人口721万,主要分布在新疆、湖南。
5元左侧为回族,右侧为藏族。
回族人口860万,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河南、新疆、青海、云南、河北、辽宁、北京、内蒙古、天津、陕西;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
10元左侧为蒙古族,右侧为汉族,蒙古族人口481万,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吉林、黑龙江、青海。
二、背面的风景名胜1元币背面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全长6350千米。
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2元币背面是海南省三亚市西24千米处的“南天一柱”,它位于天涯海角风景区内。
这里海天一色,奇石累累,景色壮观,一块耸立于海滩的巨石上刻着“南天一柱”4字。
5元币北面是长江三峡中的巫峡。
它位于川鄂交界处,全长40千米,以曲折、幽深、秀丽而闻名。
10元币背面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位于中尼边境,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冰川巨大,山势险峻,有“世界第三极”之称。
50元币背面是黄河壶口瀑布。
它位于晋陕交界处的黄河中游峡谷地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著名的人物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部分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了解他们为祖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2、了解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部分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了解他们为祖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发奋图强。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读一读:74页《永远的格达梅林》和75页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二)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人物的?
1、政治名人
①、松赞干布②、成吉思汗③、海瑞④、康熙、乾隆
2、科技文化名人
①、郑和②、曹雪芹
(三)、形成性测试(连线)
郑和回族《红楼梦》
马本斋满族七次下西洋
成吉思汗壮族体操王子
李宁蒙古族回民支队
曹雪芹建立蒙古政权
三、总结
搜集一个少数民族人物故事,准备参加“我最佩服的一位少数民族人物”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