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关心社会发展_20120924080819168
思品教案《关心社会发展》

初三思品教学设计
【课题】 1.2 关心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意识;
2.明确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的重要性,掌握关心时政的途径;
3. 懂得关心社会的具体做法。
【基础学习】
1.人类社会是以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3.我们平时可以通过、、、等途径,了解国内外时事新闻,了解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
4.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做起,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
【要点探究】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阅读P6-7页材料及“爱因斯坦”的小字材料,完成探究和“感悟”。
(1)从亚维伦的野童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鲁滨孙”却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通过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2)通过“爱因斯坦”的名言,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
(3)结合P7的“感悟”,总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
二、关心社会发展
2.阅读P7页“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说一说:近期国内或国际的重要新闻,选择一条作简要口头评述。
(2)议一议:关心时政、关心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3.阅读P6—P8页,想一想:青少年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
4.阅读P7-8页,思考:青少年怎样关心社会发展?(在课本上找到并画下来)【拓展迁移】
5.阅读P8 “交流”,思考:就这两种观点分别进行评析。
教学设想课堂导入:
学法指导:教学反思:。
关心社会发展课件

课堂巩固
5、人的本质属性是: ( B ) A.自然性 B.社会性 C.创造性 D.自私性 6、马克思说:“如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 一年,就要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主要说明( ) D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B.个人离不开社会而存在 C.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D.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人的属性有: ( D ) ①自然属性②自我属性③社会属性④客观属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作为青少年关心社会应从 ( A ) A.关心时事做起 B.关心自己做起 C.关心家庭做起 D.把学习作为第一任务
课堂巩固
3、人类社会是以 为基础,由各种关系结合在 一起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 A ) A.物质生产活动 B.精神生产活动 C.文化生产活动 D.政治生产活动 4、我们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还不只是了解社会的变 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要 ( B ) A.关心时事做起 B.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国家、社会 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C.关心家庭做起 D.把学习作为第一任务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 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 列举两条本周国内或国际的重要新闻,并 选择一条作简要评述。
本课时总结
关心社会发展 1.探究人与社会关系 (1)个人离不开社会;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2.从关心时政做起 (1)关心社会发展的具体途径; (2)关心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业
1、了解时政有哪些主要途径?
思品课件《关心社会发展》

国家等角度)
片面类辨析题思路:
1.判断: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分) 2.肯定观点中正确部分,略作解释;(1分) 3.重点说明错误原因;(2分) 4.总结:所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第一种观点:关心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 关心社会不仅是成年人的事,与青少年 也息息相关。 3. 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四点答案。
合作交流:
凳子轻放,一讲多听;
对学群学,提高效率;
请教老师,演练任务。
成果展示:
先说思路,后说答案; 形式多样,与人互动;
声音洪亮,自然大方; 边听边记,及时点评。
参加实践活动的体会、收获、意义:(思路)
1.情感方面: 2.知识方面: 3. 能力方面:
“为什么”类答题思路: 1.必要性:现状如何; 2.重要性:意义(对个人、他人、社会、
课 前:
• 组长在计分牌上上好小组预习分; • 学科组长检查组员课前准备情况:课本、学思案、 笔、尺、坐姿等。
• 阅读、背诵重要知识点,以备查。
我 们 都 是 志 愿 者 !
1.2
关心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关心社会的情感和 责任意识; 2.明确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的重要性,掌握关心 时政的途径; 3. 懂得关心社会的具体做法。
4. 所以,我们要处理好关心社会发展和学习之间
的关系。
(1)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 著提高; (2)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差距较大。
我赞成第一种观点。 (1)关心社会发展的意义:四点 (2)创建文明城市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等。
关心社会发展

第二课时:关心社会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社会的含义;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知道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理解青少年应该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吸取信息的途径,并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明确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和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自觉认真学习,时时关心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和难点】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初步了解中学生作为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社会的意义)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只有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才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更好地奉献社会。
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2.什么是人类社会?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个人离不开社会(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个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4.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1)见1(2)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5.青少年如何关心社会发展?(1)可以从关注时政做起。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自己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以健康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1.2 关心社会发展

课题
1.2关心社会变化
备课时间
2013.08.30
序号
002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蔡守立
学习
目标
1、能运用实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
2、知道关心时政的道理,学会关心时政的方法。
重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探究一: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课堂巩固
7、爱因斯坦说过:“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个人要成长发展,必须处处依赖集体
B.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C.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努力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教材P6事例)在旅行途中被丢弃的水手“鲁滨逊”回到家园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大海是由一滴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大海就会干涸。
6、在某中学九年级一班的“我与社会”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对要不要关心社会这一句话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会影响学习,那是成年人的事情。”你认为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8、材料一:为民爱民是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雷锋生前所在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开展
学雷锋活动,集中力量投入驻地公益事业,大力开展扶助困难群体活动。
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九1:第2课时关心社会发展

4.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和意义。
途径: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等
意义:拓宽视野,增强情感,提高能力。
观点辩论:A:关心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青少年无关,我们只要认真学习。
B:人与社会密切相关,青少年应该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社会。
鼓励学生参与辩论,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所认同的观点,教师对辩手发言表示赞赏,在班级中营造竞学风气,但辩论要为本课知识点服务,教师适当引导,回归教材,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可从这一活动中引出另一知识点--关心社会发展的意义的讲述,最后给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关心社会发展?
1、个人离不开社会→为什么?
①人们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的条件,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人类社会的含义:
②理论依据: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社会离不开个人→为什么?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
2.关心社会,热爱社会,参与社会。
教学重点
1.人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青少年如何做到关心社会。
教学难点
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具学具
学生预习、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交流资料如《印度狼孩的故事》《鲁宾逊漂流记》等。
15
分钟
温故
自学
群学
环节
填空
思考题
1.个人离不开社会→为什么?
2.社会离不开个人→为什么?
3、青少年如何做到关心社会?
谈谈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关心社会发展》课件

探讨环保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社会来自障不完善的原因• 分析社会保障不完善的原因和影响。 • 探讨如何改善社会保障体系。
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现状与不足
• 评估当前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现状。 • 提出改善公共服务机构的措施。
结束语
通过关心社会发展,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贡献。让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共同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努力。
就业形势及解决方案
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就业增长。
教育和文化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探讨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文化多样性与价值观冲突
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和由此可能引发的价值 观冲突。
经济和环保
1 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
分析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关心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重要话题。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通 过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我们可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简介
社会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至关重要。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探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当 前社会所面临的挑战。
人口和就业
人口分布与变化
探索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关心社会发展

第二课时关心社会发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增强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知识与能力】1、把握人与社会关系,培养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2、能运用实例,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
3、能知道关心时政的道理,学会关心时政的方法。
〖教学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示标】叙述故事:简要讲述文本中P6的两则故事。
设疑导思:从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是否有关系?自由畅谈: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自由陈述自己的意见。
归结导入:事实说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关注社会发展。
展示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二、【感悟探究】探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设疑导思:◆为什么亚维伦的野童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鲁滨孙”却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文本中的两则故事给你什么深刻启示?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先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学生点评补充。
拓展知识:结合学生探究结果引导学生自读相关的“知识链接”,强调: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引领感悟:人们常说:“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大海是有一滴滴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水就会干涸。
联系我们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讨论交流:先进行分组讨论,再由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请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补充。
归结提炼:在探究和感悟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得出——◆人类社会的含义◆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探究交流】从关心时事做起环节过渡:既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关注社会发展。
那么青少年应如何关注、了解社会?自由回答:从关心时事做起讨论交流:◆我平时了解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列举两条本周国内的重要新闻,并选择一条做简要评述。
分析归结:关心时事的重要意义——文中P7的三个“有利于”。
自读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中“探究”材料,思考对材料中的观点各自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关心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社会的含义;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知道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途径;理解青少年应该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通过学习,掌握吸取信息的途径,并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明确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对社会和国家
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自觉认真学习,时时关心祖国、报效祖国。
重点难点: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初步了解中学生作为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1.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社会的意义)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2.什么是人类社会?
二、交流互动
例题:1.曾有人问一位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这简短的对话,主要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
A.只要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一定能成功B.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C.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对社会的作用不大D.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2.在构建社会主义更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共享。
”从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上来说,提倡“共建”的依据是【】
A.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
B.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C.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D.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4.“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主要是告诉人们【】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要受到一定社会制度与环境的制约
D.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三、精讲点拨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1)个人离不开社会(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制约。
个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2)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青少年学生为什么要关心社会发展?
(1)见1
(2)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都与社会环境、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自己健康成长的迫切
四、迁移运用
在某中学九年级(2)班的一次“我与社会”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就“初中生要不要关心社会”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同学甲认为:“关心社会是成年人的事,与我们无关”。
同学乙认为:“关心社会只会影响我们的学习。
”
我分析:(1)同学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①_______________,是现代人应有的品质;
②个人离不开社会,我们青少年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教材P____);③关心社会发展,关心祖国建设,不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了解时事,关心社会发展有助于我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我们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也有助于我们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