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2016届普通高中学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可打印
山东省潍坊市2016年高考模拟(二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6年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能力测试2016.4本试题卷共12页,4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试题解析】材料“礼经人为理性化”得出不是人的自觉意识觉醒,故A项错误;礼从敬鬼神节仪到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故B项错误;春秋时,理性化的礼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表明礼为社会政治服务,故C项正确;孔子的社会地位认可是在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时,故D项错误。
【答案】C25.《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凶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材料表明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和老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材料“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
四川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与答案

四川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交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対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目要求。
1. 启继承禹的地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制度。
这一制度是A.禅让制 B. 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2.“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オ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这是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的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右图漫画所示的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0.八国联革侵华战争19世起末瓜分中国的狂潮4.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下列口号属于该运动期间的是A.“扶清灭洋”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5.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
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A.四渡赤水 B. 遵义会议 C. 飞夺沖定桥 D.会宁会师6.下表反映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A.平型关大捷 B.台儿正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松沪会战7.下面所列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项史实,以此为线索归納出的主题是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解冻→中日邦交正常化A.新中国初期外交 B.外交关系的突破C.新世纪外交成就 D.新型区域合作8.古代雅典,将某些別有企图的野心家予以政治放逐的措施是A .重建“五百人会议”B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C .实施“陶片放逐法” D. 发放工作津贴9.西塞罗指出:事实上イ有一种真正的法律一一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历史(二 ) 41

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Cl开ick辟he了re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代商人的to 海add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 西亚乃至欧yo洲ur 。tex唐t. 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 海上丝路取Ctoli代acdkd陆he上re 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 采取支持、yo鼓ur 励tex的t. 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 以上,中国Cli出ck口he到re 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 品中跃居到tyoo第uard一dtex、t. 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Cl开ick辟he了re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西代亚商乃人至的欧tyCooli海洲uacrdkd。上theex贸唐rte. 易朝已政包府括在广了州全设部立南海市诸舶国司和管整理个海印外度贸洋易区,域唐代,中并叶远以伸后到, 海上丝路取to 代add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 采取支持、yo鼓ur 励tex的t. 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 以上,中国Ctoli出acdkd口he到re 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 品中跃居到yo第ur 一tex、t. 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
Your 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text 趋势: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4分) 1.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
2016年新课标高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一)

2016年新课标全国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5.下列对于百日维新叙述不正确的是()A.全面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D.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6.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
”这体现了新民主主义()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7.1931年,蒋介石曾说:“我国人民此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高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家?A. 孙中山B. 刘备C. 项羽D. 曹操答案:A. 孙中山2.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A. 商朝B. 唐朝C. 汉朝D. 清朝答案:B. 唐朝3.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朝鲜半岛问题B. 台湾问题C. 边疆纠纷D. 鸦片战争遗留问题答案:A. 朝鲜半岛问题4.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什么?A. 旧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B. 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C. 封建制度的终结D. 资本主义的兴起答案:B. 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上海召开?A. 1920B. 1921C. 1923D. 1925答案:B. 1921二、填空题1. 1840年,中国与英国发生的鸦片战争签订的《****》割地赔款答案:《南京条约》2.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提出的“****”答案:三民主义3.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答案:封建4.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革命****的组织答案:群众5. 共产国际代表****于1921年传达了第一次国际的指示答案:斯大林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答: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是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的一次爱国运动发端,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 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答: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持续抗战。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敌入侵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对于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保卫民族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泰安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第I卷(必做)(每题4分)24.《周易》:“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新唐书》:“夫君者,民众父母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25. 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
造成上述分歧的的主要因素是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史料证据匮乏与所持史观不同C.百家争鸣的具体表现D.历史带有一定的主管色彩26.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是远销吴越荆楚,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 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B. 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C. 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D. 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27.“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布局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这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这里强调说明古代山水画A.注重写实B.具有唯心主义色彩C.注重布局和色彩D.受道家思想影响28.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买办”。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
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A.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29. 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山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
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及答案

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及答案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及答案每一年的高考都和每一次的模拟考试息息相关,为了更方便高三学生的历史科目复习,下面小编整理了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2016年高三历史模拟考试答案高三历史试题(文科)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60共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1.5 分,共60 分. )1.2015年9月20日教育网信息:广东省某县近5年来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例在150 ∶100左右,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严重存在。
这种观念的历史成因表述恰当的是( )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2.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
这种新现象反映了( )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B.自耕农阶层的分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3.“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
”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重农抑商B.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D.削弱相权4.“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5.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
河南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机密☆2018年1月12日9:30前河南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答题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核对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座位号同时填涂在答题卡背面上方。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试题卷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作图时,可用2B铅笔,笔迹要清晰。
5.严格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建立后,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被指令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一带),建立宋国。
这体现了西周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 D.行省制2.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道 B.仁C.法 D.非攻3.右表内容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的观点。
据此判断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B.程颐C.朱熹 D.王夫之4.汉遇“七国之乱”,唐遭“安史之乱”,汉、唐时期的这两次叛乱体现的冲突是A.神权与王权B.皇权与相权C.中央与地方 D.外戚与宦官5.它全面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这部著作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6.鸦片战争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两千年来传统的华夷观念在一部分中国人的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其中被誉为“第一人”的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康有为D.李大钊7.有人说:他们提出的“自强”“求富”口号,对民族企业起了诱导、催生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高三学生历史模拟试题
本部分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图7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
解准确的是
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
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
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
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
14.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
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
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
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
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口口口口口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口口口口口,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口口口口口”应为
A.五口通商权B.领事裁判权C.最惠国待遇D.内地传教权
16.解放战争时期,下列重大战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②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③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④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和沈阳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7.读“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变化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二卷)
导致表中变化的原因是
①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②中国工商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
③“冷战”和抗美援朝战争影响④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禁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全面展开。
到1983年7月,“文革”中30多万件冤假错案、110万件历史遗留案件得到纠正和复查,300多万名干部得到平反昭雪。
这成为“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
此举
①成为实行改革开放的起点②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③促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④调动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
它们的相同点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直接促进我国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
20.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21.有学者指出,培根(156l—1626年)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1643一1727年)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j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
上述历史现象
A.促进地圆学说在欧洲普遍传播B.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
C.成为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来源D.产生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流派
22.下列表述中,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23.读示意图8。
图中深色所标示出来的地区,是2l世纪初发生冲突的地区。
依据地图所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冲突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②冲突呈现区域性和局部性特点
③冲突是“冷战”格局的表现④冲突大多与民族宗教问题相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
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无限制地滥发纸钞,导致通货膨胀,钞币贬值。
到洪武末年,商贾做买卖皆以金银定价,不用纸钞。
在民间白银货币化的推动之下,到万历年间,政府最终
承认白银货币的合法地位,形成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
白银货币化推动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白银货币化,将社会各阶层都卷入到市场之中。
赋役的货币化,使农民把收获的农产品和家庭手工业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以换取白银向官府交纳。
匠户以银代役,使工匠获得独立经营手工业的条件,导致官营手_z-,_Ik衰落,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大批输往海外,产自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和影响。
(10分)
材料二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据[英]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18、19世纪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10分)
材料三传统儒家思想“重义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晚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民族危机的目益加深,开始有人对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提出质疑与抨击,将“利”视作“时之大义”。
维新运动中,讲功利以求富强的呼吁,在当时的报刊上也屡屡可见。
19世纪末,民间出现办厂热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攫取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既加剧了民族危机,也损害了商人的切身利益。
因此,商人主张“自行筹办,则保路权以保国权,亦即以保利权"。
收回利权运动广泛展开。
五四运动期间,商人也掀起抵制日货高潮。
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新式商人的义利观又发生了变化且与西方商人更为接近。
他们认为追求利润是天经地义的义务与权利。
财富被视为名誉和地位的象征,利润更是成功的唯一标志。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义利观的发展演变》(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中国商界“义利观"演变的历史过程。
(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9.(28分)“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沿线各国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材料一自西汉张骞通西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崛起,经常破坏丝绸之路的畅通,使陆上丝绸之路为之阻隔。
中国外销商品如丝绸、瓷器、茶等大都生产于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有众多优良的港口,从海路运输不仅
交通方便,而且运输量大。
通过海路还可以把商品输送到陆路不易到达的地区和港口,如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
到了宋代,随着航海术以及造船业的不断发展,海上运输的安全性及运载量都有更大的提高,海上运输通道逐渐取代陆上运输通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
——摘编自孙继亮《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明代银本位制度确立关系初探》(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10分)
40.(28分)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区域。
材料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实质上是一种以黄金和美元为基础的国际汇兑本位制。
它同战前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即金本位制)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在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下,英法美等国货币均处于主导地位,并控制着各自的货币集团。
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导货币仅美元一家。
其次,战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没有像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IMF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来加以维持。
——邹三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前后,国际货币制度的变化及影响。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