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干燥的工艺过程(优.选)
木材加工中的干燥工艺和控制

木材加工中的干燥工艺和控制木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家具、造船、交通运输等各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木材应用过程中,木材的干燥工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木材打湿后会引起木材的各种缺陷,如开裂、变形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木材加工中的干燥工艺和控制。
一、木材的干燥方式目前,常见的木材干燥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自然干燥是指将木材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通过自然风吹晒使木材逐渐失去水分;而人工干燥则是通过专业干燥设备,对木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加热和蒸发处理,从而使木材快速失去水分,以达到干燥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人工干燥方式更为常用,因为自然干燥比较耗时,且不易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容易导致木材质量不稳定。
二、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在进行人工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控制因素。
1.温度控制温度是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温度过低会造成干燥效率低下,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益;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木材变形、开裂等缺陷。
因此,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得木材能够快速干燥,同时又不会造成质量缺陷。
2.湿度控制湿度是影响人工干燥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湿度过高会导致干燥不充分,木材质量下降;而湿度过低则会造成木材干燥过快,造成开裂等缺陷。
因此,在进行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干燥环境的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
3.压力控制在人工干燥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干燥设备的压力,以确保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不被压坏或变形。
同时,压力还可以调整干燥设备内空气的流动速度和方向,从而加快木材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提高干燥效率。
4.干燥时间控制干燥时间是指木材从进入干燥设备开始,到完成干燥的时间长度。
干燥时间的控制需要结合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进行考虑,以保证木材干燥的充分程度,并避免过度干燥导致木材的质量下降。
三、常见的木材干燥设备现代化的木材加工工厂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常见的人工干燥设备。
木材单板干燥工艺

干燥技术的运用比较广,对于木材加工企业也是需要干燥技术的存在的,在木材干燥企业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运用于木材企业的干燥工艺,就是一种新型的呼吸式单板干燥工艺,它具体什么样子的,它的原理又是什么吗,通过下面的内容一起了解一下。
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
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强制(受控制)干燥处理。
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
它是合理利用木材,使木材增值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木制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首要工序。
一种新型的呼吸式单板热压干燥工艺:木材干燥是木业生产加工中举足轻重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单板干燥在胶合板、实木复合地板基材、集装箱地板、人造木(又称科技木)等生产过程中同样是很关键的工序。
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网带干燥机、辊筒干燥机或者人工晒干的方法进行单板干燥,前两者干燥成本高,费电、费热能,单板易开裂、破损;后者需要大量的场地及人员,而且对干燥后单板的含水率无法得到控制和保障。
木材干燥就是要排除木材中的水分。
在一般情况下,木材内部的含水率高于外部的含水率,木材加热时,木材外部的温度高于内部温度,含水率梯度迫使水分由内部向外部移动,而温度梯度迫使水分由外部向内部移动,这二个方向相反的水分移动互相对抗,致使离木材表层不远的地方呈现了一个水分移动缓慢区,从而对干燥过程产生阻力。
在保证干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干燥速度是干燥的基本原则,传统的干燥方法只有靠提高干燥温度来解决干燥速度,现在一种新型的热压干燥工艺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用经过特殊加工的热压板,以接触传导的方式,直接加热木材单板。
由于加热板供热温度高,与被干木材接触紧密,传热量大,木材内部水分移动缓慢区迅速被冲破,温度很快就达到高温,蒸汽压力瞬间提高,促进了木材内部水分向外部的移动。
木材干燥工艺

影响木材干燥速度之因子分析前言木材干燥时,其中所含水分(自由水,约束水,水蒸气)是利用不同的机构(me-chanism),经由不同的流通管道,自中心移至表面而蒸发。
在移动过程中,水分可能随木材中的实际状况自某一形式转换为另一形式(图2.8.)。
一般生材在常温下其约束水约占其全干重的30%,余者除极微量的水蒸气外,均为自由水。
以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为例,其原始含水率约60%左右:故可粗估一半为约束水,一半为自由水。
若为台湾杉(Talwanla cryptomerioides),因其原始含水率高达150%以上,故其自由水亦增为约束水的4倍以上。
约束水的含量永远是一常数(30%左右)。
水分移动的速率完全受制于下列因素。
物理因素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循环等物理因素对木材水分移动的影响乃一深奥而复杂的学科,本文仅简要叙述其基本原理。
(1)温度热(heat)是木材水分蒸发时必须获得运动能量(kinetic energy)的根源,同时水分蒸发的快慢全赖单位时间内热能的供应情形以及加热媒体(空气)吸收水分的能力而定。
干燥是由木材表面逐渐向内层进行,假如温度一定,则蒸发率会随木材水分的减少以及空气中蒸气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所以,欲保持稳定的蒸发率,必须能使木材水分获得附加热能(additional energy),或者降低干燥窑内的蒸气压力。
此可藉提高温度(更多的热能)或降低相对湿度(较低的蒸气压力)以达成。
故欲使温度在50℃(122下)时之蒸发率等于70℃(158oF)之蒸发率,则必须尽量降低相对湿度;藉增加干燥空气的水分亲和力(moisture affinity)来补偿热能的减少。
但如此处理可能会形成剧烈的水分梯度,使木材发生干裂而招致“贬质”(degrade)。
另一方面,提高温度可加速水分的移动,虽需维持较高的湿度以防干裂,但不致过份影响干燥速率。
谈到温度,有一事应牢记于心,即在干燥过程中窑内之干球温度必高于木材温度。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
木材干燥是指将原生态状态下的木材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使用价值。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是木材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木材干燥的工艺流程。
首先,木材干燥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在进行正式的木材干燥之前,需要对原始木材进行预处理,包括去皮、锯切和修整等工序。
这些工序可以使木材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干燥过程中的热量和湿气的均匀传递。
接着,是干燥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根据木材的种类和规格,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如烘干窑、热风炉等。
同时,要对干燥设备进行正确的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干燥效果。
然后,是干燥工艺的控制。
在进行木材干燥时,需要严格控制干燥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受热均匀,水分蒸发速度适中,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接下来,是干燥过程中的监测和调整。
在木材干燥过程中,需
要不断监测木材的含水率和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干燥参数,以保证干燥效果和木材的质量。
最后,是干燥后的处理和储存。
在木材干燥完成后,需要对木材进行冷却处理,使木材温度逐渐降低,然后进行包装和储存,以防止木材再次吸湿和变形。
总之,木材干燥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原始木材的种类、湿度、温度和干燥设备的选择和控制等因素。
只有严格按照正确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木材干燥的效果和木材的质量。
木材干燥工艺ppt课件

.
11
3.材堆堆积的注意事项及尺寸
✓材堆的外型尺寸可参考如下经验数据: 材堆外型:与门框之间的间隙为75~100mm; 与顶板或室顶的间隙为200mm;与侧墙之间的距 离为400~ 600mm、500~ 800mm(侧风型); 材堆底部与轨面的距离为300mm。
.
12
三、干燥基准
⒈干燥基准:在干燥过程中根据干燥时间和木材 的状态(含水率、应力)的变化而编制的干燥介 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程序表。
.
36
(1)含水率检验板的锯制、要求与设置
含水率检验板主要用于干燥过程中木材含水率变化的监测,为 干燥工艺的执行和调整提供依据。
a.检验板的锯制:
1,5 10-15mm 应力试验片 2,4 10-12mm初含水率试验片 3,6 1.0-1.2m检验板
b.含水率检验板的要求: 用于室干过程检测的含水率检验板长度为1.0~1.2m,厚度与 被干锯材相同,宽度约等于被干锯材的平均宽度,制取时在距 锯材端部不小于0.3m处选取。 检验板不应有树皮、腐朽、大的. 节子、裂纹、髓心及应力木37 等缺陷。
➢检验板定时测量法: 计算含水率检验板的绝干重W干:检验板截取后用防水涂料涂 刷两端,并称重后按设定位置放在材堆中,按下式计算检验板 的绝干重:
W干=( 100×W初)/(100+M初) 计算阶段含水率: Mt =(Wt-W干)/ W干
.
39
➢连续电测法 连续电测法所用的仪表包括室内型电阻式含水率测湿仪和
在干燥前段(M>25%)逐渐升高,而在后段作 波动变化。
.
14
表 双段干燥基准表
试
干燥介质参数
验
第一阶段(W>20%)
号
木材烘干工艺

木材烘干工艺(椴木)
一、升温预热阶段:点火后;逐台启动窑内循环风机,向窑内供热;
温度、湿度应缓慢上升,温度上升应控制在3—6℃每小时左右,窑内风机每2小时变换一次风向变换时先总停3分钟让风机停稳后;
再重新启动,风向转换后;窑内温湿度会因风向变换相差2—8º,当温度升至40º以上时,温湿度相差应保持在4º以内,如有超出可打开喷蒸,向窑内喷蒸汽进行调节,当温度升至55º湿度相差小于2º即进入闷窑阶段。
二、闷窑:木材在烘干前期会产生表面张应力,容易出现表裂、炸
头、现象,闷窑处理就是在窑干过程中消除表面张应力(2—3.5cm 厚椴木板)温度保持55º左右温湿度相差不小于2º;维持20—30小时;风机每2小时变换一次。
三、排湿:排湿是利用窑内的高温循环风机的运转方向进行排湿,
当闷窑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手动排湿处理具体操作如下:根据窑内风机的风向拉开相对应得排湿手柄进行排湿,排湿时间约为每2小时排湿5分钟,风机换向后;同时打开对应的另一排湿手柄,干燥排湿中间应适当进行少量喷蒸的闷窑处理,以消除木材内应力,具体时间如下(2—3.5cm厚椴木)排湿开始后48小时喷蒸4小时;
闷窑4小时,间隔72小时喷蒸4小时,闷窑4小时。
四、后期处理:排湿8天后可对木材取样检查,检查合格停止对窑
内供热,保温8小时后打开窑门让温度慢慢下降,当将至40º以下时即可出窑。
山东临朐巨能烘干设备有限公司。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

木材干燥工艺流程木材干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新鲜伐木材料中的水分蒸发或者挥发出去,使其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和使用需求。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见的木材干燥工艺流程。
首先,木材的初步处理是将木材进行分级和裁剪。
根据木材的质量、种类和尺寸进行分类,然后进行裁剪,将木材锯成所需的长度和宽度。
接下来是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在木材表面涂抹防腐剂,以防止木材的腐朽和虫蛀。
这一步骤对于保护木材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第三步是木材的干燥处理。
常见的木材干燥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是将木材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利用自然的风和太阳光进行干燥。
自然干燥的时间较长,需要数月甚至几年才能完全干燥。
而人工干燥则是利用专业的木材干燥设备,如干燥窑或干燥室对木材进行干燥。
首先将木材放入干燥室或干燥窑内,然后使用热风或者蒸汽进行加热。
加热后的空气中含有较低的水分,通过对流和对流加热实现对木材的干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干燥时间短,效率高,干燥质量比较稳定,适用于大批量的木材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干燥设备中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不发生开裂、变形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干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是对木材进行冷却和贮存。
在干燥后的木材需要冷却一段时间,使其温度和湿度逐渐回落到环境水平。
然后将木材进行包装和贮存,以防止再次吸湿和受到污染。
总结起来,木材干燥工艺流程包括初步处理、预处理、干燥处理、冷却和贮存等多个环节。
通过这些工艺的处理,能够使木材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提高木材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加工和使用需求。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流程》
木材烘干工艺是木材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通过烘干,可以使木材中的水分得以蒸发,从而提高木材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木材腐烂和变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木材烘干的工艺流程。
首先,木材烘干的第一步是去除木材中的大部分水分。
一般而言,木材从原始状态到达最终干燥状态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也就是初干、定型、平衡和稳定。
在初干阶段,木材中的自由水分会被热气蒸发出去。
这个阶段需要比较高的热量和较大的风量,以迅速蒸发大量的水分。
接着是定型阶段,此时木材内部的水分开始缓慢地蒸发,木材的温度和湿度要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
在平衡阶段,木材内外的温湿度逐渐趋于平衡,木材的湿度降到15-18%之间。
最后是
稳定阶段,木材中的水分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实际的工艺流程中,木材烘干的过程需要依靠专业的烘干设备,如烘干窑或烘干机。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适当的温湿度环境,并通过控制湿度、温度和通风等参数,使木材的烘干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木材的种类、尺寸和湿度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管理,以保证不同木材的烘干效果和质量。
总的来说,木材烘干工艺流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技术和设备要求却十分复杂,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工艺流程和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木材的烘干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干燥的工艺过程
完整的木材干燥分为:升温、预热、干燥、中间处理、终了处理和冷却等阶段。
升温阶段:是指木材在预热前将温度缓慢地提高到某一温度值。
一方面使木材的芯层和表层的温度趋于一致,另一方面是对壳体进行预先烘热,以提高干燥窑的温度。
升温速度不宜太快,升温速度根据木材的种类、厚度、含水率而定。
预热阶段:目的是将木材在某一特定的温、湿度环境下使木材沿厚度方向的温度梯度(温度差)和木材含水率梯度(含水率差)趋于零。
为木材进入水分蒸发(干燥)阶段创造条件。
预热阶段的温湿度环境应使木材在此阶段基本上不蒸发水份。
还充许木材的表层一定程度的吸湿。
干燥阶段:分为前期干燥阶段和后期干燥阶段。
亦称匀速干燥和减速干燥阶段。
当木材水份处于纤维饱和点以上时,当介质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一定的条件下,木材中的自由水将沿着大毛细管系统向木材的表面移动,并从木材的表面蒸发。
此时水份的蒸发基本是匀速进行的,为匀速干燥阶段。
当自由水蒸发完毕,吸着水开始移动并蒸发随着吸着水的不断减少。
水份蒸发所需吸收的能量越来越多。
含水率的下降速度随之减慢,故木材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时为减速干燥阶段。
中间处理:当木材干燥到含水率降到纤维饱和点附近时或由于木材表面水份蒸发强度过大时会使木材产生一定的干燥应力。
此时应当进行适当的中间处理。
中间处理阶段暂时停止木材水分蒸发。
对木材进行喷蒸处理,以减少木材厚度方向的含水率梯度。
进而减少木材的干燥应力。
从而提高干燥质量。
中间处理的强度由厚度和当时产生应力的大小而定。
终了处理:当木材干燥到最终含水率要求时,为了进一步减小木材沿厚度方向的含水率梯度,使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得到消除和减小。
必须进行一次终了处理。
终了处理的湿度环境(平衡含水率)与终含水率相对应的平衡含水率相一致。
冷却阶段:与升温阶段相类似。
当木材达到最终含水率要求并经适当的终了处理后,为避免温度的急降而产生残余应力。
木材出窑前必须经过一个适当速度的降温过程。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