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盆腔炎临床诊治探析
100例盆腔炎的诊治体会

100例盆腔炎的诊治体会陈菊(重庆市潼南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402660)=摘要>目的探讨急、慢性盆腔炎的诊断与治疗在临床的应用。
方法如何对急、慢性盆腔炎进行诊断,在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剖服探查的比率。
结果对急、慢性盆腔炎不能只满足于一般性的诊断,要重视诊断的重点和难点,要与其他易混淆的疾病相鉴别。
对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疗要遵循有理、有力、有节的综合治疗原则。
结论对于急性盆腔炎应早诊断、早治疗,且治疗应彻底;对于慢性盆腔炎应综合治疗。
=关键词>盆腔炎;抗生素;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9455(2009)08-0625-02盆腔炎(pclvic infuammato rg disease,PIO)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endome-t ritis)、输卵管炎(salping itis)、输卵管卵巢脓肿(T OA)、盆腔腹膜炎(perit onitis)。
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病原学检查发现,除以往常见的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外,沙眼衣原体、淋菌及某些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等所致感染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目前,由于许多新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及诊断技术应用于临床,从而提高了急、慢性盆腔炎诊断的准确性,也为有针对性地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广谱高效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急性盆腔炎的疗效,缩短了病程;但慢性盆腔炎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仍是当前困扰着临床的急需解决的难题。
1资料与方法本院2002~2008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其中有30例为急性盆腔炎,以典型的临床症状急诊入院,入院后予以广谱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联合治疗,待培养结果和药敏测定后,选用最佳联合用药,24h症状缓解,3d后症状基本消失,后予以巩固治疗,1周后痊愈出院。
其余70例为慢性盆腔炎,症状多不典型,于门诊予以全身和局部综合治疗,加物理治疗疗效大为提高。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分析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应用中药治疗。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对照组81%,有显著差异。
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治疗; 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笔者应用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妇科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年龄21~46岁,平均31岁,病程1~3年,其中138例均有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
39例有白带增多。
23例伴有低热,月经过多。
其中8例为不孕患者。
妇科检查子宫呈后位,活动受限,子宫一侧或双侧增厚压痛。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药组)1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学》诊断标准选择病例,年龄21~46岁,并经盆腔B超检查,见炎性块物,边界不清,实质不均的暗区,内有较密的光点,少数有盆腔积液。
排除正常排卵,异位妊娠破裂,黄体破裂,卵巢癌等盆腔积液患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钠3 g+甲硝唑0.5 g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疗程。
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方剂组成:桃仁6 g,红花10 g,生蒲黄(布包)9 g,延胡索10 g,乳香10 g,三棱10 g,泽兰15 g,五灵脂9 g,王不留15 g,鱼腥草15 g,败酱草10 g,连翘15 g,荔枝核15 g,第一煎口服,1剂/d,第二煎100~200 ml取40℃,睡前保留灌肠,1次/d,连用7~10 d,经期停用。
1.4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用药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双侧附件无片状增厚及压痛,盆腔B超检查正常;②有效: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子宫一侧或双侧稍增厚,盆腔B超检查炎性块物缩小,积液减少;③无效:症状及妇科检查无改善,B超检查无变化。
康妇炎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100例

本组研究数据均采用S P S S 1 9 .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 析处理工作 , 采 参 考 文献 : 用率( %) 表示数据。 『 1 】 麦观保 , 黄俊 晓, 林健. 腹腔镜 手术与 开放 手术在结肠 癌患者 治 2 结 果 疗 中的远期疗效 比较研究盯 1 . 中国医学工程, 2 0 1 5 , 0 2 ( 1 3 ) , 1 7 2 - 1 7 3 . 2 . 1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对 比 [ 2 】 梁鸿, 张辉 , 郑伟, 张超, 田鹏, 李建民, 王旺河.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 经过随访可知 , 甲组患者中有3 例患者( 7 %) 出现病情 复发 , 5 例患 结肠癌疗效分析田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 0 1 4 , 1 O ( 2 2 ) , 6 7 - 6 8 .
3 讨论
后在患者上 腹部 的两侧使 用T r o e  ̄( 5 m m ) 穿刺 , 在 具体 病灶部分
放 置手术器 械之后 , 根 据肿 瘤的位置和大小等 , 选 择适合的结肠 切除术 , 并对 区域 中的游离结肠和淋 巴结等进行清 除, 最后清洗 患者的腹腔 , 进行切 口缝合 。 1 . 3 疗效评定标 准 当患者康复出院后 , 通过 7 个月~ 5 年的远期随访 , 收集 和对 比两组 患者远期并 发症 的发生率 、 复发率 以及转移率 , 分析两种治疗方 式 的远期疗效 。
医学前 沿 2 0 1 5 年4 期
本 文的研究对象选择 为我院2 0 1 0 年2 月到2 0 1 4 年8 月医治 的 结肠癌 患者8 4 例, 为了便 于对 比及研究 , 将其划分为 甲组 和乙组 。 其 中甲组4 2 人, 男性 2 2 人, 女性2 o A, 年龄范 围是4 2 ~ 7 5 岁之间 , 平 均 年龄是 5 8 . 5 岁, 主要选择 开腹 手术治疗 , 而 乙组 4 2 人, 男 性2 1 人, 女性2 1 人, 年龄范 围是4 3 ~ 7 5 岁之间 , 平均年龄是5 9 岁, 主要选 择 腹腔镜手术治疗 。8 4 例患者在入 院时已经确诊患有结肠癌 , 并 已排 除存在原位肿瘤 、 严重脏器病变以及精 神疾病 的患者 。且经 过 治疗后患者 已经康复出院 ,因为两组患者个人基本 资料相近 ( P > 0 . 0 5 ) , 没有统计学意义。 1 . 2 治疗方法 甲组主要选择开腹手术治疗 , 选择适合的体 位以及麻醉方法 之后 , 在患者 的下腹正 中央做一入腹切 口, 查 看腹腔中的情况之 后。 根据肿瘤的位置 和大小等 , 选择适合的结肠切除术 , 在手术操 作 完成 之后进行切 口的缝合以及 引流管的设置。 乙组主要选择腹 腔镜手术治疗 , 具体的步骤是 : 医疗人员首 先根据检查 出的肿瘤位置令患者采取适 当的体位 , 在全身麻醉之 后 对患者进行人工气腹的设置 , 并将腹压值设置为 1 3 m mH g , 利用 T r 0 c a r ( 1 0 m m) 对 患者 的肚脐下部进 行穿刺之后 , 置入腹腔镜 , 然 者( 1 2 %) 存在远期转移 的情况 , 而 乙组患 者中有2 例患者 ( 4 %) 出 现病 情复发 , 6 例患者( 1 4 %) 存在远期转移 的情况 , 甲乙两组患者 的复发率和转移率数据对 比相近( P > O . 0 5 ) , 没有统计学意义。 2 . 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 比 经过随访可知 , 甲组患者 在I 、 I I 时期 有 1 0 例患 者( 2 3 %) 出现 肠粘连的情况 , Ⅲ时期有 1 1 例 患者( 2 6 %) 出现肠粘连 的情况 , 而 乙组患者在I 、 I I 时期 有2 例患者 ( 4 %) 出现肠 粘连 的情 况 。 I I I 时期 有3 例患者( 7 %) 出现肠粘连 的情况 , 乙组 患者各时期的肠粘连发 生率明显低 于甲组 患者 , 数据 比较有 明显的差异 ( P < 0 . 0 5 ) 。 具有 统计学意义。
100例盆腔炎的诊治体会

cI! ! ! : l 垒 n ! : ! :
・ 6 ・ 25
1 0例 盆 腔 炎 的 诊 治 体 会 0
陈 菊( 庆 市潼 南县妇 幼保 健 院妇产 科 重
【 要】 目 的 摘
4 26 ) 0 6 0
膜 炎 ( ei nt ) p r o is 。近 年 来 , 发 病 率 有 逐 渐 增 高 的 趋 势 。 病 t i 其
原 学 检 查 发 现 , 以 往 常 见 的 链 球 菌 及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等 感 染 除
外 , 眼衣 原 体 、 菌 及 某 些 病 毒 如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V) 沙 淋 HI
中 图 分 类 号 : 7 13 R 1 .3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2 9 5 ( 0 9 0 — 6 50 1 7-4 5 2 0 ) 80 2—2
盆 腔 炎 ( c i if a p l c nu mmao g ds a e P 0) 女 性 上 生 殖 v t r i s , 1 指 e
疗效大为提高 。 2 盆 腔 炎 的诊 断
过 程 者 [ 。其 诊 断 主要 依 靠 详 细 地 询 问 病 史 及 患 者 的 临 床 表 2 ]
现 , 者 常 有 急 性 炎 性 反 应 史 及 反 复发 作 史 , 有 继 发 不 孕 、 患 多 月 经不 规 律 、 腹 钝 痛 及 触 及 盆 腔 炎 性 病 灶 , 注 意 与 其 他 引 起 下 要 慢 性 下 腹 痛 的 疾 病 相 鉴 别 , 是 诊 断 慢 性 盆 腔 炎 的关 键 。 这 慢性 下 腹 痛 可 由多 种 原 因 引起 , 中 主要 为 慢性 盆 腔 炎 及 其 炎 性 反 应 所 致 的 内生 殖 器 与 邻 近器 官 和 组 织 间 的 粘 连 、 宫 内 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100例临床分析

盆腔炎是妇产科 的常见 疾患之 一,如 不及 时有效地 诊治 ,便严重威胁 患者身心健康 ,并可造成 女性不育 的 后遗症。近年来,我区随着性传染性病患发病率 的提高 , 盆腔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 】 。我院于 20 年 1 07 O月至 20 0 9年 1 2月间收治盆腔炎 10例 。均采用 中西 医结合 0 的综合性治疗 ,取得较满 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例盆腔炎患者 ,均为女J . 1 0 陛,最 小年龄 1 6岁,最大年龄 5 5岁 ;其 中 2  ̄4 0 0岁 8 0例 , 占 8. 0 %;急性盆腔炎 3 0 O例,占 3 . 0 %,慢性盆腔炎 7 O 0 例,占 7 %;患病 时间最短 3d 0 ,最长 1 年 。 5 1 症状与体征 3 . 2 0例 急性盆腔炎均有不 同程度 的畏 寒、发热 。其中 3 .~3 ℃以上 9例 ,占 3 . 75 8 00 %;7 例 0 慢性盆腔炎则发热不 明显 , 中 3 . 其 75 ℃左右 1 ,占慢 4例 性盆腔炎的 2 . 1 %;体温正常 4 2 8例,占 7 . 2 %。10例 7 0 中,均有不 同程度的下腹 部疼痛 。8 出现盆腔腹膜炎, 例 占 8 %。伴腰骨骶部痛 、肛周坠痛者 7 例 , 占 7 . . 0 0 0O %。 白带增多者 6 例 ,占 6 . 4 40 %。月经不调或月经量增多月 经异常者 1 例 ,占 1.%。 5 5 0 妇科检查 , 子宫稍大或正常 , 其中7 5例子 宫有压痛 占 7 .%。 5 O 均有一侧或两侧 附件不 同程度的压痛 。 其中 3 例触及一侧或两侧附件不规则且 0 有压痛的包块 ,活动性差。本组最大包块 8m ̄62m, c . c 最小为 21mX1 c . c 6 m,临床及 B超等检查除外妇科 良、 . 恶性肿物 、子宫 内膜异位症 。同时合并盆腔少量积液 7 4 例 占 7. 4 %。 O l 实验室检查 本组 10例均常规取子 宫颈管 的分泌 _ 3 0 物或子宫直肠 窝穿刺液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同 时作沙 眼衣原体 D A,解脲支原体 D A,淋球菌 D A N N N 的聚合酶链 反应(C ) P R 检查 。10 例经细菌培养及 P R 0 C 检查阳性者 7 6例,占 7 . 60 %。其 中 P R阳性 6 C 7例 ,占 阳性 中的 6 . %。10例均行血 、尿、白带( 70 0 0 阴道 出血除 外) 的常规检查 。 急性盆腔炎者多数 同时白细胞计数升高 及左移 。3 中有 7例 ,占急性盆腔炎的 2 .%。慢 性 0例 3 3 盆腔炎 的 7 0例 中仅有 1 例 白细胞计数稍升高, 占慢 性 2 盆腔炎的 1. 71 %。有肝肾病 史者则 同时行肝 肾功能检查 。 1 治疗方法 本组 10 中均常规应用湖北福人药业 . 4 0例 有 限公司生产 的金刚藤胶囊 。用法与用量: 日3次 ,每 每 次 4粒饭后 口服,2周为 1 个疗程 ,同时依病 情及细菌 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与 P R情况而针对性选用广谱抗 生 C 素如庆大霉素 、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 噻肟钠等 , 并常规应用 甲硝唑或替硝 唑。急性期先静脉给药 5 d ~7 ,
100例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100例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lammatory disease)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单纯抗菌药物治疗,治疗组行抗菌药物加电磁波理疗。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腔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最深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可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疗效独特,且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临床值得推广。
标签: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盆腔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疾病,也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发病时间长,盆腔炎大多是因为个人卫生、不洁性交等卫生问题和术后感染及邻近器官炎症引起的[1]。
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可导致患者低热,疲劳,下腹坠痛,腰骶部酸痛,性交触痛等,不仅可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和生活不便,还可能导致不孕或其他妇科疾病,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
因此,对我院患者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以探讨相对适合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00例,均结合临床表现和妇科检查以及B超等确诊,年龄22岁~45岁,平均32±2.52岁。
病程2~6个月,平均(2.5±0.50)个月。
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腹痛、腰痛及肛门坠胀痛,宫颈举痛,阴道后穹窿触痛,宫体及附件区压痛等,部分患者有恶心,头晕,发热和乏力等症状。
B超提示盆腔积液84例,盆腔包块12例。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50例,一般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抗菌药物治疗。
先行经验治疗,然后根据药敏+培养结果行目标性治疗。
考虑到慢性盆腔炎患者大多为复合感染,治疗时选用两种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组在联合用药的基础上加以电磁波理疗,给药方式为静脉全身给药,一周为一疗程。
盆腔炎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盆腔炎患者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的临床诊治措施和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盆腔炎患者124例。
依据诊治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62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在症状消失及治愈率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盆腔炎概述。
盆腔炎的范围包括盆腔生殖器官(子宫体部、输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的炎症。
根据病原体的差异,盆腔炎又可分特异性盆腔炎和非特异性盆腔炎。
盆腔炎在一些性生活紊乱、性病泛滥的国家中常见。
我国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一些妇科小手术的无菌操作重视不足以及宫内节育器的广泛应用,发病现象比较突出。
1.3临床表现。
急性者有发热,下腹疼痛拒按,白带脓性量多,可伴乏力,腰痛,月经失调。
慢性者易感疲劳,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现象。
1.4方法。
1.4.1对照组。
进行常规治疗,主要以静脉注射喹喏酮类抗生素并配合直肠给药、保留灌肠等手段(具体略)。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综合治疗,具体如下:1.4.2.1生活指导。
健康生活,保持乐观心态,调整情绪,释放压力,禁食生冷、辛辣温热、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
积极避孕不要纵欲乱性,勤换内裤注意卫生。
1.4.2.2清洗治疗。
私处进行日常护理,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
每周一次冲洗阴道以避免造成菌群失调而引发细菌感染。
1.4.2.3物理疗法。
有短波、超短波、离子透入等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1.4.2.4中医方药治疗。
进行辩证后进行方药内服,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为治则,选取丹参、赤芍、木香、桃仁、金银花、蒲公英、红花、茯苓、丹皮、生地等中药为方,痈肿明显加蛇舌草,葡公英,痛重时加延胡索、川芎,腹痛加三棱、莪术,脓性白带加红藤、败酱草[1]。
10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重要 的原 因之一 【 6 】 ;近年来大 量研究表 明H P V感染高峰 年龄为 1 8 ~3 0
w o m e n ’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 J ] . A m J O b s t e r G y n e c o l , 2 0 0 2 , 1 8 6 ( 3 ) : 3 6 5 — 3 7 3 .
1 4 o ・临床研究 ・
3讨 论
No v em be r ZU1 , VOI . 1 1 ,NO.
[ 1 ] 乐杰 . 妇产 科学 [ M】 . 7 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8 : 2 6 2 - 2 6 3 .
[ 2 】S e l l o r s J W, Ma h o n y L B , K a c z o m w s k i J , e t a 1 . 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 p r e d i e o t s
t y p e p e r s i s t e n c e p a t t e r n s p r e d i c t t h e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e o f c e r v i c a l
m u l t i c e n t r e r a n d o mi s e d I O G , 2 0 1 0 , 1 1 7 ( 6 ) ; 6 4 5 — 6 5 9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 上 病 原 菌 活 跃 致 盆 腔 炎 症 复 发 , 有 部 分 患 者 因 无 急 性 炎 症 也
史 , 缓 慢 起 病 , 致 治疗 忽 视 所 致-。 中医 学上 , 且 导 4在 】 慢性 盆 腔 炎其 病 机 属 于 虚 弱 素 体 , 气 乘 虚 入侵 , 焦 蓄积 湿 浊 热 毒 , 血 瘀 气 邪 下 致
疗 提供 参 考 ,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于 2 1 年 1 特 0 0 月至 2 1年 1 收 治 的 01 月
1 0 盆 腔 炎 患 者 , 报 道 如下 。 0 1 一 般 资料 .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于 2 1年 1 0 0 月至 2 1年 1 收治 的 10 盆腔 炎 01 月 0例 患 者 ( 断 明 确 , 符 合 临 床 盆 腔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 机 分为 2 。 诊 均 随 组 实
滞循经下注 , 气机 湿 阻 , 伤 冲 任 , 通 则 痛 , 络 热 伤 , 瘀成 病 损 不 血 久
2 d 个 疗程 , 0 为1 均治 疗3 疗程 , 疗后随 访 1 4 月, 组 患者 治疗 后疗效进 行对 比 。 果 随访期 问2 内相 比 , 始治 疗后 第3 - 个 治 ~3 - 对2 结 组 开 4 疗程总有 效率( 包括 显效和 有效) 均优 于 第1 疗程 , 个 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 0 0)2 间相比 , .5;组 实验 组总有效 率为9% 高于对照组 的8% 2, 0。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5。 尸 oo )结论 早期行 盆炎 消联合 西 医抗 炎 治疗盆腔 炎 , 可有 效改 善盆腔 炎体 征 , 明显提 高者的疗效 , 恢复患者 的 生 活质量 , 当在 临床 中推 广使 用。 应 【 键 词 】盆 炎 消 关 西医抗 炎 盆腔 炎
试, 定性 资 料 用 )检 验 比较 , 验 水 准 定 为尸≤0 0 。 c 检 .5
2 结 果 () 1随访 期 间2 内相 比 , 组 开始 治 疗 后 第3 个疗 程 总 有效 率 ( 包括 显 效 和 有 效 ) 优于 第 1 均 个疗 程 ,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2 差 .5 ;组
验 组 5 例 , 盆 炎 消 联 合 西 医 抗 炎 冶 疗 。 照 组 5 例 , 行 盆 炎 消 0 行 对 0 单 治 疗 。 组 患 者 术 前 在 年 龄 、 程 及 其严 重程 度等 方面 差 异 均 无 统 2 病
计 学 差 异 (>0 0 )具 有较 高 的 可 比性 。 J . 5, 口 1 2 治疗 方 法 . 对 照组 单 行 西 医抗 炎 治 疗 [: 根 据 药敏 试 验 结 果 , 找特 异 2即 ] 寻
有效 : 疗 后 妇科 检查 及体 征 、 状 均 有 所 减 轻 , 分 降低 1 3 治 症 积 / 以 上 ; 效 : 疗后各项均无无明显改善。 无 治 14 统 计 学 方 法 . 所 有数 据 均 采 用S S 1 .统 计 软 件 包 进 行 处理 , 分 数据 P S 30 评 以 均 数 ±标 准 差 ±s表 示 , 量 资 料 用 凇 验 进 行组 间显 著 性 测 ) 定
【 图 分 类 号 】R 1 中 71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l1 7 -0 4 (0 11 () 0 5 - 2 4 7 22 1 )1c一 0 5 0 6
慢性 盆腔 炎 目前 已成 为妇 科 的 多 发病 和 常 见 病 , 杂病 因 , 复 临 床表 现 为 以 反 复腰 膝 酸 痛 , 下腹 疼 痛 , 白带 量 , 常 月 经为 主 …。 多 异 为 探 讨 盆 炎 消 联 合 西 医抗 炎 治疗 盆 腔 炎 的 方 法 和 疗 效 , 临 床 治 为
临 床
医
学
Cl 0E N El L H A RI D A NF GM C
腽
1 0 盆 腔炎 临床 诊 治探析 例 0
邓 美 姣
( 娄底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 0 ) 10 0 7
【 摘要 】目的 探讨盆炎消联合西医抗 炎治疗盆腔炎的方法和疗效,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2 l 年1 - o 月至 0 21 年1 0 1 月收 治的10 0例盆 腔炎患 者随机 分为2 。 照组5 例 , 组 对 0 单行给 予西 医抗 炎 治疗 。 组5 倒, 炎消联合 西 医抗炎 治疗 。组均 实验 0 行盆 2
间相比, 实验 组 总 有效 率 为9 %, 于对 照组 的 8%, 2 高 0 差异 有 统计 学
意 义 (<O0 )具 体 情 况 见表 1 P .5 , 。 3 讨 论
慢性 盆 腔 炎 是 指 女性 内生殖 器及 其 周 围组 织 感染 溶血 性 链 球
菌 、 黄 色 葡 萄球 菌 及 厌 氧 菌 等 所 导 致 的 炎症 。 起 病 常 因治 疗 金 其 急性 盆 腔 炎 不 彻 底 , 者 遇 劳 累过 度 、 冒使 抗病 力低 下 导 致 , 患 感 再
的 致 病 菌 , 根 据 结 果 选 择 敏 感 的 抗 生 素 静 脉 滴 注 , 谱 联 合 用 并 广
药。 验组行盆炎消联合西医抗炎治疗 : 实 即加 服 盆 炎 消处 方 , 包括 当归、 川芎 、 芷 、 仁 、 白 桃 川楝 子 、 杜仲 、 壳各 1g 蒲 公英 、 前 子 、 枳 0, 车 路 路 通 、 胡索 、 断 、 山楂 各 1g, 芍 、 延 续 焦 5 赤 白芍 各 1g 炙甘 草 6 , 2, g 2 均 每 天 l ,0 为 1 疗 程 , 组 剂 2d 个 均治 疗 3 疗 程 , 疗 期 间应 注 意 个 治 严 密 观 察 患 者 有 无 不 良反 应 及 体 征 变 化 。 13 疗 效 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