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小知识

合集下载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盆腔炎性疾病(培训课件)(共44张PPT)
痛的疾病; 为性活泼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
STD〕的高危人群; 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PID的诊断
2.附加标准
〔1〕口表温度超过38.3oC;
〔2〕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3〕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
〔4〕血沉加快;
〔5〕C反响蛋白水平升高;
〔6〕实验室检查证实有宫颈淋病奈瑟菌或沙眼
PID的诊断
2006年美国CDC〔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推荐PID诊断标准如下:
1.最低诊断标准 〔1〕宫颈触痛或 (2) 子宫压痛或 〔3〕附件区压痛
PID的诊断
假设符合三项最低诊断标准中的一项 同时有下生殖道感染的征象 那么诊断PID的特异性明显增加
PID的诊断
可根据最低诊断标准进行治疗: 患者出现下腹痛,并可以排除其他引起下腹
PID的治疗
PID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 要时手术治疗。
关键是通过联合用药及时治疗多种病原微 生物。
所有的治疗方案必须对淋病奈瑟菌、沙眼 衣原体及厌氧菌有效。
PID的治疗
抗生素的选择:
经验 广谱
及时 个体化
PID的治疗
经验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予抗生素治疗。
此方案对以厌氧菌为主的感染疗效较好,常用于 治疗输卵管卵巢脓肿。
静脉给药注意
临床病症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继续口服
克林霉素450mg,4次/日 , ×14 或;
多西环素100mg,口服,1次/12h ×14。
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
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加甲硝唑或多西环 素〔或米诺环素〕加克林霉素。
PID的治疗

盆腔炎健康教育

盆腔炎健康教育

盆腔炎健康教育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它通常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

盆腔炎的症状包括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等。

因此,预防和治疗盆腔炎对于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保持清洁卫生盆腔炎的发生与不洁性生活和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因此,预防盆腔炎的首要任务是保持外阴清洁和卫生。

女性应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香皂。

同时,避免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菌群平衡。

二、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女性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三、避免不洁性生活不洁性生活是导致盆腔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女性应该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并注意性生活的卫生。

在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该清洗外阴,避免细菌的传播。

四、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女性应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品、咖啡等。

五、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感染的风险,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因此,女性应该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

六、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可以帮助女性及时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宫颈涂片检查、盆腔超声检查等。

预防盆腔炎需要女性保持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劳累、避免不洁性生活、合理饮食、及时治疗妇科疾病以及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盆腔炎的发生风险,保护女性的身体健康。

盆腔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盆腔内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

这些炎症通常会导致女性出现下腹部疼痛、腰痛、发热、月经异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盆腔炎健康教育

盆腔炎健康教育

盆腔炎健康教育盆腔炎健康教育盆腔炎是一种妇科疾病,多数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女性的盆腔区域。

本文档旨在向大众普及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原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请在阅读本文档之前,务必先仔细阅读附件中的相关资料。

1.盆腔炎的定义盆腔炎是指盆腔内器官(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发生感染和炎症的疾病。

常见病因为细菌感染,可能是性传播的,也可能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

2.盆腔炎的病因盆腔炎的主要病因为以下几点:________2.1 性生活不规范,如频繁更换性伴侣、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等。

2.2 使用未经消毒或不洁净的性器具。

2.3 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感染。

2.4 其他盆腔疾病,如子宫肌瘤等。

3.盆腔炎的症状盆腔炎的症状各异,一般包括以下特征:________3.1 下腹部疼痛,可能伴有触痛和压痛。

3.2 白带异常,如增多、异味、颜色异常等。

3.3 月经不调或经期延长。

3.4 性生活疼痛或不适。

3.5 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3.6 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4.盆腔炎的预防措施预防盆腔炎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________4.1 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勤洗澡。

4.2 避免性行为过频,减少性伴侣的更换。

4.3 使用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

4.4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盆腔炎的早期症状。

5.盆腔炎的治疗方法盆腔炎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5.1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学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确定具体治疗方案。

5.2 对症治疗,如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输液补充体液等。

5.3 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盆腔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6.附件详见附件中的相关资料。

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性传播疾病:________指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常见疾病,如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7.2 细菌感染:________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病,主要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感染。

7.3 上行感染:________也称为上行性感染,指由下生殖道向上部位蔓延感染的过程。

盆腔炎健康教育

盆腔炎健康教育

盆腔炎健康教育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内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发生的感染性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盆腔炎的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

一、盆腔炎的病因1. 细菌感染:盆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大肠杆菌等。

2. 性传播:盆腔炎常与性生活有关,性伴侣携带致病菌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给女性。

3. 妇科手术:子宫内膜刮宫、宫颈手术等妇科手术也可能引起盆腔炎。

4. 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更容易感染盆腔炎。

二、盆腔炎的症状1. 下腹部疼痛:盆腔炎患者常感到下腹部隐痛或剧痛,疼痛可向腰部、腹股沟放射。

2. 白带异常:盆腔炎可导致白带增多、颜色改变、异味等不适症状。

3. 尿频尿急:盆腔炎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4. 月经紊乱:盆腔炎可能导致月经不调、经量增多或减少等月经异常。

5. 性生活疼痛:盆腔炎患者在性生活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感。

三、盆腔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过于刺激的清洁剂,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2. 避免性行为过频:减少性伴侣的频率,避免过度刺激盆腔器官。

3. 定期妇科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盆腔炎。

4. 注意避孕: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避孕方法,避免性传播感染盆腔炎。

5. 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已经确诊盆腔炎,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盆腔炎的健康教育知识1.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女性应加强对盆腔炎的认识,了解其症状和预防方法,及时就医。

2. 定期体检:女性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盆腔炎,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预防盆腔炎的发生。

4. 避免乱用药物:不要滥用抗生素和消炎药,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5. 健康性生活:与稳定的性伴侣保持健康的性生活,避免频繁更换性伴侣,减少感染盆腔炎的风险。

第2节盆腔炎性疾病

第2节盆腔炎性疾病

诊断要点
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 沉升高>20mm/h,C-反应蛋白升高。
阴道、盆腔、宫腔分泌物:或涂片见白细胞, 或培养见致病菌,并可加做药敏试验。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脓液。
B超:可见盆腔积液或肿块。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异位妊娠 流产或破 裂
卵巢囊肿蒂 扭转或破裂
盆腔炎性疾病的西医认识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生鳖甲、紫花地
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琥珀末、桔梗 。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疼痛加
重,经来量多夹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 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 黯紫,或伴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温肾助阳,活血止痛。
方药:温饱饮(《傅青主女科》)合失笑散( 《和剂局方》)。
巴戟天 、补骨脂 、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 、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 对慢性盆腔痛,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辅以理 疗等综合治疗。
不孕者多需要辅助生育技术协助受孕。输 卵管积水者需行手术治疗。
症状: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痛连腰骶,常在劳
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或复发。可伴有低热起伏, 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经量过多,肛门坠胀,异 位妊娠和不孕等。
诊断要点
检查
妇科检查:宫体一侧或双侧附件片状增厚或条索 状增粗、轻压痛,或可触及囊性肿块、活动多受限 ;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宫骶韧带 增粗、变硬,有触痛。
脓肿或盆腔脓肿。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1
病因病机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三节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

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彻底治愈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

以往将PID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盆腔炎大致相当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性疾病之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月经不调”、“妇人腹痛”、“癥瘕”、“不孕”、“产后发热”等病症中。

一、急性盆腔炎【病因病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流产后及宫腔内手术后,摄身不慎,湿热毒邪乘虚内侵,客于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所致。

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热毒壅盛、湿热瘀结。

(一)热毒壅盛经期、产后、流产后或手术损伤,体弱胞虚,房室不洁,邪毒内侵,客于胞宫,滞于冲任,化热酿毒,致高热腹痛。

(二)湿热瘀结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则瘀血与湿热内结胞宫、胞脉,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缠绵难愈。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分娩、流产、经期及宫腔内手术等期间有感染史。

2.症状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带下增多。

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

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若有脓肿形成,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或腹泻、里急后重和排便困难。

3.检查(1)妇科检查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穹窿触痛明显,饱满;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举痛明显;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压痛明显;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窿或侧穹窿饱满且有波动感。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20mm /h。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查见病原体。

②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女性健康疾病常识】 盆腔炎的疾病1

【女性健康疾病常识】 盆腔炎的疾病1

盆腔炎、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及治疗盆腔炎(Pelvicinflammatorydisead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输卵管炎(salpingitis)、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abscess,TOA)、盆腔腹膜炎(peritonitis)。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

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

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

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

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

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盆腔炎患者易感疲劳。

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

炎症分类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概述】急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

常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及性传播病原体,如淋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经淋巴、血行或直接蔓延至盆腔而引起。

常见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如不及时控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中医学称本病为“妇人腹痛”、“热人血室”、“产后发热”、“带下病”、“瘫瘕”等。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是发热,下腹疼痛拒按,白带量多,呈脓性。

盆腔炎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库

盆腔炎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库
疾病
危害
1.轻者无症状或仅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重者有发热或伴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
2.可引起不孕、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等后遗症。
用药
指导Βιβλιοθήκη 急性期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注意现配现用。必要时手术治疗。
日常
护理
1.专科护理
(1)急性盆腔炎应及时治疗,彻底治愈防止转为慢性。
(2)注意性生活卫生,改正不良习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
2.休息与睡眠 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3.吸烟与饮酒 避免烟酒刺激,有利于疾病恢复。
4.心理护理 保持轻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
指导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增强身体抵抗力。高热病人应补充足够水分,可多食肉汤、鱼汤类食物。
康复
技能
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的卫生,月经期禁止性生活。
盆腔炎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库
疾病
介绍
1.定义 女性内生殖器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称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为妇科常见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病因 以产后和流产后感染为最多见,其次为宫腔内手术操作、经期不注意卫生、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以及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炎性疾病小知识
盆腔炎性疾病,简称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

本文将从定义、病因、表现、诊断、治疗等方面,为您介绍盆腔炎的相关知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什么是盆腔炎性疾病?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盆腔:盆腔位于人体腹部的最下方,女性盆腔主要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盆腔腹膜和其他软组织。

子宫是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输卵管是一对细长弯曲的管道,卵子与精子在输卵管结合并通过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卵巢是一对扁椭圆形的性腺,可以产生和排出卵细胞、分泌性激素。

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

炎症可局限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
见。

其中输卵管和卵巢合称子宫附件,我们常说的附件炎就是指卵巢和输卵管的炎症,也属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一种。

二、哪些因素会增加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风险?
1.年龄:15~25岁的年轻女性;
2.性活动: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
3.患有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如子宫颈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等其他类型阴道炎,会向上生殖道蔓延;
4.接受过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如刮宫术、宫腔镜检查等,会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5.性卫生不良:经期性交、使用不干净的卫生巾等;
6.患有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炎症,炎症会向盆腔蔓延。

7.曾经因盆腔炎性疾病发生过盆腔粘连、输卵管损伤等,容易再次感染。

三、得了盆腔炎性疾病有哪些症状?
盆腔炎性疾病的症状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不同。

1.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如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

2.重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

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

出现脓肿时会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排尿困难、排便困难、下腹坠胀。

注意:盆腔炎性疾病如果不积极、彻底治疗,可能会引起不孕、输卵管妊娠(宫外孕)、慢性盆腔痛等疾病。

四、怎么诊断盆腔炎性疾病?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结合病人症状、体温、妇科检查、子宫颈及阴道分泌物检查、抽血化验的结果来综合判断病人是否患有盆腔炎性疾病。

医生还可通过子宫颈分泌物的检查来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为确定治疗药物提供依据。

除上述检查外,有些病人可能还需要做子宫内膜活检、妇科超声或盆腔MRI检查、腹腔镜检查等。

五、盆腔炎性疾病怎么治?
盆腔炎性疾病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手术治疗。

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抗生素药物治疗:病情较轻的病人,可口服抗生素或肌肉注射抗生素治疗。

病情严重的病人多需要静脉滴注抗生素。

注意:接受抗生素治疗的病人,需要在72小时后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症状有无改善。

有特殊病原体感染的病人(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需要在治疗后4~6周复查病原体是否清除。

2.手术治疗:多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有持续存在的肿块或脓肿破裂的病人,有经腹的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手术以切除病灶为主,视情况也可仅行脓肿穿刺引流术。

病情严重的话需做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手术。

医生会根据病变范围、病人年龄、身体状况来综合决定手术范围。

3.支持治疗:多用于症状较重的病人。

①卧床休息,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脓液积聚使炎症局限。

②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

③高热的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温水擦浴、冰敷等方式降温。

4.伴侣治疗:在病人症状出现前60天内有过性接触的性伴侣,都应该接受检查和治疗,以降低病人再感染的风险。

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六、盆腔炎性疾病怎么预防?
1.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纯棉内裤,勤换洗,每天用流动的清
水清洗外阴。

2.注意性生活卫生,正确使用安全套,限制性伴侣的数量,避免性传播疾病。

3.经期、流产后、产后及妇科手术后,禁止性生活、盆浴、泡温泉、游泳等,以免感染。

4.有细菌性阴道炎等下生殖道感染的病人,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以免感染上行引起盆腔炎性疾病。

5.需要做子宫腔内手术治疗的病人,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术前准备,以免致病菌侵入。

以上就是盆腔炎性疾病小知识的基本介绍。

希望能帮您更全
面地了解这种疾病,更好地呵护自身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