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专业技术规范
放射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

放射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规范放射治疗工作,提高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放射治疗工作的相关人员。
3. 放射治疗工作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二、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放射治疗科室,并配备专业的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师和医学物理师。
2. 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外部学术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3.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进行放射治疗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标准和流程,确保治疗质量。
三、患者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完整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病情和治疗方案等资料。
2. 放射治疗医师应当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治疗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3. 放射治疗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监测治疗效果。
4. 放射治疗医师应当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
5.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
四、放射治疗安全1. 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师和医学物理师应当严格遵守放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治疗安全。
2. 医疗机构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3. 放射治疗设备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辐射防护检测,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放射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处置能力。
五、处罚规定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终止合同关系。
六、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实施,并不断完善。
2. 对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医疗机构。
以上规章制度经医疗机构管理部门讨论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医疗机构: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署名:__________以上是放射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旨在确保放射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希望所有医务人员能够切实遵守,做好相关工作,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

一、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1、放疗患者治疗单的接受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1)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2)查治疗单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的签名。
3)查患者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来共同摆位。
4)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2.进入治疗室前与患者的谈话治疗前与患者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1)放疗期间保证照射野的清晰。
保持皮肤干燥。
2)不能随意擦洗红色线条和红色十字中心。
3)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4)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5)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
3、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有技术文件是否准确。
4、进入治疗室: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摆位,进机房时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光栏归零,床体归零。
3)放置同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成角照射:ssD照射必须先打机架角度,再升降床面对源皮距。
SAD照射则先调整源皮距后再打机架角度。
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下砸伤病人或砸坏机器。
应在机头正方向看视机架度刻盘,防止因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角度误差。
机架角大于90°时,必须检查射线是否被床的钢性支架所挡。
若有此情况及时调整病人位置,或翻动钢性支架。
8)旋转治疗:治疗床尽量放在零位。
必须做一次全程校拟旋转。
9)摆位结束,让陪护人员出门,技术员走在最后一位。
确保治疗室中非治疗者全部出门,才能关闭治疗室电动门,进行开机准备。
5·控制室:1)复核己输入治疗机的内容。
包括姓名、性别、野号、射线的性质、能量、剂量、和所调用的放射治疗技术文件等,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开机。
放射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

放射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放射治疗科室的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放射治疗科室全体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技师、护士等。
第三条放射治疗科室是医院重要的医疗技术科室,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规范。
第四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为依据,以质量为导向的工作原则。
第五条放射治疗科室设有科室主任、副主任等岗位,各岗位人员应当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严格按照本规章制度执行。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六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招聘、培训、考核等流程进行管理。
第七条放射治疗科室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术水平,严禁无资质人员从事放射治疗工作。
第八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组织岗前培训、技术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九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激励优秀人员,对不合格人员进行适当处理。
第十条放射治疗科室要求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保守医疗机构的机密信息,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第三章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一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医院的质量管理要求。
第十二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患者档案,包括病历记录、放射治疗方案等内容,确保治疗过程的可追溯性。
第十三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操作规范进行工作,确保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积极参与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估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完善医疗质量。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七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第十八条放射治疗科室应当建立辐射防护措施,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
放射科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放射科诊疗规范.放射科诊疗规范一、工作总则:1、凡适合放射科的各项检查与治疗,必须由临床各科医师检查患者后,按规定认真详细填写申请单,经放射科有关人员审核后登记,常规检查尽量当天完成,各种特殊检查或治疗,须事先预约登记,并做好术前准备,按预约日期来放射科检查或治疗。
2、重要及特殊的检查或治疗,应由负责医师、技师详细了解病史和各种资料,必要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体格检查,确定适应症,选择最佳检查方案。
实施前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有关事宜,签订协议书。
3、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检查技术,应有临床医师在场监护,以便随时抢救,防止意外。
4、各种检查原始资料,包括 X 线片、CT 片、造影片等原始资料均有放射科储存在电脑硬盘中,半年内原始资料不删除。
5、执行集体阅片制度,由主治医师以上的人员主持阅片,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诊断报告必须由上级医师审核后签发。
6、透视、急诊和特需检查报告应及时发出,其他检查一般情况均于当天发出,遇到特殊情况亦可次日发报告。
7、健全各种管理体制,实行科主任负责制,有计划的培养和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1 / 38、加强安全保卫,做好防火、防盗、防爆、防电击工作。
二、登记室常规:1、热情接待患者,准备核对申请单与收据姓名2、负责登记、编号、预约工作,负责向患者解释检查注意事项及准备情况。
3、急诊应优先登记,并及时通知医技人员。
4、准确统计每天工作量,按时上报5、及时处理因特殊情况未发的报告,结果发出半年后未取者作废。
三、乳腺摄影常规:1、闭合稳压电源2、设置号码牌3、装片、压LOAD4、设置左右,压 R 或 L5、设置体位6、调整下挤压板高度7、设置人体于合适体位,施行上挤压板挤压乳腺至合适的压力8、设置照片管电压9、设置毫安 10、设置照片时间 11、按手闸曝光,曝光灯指示灯熄灭方可松手 12、待机器回复原本状态方可实施关机操作四、CR 摄影常规:开机:1、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工作站2、打开小电脑,输入用户名何密码,进入操作程序3、打开打印机预热4、先打开电源,再打开 IP 板扫描仪5、合上照片房墙壁闸刀,打开 X 光机面板电源检查:1、在操作程序中按新病人,依次填入病人姓名、拼音、ID号、年龄、性别以及部位等。
放射诊疗、放射防护要求

放射诊疗、放射防护要求1.引言1.1 概述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是现代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方面。
放射诊疗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物质或放射线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的技术,它在医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与放射诊疗相关的辐射风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放射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重点讨论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
我们将介绍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并解释其在医疗领域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详细说明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和标准,包括相关的法规、规章和操作指南。
通过了解和遵守这些要求,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于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要求的全面了解。
我们将探讨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并总结归纳出其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并在实践中遵守相关的要求,确保放射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放射诊疗要求和放射防护要求。
在放射诊疗要求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放射诊疗的含义和重要性,并解释其基本要求和标准。
而在放射防护要求部分,我们将对放射防护进行定义和概述,并说明其中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通过这种组织结构,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比较放射诊疗与放射防护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和强调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和重要性,同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相应的挑战,确保医疗工作中的放射活动的安全性和质量。
通过本文的阅读,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和遵守。
只有确保放射活动的安全性和质量,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健康。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结构组织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第2章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放射诊疗和放射防护的要求。
放射科操作规范(标准版)

放射科操作规范(标准版)一、引言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科在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放射科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影像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放射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操作规范。
二、基本要求1.1人员要求放射科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职业资格证书;(2)接受过放射科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培训;(3)了解放射科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4)熟悉放射科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2设备要求放射科设备应满足以下条件:(1)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2)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性能稳定、准确可靠;(3)设备操作软件应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操作记录等功能;(4)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误操作和意外伤害。
1.3环境要求放射科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1)工作场所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温度、湿度适宜;(2)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安防设施;(3)工作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患者和医务人员注意放射防护;(4)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确保放射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三、操作规范2.1检查前准备(1)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2)了解患者病情、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3)评估患者检查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4)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去除金属物品、禁食等;(5)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2检查操作(1)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根据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查参数;(3)对患者进行定位,确保检查部位准确;(4)进行影像采集,确保图像质量;(5)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确保患者安全。
2.3检查后处理(1)对采集的影像进行初步分析,确认无误后传输至PACS系统;(2)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卫生;(3)对检查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4)对检查记录进行整理、归档,确保资料完整;(5)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观察和随访,了解检查效果。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放射治疗技术操作的规范标准,以确保放射治疗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流程与操作方法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指导放射治疗技术人员在实践中遵守正确的操作规范。
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从事放射治疗技术的操作人员,包括医生、技师等。
操作准则1. 设备准备- 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仔细检查治疗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并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校准和检测。
- 治疗设备的设置应符合患者的治疗计划,包括剂量和照射区域等参数。
2. 患者准备- 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并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
- 患者应符合放射治疗的适应症,经过充分的风险评估。
- 在治疗开始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副作用,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接触防护- 操作人员应穿着合适的防护设备,包括铅衣、手套和眼罩等。
- 在放射治疗期间,应将患者与操作人员隔离,并配备合适的防护屏障,如铅玻璃墙。
4. 治疗操作- 在进行放射治疗之前,应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治疗计划,并核对治疗参数。
- 治疗时,应确保操作人员正确设置治疗设备,并根据计划进行剂量调整。
5. 紧急情况处理- 在出现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并参与相关的培训和演练。
结论放射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保障放射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所有从事放射治疗技术操作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本文档仅为参考,具体操作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规范

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规范(一)患者一般信息的输入方式工作人员在建立一个新患者时,应输入患者的姓名、病案号、肿瘤类型和医生姓名。
患者姓名和医师姓名用汉语拼音。
(二)医生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区1.按ICRU50号、62号、83号报告对靶区的界定原则来进行勾画。
2.评估的危及器官区也应准确并完整勾画。
3.认真、准确的填写《治疗计划单》的内容。
(三)靶区剂量给定方式1. 手工计算;在患者不做计划,仅采用手工方式或简单程序计算机器跳数时,靶区剂量应给定在靶区中心区域的一点。
如果各射野中心轴交叉点位于靶区中心区域,将该点作为靶区剂量的给定点。
2. 二维计划;设计二维治疗计划时,靶区剂量应给定在包围全部或绝大部分靶区的等剂量线上,以保证全部或绝大部分靶区接受到不低于给定剂量的照射。
剂量以靶区中心区域中的一点归一,靶区剂量变化范围应在95%至107%以内。
如果各射野中心轴交叉点位于靶区中心区域,将该点作为剂量归一点。
3. 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设计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靶区剂量应给定在包围95%靶区体积的等剂量面上,即靶区剂量是指95%靶区体积受照的最小剂量。
剂量以靶区中心区域中的一点归一,靶区剂量变化范围应在95%至107%以内。
如果各射野中心轴交叉点位于靶区中心区域,将该点作为剂量归一点。
4. 适形调强放疗计划;逆向计算〔Inverse Planning〕,即医生首先确定最大优化的计划结果,包括靶区的照射剂量和靶区周围敏感组织的耐受剂量,然后由计算机给出实现该结果的方法和参数,从而实现了治疗计划的自动最佳优化。
(四)危及器官耐受剂量给定方式属于串型组织的危及器官(如脊髓),其耐受剂量应按“最大剂量不应超过多少”的方式给定;属于并型组织的危及器官(如肺),其耐受剂量应按“剂量超过多少的体积不能超过多少”的方式给定。
每个危及器管耐受剂量的具体数值参考各种肿瘤的治疗规范。
(五)治疗计划命名规则1. 一个治疗计划的名称应反映射野数目和所采用的技术(分为2D, CRT和IM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规范
1.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22.放射治疗医嘱规范 (5)
3.乳腺癌放疗摆位规范……………………………………………………………74.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105. 头颈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116.腹部肿瘤放疗摆位规范………………………………………………………1
2
7.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摆位规范…………………………………………13
8.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规范 (14)
9.加速器操作规程..................................................................1810.模拟机操作规程 (19)
11. CT模拟定位机操作规程 (20)
12.洗片机工作规程.....................................................................21 13.治疗计划室操作规程 (22)
14. 模具室操作规程 (24)
15.放射治疗技术规范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26
放射治疗技术操作基本规范
1、放疗患者治疗单的接受
当拿到治疗单时要做“三查五对”的工作:
1)查机器类型、射线性质。
2)查治疗单内容是否清楚、是否有主管医生的签名。
3)查患者体表照射野是否清楚,特殊患者请主管医生来共同摆位。
4)对姓名、对性别、对诊断及医嘱、对累积剂量、对病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确认上述各项正确情况下实施技术员双签名制度(摆位签名、抄单签名)。
2.进入治疗室前与患者的谈话
治疗前与患者的谈话主要是交待注意事项:
1)放疗期间保证照射野的清晰。
保持皮肤干燥。
2)不能随意擦洗红色线条和红色十字中心。
3)照射时不要紧张、不能移动。
4)在治疗中如有不适请随时示意。
5)治疗结束不能自己下治疗床。
3、数据的输入:按医嘱正确的输入该次治疗所需的全部数据及指令,核对所有技术文件是否准确。
4、进入治疗室:
1)同中心摆位,需要两位技术员共同摆位,进机房时一人在前一人在后,确保患者安全进入治疗室。
2)检查治疗机机架归零,光栏归零,床体归零。
3)放置同定装置,按照医嘱使患者处于治疗体位。
4)充分暴露照射野,清除照射野区异物,确定照射野及同中心标记清晰。
5)两位技术员共同确认辅助装置使用是否正确。
6)若非共面照射时,应做到先转机架再转床。
7)成角照射:ssD照射必须先打机架角度,再升降床面对源皮距。
SAD照射则先调整源皮距后再打机架角度。
检查机头托盘上是否有铅块或其他附件,防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