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复习专题
《机械能和内能》复习

膨胀过程吸热原理
膨胀过程吸热
当气体膨胀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程中分子间距 离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减小,内
能降低。
实际应用
例如冰箱中的制冷剂在膨胀阀中 膨胀吸热,从而实现冰箱内部的
降温。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汽车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中的压缩冲程和做功 冲程分别实现了机械能与内能的
影响因素
摩擦生热的程度与摩擦面 的粗糙程度、正压力大小 以及摩擦速度等因素有关。
压缩气体做功产生热量原理
压缩气体做功
当外部对气体做功时,气体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
微观解释
气体分子在压缩过程中受到外力作 用,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运动速 度增加,内能增大。
实际应用
例如汽车发动机中的压缩冲程,通 过压缩混合气体使其温度升高,为 后续的燃烧做准备。
最终状态能量
根据题目要求或物理过程,确定最终状态下各形式的能量大小。
能量转化量
分析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计算各种形式能量的变化量。
判断是否满足能量守恒条件
能量守恒定律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无论发生何种变 化或过程,系统的总能量保持不变。
判断依据
比较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的总能量是 否相等,或分析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 化和传递是否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
3. 实验中应尽量减少空气阻 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在初、末状态的 动能和势能,比较二者的差值是否在允 许误差范围内。
VS
误差分析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空气阻力 、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测量误差 等。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改进实验装置等方法。
相互转化,为汽车提供动力。
机械能 单元复习题

机械能单元复习题1.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第一次沿光滑的水平面移动距离为S,第二次在同一水平力F作用下沿粗糙的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也是S。
设第一次F对物体做的功为W1,第二次F对物体做的功为W2,则( )A W1=W2B W1<W2C W1>W2D 无法确定2.起重机以a = 1m/s2的加速度,将重G = 104N的货物由静止匀加速向上提升。
那么,在1s内起重机对货物做的功是(g=10m/s2)( )A 500JB 5000JC 4500JD 5500J3.若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不变,则以下关于汽车运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发动机的功率将保持不变B 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其发动机的功率将逐渐增大C 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发动机功率将逐渐增大D 汽车上坡时一定要增大发动机的功率4.某项工程需要一台水泵,要求它在1min内把5m3的水从地下深9米处抽到地面上。
如果水泵的效率η=75%,那么,水泵的输入功率P=______。
5.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当位移s时撤去F,物体继续前进3s后停止运动,若路面情况相同,则物体的摩擦力和最大动能是()6.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某物体受到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拉力或推力作用。
在位移均为s的条件下,两种情况相比较()A 力F对物体做功相等,物体的末速度也相等;B 力F对物体做功不相等,物体的末速度也不相等;C 力F对物体做功相等,物体末速度不相等;D 力F对物体做功相等,物体克服阻力做的功不相等。
7.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h高度,那么()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8.一人坐在雪撬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5m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的速度为10m/s.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60kg,则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______。
机械能复习题

机械能复习题一、选择题1、一质量为24kg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则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A)0; (B)8 J; (C)16 J; (D)32 J2、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m/s的速度飞出。
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
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A)200 J ; (B)50 J ; (C) 4000 J; (D) 无法确定3、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取10m/s2):()(A)手对物体作功12 J ; (B)合外力对物体作功12 J ;(C)合外力对物体作功2 J ; (D)物体克服重力作功10 J4、在同一高度,把三个质量相同的球A,B,C分别以相等的速率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和平抛,它们都落到同一水平地面上,则三个球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的功分别为W A,W B,W C,重力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 A,P B,P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W A>W B=W C,P A>P B=P C;(B)W A=W B=W C,P A=P B=P C;(C)W A=W B=W C,P B>P C>P A;(D)W B>W C>W A,P B>P C>P A5、一个物体由h高处自由下落,下落的时间为t,关于重力做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落的前t/2时间内重力做功比后t/2时间内少(B)下落的前t/2时间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比后t/2时间内的小(C)下落的前h/2位移内重力做功比后h/2位移内少(D)下落的前h/2位移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比后h/2位移内小6、一固定斜面高为h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能匀速上滑到顶端,如用大小与F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在物体上,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A)mgh (B)mgh (C)mgh (D)2mgh7、下列各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B)跳伞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匀速下降(C)小球沿光滑圆弧槽滑下(D)用不计质量的细棒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含习题解析)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_知识点_复习

第12章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对外(),这个物体就具有(),如果物体能对外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的大小与( )和(),在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
在不计空气阻力时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在物体被举的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越大,物体的()越大。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有关。
6、机械能()和()的总和。
7、单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8、滚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怎样转化的?9、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能量怎样转化的?10、在机械能的研究范围内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有无能量的转化?11、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物体从高空匀速直线下落,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12、在机械能的研究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有能量的变化,而无能量的转化。
13、能量在发生转化时,减小的能量始终在向增大的能量转化。
14、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在机械能的研究范畴内,且不计能量损失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5、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的形式,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守恒。
16、流动的水具有的机械能叫(),流动的风具有的机械能叫(),水能和风能是自然界天然的能源。
【典型例题】一、机械能知识点一: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例1.(04烟台)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并的实验:(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知道动能的大小。
机械能和内能章节复习

机械能和内能的关系
机械能和内能是物体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机械能转化时,内能也会发生 变化。
机械能和内能的转换
1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当物体通过摩擦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时, 机械能将转化为内能。
当外界施加力量或提供热量时,内能可以 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和内能章节复习
在这个简报中,我们将回顾机械能和内能的重要概念。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定 义、关系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2 机械能的公式
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
内能的定义和公式
1 内能的定义
内能是物体的微观粒子的能量总和。
2 内能的公式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做功和热量交换的封闭系统中,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内能的变化与热量的关系
加热
加热系统会增加其内能。
冷却
冷却系统会减少其内能。
热传导
热传导是内能在物体之间传 递的过程。
机械能和内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应用
机械能的应用包括机械运动、机械工程和工 业制造。
内能的应用
内能的应用包括热力学、热能发电和化学反 应。
第十二章《机械能》复习与训练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与训练第十二章《机械能》姓名:班级:得分:一、知识回顾:二、过关训练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 .动能一定增大B .机械能一定不变C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 .机械能一定增加2、如图12-2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 点到达B 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体重变大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C.运动员烧水时,水的沸点升高D.运动员携带的气压计的示数减小3、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12-3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在a 处的大B.落在b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大小图12-3图4、如图12-4,人造卫星在空中运行时,是以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转动,试说明:当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之间运行时,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 从近地点到远地点: 从远地点到近地点:5、如图12-5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 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 ,若工人在5S ,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 ,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6、图12-6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儿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
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⑴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__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
⑵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能增加。
7、如图12-7是小红同学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装置。
实验准备的器材有:三个质量不同的木块A ;三条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B ;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铁块C ;刻度尺。
(1)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有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红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 记录的有关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你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保持斜面长度不变,将斜面升高到0.2m ,把一个重6N 的物体沿斜面向上拉时,所需拉力为3.8N ,则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4)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

机 1、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 械 解题时须选取零势能面 能 2、表达式: 守 恒 EK1+EP1=EK2+EP2 或 E1=E2 定 △EK=-△EP 律 解题时可不选取 零势能面 △EA=-△EB
1、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 度竖直向下加速运动距离h,则( ABC )
1、恒定功率启动
由 F P , 随v增大,F减小
v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F Ff m
汽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至 F=Ff时,a减小至0后,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 大值,而后做匀速运动律 a
F Ff m
当加速度a不变时,牵引力F恒定
机械能守恒定律 复习
功
公式: W=F l cosα
恒力做功
α<90°时,W为正; α=90°时,W=0; α>90°时,W为负。
标量:有正、负,注意正、负功的意义。
功 公式: P= W t 率 W 平均功率: P= t =Fvcosα
瞬时功率: P=Fvcosα 应用:机车启动问题 P=Fv :P为机车输出功率, F为机车牵引力。
由P=Fv知,F一定,P随v的增大而增大, 但当P增大到额定功率以后不再增大,此 后,发动机保持额定功率不变。
机 械 能
1 mv2 动能: Ek=2
重力势能: EP=mgh h为物体(重心)相对于 参考平面的高度
功 1、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能 WG=EP1-EP2 关 系 2、合力做的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动能定理) W合=EK2-EK1
3、一辆质量为m、速度为v0的汽车关闭发 动机后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了距离 l 后停了下 来。试求汽车受到的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 机械能复习专题
机械能专题复习解题方法
机械能方面的知识是高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功能”方面的问题分析常用方法归纳如下:
一、“四法”求力做的功
要点提示:在计算功是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
1.公式法: αcos ⋅⋅=S F W ,注意F 为恒力,S 为相对地面的位移. 或由公式W =Pt 求,不论力F 是恒力还是变力,只涉及功率和时间,利用W =Pt 来求.
2.动能定理法: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变化,K E W ∆=合外力
3.功能关系法:涉及多种能量形势的情况,已知能量的变化,求某变力的功
4.机械能守恒法:从机械能发生变化原因列方程
例1.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60kW ,汽车质量是5t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设汽车所受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1m/s 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取g =10m/s 2.试问:
①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②在该过程中机车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
分析:此类问题关键是发动机的功率是否达到额定功率,若在额定功率下起动,则一定是交加速运动,因为牵引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求解时不能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来解.特别注意匀加速起动时,
牵引力恒定.当功率随速度增至预定功率时的速度(匀加速结束时的速度),并不是车行的最大速度.此后,车仍要在额定功率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这阶段类同于额定功率起动)直至a=0时速度达到最大.
解:① 机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f = 0.1G=0.1×5000×10 = 5000N
设机车的牵引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ma
即:F =ma +f=5000×1+5000= 10000N
由P = Fv 可得机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P /F =60000/10000 = 6m/s
由v = at 可得机车在这一过程维持的时间为:t =v /a =6/1 = 6 s ② 下面通过几种方法来求在该过程中机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方法1.根据功的定义求 机车在此过程中通过的位移为:22612
121⨯⨯==at s =18m 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fs =5000×18=90000J
方法2.根据动能定理求 由动能定理可得:221mv W Fs f =-, 由此可得:22
1mv Fs W f -= =265000211810000⨯⨯-⨯=90000J 方法3.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求
机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有两个去向,一部分转化为机车的动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根据能的转话与守恒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