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一愁莫展C. 再接再励D. 意气风发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意气风发。

B. 面对困难,他一愁莫展,毫无办法。

C.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比赛结果。

D. 他再接再励,终于取得了成功。

答案:A#### 二、填空题(共1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

答案:《郑风·子衿》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

答案:范仲淹####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5题。

《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3. 文章中描述的春天景象,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拟人、比喻、排比。

4. 第二段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赞美之情。

5. 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描述春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春雨的细腻、绵密,给大地带来了滋润,使万物更加生机勃勃,体现了春雨对春天景色的重要影响。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3-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3-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三年(2023-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解析)古诗阅读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④,种药与锄云。

[解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

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

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

④ (jué):一种农具。

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jiàn",小通同学读作“xiàn”,你认为哪种读音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2分)8.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4分)江苏省南通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一)(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己亥杂诗(其二十八)[清]龚自珍不是逢人苦誉[注]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注】苦誉:极力赞美。

8. 依据一、二两句,用自己的话说说龚自珍的这位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

9. 结合“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说说你在交友方面得到启示。

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与赵菖①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②醉流霞③。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解释]①赵莒:钱起的朋友。

②羽客:道士。

③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

7.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3分)8.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3分)古诗阅读江苏省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

(6分)黄泥山①张謇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曛。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③耘。

便期肩一④,种药与锄云。

[解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

②轩:即新绿轩,当地人大多在此读书。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总分值: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2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

〔14 分〕敬畏经典,我们以丰厚的素养zīrùn灵魂;敬畏传统,我们以独特的文化yìlì东方;敬畏科技,我们以创的姿势yōng bào将来;敬畏自然,我们以深刻的感悟积淀人生……通过心怀敬畏,使才智的品质得以提升。

心怀敬畏,不能只是 A 〔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心怀敬畏,梦想才能飞得更加高远。

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 处横线上。

〔1 分〕A 处的短语是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分〕4.文华中学九〔1〕班开展“阅读者•走进《水浒传》”专题学习活动。

〔8 分〕活动一:合作沟通〔3 分〕小文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故事情节时说:当宋江等人上山遭到王伦拒绝时,林冲忍无可忍,奋起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

你在倾听后,委婉指出小文同学的错误:活动二:组内辩论〔3 分〕针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正方观点:林冲是《水浒传》中抵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反方观点:林冲不是抵抗精神最彻底的人。

你赞同哪方观点?请结合具体情节阐述理由。

活动三:成果呈现〔2 分〕编辑一份“水浒人物谈”专题手抄报,请分别用四字短语写出两个栏目名称。

5.用课文原句填空。

〔9 分〕〔1〕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2〕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绘了古丝绸之路上大漠雄奇壮丽的风光。

〔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惊奇祝福。

二〔62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6-7 题。

〔6 分〕减字木兰花竞渡[宋]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题预览:202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题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喜欢书吧,她是zhì huì的锦囊,力掌的yuán quán,肉体的家园!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①一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①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③心甘情愿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④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冤家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⑥上海世博会以广博的胸怀喜迎八方宾客,正所谓〝,?〞(«(论语)八那么»)3.选出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 ) A.如今的滨江新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

B.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索,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重生活。

C.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D.南通拥有红木雕琢、板鹞风筝等一大批令人蔚为大观的传统工艺品。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以下效果。

(4分)书湖阴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②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②排闼:推开门。

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②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笼统的言语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详细地描画出来。

(2分)答:5.某班级兴办了一个〝文学泡泡〞网站,其中〝泡泡拍〞和〝泡泡问〞两个栏目的点击率很高。

假设你是版主,请你做以下两件事。

(8分)①〝泡泡拍〞将拍卖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三样物件,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广告词。

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5分)行走丰盈生命。

在澄明的清晨或ɡuīlì的黄昏,走过卓尔不群的泰山,走过 A (浩浩汤汤/肆无忌惮)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énɡlónɡ。

听斜风细雨,B ,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

细数阳光,chéndiàn 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参考答案】瑰丽、朦胧、沉淀【试题解析】“瑰”是形声字,要注意偏旁;因为是形容月色,所以要用“朦胧”;因为是“chéndiàn在心”,自然应该是比喻凝聚、积累的“沉淀”。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

(1分)A处的短语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浩浩荡荡【试题解析】形容长江的水势浩大、浩淼壮阔,自然是“浩浩荡荡”,而且与前面的“卓尔不群”照应。

虽然“肆无忌惮”有点拟人味道,但“放肆到什么都不顾忌”的贬义特点与“丰盈”“澄明”“瑰丽”“卓尔不群”等词营造的语境实在不相称。

3.结合语境,在B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分)【参考答案】看山清水秀、观莺歌燕舞【试题解析】“仿写”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仿写”的“恰当”主要要求“仿”的句子在结构上、内容关联和逻辑联系上与上下句“有较高的一致性”。

“听斜风细雨”、“赏桃红柳绿”句式结构上是动宾结构:单音节(一字)动词 + 四字并列短语(仔细推敲的话,“斜风细雨”是两个偏正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桃红柳绿”是两个主谓词组构成的并列短语)。

内容上,前后句动词用的是“听”和“赏”,写的是“斜风”“细雨”“桃红”“柳绿”,“仿”的句子要在内容上与其相关,又要避免与这些词语重复。

4.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南通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涓涓细流汇大海,丝丝希冀凝宏愿。轻嗅经典fēn fānɡ,濡养精神力量;静听诗人轻吟,领悟交友之道。赞医者仁心,道德信义A(潜滋暗长/络绎不绝);观板鹞曼舞,文化自信油然而生B参草木萌芽,生命意识悄然觉醒……激起一股劲儿,汇聚成ánɡ yánɡ奋进的洪流,向上向善,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示例二:选乙,《走向复兴》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和心愿,给人以勇往直前的力量,表达了我们把祖国变得更加富强的决心和信心。符合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整本书阅读。(7分)
5.《艾青诗选》中有“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的诗句。请从《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来验证这句话。
(3)示例1:选甲,理由:这段歌词表现了作为一名青少年乐于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一切的精神。并且,这是歌唱中国共青团的,与“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活动主题更接近。
示例2:选乙,这段歌词唱出了作为中华儿女谱写新时代篇章的豪迈,符合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____。
3.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_____。
【答案】1.芬芳 昂扬
2.潜滋暗长3.分号(或者“;”)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读作fēn fānɡ;
(2)围绕主题给演讲稿写开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
(3)为调动现场氛围,你准备在演讲时带领大家唱一首歌。下列两首歌曲你会选择哪一首?请说明理由。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页,溺廊0分, 考试闻恥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您题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彳题卡指定的位置。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聚碍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效(2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成1—4题。

(15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岁月总会在我们心中播下深深的常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荣辱成败,或给我们深深的上______ (启蒙/启迪),或给我们重重的mb li a n…… 直面内心, 我们的目光^ninrui ;畅诉心曲,我们的心更扯M nj i ng。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2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橫上。

(1分)3. 画线句子有语病, 请写出修憩见(2分)4. 文韬中学将举行“成长的足迹”系列活动, 请你翩(9分)A处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o(1)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仿照示例,写出活动名称(2分)示例:聆听名人故事(2)请你以文学社社长的身份给著名女作家秦文君电话・・・,邀请她于6月20日下午两点到学校礼堂作关于成长的主题报告。

请写出你的•・电话内容。

(4分)经历,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喲(3分)《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3)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抬》,请任选一:篇,结合文屮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的生活5 •用课文捺句填空7(1)兼葭苍苍,。

(《诗经》)(2)------------- 天狼。

(苏轼《江城密州出猎》)(3) ----------------------------- ,各领风骚数篇(赵翼《论诗》)(5)杜甫《望岳》中“”两句诗, 不役(4) --------- o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夫的右胸醜(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变应周颐在《爱莲说》中所说:二(62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决定每天多花一些时间来复习。

答案:C2.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好像在讨论什么。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 他的心情如同这天气一样,阴晴不定。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精力充沛。

C.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兢兢业业。

D.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老气横秋,令人敬佩。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能参加这次比赛。

B. 他虽然生病了,但还是坚持参加了比赛。

C. 他生病了,但并没有影响他参加比赛。

D. 他生病了,因此没能参加比赛。

答案:D5.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C. 她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美丽。

D.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他的品德也很高尚。

答案:A二、填空题(共20分)6.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下一句。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7.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

“海纳百川,__________。

”答案:有容乃大。

8. 请填写下列名言的出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________》。

答案:论语。

9.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少的词语。

“他__________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答案:毅然决然。

10. 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缺少的成语。

“他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仍然__________,继续努力。

”答案:锲而不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共3题;共24分)1. (8分)默写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谈读书》)(2)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________,________。

”这话是有道理的。

(3) ________,马鸣风萧萧。

(杜甫《后出塞》)(4)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_______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6)《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人无两度再少年。

(《增广贤文》)2. (8.0分)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2)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做法对吗?作者用这个例子想证明什么?(3)结合选文,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4)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3. (8.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

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的追捧。

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二:“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

“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三: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

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初三(1)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从利弊两个角度各陈述一条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4. (9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中“迷”字用的巧妙,请加以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16.0分) (2017八上·平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②沿溯阻绝溯:________③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④属引凄异属引: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

B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

C .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

D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6. (13.0分)(2011·襄阳) 阅读议论文《决定成功的利器》,完成下列各题。

决定成功的利器刘伟①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

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

他看了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

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

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

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

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

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④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

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甲]谓之“圣人”;[乙]谓之“愚人”;[丙]谓之“君子”;[丁]谓之“小人”。

⑦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⑥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

①才德兼无②德胜才③才胜德④德才俱备[甲]处应填: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丙]处应填:________;[丁]处应填:________(3)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④段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5)本文语言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请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你最受启发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句一: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句二: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7. (17.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倌女主人下地窑的时候,合上地窑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

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子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

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地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我叫你知道厉害,”酒馆女主人攥紧胖胖的拳头威吓我说,但她那看不见眼睛的胖面孔露出和蔼的笑意。

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你干吗要这样做?”“她拿胡萝卜打你嘛…”“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一一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在没有祈祷以前,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廖沙,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

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

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一一这不是你的事。

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

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她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补充说:“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帝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帝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

她轻轻地、悲哀地回答道:“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了。

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我的人们啊!噢啊,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她自己也哭了,带着满脸的泪痕,到墙角祈祷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