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钳夹与手术内固定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观察

1 . 2 整复 固定器材 : ( 1 ) 小腿塑形夹板五块 , “ L ” 型连 脚托
板 。( 2 ) 纸垫或纱布垫 。( 3 ) 钳夹固定器 ( 洛 阳正 骨研 究研
制) 。( 4 ) 橡 皮膏筒 。( 5 ) 石膏 绷带 。( 6 ) 钢针( 斯 氏针 ) 。 ( 7 ) 绷带 、 小布带 、 脱脂 棉等 。
移位 的长斜形 、 长螺旋 形 骨折 , 用 特 制钳 夹 固定器 加 小夹 板 固定 。( 4 ) 有移 位的非稳定性 骨折 , 如粉碎 、 短斜 、 多段、 蝶形 、 螺旋等类 型骨 折 , 先行 跟 骨牵 引 , 再手 法 整复 , 夹 板 固定 。( 5 ) 开放性 骨折 , 如伤 口长度 在 2 e m 以上者 , 彻底 清创并适 当扩大伤 口, 行钢 板螺 丝钉或带 锁髓 内针 内 固定 ( 外 伤 6— 8 h内) , 外 以石膏 托固定 , 拆线 后换 管型石 膏 固 定; 如伤 口在 2 c m 以下者 , 清创缝合 , 使开放性骨折变 为闭 合性骨折 , 按闭合性骨折处理 。( 6 ) 合并血 管神 经损伤 者 , 先行骨折 内固定 , 吻合修补血 管神经 , 外 以石膏 固定 。( 7 ) 患肢严重肿胀 , 甚或皮肤起 水泡 , 肢体 远端 血循 不 良者 , 应 抬高患肢 , 严 密观 察。消毒 穿 刺抽 吸水 泡 内渗 液 , 内服 活 血利水 消肿之 中药 。如小 腿前 侧有组 织紧 张及压 痛 , 腓深
板 固定 , 所以“ L ” 型连脚夹板 由大腿 中段至足 固定 。( 3 ) 有
机制和 x线 片所示骨折移位情 况。常规消毒 , 局麻 后在 透 视下选 择 最佳进 针点 , 避 开重 要血 管神经 , 以钢针 刺入 骨
折处撬拨 。( 6 ) 床边 折骨法 : 适 用 于陈 旧性 骨折 成 角畸 形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2.以左肱骨骨折部位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肱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呈斜行,移位明显。

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4孔重建钢板置于肱骨外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拆除止血带,术后患肢活动自如。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1.全麻下,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股骨颈牵引器。

2.以髋关节中心点为中心,作长约15cm的外侧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髋关节,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和骨碎片。

选用适当大小的髋臼和股骨干,进行全髋置换,钉固髋臼和股骨干,术中检查置换部位稳定,股骨头置入髋臼,恢复髋关节功能。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膝关节镜检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局麻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膝关节牵引器。

2.在膝关节前方作2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观察膝关节内部情况,发现半月板部分损伤,采用电切器将损伤部分切除,术中检查膝关节稳定,关节镜取出。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快。

2.取尺骨鹰嘴处为中心,沿皮肤纹理切开约8cm,显露出尺侧前臂肌肉,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剥离,牵开桡神经以避免损伤。

显露出骨折部位,发现骨折端向尺侧移位。

3.清理骨折断端,进行牵引复位,用张力带固定骨折,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

4.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5.术后给予患肢石膏托外固定,保持患肢在功能位。

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本文描述了四个不同的手术过程。

第一段介绍了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过程。

首先作右肘后纵弧形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暴露尺骨鹰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肿后,发现鹰嘴皮质有骨折碎块,主骨折线为横形锯齿状,近侧鹰嘴骨块长约2.5cm,骨折分离移位3cm,周围腱膜撕裂。

医生将骨折复位,并力求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要求。

经皮钳夹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型骨折的护理

经皮钳夹固定治疗胫腓骨不稳定型骨折的护理

敷料及时更换 , 随时注 意有无松落 , 引流物 的色泽 、 性状 , 并做 好交接班 , 为治疗 提供依据 。 22 冲洗液 的量和 冲洗 时 间 本组患 者采用 的 冲洗 方法是 . 将 一次性无 菌输液器插入灭菌生理盐水中 , 面接冲入管 , 下 引 流 管接引流袋 , 手术后 1 ~3天创 面渗 出较 多 , 血块容 易堵塞 管道 , 冲洗液 以生理盐水为宜 , 滴入 的速 度要 快 、 量大 , 每分钟 8 ~10滴 , 0 5 每天 50 00~80 l以免渗血凝 固堵塞 引流管 , 00m , 并 注意观察引流液 的量、 色 以及 引流是 否通 畅。大量快 速冲 颜 洗不 能提高疗效还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 , 造成资源浪费 , 因此 当血块不多 , 色变清 , 泌物减少 时 , 分 可在 冲洗液 中加入庆 大 霉素或敏感 的抗 生素 , 并改 为每分 钟 2 0~3 , 天 10 0滴 每 50~ 2o I, 50l 冲洗 7 5天。当体 温正常 , l 1 ~1 引流 液 内分泌物 减少 ,
手 托扶小腿 , 避免剪切力。
2 4 钳 夹的护理 .
钳夹 固定后 , 患者 卧床 休息 时 , 用肢 体保
护架支撑起病人 的被毯 , 防止被毯 衣物挂 住钳夹 柄 引起病 人 疼痛和钳夹滑脱 , 导致骨折再错位 , 减少病人 担忧 。特别 要注 意保持有效 固定 , 每天 2 次沿患肢纵轴轻 轻摇晃钳 柄 , 查钳 检 夹有无 滑脱 。严密包扎 钳夹针 孔处 , 观察 患肢 经皮 针孔渗 出
面, 不超过 9 ̄④膝关节被动伸屈训练 ; 士双手平 托起患肢 0; 护
小腿 , 曲膝关节 , 屈 持续数秒后伸直 , 伸直 3 秒后 再屈 曲, 每天
3 , 次 每次 1 3 5~ 0分钟。⑤去除钳夹后 , 习扶 拐下床 不负重 练

经皮钳夹复位固定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斜形或螺旋形闭合性骨折

经皮钳夹复位固定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斜形或螺旋形闭合性骨折
段 骨 皮质 断裂 , 呈 斜 形 或 螺 旋 形 骨折 ; 骨 折 远 端 向外 上移位 0 . 5~2 e m, 胫 骨 骨 折 端 对位 1 / 4~3 / 4 ; 胫 骨
术后 1 d开 始行踝 关 节背 伸 、 跖 屈 及股 四头 肌舒 缩 功 能锻 炼 ; 术后 3 d开 始 扶 拐 患 肢 不 负 重 下 地 活 动 ; 术
入 骨皮 质 。术 者 一 手 用 端 挤 手 法 纠 正 骨 折 端 侧 方移 位, 并用 力 纠正 胫 骨 生 理 弧度 , 另 一 手 持 钳 夹 手柄 边
复 位 固定 配 合 小 夹 板外 固 定 治疗 胫 骨 中下 段 斜 形
或 螺旋 形 闭合 性 骨 折 患 者 4 7例 , 疗效 满意 , 现 报 告
机透 视确 定骨 折端 对位 、 对 线 良好 后 , 锁 紧钳 夹 , 用酒
精纱 布块 湿敷 钳 夹 处 皮 肤 。 常规 用 5块 小 夹 板 进 行 外 固定 , 内侧 与外侧 2块 小 夹板 长 度超 过踝 关 节 。若 钳夹 防碍 小夹 板放 置 , 于小 夹板 相应 钳 夹尖 端 处剪 一 小缺 口 , 用 4条 扎 带 束 缚 固定 , 去 除钳 夹 手 柄 并 用 扎
2 . 福 建省 霞浦县 中医院 , 福建

霞浦 3 5 5 1 O 0 )
要 目的 : 观察 经皮钳 夹复位 固定配合 小夹板 外 固定治疗胫骨 中下段斜形 或螺 旋形闭合 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
2 0 0 5年 1月至 2 0 1 1 年 1 2月 , 采 用经皮钳 夹复位 固定配合 小夹板 外 固治疗胫骨 中下段 斜形或 螺旋 形闭合性骨折 患者 4 7例 , 男 2 9例 , 女1 8例 。年龄 1 6~ 6 8岁 , 中位数 3 8岁。斜形骨折 3 1 例, 螺 旋形骨折 1 6例 。左侧 2 8例 , 右侧 1 9例 。术后 随访观 察骨折 复位 、 骨折愈合 、 并发症发生及 患肢功 能恢复情况。结果 : 所有 患者均获得 随访 , 随访 时间 3—8个 月, 中位数 5个月。骨折 获得 解 剖 复位 2 9例 , 功 能复位 1 8例 。骨折均愈 合 良好 , 无骨折延迟愈 合 、 不愈合 等并发症发生 。按照 J o h n e r — Wr n h s 评 分标准评定疗效 , 优3 6例 , 良1 0例 , 可 l例 。结论 : 采用经皮钳 夹复位 固定配合 小夹板 外 固定治疗胫骨 中下段斜形或螺 旋形闭合 性骨折 , 具 有操作

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骨科常见病诊疗规范》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胫骨远端骨骺的骨化中心于生后6~10个月出现,18岁与干骺端连接。

其损伤以10~14岁发生率最高。

胫骨远端骨骺损伤也是全身骨骺损伤中易发生生长障碍的部位之一。

暴力作用发生张力和压力致使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张力型者产生撕脱性骨折较多见,而压力型者产生Sulter-HarisⅣ型或Ⅴ型骨折,此型较少见。

[诊断]一、病史均有明显外伤史。

二、症状和体征伤后踝关节处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畸形,疼痛,并有明显的功能受限。

伤处有明显的压痛,可触及骨异常活动或骨擦音(感)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常规X线检查应包括正、侧、斜位片。

在严重病例要做CT 断层或MRI检查。

五、鉴别诊断主要是与胫距关节脱位的鉴别:后者多发生年龄较大的儿童,受伤暴力较大。

多并发于踝部骨折或踝关部韧带撕裂伤。

局部肿胀、疼痛较甚,局部有时有弹性固定。

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失常,在整复骨折时,胫距关节脱位常可一并整复,但当胫后肌腱、血管,神经或腓骨长、短肌腱移位,发生绞锁,手法不能复位时,应手术切开复位。

[证候分类]由于踝关节受伤机理复杂,因此骨骺损伤的类型也较多。

Sulter-haris的Ⅰ~Ⅶ型生长机构损伤均可发生,还有表现为旋转骨折、Tillaux骨折、三平面骨折等特殊类型者。

Lauge-Hansenr根据冲击瞬间足所处的位置和力的方向,而分为旋后-内翻、旋后-跖屈、旋后-外旋、旋前-外翻-外旋等类型。

临床常根据其受伤机理分为:1、内翻型:骨骺向内侧移位,有时伴有腓骨远端骨骺分离。

2、外翻型:骨骺向外侧移位,多发生在年龄较小儿童,多数合并腓骨远端骨骺分离。

3、外翻外旋型:骨骺向后外侧移位,常合并腓骨远端之螺旋形骨折。

如未合并腓骨远端骨折,则正位X线仅能见到胫骨之斜行骨折线,而在侧位片才能见到骨骺各后方移位,后方带有干骺端骨折片。

4、垂直挤压型:垂直挤压暴力所致,常无明显之骨折线及骺之移位。

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

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

骨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11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为A.骨样骨瘤B.骨软骨瘤C.骨巨细胞瘤D.骨囊肿E.骨瘤答案:B骨软骨瘤占骨肿瘤总数21.341%,占良性骨肿瘤38.46%。

2. 关于非化脓性关节炎,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骨性关节炎病变起自关节软骨B.类风湿关节炎病变起自关节滑膜C.强直性脊椎炎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表现D.松毛虫性关节炎病变涉及关节滑膜及周围软组织E.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是同一种疾病答案:E类风湿关节炎是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关节炎,其特点是: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逐渐导致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形,是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局部表现。

3. 化脓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A.髋关节和膝关节B.肩关节和肘关节C.膝关节和踝关节D.肘关节和腕关节E.踝关节和髋关节答案:A化脓性关节炎最常受累的部位为膝、髋关节,其次为肘、肩和踝关节。

4. 慢性骨髓炎行死骨摘除术的最佳时机是A.死骨形成B.窦道长期不愈C.死骨分离清楚,包壳充分形成D.炎症急性发作时E.病理骨折已愈合答案:C慢性骨髓炎手术指征:有死骨形成,有骨死腔及窦道流脓。

手术禁忌证:急性发作期脓肿未形成;有大块死骨但包壳形成未充分。

5. 下列哪些原因不是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常见原因A.股骨颈骨折B.长期服用激素C.酒精中毒D.下肢深静脉血栓E.地中海贫血答案:D造成股骨头坏死常见原因为:①股骨颈骨折;②创伤性髋关节脱位;③无骨折或脱位的髋关节创伤;④酒精中毒;⑤血红胆白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等;⑥减压病;⑦长期服用激素;⑧其他疾患,如:痛风、戈谢病等。

6. 骨关节结核最常发生的部位是A.膝关节B.髋关节C.踝关节D.腕关节E.脊椎答案:E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为脊柱,约占50%,其次是膝关节、髋关节与肘关节。

7.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但最常见、最早发病的部位是A.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B.三角肌下滑囊炎C.肩胛提肌滑囊炎D.肩峰下滑囊炎E.斜方肌纤维炎答案:A肩周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肱二头肌长键起于关节盂上方,是炎症好发之处。

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

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对比作者:李建明韩丽付新民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第33期【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与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6年3月-2011年1月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87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有限切开组54例,经皮钢板组33例。

比较两组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15个月~3年,平均19.3个月。

有限切开组中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4周,切口愈合不良2例;经皮钢板组中30例骨折愈合,3例延迟愈合(B1、B3型),其中1例畸形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2.3周,无切口并发症。

结论:按照骨折类型合理地选择手术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并发症。

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有较可靠的疗效,既满足了骨折的固定又尽可能保护了骨折区的血供。

MIPPO技术在应用于A型、B型骨折时可能有较高的骨折延迟愈合发生。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折固定术;钢板胫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发生部位多位于中下1/3,由于其解剖特点,使用髓内钉较易出现成角、再移位等并发症。

外固定架固定由于可能发生钉道感染、患者生活不方便等原因,目前多仅用于开放性骨折。

胫骨远端骨折软组织覆盖少,血供差,骨折后骨和软组织损伤严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往往会造成皮肤坏死、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情况[1]。

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对骨折固定兼有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的优点。

笔者在2006年3月-2011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87例,分别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CP内固定和经皮微创插入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现做回顾性研究,探讨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有限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技术和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87例。

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观察

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观察
】 knca ;ntelw r ii n b l f cue E tra f ao x t n Fatr Ke r s S i lmp I e baa df ua r tr; xen l xtr ai ; rcue h o t i a i i f o
支架 固定术 治疗 , 果 显著 , 将 材料 归纳 如 下 : 效 现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系无 明显异 常 。
13治 疗 方 法 .
常规 行小 腿全 长 正侧 位片 , 了解 膝踝 关 节关 系 及骨 折 端
对位 情 况 , 检 查踝 关 节 背 伸功 能 及 下 肢皮 肤 感 觉 , 除是 并 排 否合 并 腓 总神 经 损 伤 , 常规 术前 准备 , 续硬 膜 外 麻 醉 起 效 连 后 , 者 取 仰 卧 位 , 规 消 毒铺 巾 , 一 助 手 双 手 环 握 足 踝 患 常 第 部 , 二助 手环 握胫 骨 近端 与第 一助 手做 持 续对 抗 牵 引 。使 第 用端 提挤 按 手法 大致 恢 复骨折 端对 位 后 , 经皮 钳 夹 并将 两 持 个 钳夹 点 经 皮 刺入 骨 折远 近端 斜 面 的 中点 ,钳 夹 点外 低 内 高, 以使作 用 力方 向垂 直 于骨 折斜 面 , 保持 髌 骨 中立 位 不动 .
胫 骨 干骨 折 占全 身各 部位 骨折 的 1%/ 0 ‘ I .其 中复 杂骨 折 处理 困难 。现代 高能 量损 伤导 致胫 腓 骨骨 折 日益增 多 。 伤 且 势更 趋 复 杂 、 严重 。 别 是伴 有 严 重 软组 织 损 伤 或伤 口污 染 特 严 重 的 开放 性 骨 折 或 已有 感 染 的骨 折, 疗 极 其 困难 , 发 治 易 生 各种 严 重并 发 症 。本 院骨 科 2 0 0 4年 2月~ 0 1年 2月收 21 治的 3 4例 胫腓 骨 中下 段 骨折 患者采 用 经 皮钳 夹 复位 配 合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踩外移小于 2 m 无 骨性 关节炎改变 。差 : 节屈伸 受限在 a r , 踝关
2。 0以上 , 有负重痛 , 需扶拐行走 , x线 显示踝关 节问隙不均称 , 外踝外移超过 2 m, a r 并有骨性关节炎改变 32 疗效评定 结果 . 本组 s 2例 术后骨折 复位 良好 , 腓骨 重 叠移位及下胫 腓分离 均 纠正 , 固定牢 靠 经 】 2—5 O个 月 , 平
伤 口愈合 。钳夹 固定时间为 6 周 , ~8 内固定螺钉 取 出时间为 术后 8~1 ,按上述标准 }定 , 2周 平 结果见附表 。
附表 疗 效评定结果统计 表 例( ) %
2 治疗 方 法
2 1 经皮钳夹 固定 方法 本 组旋前 外旋 型和旋 前外 展型病 .
人 3 例采用该法 ( 3 原为 3 , 4例病人 因手 法复位不理想 , 7例 有 改为手术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患者取仰 卧位 , : 坐骨神 经 、 神经 股 阻滞麻醉 , 电视 x线 机透视 下 , 助手 握持患肢 小腿部 , 一 一助
踩 关节 正确 对位的同时应 保证下 胫腓 的稳 定 , 下胫腓 联合 使
钳尾朝向小腿近侧 , 以距胫 骨下 关 节面 15~2r 为宜 , 钳 . e a 用
夹的一齿 经皮抵于腓 骨远端 外侧缘 上 , 另一 齿经皮抵 于胫 骨
损 伤达到解剖性 修复 , 止发 生并发疗 . 防 .赚关: 活动 时 , 踝穴
维普资讯
中医正骨 20 06年 1 O月第 1 8卷第 1 O期
( 77 总 9 )・ 6 ・ l
经 皮 钳 夹 与 手术 内固定 治疗 下胫 腓 关 节 分 离
河南省三门峡 市中医医院(70o 朱卫星 420 )
主题词 下 胫 腓 关 节 分 离 / 疗 骨 折 固 定 术 经 皮 钳 夹 治
宽度有 轻微 的i , 以下胫腓 分离 的固定需动静 结台 , 女变 所 弹性 固定是首选方法 。作 者采用 手法 复位 、 皮 钳夹 固定 治疗 的 经
远端内侧 缘上 , 缓慢加 压钳 柄 , 同时 以两钳齿 间连线: 作上 勾轴 下旋转 , 使下胫腓 联合 固定 更牢 固 , 锁牢 钳柄 , 老年骨 质疏 对 松病人 , 可应 用鱼 嘴式 钳夹 , 以防止 固定松 动 、 失效 。术后 用
地行走 , 6周左右去除钳夹 , 待骨 折愈合 后去 除经皮 固定 克 氏
针。
便验廉的特 色 , 费用低 , 通病 人 易 于接 受 。其 适 应症 的 选 普
择. 主要 以 L ue asn分类 法 旋前 外 旋 、 前 外 展型 及 A ag- ne - H 旋 0 分类的 C型为宜。因为此 种骨折 骨折 线在 下胫腓 联合 上 方 ,
岁 。交通伤 1 例 , 9 坠落 伤 1 , 物 6 9例 , 伤 1 3例 重 匝伤 扭 1例。
均为闭合 性 骨折 , 据 LueH ne 根 ag- asn分类 【 , 1 旋前 外 旋 型 2 j 3
例, 旋前外 展型 1 例 , 后外 旋型 1 4 旋 5例。受伤 程度 按 A O分 类, B型 1 , 4例 c型 3 8例。伤后 至来 诊时 间 2小时 6天 , 平
均 2天。伤后距经 皮 钳夹和 手术 内 固定 时问 1 ~9天。行手
均2 2个月随访 , 钳夹 固定针道 及其 周 围无感染 发生 ; 手术 切
口…期愈合 1 8咧; 固定 钢板 外露 1 , 二期皮 瓣 转移 后 内 例 经
术 内固定 者 1 例 , 9 经皮钳夹 固定者 3 例。 3
现总结报告如下 。
能基本 正常 , 活动久后轻微疼痛 , x线 显示踝 穴 正常 ; : 可 踝关 节屈仲受 限在 1。 右 , 5左 行走 疼痛 但能 坚持 行 走 , X线 显示 外
l 临床 资料
本组 5 , 3 例 , 1 例 。年 龄 2 ~6 岁 , 2例 男 3 女 9 1 4 平均 3 . 32
3 治 疗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 . 优 : 关节背 仲 、 屈功 能正常 , 踝 跖 日常 活 动 及 行 走 无疼 痛 , 显 示 踝 穴 正 常 ; : 关 节 背 伸 、 屈 功 x线 良 踝 跖
临 床 研 究
自 20 —2 0 年 , 者采 用经皮 钳夹 固定 与 手术 内固定 00 o 4 作 治疗下胫腓关节分 离 5 2例 , 1 月 以上 随访 , 经 0个 疗效 满 意。
22 手术 内固定方法 .
本组旋 后外 旋型 1 5例病 人和 4例手
法 复位不 理想的旋前外旋 型病 人采 用该法 : 网膜 下腔麻醉 蛛
或连续硬膜外 腔麻 醉下 , 别用外侧 、 分 内侧入路 显露外 踝和 内
经皮钳夹 固定后腓骨进 入胫 骨腓侧 切迹 内, 不会 发 生前后 侧 方移位 , 固定后 比较稳定 。但对 手法 复位不 理想 或合 并 三角 韧带 断 裂 的病 例 须 改 为 切 复 内 固 定。 同 时 须 注 意 It e  ̄u - g H ne 分类法旋后外旋型 , O分 类 B型骨 折 , asn A 尽可 能选 用切 复内固定 。因为此 型骨 折骨 折线 通过 下胫 腓联 合 , 骨折 块相
“” U 形石 膏固定踝 关节 背伸 0位 4—6周 , 。 去除石 膏后扶 拐下
3 例 , 良率达到 9 .% , 3 优 39 钳夹 用不锈 钢 材料制作 , 它的弹性
允许两骨有小 范围 的分 离 , 利 于踝关 节 功 能恢 复 , 作 简 有 操
便, 术前准备和麻醉 简单 , 缩短 接诊距 治疗 时 间 , 具有 中 医简
Hale Waihona Puke 手握 持足部做对 抗牵 引, 者施 以逆 踝 部损伤 机制手 法使骨 术
折脱位复位后 , 据内、 踝 骨折情 况选择 内 、 根 外 外侧进 钳 固定
点( 河南省洛 阳正 骨医 院医疗器械 厂生 产供应 的 付氏钳 夹) ,
4 讨

下胫腓联合分离 的治疗 方法 争 议颇多 , 嚣认 为 在保证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