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共聚物PBST和PBS的结构与结晶性能

合集下载

PLAPBS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PLAPBS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PLA/PBS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研究近几年,随着科技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分子材料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绝大部分高分子材料来源于石油资源,其不可降解性大大加剧了“石油资源短缺”和严峻的“白色污染”,因此,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孕育而生。

聚乳酸(PLA)是目前全世界产能最大,价格相对其他生物材料最低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性能与其他通用塑料相近,但其热稳定性差、脆性大等缺点限制了PLA的进一步应用。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将PLA和PBS进行物理共混,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但是,PLA和PBS物理共混后两者间相容性较差,因此,一般采用添加增容剂的方式,通过化学反应或协同作用改善两者的相容性,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PLA/PBS共混试样。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正在兴起。

动态流变学方法具有测试过程不会对材料本身结构造成破坏、多相复杂体系在三维条件下相行为不易受外界影响和测试结果较为可靠的特点,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分析共混试样的相容性不失为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其他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PLA/PBS共混试样相容性及其他性能的影响。

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通过前期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后,确定了PLA和PBS质量比为80:20这一基准组分为不同组分PLA/PBS共混试样综合性能最优比,以此作为下一步增容改性研究的基础。

采用扩链剂ADR对PLA/PBS共混试样进行增容改性,研究了不同含量ADR和投料方式对PLA/PBS共混试样结构、热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ADR与PLA/PBS共混试样发生了化学反应,ADR能有效提高共混试样的热稳定性,一次性投料的增容效果优于分段投料。

采用亚磷酸三苯酯(TPPi)作为增容剂,研究了TPPi的含量对PLA/PBS共混试样结构、结晶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Pi在PLA/PBS共混体系中是作为一种酯化促进剂间接参与反应,当TPPi含量为0.4份时,共混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3.7MPa和4.56KJ/m<sup>2</sup>,与PLA/PBS共混物相比分别提高了24.4%和44.3%。

PBS基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对应关系研究及分子模拟

PBS基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对应关系研究及分子模拟

PBS基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对应关系研究及分子模拟PBS基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对应关系研究及分子模拟摘要:本文通过对PBS基共聚物分子结构与其降解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研究,并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从分子层面揭示了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为制备高性能PBS基共聚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引言PBS基共聚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其可降解性能对于广泛的应用场景具有重要意义。

共聚物分子结构对其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备高性能PBS基共聚物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本研究选取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PBS基共聚物样品,包括不同比例与不同长度的PBS接枝共聚物。

(2) 实验过程采用合成方法制备不同结构的PBS基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

(3) 降解性能测试采用模拟生物体液溶液对不同结构的PBS基共聚物进行降解性能测试,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降解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1) 分子结构对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发现,不同比例与不同长度的PBS接枝共聚物具有不同的降解性能。

随着PBS接枝共聚物长度增加,其降解速度明显加快。

分子结构中的双键含量也会影响降解速度,双键含量越高,降解速度越快。

(2) 分子模拟结果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通过建立共聚物分子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了其降解过程。

分子模拟结果表明,共聚物链的构象和分子键键长分布对降解速度有较大影响。

4.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PBS基共聚物分子结构与降解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研究,揭示了共聚物分子结构对降解性能的影响机制。

医用生物可降解型高分子材料

医用生物可降解型高分子材料

医用生物课降解型高分子材料1.聚己内酯(PCL)这种塑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熔点是62℃。

分解它的微生物广泛地分布在喜气或厌气条件下。

作为可生物降解材料可把它与淀粉、纤维素类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或与乳酸聚合使用。

2.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物以PBS(熔点为114℃)为基础材料制造各种高分子量聚酯的技术已经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

日本三菱化学和昭和高分子公司已经开始工业化生产,规模在千吨左右。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也在进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酯的合成研究。

目前中科院理化研究所正在筹建年产万吨的PBS生产线、广东金发公司建成了年产1000吨规模的生产线等。

3.聚乳酸(PLA)美国Natureworks公司在完善聚乳酸生产工艺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开发了将玉米中的葡萄糖发酵制取聚乳酸,年生产能力已达1.4万吨。

日本UNITIKA公司,研发和生产了许多种制品,其中帆布、托盘、餐具等在日本爱知世博会被广泛使用。

我国目前产业化的有浙江海生生物降解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规模5000千吨/年生产线),正在中试的单位有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九鼎集团等。

4.聚羟基烷酸酯(PHA)目前国外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主要为美国和巴西等国。

目前国内生产单位有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规模2千吨/年),正在中试的单位有江苏南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1 晶体结构PLA其主要合成方法有2种:乳酸的缩聚和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常用的高效催化剂为无毒的锡类化合物(如氯化锡和辛酸亚锡)。

乳酸或丙交酯在一定条件下聚合,都可得到全规、间规、杂规及不规则的PLA,依聚合单体的不同,可分为左旋聚乳酸(Z—PLA)、右旋聚乳酸(d—PLA)、内消旋聚乳酸(me—PLA)及外消旋聚乳酸(df—PLA)。

PLA只要PLA的立体规整度足够高,本体或溶液中的PLA就会结晶。

PLA结晶度、晶体大小和形态均影响制品的性能(如冲击强度、开裂性能、透明性等) 。

聚己内酯的降解

聚己内酯的降解

聚己内酯的降解1. 引言聚己内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PB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由于其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特性,PBS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农膜、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然而,PBS的降解机制和降解速率对于材料的应用和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PBS的结构、降解机制、降解速率以及降解产物等方面对聚己内酯的降解进行探讨。

2. PBS的结构PBS是由1,4-丁二醇和琥珀酸酯化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其化学结构如下所示:PBS的主链由己内酯单元组成,侧链上含有琥珀酸酯官能团。

这种结构使得PBS具有较好的可降解性。

3. PBS的降解机制PBS的降解主要通过水解反应进行。

水解反应是指PBS分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使链断裂并生成低分子量产物。

水解反应的机理如下:1.水分子进入PBS分子内部,与琥珀酸酯官能团发生酯键断裂;2.酯键断裂后,产生相应的醇和酸;3.醇和酸进一步被细胞内的酶降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PBS的降解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pH值、聚合度等。

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会加速PBS的降解速率,而较低的pH值也有利于降解反应的进行。

4. PBS的降解速率PBS的降解速率与其分子量有关。

较低分子量的PBS降解速率更快,因为降解反应更容易在链的末端发生。

此外,PBS的结晶度也会影响降解速率,结晶度较高的PBS降解速率较慢。

降解速率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存在会加速PBS的降解速率。

此外,添加催化剂、酶等也可以提高PBS的降解速率。

5. PBS的降解产物PBS的降解产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水和低分子量的聚己内酯。

这些产物可以被生物体代谢或进一步降解,从而实现对PBS的完全降解。

降解产物的生成速率和比例受到降解条件的影响。

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产物会逐渐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最终被环境中的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体利用。

6. PBS的应用和环境影响PBS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_苯基丁二酸丁_省略_醇酯系列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晶行为_孙元碧

生物可降解聚丁二酸_苯基丁二酸丁_省略_醇酯系列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晶行为_孙元碧
Table 1 Polymer PBS PBSBS -10 PBSBS -20 PBSBS -30 Compositions of polyest ers Composition Feed ratio( SABBS) 100 10 P 0 90 10 P 10 10 80 10 P 20 10 70 10 P 30 10 Polymer ratio( SABBS)
近年来 , 线形脂肪族聚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PBS) 作 为化学 合成的 全生物 降解材 料中 一大 类, 因其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较好的机械性 能, 而倍受关注 . 但其均聚物的性能难以满足使用 要求, 因此已有很多研究集中在通过共聚的方法 来改性
[ 1~ 5]
共振波谱仪研究共聚物的序列结构 . 丁二酸 ( SA) , 陕西 利君精细化工 有限公司, 分析纯; 1, 4 - 丁二醇( BD) , 上海试剂一厂, 化学纯; 苯基丁二 酸 ( BS) , 大庆 新世纪 精细化 工有 限公 司, 分析纯; 钛酸四丁酯, 北京化工厂 , 化学纯; 三 氯甲烷及甲醇 , 韦斯实验用品有限公司 , 分析纯. 112 共聚物的合成 共聚物 PBSBS 的合成采取 直接酯化 法熔融 缩聚. 将一定摩尔比的丁 二酸 SA 和 苯基丁二酸 BS, 以 及 1, 4 - 丁 二醇 BD( 醇 酸比介于 1105B1~ 114B1) , 加入三口瓶中 , 其中一口充入足量氮气保 护, 另一口接分水器及温度计 , 分水器上接维氏蒸 馏柱并用液封密封; 然后置于 190~ 220 e 的油浴 中, 强烈搅拌, 恒温反应 2 h, 至无水生成 ; 随后, 降 温至 160 e , 氮 气 保 护 下 加 入 钛 酸 四 丁 酯 T i ( OBu) 4 约 1 @ 10
对共聚物组成、 热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等温结晶行为进行 了表征和研究 . 结果表明 , 含苯基的共聚单元的引入 显著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PBS) 的热力学性能 4, 利用 Hoffman -Week 曲 线得到 的共聚 物平衡熔 点随共 聚 组分含量的增 加显著降低 , 玻璃化转 变温度 则明显 升高 , 结晶 熔点 符合无 规共 聚物的 Flory 方程 . 此外 , 利 用 Avrami 方程对均聚物 PBS 以及共聚物 PBSBS - 10 分别进 行了等温 结晶行 为研究 , 结 果表明 共聚使结 晶速率 降 低 , PBS 和 PBSBS - 10 的 Avrami 指数分别介于 21 8~ 31 0 和 21 7~ 21 9 之 间 , 结晶 方式为 三维生 长异相成 核 , X 射 线测试结果表明共聚不影响晶体结构 . 关键词 聚丁二酸P苯基丁二酸丁二醇酯 ( PBSBS) , 热力学性能 , 等温结晶动力学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标准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标准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标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PBS的定义、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PBS的定义。

PBS是由丁二酸和丁二醇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酯键。

PB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PBS的特性。

首先,PBS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在自然环境中,PBS可以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PB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PBS的化学结构与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相似,因此在医药领域中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的医疗器械和药物载体。

此外,PBS还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如优异的柔韧性和耐热性,使其在食品包装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如何制备PBS呢?目前,制备PBS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将丁二酸和丁二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PBS。

而生物合成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式,通过将适当的底物添加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微生物合成PBS。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PBS的应用领域。

由于PBS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在医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PBS制备生物可降解的缝合线、骨修复材料等医疗器械。

此外,PBS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在PBS微球中,实现缓释效果,提高药物的疗效。

除了医药领域,PBS还可以用于食品包装领域。

由于PBS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可降解性,可以制备出生物可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具有良好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材料。

通过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可以制备PBS,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医药和食品包装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PBS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PBS及其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

PBS及其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

PBS及其共聚酯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可生物降解的高聚物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目前,脂肪族聚酯是生物降解材料中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包括聚羟基脂肪酸酯、聚己内酯、聚乳酸,以及由二元酸、二元醇制成的聚酯等。

其中,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热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的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

现阶段对PBS及其共聚酯的研究最为广泛,PBS及其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分子构成、分子量、结晶度及聚酯的形态等均对其生物降解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文章综述了PBS及其共聚酯的结构、分子量、聚酯形态、熔点、结晶度等和生物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

1 PBS的结构及其降解机理1.1 PBS的结构PBS为白色结晶型聚合物,其密度为1.27 g/cm3,熔点为115℃,结晶化度为30%-60%,结晶化温度为75℃。

其化学结构如图1(略)所示。

1.2 PBS的生物降解机理降解是与形成相反的一个过程,是指大分子化合物经化学反应回归到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PBS降解的本质是聚合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其中既包括主链中化学键的断裂,又包括支链中化学键的断裂,主链结构中化学键的断裂对聚合物的降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PBS分子链中引入较弱的化学键或较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键,则该键较易断裂,聚合物就较易于降解。

反之,则难以降解。

PBS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发生降解。

微生物首先侵蚀聚酯的表面,然后由微生物分泌的酶对聚酯中的酯键发生作用使其水解。

酶催化水解聚酯的过程分为以下两步。

第一步,酶起一个醇的作用,可以把该反应看做是PBS聚酯的醇解,产物为酰基酶和聚酯链的一部分;第二步,酰基酶榱水解,产物为聚酯的其余部分和再生的酶。

该酶可被循环利用,如图2所示。

2 PBS的降解研究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赵剑豪等研究发现:数均分子量为4.8万的PBS,在杂色曲菌酶作用下降解30d,降解率为21%。

Mal-NamKimt采用污泥降解法研究发现:数均分子量约为7万的PBS,降解30 d,降解率约为3%。

PLAPBS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PLAPBS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PLA/PBS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研究近几年,随着科技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分子材料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绝大部分高分子材料来源于石油资源,其不可降解性大大加剧了“石油资源短缺”和严峻的“白色污染”,因此,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孕育而生。

聚乳酸(PLA)是目前全世界产能最大,价格相对其他生物材料最低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性能与其他通用塑料相近,但其热稳定性差、脆性大等缺点限制了PLA的进一步应用。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将PLA和PBS进行物理共混,可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但是,PLA和PBS物理共混后两者间相容性较差,因此,一般采用添加增容剂的方式,通过化学反应或协同作用改善两者的相容性,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PLA/PBS共混试样。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正在兴起。

动态流变学方法具有测试过程不会对材料本身结构造成破坏、多相复杂体系在三维条件下相行为不易受外界影响和测试结果较为可靠的特点,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分析共混试样的相容性不失为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其他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增容剂对PLA/PBS共混试样相容性及其他性能的影响。

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包括:通过前期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后,确定了PLA和PBS质量比为80:20这一基准组分为不同组分PLA/PBS共混试样综合性能最优比,以此作为下一步增容改性研究的基础。

采用扩链剂ADR对PLA/PBS共混试样进行增容改性,研究了不同含量ADR和投料方式对PLA/PBS共混试样结构、热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ADR与PLA/PBS共混试样发生了化学反应,ADR能有效提高共混试样的热稳定性,一次性投料的增容效果优于分段投料。

采用亚磷酸三苯酯(TPPi)作为增容剂,研究了TPPi的含量对PLA/PBS共混试样结构、结晶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PPi在PLA/PBS共混体系中是作为一种酯化促进剂间接参与反应,当TPPi含量为0.4份时,共混试样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3.7MPa和4.56KJ/m<sup>2</sup>,与PLA/PBS共混物相比分别提高了24.4%和4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pbs和pbst的晶面间距和结晶度tab1spasbetwncrystalfac髂andcrystallinedegreesofpbsandpbst通常x射线衍射法还可以用来计算试样的晶粒大小它是指内部为有序排列的小单晶在某一晶面法线方向的平均厚度由于实际产生衍射的小单晶厚度是有限的所以它就使实际衍射线变宽它们之间满足谢乐公式mj其试样各晶面的衍射峰的半高宽届川与垂直于晶面的hkl方向的平均厚度d
从 图 1b中可 以看 出 :PBT共 聚酯 中 的对 苯 二 甲酸苯 环上 的氢 质子 的峰 出现 在 8为 8.19;丁 二 醇单 元 ot亚 甲 基 上 的 氢 质 子 的 峰 出 现 在 8为 4.60~4.89, 亚 甲基 质 子 峰 出 现 在 8为 2.12。 图 1c中 PBST共 聚酯 中 的对 苯 二 甲酸 苯 环 上 的 氢质 子 的峰 出现在 6为 8.09;丁二 酸单 元 亚 甲基 上 的氢 质 子 的峰 出现 在 8为 2.63;丁 二 醇上 的 Ot 亚 甲基 质 子峰 出现 在 8为 4.00~4.50, 亚 甲基
收稿 日期 :2006—09—12;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2007—02—12。 作者简 介:顾晶君(1982一 ),女 ,硕士。研究 方向为生物 降 解 纤 维 。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 目(2005BA313C)。
维普资讯
18
广角 x射线衍射 (WAXD):采用 13本理学点 几 株式 会社 Rigaku D/max 2550 VB3+ Pc x射 线 衍 射 仪测 试 。 试 样 为 1 mm 的 圆形 薄 片 ,cu靶 , 扫 描角 度 5。一60。。
2 结果 与讨 论 2.1 共聚 物序 列结 构 2.1.1 组 分 比 例
维普资讯
第 30卷 第 2期
2007年 4月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V01.30 No.2 ADr. 2clo7
生物 可 降解 共 聚 物 PBST和 PBS的 结构 与 结 晶性 能
近几 十年来 ,生 物 降解 高分 子 材 料 得 到 了快 速的发展 ,研究 出了大量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并逐 步应用 于航 空 、医药 、薄膜 、纤 维 等领 域 ¨I2 J。 这 些 生 物 降 解 材 料 主 要 包 括 聚 羟 基 脂 肪 酸 酯 (PHA),聚 乳 酸 (PLA)和 聚 丁 二 酸 丁 二 醇 酯 (PBS)类 这三 大 块 。 目前 ,相 对 于 国外 的生 物 可 降解材料 的研究工作 ,国内尚属起步 阶段。其 中 PBS由于其 熔点 较低 ,物理 力学 性 能不 高 的特 性 , 因而其实际应用受到 了限制。结合聚对苯二 甲酸 丁二醇 酯 (PBT)熔 点 高 ,结 晶速 度 快 和 力 学 性 能 优 异等特 点 ,研酯 (PBST)。作 者 对 纺 丝专 用 的 PBS和 PBST两者 的大 分 子 序列 结 构 及 其 结 晶 结 构进 行 了一 系列 的分析 研究 以供 同行 参考 。
合 成 纤 维 工 业
2007年第 3O卷
质子峰 出现 在 6为 1.50~2.O0。通 过三 者对 比发 现 PBST中的丁二 醇单 元 中的 O/和 /3亚 甲基 质子 峰 由于受 到不 同相 邻 的二元 酸的影 响而 发生 了化 学 位移 的变 化 ,同时质子 峰 出现 了分裂 现象 。
1 实验 1.1 原 料
PBS:熔 点 约 为 114 ̄(2,特 性 粘 数 为 1.255 6 dL/g,密 度 为 1.265 86 g/cm。,相 对 分 子 质 量 为 1.78×10 ,中 国科 学 研 究 院 上 海 有 机 所 提 供 , PBST:熔 点 为 180 ̄(2左 右 ,特性 粘数 为 0.9308 dL/ g,密度 为1.276 58g/em ,相对 分子 质量 为 1.38× 10 ,中 国科 学研 究 院上 海 有 机所 提 供 ,PBT:熔 点 为 225 ̄C左 右 ,特 性粘 数 为1.07dL/g;密 度 为 1.32 g/em ,相对 分 子 质 量 为 0.34×10 ,中 国 石 化 股 份公 司 仪征 化纤公 司提 供 。 1.2 测试
顾晶君 李婷婷 张 瑜。 陈彦模。
(1.东华大学材料科学 与工 程学院 ,上海 200051;2.东华大学纺织学 院 , 上海 200051;3.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 国家重点实验 室 ,上海 200051)
摘 要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广角 x射线衍射法 研究 了生物 可降解共聚物 聚对苯 二甲酸一共一丁二 酸丁二 醇酯 (PBST)的结构及结 晶性能 ,并与聚丁二酸丁 二醇酯 (PBS)进行 比较。结果 表 明:PBST为无 规共聚物 , 其 晶体结构为三斜晶系 ,PBS为均聚物 ,为单斜晶系 ,PBST的结 晶度和结 晶尺寸均 比 PBS的小。 关键 词 :聚丁二酸 丁二醇酯 聚对苯二 甲酸一共一丁二酸 丁二醇酯 生物降解材料 结构 结晶性能 中图分类 号 :TQ323.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 号:1001—0041(2007)02—0017—03
由图 ia的 PBS的 H NMR谱 图 可 以分 析 得 到 :图 中曲线有 3个 吸 收峰分 别为 :丁二 酸单 元 中 亚 甲基 的氢质子[化学位移(8)为 2.62]的峰,丁 二 醇单 元 中与 酯键 相 邻 的亚 甲基 的氢 质 子 (8为 4.11)的峰及 丁二 醇 单 元 的 中 间两 个 亚 甲基 的氢 质 子 (8为 1.71)的峰 。前 两 者 的 吸 收峰 积 分 面 积 近似 比为 1:1,表 明 PBS中丁二 酸 和丁 二醇 结 构 单元 的含 量相 同。
核磁 共振 ( H NMR):采 用 瑞 士 Bruker公 司 生产的 Avarice400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探头分 为 PBS和 PBST以氘代三氯 甲烷 (CDC1,)为溶剂 ;
PBT以氘 代三 氟 乙酸 (TFA)为 溶 剂 ,四 甲基 硅 烷 (TMS)做化 学位 移 内标 ,共 振频 率 为 400 M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