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设计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如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3)了解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和动画,理解基因重组的过程。
(2)学会使用基因工程工具,进行简单的基因拼接和转化实验。
(3)调查和分析基因工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基因工程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其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
(2)了解基因工程伦理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基因工程概述(1)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的作用和应用。
(2)DNA连接酶的作用和应用。
(3)运载体及其选择。
3. 基因重组的过程(1)基因的提取和纯化。
(2)基因的切割和连接。
(3)重组子的转化和筛选。
4. 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2)基因工程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3)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5. 基因工程伦理问题(1)基因改造的人造生命。
(2)基因治疗和基因诊断。
(3)基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基因工程的工具及其应用。
(3)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基因重组的过程和操作技巧。
(2)基因工程伦理问题的理解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采用演示法,展示基因工程的实验操作和应用案例。
(3)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基因工程伦理问题。
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
(2)使用模型和动画,直观地展示基因重组的过程。
(3)提供基因工程的实验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优秀7篇)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优秀7篇)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篇一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这也是本节要达成的主要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并未明确指出本章要讲述基因工程的内容,考虑到本章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学生达成上述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本节还将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作为教学目标。
二、--思路第一课时--流程图如下。
第二课时--流程图如下。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师通过图片和音像资料展示基因工程产品,如种子、水果、疫苗或药物等,引入课题。
教师利用问题探讨,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看法。
·为什么能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推测这种嫁接怎样才能实现?·这种嫁接对品种的改良有什么意义?教师小结:从杂交育种的局限性切入,人类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定向改变生物。
说明本节教学目标。
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引发思考。
你的想法很好,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你的设想呢?教师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的大致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剪刀、针线、运载体等。
并用问题启发学生:你能想像这种‘剪刀加浆糊’式的‘嫁接’工作在分子水平的操作,其难度会有多大吗?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的dna片断其末端可以用连接酶来缝合(参考教科书插图6?4)。
这样剪切拼接就可以形成重组的dna分子。
将学生分成4个人一组,发给所需材料,可将构建模型的文字指导(参见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p.6重组dna分子的模拟操作),复印后发给各组。
教师提出问题:1.在制作模型时用到的工具(剪刀和不干胶)各代表什么?比较剪切后的dna片断的末端切片,你发现有什么特点呢?2.回顾在模型构建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和所用到的工具以及形成的产品,你对重组dna 的操作有什么新的理解?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重组后的dna分子还需要特殊的搬运工具运载到受体细胞(如大肠杆菌、动植物细胞)中。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对基因工程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基因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认同基因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利益。
(2)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之心,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2)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3)基因工程的应用。
2、教学难点(1)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如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基因工程操作中的限制酶、DNA 连接酶等工具酶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基因工程产品的图片,如转基因大豆、胰岛素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出基因工程的话题。
2、基因工程的概念(5 分钟)讲解基因工程的定义: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3、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20 分钟)(1)基因的“剪刀”——限制酶展示限制酶作用的示意图,讲解限制酶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 DNA 分子。
(2)基因的“针线”——DNA 连接酶讲解 DNA 连接酶能够将被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3)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介绍常见的运载体,如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并说明运载体需要具备的条件,如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具有标记基因等。
4、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20 分钟)(1)提取目的基因介绍提取目的基因的方法,如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等。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通过示意图讲解如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 DNA 分子。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公开课)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陈景松班级:高一(1)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基因工程的概念
②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
③理解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④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具备运用学到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网上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观点。
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③关注科学与社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②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
③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应用
难点:①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②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1、概念
2、原理
二、基因操作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3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四个步骤: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四、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第一章:基因工程概述1.1 基因工程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定义,即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进行改造的技术。
1.2 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介绍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包括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
1.3 基因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强调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第二章:基因工程技术2.1 重组DNA技术介绍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包括DNA的提取、切割、连接和转化等。
2.2 基因克隆与表达解释基因克隆的概念,介绍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以及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过程。
2.3 基因编辑技术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以及其在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第三章: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3.1 基因治疗介绍基因治疗的概念和原理,包括体外基因治疗和体内基因治疗,并举例说明其应用案例。
3.2 基因诊断与基因检测解释基因诊断的概念,介绍基因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其在遗传病筛查和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
3.3 基因工程药物与生物制药介绍基因工程药物的制备原理和过程,如重组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以及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基因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4.1 转基因作物介绍转基因作物的概念和原理,包括转基因作物的培育过程和转基因作物的优点与争议。
4.2 基因工程动物介绍基因工程动物的概念和应用,如转基因动物模型和生物反应器动物。
4.3 植物基因编辑技术介绍植物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在植物基因改造中的应用,以及其在作物育种和植物功能研究中的前景。
第五章: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1 基因工程微生物介绍基因工程微生物的概念和应用,如基因工程菌在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5.2 基因工程与生物燃料解释基因工程在生物燃料生产中的应用,如转基因植物和基因工程微生物在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生产中的作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完整版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完整版总述:本教学设计主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应用,涵盖了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领域。
通过讲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可以了解到基因工程的核心思想和技术手段;通过讲解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学生可以认识到基因工程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3.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领域;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概念和原理(理论授课+讲解)-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重组DNA技术、PCR技术等。
2.技术和方法(实验演示+实践操作)-基因工程实验的基本步骤:DNA提取、酶切、连接、转化等;-PCR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基因克隆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基因转导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3.应用(案例分析+讨论)-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等;-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转基因作物、抗虫剂等;-基因工程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生物降解、污染治理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概念和原理(理论授课+讲解)1.教师介绍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教师讲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学生提问和讨论,澄清疑惑。
第二课时:技术和方法(实验演示+实践操作)1.教师进行基因工程实验的演示,介绍实验步骤和相关技术原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践基因工程技术。
3.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应用(案例分析+讨论)1.教师介绍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环保领域的应用案例。
2.学生小组讨论不同应用领域的利弊和伦理问题。
3.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验技能。
2.对学生的课堂提问和讨论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公开课)[优质文档]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公开课)[优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62dea18aaea998fcd220e2e.png)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陈景松班级:高一(1)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基因工程的概念
②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
③理解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
④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具备运用学到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引导学生网上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观点。
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③关注科学与社会。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②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
③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应用
难点:①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②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一、基因工程的原理
1、概念
2、原理
二、基因操作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3基困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四个步骤: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
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
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
四、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完整版)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案{公开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 第 6 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 2 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课方案讲课教师:陈景松班级:高一(1)班【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①知道基因工程的看法②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工具③理解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骤④举例说出基因工程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①经过对看法、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逐渐形成剖析、综合等思想能力,具备运用学到知识评论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②经过指引学生网上研究,指引学生主动参加,培养采集办理信息的能力、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形成构造与功能相一致的基本看法。
②培养理论联系实质的优秀学风,培养爱国主义热忱。
③关注科学与社会。
【教课重、难点】要点:①基因工程的基来源理②基因工程操作的工具③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应用难点:①基因工程的基来源理。
②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教课过程新课引入问题研究教课内容选育、杂交、诱变,实践、理论、实践,若干绚烂,若干遗憾。
基因工程异军崛起,旭日家产,光明无穷。
基因工程的出生,令人们能依据所设计的宏图,进行超越种间鸿沟的基因转移,进而定向的改变生物的遗传特征,创建出新的生物种类。
或许说杂交育种有哪些限制性?人类能否能够依据自己的意向直接定向改变生物呢?为何能把人的基因“嫁接”到细菌上?教课手段联合课件与实例演示利用“问题商讨”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议论、沟通。
你能推断这类“嫁接”如何才能实现的吗?这类“嫁接”对品种的改进有什么意义?基因工程的基因工程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嫁接”到另一种生物上。
学生思虑基因工程的大概原理步骤和所需要的工具,而后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实现实现这类“嫁接”呢?教师演示课件加深印象基因工程的工具基因工程所需要的工具是如何的呢?课件演示基因工程的步骤基因工基因的“剪刀” 是什么?EcoRI限制酶在DNA 分子内部程的步骤“下剪刀”的部位是如何的?要想获取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概括小结一定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未端?基因的针线是什么?其作用部位在哪?什么是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有哪些?能否要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来办理运载体呢?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举例说明什么是目的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孝义三中高一生物组张文
一、教材内容分析
基因工程是现代四大生物工程之一。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6章第2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两课时讲授。
第1课时简要介绍“基因工程的原理”,第2课时介绍“基因工程的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育种内容的补充,是即贴近生活又远离生活的微观内容。
由于在选修3中还有基因工程的介绍,因此本节的要求相对简单一些。
二、学情分析
对于基因操作的工具和基本步骤,内容抽象和复杂,学生接触少,会出现掌握不好,甚至理解错误的情况。
虽然经过必修1的学习,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
但基因工程一节对学生来说难点较多,如果处理不好,会变成简单的死记硬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生活化打比喻的方式和模型建构活动及采用多媒体动画形象化教学,并在教师引导下适时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运用图解等生物学语言归纳结论等方面的能力。
切记不可讲的太多。
三、教学目标
1、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2、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3、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4、通过基因工程的简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科学创新,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概念、工具、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基因工程?2)基因工程的主要原理是什么?3)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如何?4)基因工程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由于本节内容和前面的育种内容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可以让学生回顾前面几种育种方法的成果,再通过情景展现传统育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进而引出基因工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转基因成果让学生知道基因工程就在我们身边。
而后通过与学生们所熟知的器官移植做对比,让学生理解基因工程的本质和操作过程。
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讨论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六.教学策略及教学媒体
根据激趣原则,通过展示色彩绚丽的转基因生物图片入手,引出基因工程的概念,采取“引导—互动—探究”模式,即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借助老师生活化打比喻和多媒体动画并安排学生制作模型活动从而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和形象化。
七、教学设计流程图第1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的原理(第1课时)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操作水平、产生结果)
(二)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1.基因剪刀—限制酶
2.基因针线—DNA连接酶
3. 基因运载工具—运载体
(三)基因工程操作步骤(四步曲)
十、教学评价:
1)巧妙布置预习作业,化“复杂”为“简约”。
由于基因工程内容上的“高”与“新”,处理不好,会提高学习难度,令学生视高科技为畏途,致使教学流于形式。
所以在课前以学生较为熟悉的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案例为预习作业,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步骤,起到了突破难点及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2)巧妙运用插图及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
对于基因工程,学生接触得少,只运用文字来教学会感到很抽象。
如在讲授如何构建基因文库时,教师会提供一幅非常形象的插图,结合图文提出相应问题,诱导学生思考,从而把学习的注意力从简单的死记硬背引导到分析、批判、创新等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上来。
3)巧妙利用概念图串联知识,化“部分”为“整体”。
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每个概念都必须根据与之有关的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其准确的含义。
通过分步探讨,学生已经对基因工程每一步操作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做到了理解,但并未从整体上把握到基因工程的全过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构建概念图,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把已掌握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实现新课程有效教与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