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吗_——基于小岛清“边际产业理论”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Kiyoshi Kojima'theory of Marginal Industry Expand and Strategic Choice of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 Our Country
作者: 李瑢[1]
作者机构: [1]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经济管理系,湖南长沙410004
出版物刊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4-36页
主题词: 边际产业;边际产业基准;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小岛清;“边际产业扩张论”;企业;民营跨国公司
摘要:简述了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适应性.一方面,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日本20世纪50~70年代情况相似;另一方面,'边际扩张论'的分析是动态的,并认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变迁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相对海默、维农等人的西方微观国际投资理论对中国企业无疑将更具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借鉴该理论,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上应积极培育中小型民营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上应遵循边际产业基准;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上应符合'早半拍'原则.。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研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研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另与服务贸易都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本文通过实证对服务贸易进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关系研究一、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投资流量也在大幅提升。

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增长了一倍之多,直接从416.31亿美元增长到846.67亿美元,更是在2009年,达到1430亿美元,九年时间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以平均14%的频率增长。

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服务贸易也有与对外投资类似的走向趋势。

从2000年到20005年再到2009年三个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分别为664.62亿美元、1582亿美元和2884亿美元,2005年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同样比2000年增长了一倍之多,而此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17.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两者的发展趋势走向很是相像。

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彼此存在替代关系,还有一种认为彼此存在互补关系,另外一种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确定。

替代关系认为对外投资可以替代贸易,贸易可以替代对外投资。

例如当贸易壁垒存在时,一些产品、服务的出口受到限制,于是一些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通过绿地投资或并购企业等方式在国外生产销售产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出口。

另一种观点认为贸易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机会,使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

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行为在替代贸易的同时,也通常会创造对中间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从而扩大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

此外,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效率,可以通过产品返销给投资国而扩大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也就是说替代关系与互补关系均存在,问题在于孰轻孰重,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fjy文献综述

fjy文献综述

2012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学院法商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8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学号084172113姓名指导教师夏良科开题日期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文献综述正文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以跨国经营的方式所形成的国际间资本转移。

一般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机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融入世界经济进程的加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日益凸现,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研究这一现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关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替代论”和“互补论”。

本文通过国内、国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的综述。

下面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1 国外研究历史1.1 国外理论研究Mundell(1957)最早提出了贸易与投资的替代模型,认为如果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按照H一O一S定理,可以得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是完全替代的结论。

Kojima(1982)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统一于国际分工,提出了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互补效应的小岛清模型。

Marku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指出它们之间表现为替代性还是互补性, 依赖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如是合作关系, 则商品的贸易和生长要素的流动将表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否则, 则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

1.2 国外实证分析在实证方面,Eaton和Thmura(1996)利用1985一1990年日本和美国与不同的100个伙伴之间的双向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流量进行分析,其结论是: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具有正相关关系,对美国却没有。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摘要】:文章从理论角度阐述贸易与投资的相互替代和创造理论,总结出国内国外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各自参半。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替代效应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政府和经济学界致力于研究的一个课题。

国外学者在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观点是贸易替代论;另一种观点是贸易互补或创造论。

(一)贸易与投资的相互替代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替代关系是指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

从静态角度分析,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方式进入一国市场,选择了投资便会替代贸易,尤其是在两国生产函数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替代效应更为明显。

贸易替代论的代表以蒙代尔(Robert A.Mundell 1957 )、维农(R.Vernon1966 )为首,蒙代尔在传统H-O模型生产要素察赋理论上,放松了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从而提出了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

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即是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厂商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即所谓的Rybczynski线)实施跨国直接投资,那么这种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在相对最佳的效率或最低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贸易的完全替代,从而也就出现了”贸易替代型对外直接投资”。

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是企业在产品的不同阶段所进行的策略性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是替代对外贸易的更高阶段企业行为。

以蒙代尔等为代表的关于FDI对国际贸易的替代理论有效地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个国家之间发生的直接投资,特别是美国对欧洲和日本的投资。

(二)贸易与投资的相互补充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补充和创造效应主要是指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在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创造新的贸易机会,使贸易在更大规模上进行。

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替代贸易的同时也通常会创造对其他产品(中间产品、技术)和劳务的需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通过收集我国1987—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向量回归(var)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长期平稳的互补关系,并且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最后根据模型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以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向前。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 var模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其中出口贸易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近年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向前的两大动力,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相互影响。

而在我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促进,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等问题至今没有较统一的结论,因此,研究两者之间关系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蒙代尔较早提出贸易与投资相互替代理论,他认为关税等贸易障碍的出现会对不同国家的资本边际收益产生影响,因此会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或直接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为了绕过关税壁垒以克服贸易障碍对资本效率的抵消作用,表现为投资对贸易的替代。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从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为东道国吸收和普及,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

可见,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存在互补关系。

在国内研究方面,蔡锐(2004)、刘泉(2004)运用岭回归方法,利用1990-1999年间的数据,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于进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作用不大,与出口的关系则不显著;我国对非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累计对于进口没有影响,而对出口有一定影响。

张如庆(2005)对1982至2002年的fdi与ex、fdi与m等时间序列进行经济计量分析。

中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关系实证论文

中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关系实证论文

中国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替代、互补和融合。

本文在对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现状,分别对中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从短期与长期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实证研究1、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跨国公司的对外接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加大,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的关系。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究竟最终是替代了国际直接投资,还是促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蒙代尔(munddl,1957)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从传统h一0理论的两国家、两要素和两产品(2????)的分析框架出发,经过理论推导得出的结论是:在存在国际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跨国企业始终沿着特定的轨迹(即所谓的rybc’zynski线)实施国际直接投资,那么这种国际直接投资就能够在相对最佳效率的基础上,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与蒙代尔不同,小岛清(kojima,1987)边际产业转移fdi理论则认为,国际分工原则和比较成本原则既能解释对外贸易,也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因此可以将二者的综合理论建立在比较成本和比较利润率的基础上。

国际直接投资并不是对国际贸易的简单替代,而是存在互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直接投资创造并扩大了国际贸易。

与上述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理想情况下基于最终产品贸易与投资的观点不同,本文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分析后,来分析在中国出口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种什么关系。

2、中国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2.1、中国出口贸易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较快,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达到22072.7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稳居第三位(见表1)。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互补关系的一种解释

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互补关系的一种解释
国际贸易与国际( 直接 ) 投资之 间的关系 问题 , 始终是国际 经 济学领域理论和实 证研究的对象。蒙代尔( . ne ,9 7 RMu' l 15 ) dl 提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 间互相替代关 系的理论模型之后 , 经济学家进行了持续 的研究 ,尤其是大量 的实证分析显示 出, 两者之 间既存在替代 关系 , 也有互 补关 系。 但是 , 对这种双重关 系的理论解释一直不甚 圆满 , 其原 因可能 在于 , 对直接投 资的 理解 和 国际 贸 易 活 动 的把 握 均 存 在 偏 差 。
产品内贸易主要是跨国企业为实现全球范围经营成本最小化依据不同国家比较优势安排经营价值链的结果为基于跨国企业经营决策行为解释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由于现代经济中跨国企业主导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移以及劳动力国际流动等主要的经济活动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在跨国企业的子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进行其余的企业之间国际贸易也主要是与跨国企业有关

是 以企业建立 国外分支机构 而产生 , 或者是 以企业跨国界外包 而产 生 , 这些均 需要相应 的投 资 , 前者是通 常意义的对外直 接 投 资( D )后者是建立 合作网络 的关 系投资 ; F I, 其次 , 企业 的地 位不 可忽 略, 中间产品贸易与企业经营的区位决策和组织形 即 式选择密切相关 , 而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特征和市场结构特征 。 由于现有 的资 本流动理论 和国际贸易理论均 忽略企业 的 地位 , 使得两种 理论处于分 离状态 , 不能有效 解释直接投 资与 国际贸易之间的双重关 系。 如果把跨国企业 ( N 的决策作为 M E) 国 际贸易 理论 与直接 投资 理论 的 比较 F I的微 观基 础 , 跨 国企业 决策与贸易理 论 把 把直接投资看作 资本 流动 , 其规模 和方向由不同国家之间 对外 直接 投资 (D ) 有可能获得新 的理论结果 。 本文 就 的资本 收益差异决定 ,并不符合其本质特征 , ] 因为按资本流动 的一 般均衡分析结合起来 , 假定 原理 , 投资总是会从资本丰裕的地方流向资本稀缺的地方。但 是进行这样 的尝试 。我们 以垂直 型跨 国企业为研究对象 , 这样 , 业 企 现实中是大量 的资本流动是在 资本充裕 的发达 国家之 间进行 , 中间产品贸易仅 以跨 国企业 内部 贸易的形式实现 , 必然导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贸易的增 以至 卢卡斯 (.ua,9 0 困惑 为何 资本不 是从 富 国流 向穷 对外直接投资 的决策 , J cs 19 ) L 显示了对外投资与贸易之间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 系的 国。实际上 , 直接投资是一揽子经营资源在不同国家相同产业 加 , 这种互补性关系的基础在 于, D 对企业水平规模 经 FI 中的转移( 小岛清 ,9 1 , 18 )是企业经 营活动 的扩展 , 主要是无形 基础在于 , 外部经济 和动态规模经 济的影响 , 简单 的实例提供 了一种 资产的转移 , 如专利 、 非专利技术 、 管理技能 、 商标等 , 通过无形 济、 资 产 在 国 外 生 产 或 销 售 产 品 与 服 务 ( .e o .9 6 , 接 投 经 验 证 据 。 RV r n 19 )直 n 资的资金来源通常也并非来 自母 国 , 可能从国际金融市场或东 二、 贸易 类型 和直接 投资 道 国金融市场获得 , 分支机构运转 之后 , 润再投资 也将 成为 利 为解 释 国 际贸 易 与 直 接 投 资 的关 系 , 要 界定 贸 易类 型 和 需 资金来 源之一 。因此 , 将直接投资简单看作资本流动是不恰 当 直接投资的含义。 的( 马库 森 ,02 。 2 0 ) 国际 贸易是 国家之间产品和服务的交换 , 一国的进 出 E规 l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贸易的原因和贸易的影 响 , 前者 旨 模反 映了该 国经济参与 国际分工 的程度 , 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 在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以及 贸易模式 的决定 , 后者侧重说 率水平。从最终 的意义上说 , 一国的进 口总是用 出 口来支付 , 所 明贸易利益 的来源 、 贸易利益的 国际间分配以及国际贸易对 国 以, 重要的是出 口与进 口差 额的净出 口规模 , 同时 , 一国进 出口 内收入分配的影响( 李坤望 ,0 6 。已有的贸易理论侧重于 国 的结构反 映了该 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 , 20 ) 也决 定了该 国比 家水平上 禀赋条件 差异 , 者产 业水平的市场结构特 征 , 或 这对 较优势所在 。对 国际贸易有不 同的分类方法 , 出于本文 分析 的 解释最终 产品国际贸易的原因 、 模式 和利益 , 均可 以得 到有价 需要 , 我们把 国际贸易分为产 业间贸易 、 产业 内贸易和产 品内 值的结果 。但 2 0世纪 7 0年代以来 , 基于垂直专业化的生产过 贸易 。 程分割 ( ameti )一种产 品生产链 条 的不 同部 分位 于不 f g nao , r tn 产业 间贸易是 以不 同要素密集 度为特征 的产 品之间 的贸 同国家 , 而形成 中间产 品贸易 , 从 它与最终 产品贸易有着 显著 易 , 资源 ( 如 土地 ) 密集型产 品 、 劳动密集 产 品 、 本密集 型产 资 区别 ( 文 ,06 。首 先 , 田 20 ) 以要 素 流 动 为基 础 , 这 种 贸 易 或 者 品 、 即 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等。 一般而言资互补关 系的一种解释

中国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分析

中国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分析

中国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分析【摘要】:伴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促进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不可忽视的现象。

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研究成了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走出去”战略提出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大量研究文献中,我们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的补充作用大于它对出口的替代作用,然而落实到具体产业,对外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还是替代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全面系统的从边际产业角度对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进行研究,探寻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数量变动、贸易结构转换和贸易顺差转移的作用原理和最终效果。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客观的分析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以及如何扩大这种贸易效应是本文的重点。

首先在明确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我国边际产业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

在进一步探讨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时,分别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顺差转移三个方面全面深入的分析边际产业对外投资对贸易产生的效应。

指出边际产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通过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搜集市场信息、规避贸易壁垒以及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同时,利用边际产业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间接改变出口商品结构,此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还可以转移我国贸易顺差。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同时可以部分转移我国贸易顺差。

最后,指出要扩大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必须构建促进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还应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年直接投资额 @==>(56+?上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投资累计 A=>(?非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年直接投资额 @A=>(56+?上年非发达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累计 B=>(?中国对发达国家年直接投资额 @B=>(56+?上年中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累计 BA>(?中国对非发达国家年直接投资额 @BA>(56+?上年中国对非达国家直接投资累计 B=(C<DE5?中国从发达国家年进口额 BA(C<DE5?中国从非发达国家进口额 ;=:;<DE5?中国对发达国家年出口额 ;A:;<DE5?中国对非发达国家年出口额
/ 国能较好地曲线 **2 而 / 国 为 332 但当 . 国向 / 国的 0 商品进行直接投资时 !/ 国 的生产可能曲线变为 334 " ’ 和 5 分别为两国期初的生 产点 ! 因为 ’ 点上的切线斜率小于 5 点上的切线斜 率 ! 所以 . 国的 1 产品 !/ 国的 0 产品相对来说具有比 较优势 ! 根据 !6#6$ 定理 !. 国会出口 1 商品 !/ 国会 出口 0 商品 " 假设此时 !. 国 0 产业向 / 国 0 产业进行直接投
-©Kª«§3897:;<3,=2
多的 " 谢冰 &2... ) 通过总量上的简单的实证分析得出
!"#$%&’()*+,
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的重大的国策 ! 自提出 以来 ! 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推动作用 " 从 国际直接投资的角度看 ! 一方面 ! 中国的优惠政策吸 引了大量的外商来华投资 ! 它们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 质的飞跃 # 另一方面 ! 自我国政府提出 $ 走出去 % 的方 针之后 ! 我国的海外直接投资企业象雨后春笋一样多 了起来 !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母国的地 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 世界投资报告 (!!""# )" 很显然 ! 国际间的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是存在一 定的关联性的 " $%&’())*!"+,- 认为 ! 如果两国的生产 函数相同 ! 按照 ./0/1 的要素禀赋比率定理 ! 可以得 出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间是替代的关系 " 而小岛清 &!",, ) 认为在资本丰富与劳动力密集的两国之间 ! 国 际直接投资是资金 * 技术 * 管理经验的综合体的转移 ! 通过改变东道国的生产函数与消费水平 ! 促进两国的 贸易的发展 " 在国内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是非常之
2’!"#$%&’(3!14!+2’"")#4!02’*"")#56+4!-2’!")#4!72’*!")#56+ 4!8((’+,)4!92’!-)% 4" 4!8((’+,)4!92’"-./ 4" 2’!0#$%&’(3!14!+2’0")#4!02’*0")#56+4!-2’!0)# 4!72’*!0)#56+4!8((’+,)4!92’!-)% 4" 2’.0 :;<&’(3!14!+2’0")#4!02’*0")#56+4!-2’!0)#4!7*!0)#56+ 4!8((’+,)4!9 " 2’0-./ 4"
./h6
-. * ./ 0 12 3 4 56 7 89 * :;
<=>?@A << B C/DEFGH *IJKL
M
! ! ! ! QR+S
N
O
P
TUVW>XY*Z[\]^_0123‘-ab^0123*cdefg01
234h6*ijklmX?@A*n C/DEHFG*opqrstk]^_0123u-ab^ 0123vwxkX-a4yza{u-a4|yza{v}~ck*IJfgkJ -a*a/01234h6m9jk aQZ[*tkWtW! [VW* [ a/0123 h69 C/DEFG KLw M O Nk 7"," k ¡Z_Z¢£¤Zj 6..6 ¥fgkfgw¦§./23¨ Pk7"," k ¡Z_Z¢£¤Zj 6..6 ¥fgkfgw¦§./23 U$¬­®§> U¯°«§7..,/;";=?2..=@.8/.=.9.2/.!.+
相关解释变量: (+ ) (0 )
2’.":;<&’(3!14!+2’"")#4!02’*"")#56+4!-2’!")#4!7*!")#56+
$&’’(’)*+,,-. 认 为 通 过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可 以 引 进 新 技
术, 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 因而 " 国的某些劳动密 集型产业已经成为小岛清指出的所谓的 “边际产业” , 适合于向与 " 国经济水平相当以及不发达国家转 移, 以提高利润水平。这样, " 国就成为了投资母国, 如果 " 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所输出的资金不影响 " 国 这 的生产可能曲线,则 " 国就相当于上图中的 / 国, 样 " 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了其进出口。因而按照 小岛清的理论, " 国的投资对象国与投资母国的双重 身份都能扩大 " 国的对外贸易。
. , 世界经济研究 -:;;< 年第 = 期 . !"
;<&<=>?@A0BCDEF&GH
贸易。这就是所谓的投资与贸易是互补性的。 “边 际 产 业 理 论 ” , 由 此 分 析 结 果!小 岛 清 提 出 了 他认为, “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 (投资国) 已经处 于 或 即 将 处 于 比 较 劣 势 的 产 业 —可 —— 称 为 边 际 产 — (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 业—— 产业) 依次进行。” 析: +9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与中国与发达国家 贸易之间的关系; 0+ 中国与非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与 中国与非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赖明勇等 (0110) 表示, 发展中国家对 #$% 有一个吸收能力的问 题,对于那些国内具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而 并 言!#$% 的技术能够很好适用于东道国的国内生产、 很快为当地企业所模仿,但对于国内初始技术水平很 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 先进的外商企业技术并不适应 于当地生产技术情况。 因此我们认为, #$% 在中国发挥 作用由于中国的吸收能力而存在时滞问题, 同理, 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也存在时滞,因而在模型中引入 上年 #$% 累计与上年中国对外投资累计两个变量。由 此, 我们建立以下模型:
- ’ 世界经济研究 (2..= 年第 8 期 !"
结论 + 在华 345 与中国的进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 系 ! 从而支持小岛清的理论 # 杨 &6... ) 考 虑 到 时 滞 的 影响 ! 在模型中引入上年度外商直接投资累计 ! 并把 被解释变量分为工业产品与初级产品 ! 进行 回 归 分 析 ! 得出结论 ! 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是正相关 性 ! 而且 ! 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 ! 对进口的结构没有影响 " 詹晓宁等 &6..6 ) 也认为由于 在华 345 的存在 ! 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 中国出 口商品的竞争力扩大 ! 有利于中国的出口 " 有关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 秦斌 &7""+ ) 认为国内的一 些传统加工业市场已趋于饱和 ! 中国的某些 产 业 已 ,沦为 % 边际产业 "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将具有优势的传 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技术扩大到其他的国家 ! 以带动 出口 " 鲁桐 &6... ) 调查了中国在英国的海外企业 ! 认 为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 收 集 信息与吸收技术 & 特别硬件技术 )! 而不是在于带动贸 易"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 ! 国内目前的研究把中国的
世界宏观经济因素 55E:’>? 表示随着时间的变化, 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用 +、 0、 -…… F 表示
*+,-./01234
5 6# ,-./&78
由于在第二节的分析中我们得到中国是具有投资 对象国与投资母国双重身份的结论, 因而, 在研究中国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时,根据小岛清 理论,应该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引入模型中,但鲁桐 , 周蓉 (+,,,) 均认为中国对发达国家投资的目 (0111) 的是为了吸收技术, 不是为了贸易。 而周蓉 (+,,,) 同时 认为中国对非发达国家(与中国经济水平类似的国家 以及不发达国家) 的投资是为了扩大出口。因而, 我们 假定中国对发达国家投资和中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投资 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做实证时,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
’()&%( & ’" 这一理论是以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
异和生产各种商品利用这些要素强度的差异作 为 对 外直接投资的依据的 " 而小岛清认为该假设过 为 简 单 ! 直接投资不单是资本的流动 ! 而且还包括 * + 技 术 , (-+ 管理 , 的总体转移 " 由此看来 ! 小岛清使用了生 产函数 ’() &% (&(* (- ’! 该函数体现了在李嘉图比较 成本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维度的发展 " 在这个意义 上 !小岛清成功地建立起一个融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 投资于一体的宏观分析框架 " 小岛清还认为 ! 当投资 国把这个综合体转移到受资国时 ! 通过工人 ( 管理者 的培训 ! 以及诱发竞争等形式 ! 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先 进的生产函数会被受资国所接受 " 因而 ! 两国的技术 差距越小越好 " 在这两个假设下 !可以提出以下模型 # 假定有 .(/ 两国 !. 国相对资本丰富 !0 产品是劳 动密集型 !1 产品是资本密集型 ! 两者均采用先进的 生产函数 !因而 ! 在 . 国 !1 商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 ! 按 照 ) 边际产业理论 *!. 国将对 / 国的 0 商品进行投资 ! 而由于两国的技术差异较小 ! 因而先进的生产函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