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与积累运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1
小学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部编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画“”的句子属于___,体现了___的高贵品质。
2.从画“”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__”可以体会到海力布牺牲自己救乡亲们的坚定决心。
3.联系全文,说一说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统编版五(下)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百花园(33分)一、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4分)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ɡòuɡōu)火。
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情在心底萌.(ménɡmínɡ)发。
抬头望去,那澄.(dènɡchénɡ)澈.(chè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明晃晃.(huǎnɡhuànɡ)的太阳下,聪聪捉住了一个蚂.(mǎmà)蚱,他兴奋地拴.(shuān suān)起蚂蚱的腿,乐得合不拢嘴。
二、读拼音写诗句,我会把字书写得工整、美观。
(7分)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里。
(12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瞎逛拨草铁铲B.锄头拴紧成认C.樱桃桑叶排徊D.随意阴凉蚂蚱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答应了一声,拔.腿就跑了。
B.爸爸刚买了5ɡ手机,就迫不及待地给出差在外的妈妈拨.了个电话。
C.自从转校之后,原本活拨.外向的他变得沉默了。
D.战士们跋.山涉水,终于胜利到达了目的地。
3.下面关于“拉”字解释的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是()【拉】①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着自己移动;②用车载运;③拖长;④闲谈;⑤牵累、拉扯;⑥拉拢、联络;⑦帮助。
A.老师拉.长声音说话。
(②)B.妈妈正和保姆拉.家常。
(④)C.他现在有困难,我们应该拉.他一把。
(⑦)D.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①)4.下面词语与相应的解释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B.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C.巍峨雄奇:形容人很高大雄伟。
D.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5.对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检测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景阳冈(节选)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
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本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大名著是《》《》《》2.根据课文将下列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踢轮揪提打劈3.画“”的句子中加点字“般”的意思是。
这“三般”写出了大虫的。
4.选文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为什么要这样写?二、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完整版)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1-8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1-8单元测试题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质量抽查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书写分:3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运用(3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qīng xīfǔmōxiūsèlǐmào shuāi jiāo()()()()()二、请选择读音全对的一项()(2分)A、低吟(yíng)妖娆(ráo)杯水车薪(xīng)B、冰碴(zhā)子隧(suì)道戎(róng)装C、矗(chù)立拘束(shù)狰狞(níng)D、匕(bì)首开凿(zhuó)逞(chěng)凶三、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严阵已待稀簿效率B、美伦美奂渲染勾勒C、驼鸟不翼而飞疾弛D、摔跤商贸斗志高昂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的一个成语写一句话。
(4分+2分)一()千里()黄一体始料不()翠色()流()飘带舞杯()车薪银装()裹()寝忘食五、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4分)分辨分辩开朗明朗1、兄妹俩在()着白杨树的个性特征。
2、你能()出牧场上哪是领头羊吗?3、这些蒙古族人们具有热情、()、豪爽的个性特点。
4、只有在草原上才能看到这样()的天空。
六、本学期,你一定又积累了不少古诗,请写出两句描写西部的诗句。
(4分)(1)(2)七、按要求完成句子。
(4分)1、通过学习第一组课文,使我领略了祖国西部的奇丽风光。
(修改病句)2、春天的草原是多么美丽的季节啊!(修改病句)八、根据内容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2分)1、《草原》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还写了长篇小说《茶馆》。
()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它既是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又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谊之路和文化之路。
()九、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共10题;共41分)。
1.读一读,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ao mao)的海边,我们点起重(gdu go。
火。
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e ng ming)发。
抬头望去,那澄(d e ng h e ng 遨(che c。
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蔓(ma o ma o)耋(di e d e)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
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纹(zuizhu] 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2.选择音节填入句子中。
zh o ng zh o ng①祖父种__________ 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d a ng d a ng②当________ 祖父看到我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____________ 做谷穗留着时,哈哈大笑起来。
3.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M亮一________ 拄子几________ 大苇坑一_______ 明月一________ 知了几________ 土山4.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正重其事颇副盛名蜡月天气眷峦祖国好好宝存顶天力地5.选字填空。
竟竞境① 想不到外祖父_________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②智力________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
③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__________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④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 ____________ 凉飕飕的。
⑤保护环,人人有责。
6.按查字典要求填空脸”查音序,除部首还有■画。
字典里的义项有:① 靠近;对着。
②来到;到达。
③将要;快要。
④照着字画模仿。
给以下词语选填合适义项的序号:身喷其境,血帖写字,临危不惧,临用J赠言7.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拉:A用力使东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某处移动;B用车载运;C拖长;D 闲谈;E牵累、拉扯;F拉拢、联络;G帮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根据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桑树(sāng) 篝火(gōu) 徘徊(huí) 水瓢(piáo)B.供职(gòng) 倭瓜(wō) 澄澈( chéng) 点缀(zhuì)C.蚌壳(bàng) 燕园(yān) 渺小(miáo) 啃掉(kěn)D.秉性(bǐng) 眷恋(juàn) 铲地(chǎn) 承认(céng)2下列词语中的“趣”与“情趣”的“趣”意思相同的是( )(3分)A.趣味B.识趣C.知趣D.旨趣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5分)经过人们辛勤的gēng yún( ),树上现在已经长满了yīng tao( )。
每到春天,树丛间hú dié( )飞舞、màzha( )蹦跳,顽皮的孩子也会追着、跑着,xiā nào( )一阵。
整个树林越发显得生机盎然。
三、依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3分)中号牌,好买一辆汽车。
究工作。
3建设“一带一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紫荣,是到大家的帮助。
A.盼望期望希望渴望B.盼望希望期望渴望C.期望希望渴望盼望D.期望渴望希望盼望四、读句子,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1分)1.(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改为陈述句)(3分)(2)仿写句子。
(3分)童年是一本书,书里有我们美丽的回忆:童年是一艘2八月,天多热。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2)模仿句子的写法,用一两句话描绘出“冷”的情景。
(3分)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9分)1.《村晚》中表现童趣的诗句是2.下列作家和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稚子弄冰》——杨万里《呼兰河传》——萧红B.《月是故乡明》——冰心《村晚》——雷震C《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梅花魂》——陈慧瑛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 100分时间:60分钟)一、基础知识。
(34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分)清澈.()莱.茵河()啃.咬()水瓢.()虬.枝()眷.恋()凉飕.飕()晃.动()拴.住()耘.田()2.看拼音,写词语。
(8分)bái zhòu gòng shì sāng yè yīng táo()()()()bá cǎo gē kāi xiā nào chǎn zì()()()()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5分)(1)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2)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
()(3)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4)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
()(5)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4.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5分)(1)外祖父( )读了不少经、史、诗、词,( )能书善画。
(2)太阳( )出来,榆树的叶子( )发光了。
(3)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 )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
(4)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要有梅花的乘性才好!(5)( )船快开了,( )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5.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一选,填序号。
(5分)A.设问B.拟人C.排比D.反问E.对偶(1)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2)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5)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6.在下列句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类文阅读试卷(附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古诗三首》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这句话出自()代诗人()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的场景。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掉在地上的声音比作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古诗中很常见,请从你积累的古诗中选两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这两句诗选自《稚子弄冰》,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 )b.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孩子们)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林而过,忽然听到了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 )c.诗句中的“玻璃”指的是我们现代的玻璃。
( )d.这两句诗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味。
( )【参考答案】(1)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稚子弄冰》。
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2)①答案“玻璃”落在地上破碎的声音示例: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②答案 a.√ b.√ c.× d.√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xīng xìng)(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祖父的园子》一文重点写了作者自由自在的。文章描绘的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富有童话色彩的图画,这里的一切都是的,这是作者。(4分)
(3)季羡林先生认为月是________明,这表达了他对______________之情。我国有许多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如: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再如: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12分)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①。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铮: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五下第一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
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8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
2.敲成玉磬穿林响,。
3.,短笛无腔信口吹。
4.,报得三春晖。
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父的园子》一文中,祖父的园子里充满生机,自由自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三)祖父的园子(节选)(12分)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பைடு நூலக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37分)
(一)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13分)
1. 将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写了作者做的哪些事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趣而连贯地说:( )
4.呆而结巴地说:( )
五、口语交际。(12分)
五(1)班要举行以“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请你帮状状完成下列任务。
1.状状首先要确定交 流对象:____________;了解他(她)的童年岁月的方式是:____________。(4分)
2.状状想提前准备一份问题清单,请你帮他列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8分)
B.《月是故乡明》一文中,作者对比了世界其他地方的月亮与家乡的月亮,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依恋与牵挂。
C.《梅花魂》一文通过写一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眷恋。
D.“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出了诗人对农民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的同情。
三、课文内容回顾。(32分)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古诗的作者都是代诗人,都是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生活的。我能分别写出三首诗中描写儿童的
(二)、1.B
2.(1)清晨,儿童将铜盆里冻的冰剜下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当铮。
(2)敲得响声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们把它敲摔碎了。(意思对即可)
3.诗中的稚子不惧严寒,清晨脱冰,可见他天真幼稚;他把冰块当做银钲来敲击玩耍,可见他非常的调皮可爱。
(三)1.蜻蜓飞得那么快,不会追得上。
(4)《梅花魂》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外祖父______________之情。(10分)
四、“说”字成语。(8分)
1.多而流畅地说:( )
2.乱而无章地说:( )
一、1.也傍桑阴学种瓜 2.忽作玻璃碎地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 4.谁言寸草心
二、D
三、(1)宋 自由快乐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2)童年生活 自由 童年快乐的源泉
(3)故乡 故乡的思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低头思故乡
(4)读诗时无声地落泪 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 送别时泪眼蒙眬
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 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四、1.口若悬河 2.语无伦次 3.娓娓道来 4.张口结舌
五、1.爷爷 访谈
2.(1)您做过的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2)您小时候最喜欢和小伙伴们玩哪一种游戏?
六、(一)1.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桑阴 2.① ①
3.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1.“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璨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3分)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2.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6分)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稚子弄冰》中的稚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分)
昼出耘田,村庄儿女各当家 。
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学种瓜 。
1.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4分)
耘田 ( )①在田里锄草 ②犁地
傍 ( )①靠近 ②并排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写了作者吃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等事情。
3.我体会到了作者在园子里尽情玩耍时自由、快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