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_畅明琦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作者:程国栋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刊名:中国科学院院刊英文刊名: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年,卷(期):2003,18(4)被引用次数:165次1.Chapagain A K;Hoekstra A Y Virtual water trade: A quantification of virtual water flows between nations in rela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of livestock and livestock products. In: Hoekstra A Y edited. Virtual Water Trad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 20032.Hoekstra A Y;Hung P Q Virtual water trade: A quantification of virtual water flows between nations in relation to international crop trade. In: Hoekstra A Y edited.Virtual Water Trad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20033.Allan J A;Karshenas Managing Environmental Capital: The Case of Water in Israel, Jordan, the West Bank and Gaza, 1947 to 1995. In Allan, J A & Court, J H (eds.)1996. Water, Peace and the Middle East: Negotiating Resources in the Jordan Ba-sin4.Turton A R;Moodley S;Goldblatt M An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virtual water in Southern Africa in meeting water scarcity: an applied research and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Group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GEM) and IUCN (NETCAB) 20005.Ohlsson L The turning of a screw: Social resource scarcity as a bottle-neck in adaptation to water scarity 20006.Hoekstra A Y Virtual water trade: an introduction. In:Hoekstra A Y edited. Virtual Water Trad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20037.Allan J A Virtual water:A long term solution frr water short Middle Eastern economies? 1997 British Association Festival of Science 19971.李泽红.董锁成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基于水足迹的视角[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11(1)2.苏芮.陈亚宁.张燕.李卫红.冷超新疆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及其用水效率评价[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3.高秋杰.田明华.吴红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与述评[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1(1)4.成丽.吴迪.王洪玉粮食贸易对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 2011(1)5.邹君.胡娟.杨玉蓉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中的虚拟水平衡动态变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1)6.QIN Li-jie.ZONG Sheng-wei.CHANG Yong-zhi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virtual water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s effect on regional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China:1995-2007[期刊论文]-生态经济(英文版) 2010(1)7.王喆.王红瑞.来海亮.谢琼.高媛媛北京市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期刊论文]-水利经济 2010(2)8.孙才志.陈丽新我国虚拟水及虚拟水战略研究[期刊论文]-水利经济 2010(2)10.马育军.李小雁.徐霖.王卫.张晓影虚拟水战略中的蓝水和绿水细分研究[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10(4)11.周姣.史安娜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研究综述与展望[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4)12.辛绍翠虚拟土地战略在优化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策略浅析[期刊论文]-中国商界 2010(3)13.孙才志.刘玉玉.陈丽新.张蕾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兼论"虚拟水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10(7)14.基于虚拟土战略看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15.高太忠.庞会从.余国山.杨柳虚拟水理论在河北省的应用[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10(3)16.乔光建.苑振海.贾黎婷基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及其效益分析[期刊论文]-水利经济 2010(5)17.曹永强.姜莉.张伟娜.刘琳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农产品虚拟水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水利经济 2010(5)18.马超.田贵良.谢文轩虚拟水战略视角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人民黄河 2010(10)19.张艳红.苗慧英.高巍.冯策虚拟水理论指导下的农业用水安全建议[期刊论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0(4)20.王新华.龚爱民.郭美华.宋天文.刘慧梅玉溪市生产耗水量与水足迹评价[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10(3)21.邹君.谢杨艳.李伯华.田亚平.毛德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粮食生产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5)22.王新华.龚爱民.郭美华.陈永志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大理州水资源利用评价[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20)23.田爱民.高士琼中国虚拟水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科技与生活 2010(19)24.张燕明论虚拟水之战略意义[期刊论文]-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25.赵建民.陈彩虹.李靖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2010(9)26.赵红飞.方朝阳基于虚拟水消费的郑州市水足迹计算[期刊论文]-水电能源科学 2010(2)27.邹君.杨玉蓉.毛德华.田亚平中国虚拟水战略区划研究[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10(2)28.张燕林.郑礼明中国粮食安全和虚拟耕地进口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垦经济 2009(12)29.刘七军.曲玮虚拟水基础理论研究及展望[期刊论文]-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6)30.常文娟.马海波国内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综述[期刊论文]-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9(3)31.朱启荣.高敬峰中国对外贸易虚拟水问题研究——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9(5)32.孙笑微.魏传江.付意成.朱启林虚拟水研究分析[期刊论文]-水利水电技术 2009(5)33.周姣.史安娜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前瞻思考[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 2009(6)34.王宇.邵孝侯.翟亚明贵州岩溶区农业水土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 2009(1)35.邹君.杨玉蓉.黄翅勤.毛德华中国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期刊论文]-地理科学 2009(1)36.邓晓军.谢世友.崔天顺.李艺.李晖南疆棉花消费水足迹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2009(2)37.刘哲.李秉龙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期刊论文]-技术经济 2009(12)38.王勇.肖洪浪.佟玉凤.王瑞芳.邹松兵.陆明峰干旱区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研究初探[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2009(4)39.李宗礼.夏军.冯起.刘光琇.司建华.沈清林石羊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策[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 2009(4)40.赵菊勤.张明军以粮食为载体的甘肃省虚拟资源流量计算[期刊论文]-干旱区研究 2009(3)41.邹君.杨玉蓉.毛德华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及其评价[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9(3)42.尚海洋.徐中民民勤县虚拟水及虐拟水战略研究[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8(6)43.畅明琦.刘俊萍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8)44.邹君.杨玉蓉.毛德华虚拟水战略背景下中国水资源安全形势与对策[期刊论文]-人民黄河 2008(10)45.李磊.吴晓华.LI Lei.WU Xiao-hua黑龙江省农产品虚拟水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科学·经济·社会2008(4)46.纪尚安.周升起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8(12)47.张燕.徐建华.吕光辉西北干旱区新疆水资源足迹及利用效率动态评估[期刊论文]-中国沙漠 2008(4)48.王红瑞.韩兆兴.韩鲁杰.何丽娟虚拟水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1)49.周姣.史安娜区域虚拟水贸易计算方法及实证[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4)50.齐晔.李惠民.徐明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能估算[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51.陈静虚拟水引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途径[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4)52.马忠.张继良张掖市虚拟水投入产出分析[期刊论文]-统计研究 2008(5)53.邹君.杨玉蓉虚拟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省水资源安全对策[期刊论文]-人民长江 2008(11)54.徐振辞.苗慧英.高巍河北省虚拟水战略分析与思考[期刊论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8(3)55.崔嫱.朱丽东.李凤全.姜永见.叶玮浙江省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56.马大伟.王兴利.郑敏双城市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分析[期刊论文]-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8(4)57.廖世春.韩建民甘肃民勤县水资源危机探析[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 2008(5)58.邹君.杨玉蓉.毛德华湖南省虚拟水战略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3)59.钟方雷.徐中民.张志强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8(4)60.邓群.夏军.杨军.孙杨波水资源经济政策CGE模型及在北京市的应用[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8(3)61.鲍超.方创琳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期刊论文]-地理科学进展 2008(3)62.秦丽杰.常永智.李明虚拟水战略下的我国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63.陈静.桂发亮.傅春缓解西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新途径——提高农村机械化,调整生产与消费结构[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3)64.徐中民.程国栋人地系统中人文因素作用的分析框架探讨[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08(3)65.高孟绪.任志远.郭斌.李小燕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水足迹省区差异分析[期刊论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1)66.邓晓军.谢世友.王李云.黄岩城市水足迹计算与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期刊论文]-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67.王克强.刘红梅.刘静虚拟水研究文献综述[期刊论文]-软科学 2007(6)68.张士军.宋春丽虚拟水贸易和我国贸易资源观的战略选择[期刊论文]-湖南农机 2007(1)69.刘钦普.曹建军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回顾和展望[期刊论文]-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6)70.孙克比较优势理论在虚拟水贸易中的应用——以中美农作物产品贸易为例[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7(6)71.龚宇.王璞.王聪玲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量与贡献分析[期刊论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2.王红瑞.王岩.王军红.董艳艳.韩兆兴北京农业虚拟水结构变化及贸易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7(12)73.肖俊.贾晓斌区域虚拟水交易理论研究[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9)74.时丽艳.王力.何冬晓水资源短缺的有效解决途径——虚拟水战略[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8)75.刘博.康绍忠虚拟水引入对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影响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7(8)76.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及在江苏省耕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7(10)77.钱小龙.管华.谢国琴.薛叔娟我国水资源安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菏泽学院学报 2007(2)78.王红瑞.董艳艳.王军红.王岩.韩兆兴北京市农作物虚拟水含量分布[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7(11)79.范群芳.杨庚银.陈瑜基于IWRM的可替代水源利用研究[期刊论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6)80.严志强.颜章雄.胡宝清.黄宗葵虚拟土地、虚拟土地战略与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理论探讨[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 2007(10)81.郑炜.刘胜祥.吴展波.谈昌莉.张曦.翟立虚拟水方法在干旱地区灌溉工程中的应用——以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为例[期刊论文]-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5)82.邓晓军.谢世友.王新华重庆市2004年的水足迹分析[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5)83.郭梅.许振成.彭晓春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综述[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07(3)84.邓晓军.谢世友.杨诗源.王李云水足迹分析法在山东省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2)85.李玉文.徐中民社会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7(6)86.成自勇.张芮.魏巍.丁林.李晓玲中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水利经济 2007(1)87.李泽红.董锁成武威绿洲农业开发对民勤绿洲来水量的影响——基于水足迹的视角[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11(1)88.杨振.牛叔文.王志锋.刘会敏水利投入对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估——以甘肃省为例[期刊论文]-农业科学研究 2007(1)89.王雪北票市傍河水源地供水安全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790.袁进琳.叶建桥.姜丙洲.田玉龙宁夏节水型社会经济结构体系建设[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6(9)91.龙爱华.徐中民.王新华.尚海洋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6(10)92.马涛.陈家宽虚拟水贸易在解决中国和全球水危机中的作用[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6(11)93.潘冰.李洁美辽宁省水资源足迹的计算及评价[期刊论文]-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 2006(9)94.颜章雄.严志强.黄宗葵广西县域粮食安全评价与虚拟土地战略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8)95.赵传燕.程国栋西北干旱区生态需水研究[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6(11)96.张梅丹东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97.刘宝勤.封志明.姚治君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6(1)98.成自勇.张芮中国农业水土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期刊论文]-生态环境 2006(6)99.王志良.杨婷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性思考[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6(6)100.隋丹.屠梅曾虚拟水贸易——实现水资源安全的有效途径[期刊论文]-上海管理科学 2006(5)101.王红瑞.王军红中国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06(4)102.董文福1990-2002年中国农产品"虚拟水"的变化分析[期刊论文]-中北大学学报 2006(6)103.郭斌.任志远陕西省2003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期刊论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6)104.周志田.杨多贵虚拟能--解析中国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的新视角[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6(3)105.王红瑞.董艳艳.王军红.韩兆兴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06.焦文献.徐中民.尚海洋.程怀文基于ImPACT等式的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分析——以甘肃省虚拟水消费为例[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6(5)107.程国栋.肖洪浪.徐中民.李锦秀.陆明峰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6(3)108.秦丽杰.邱红.陶国芳粮食贸易与水资源安全[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 2006(1)109.赵军.付金霞虚拟水理论在河西走廊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人民黄河 2006(2)110.胡宝清.杨旺彬.邵晖虚拟土安全战略及其在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以广西都安和田东县对比分析为例[期刊论文]-热带地理 2006(2)111.郑芳虚拟水贸易浅议[期刊论文]-农业科技管理 2006(2)112.罗贞礼基于虚拟土视角下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探讨[期刊论文]-国土资源导刊 2006(2)113.李凤全.朱丽东.王天阳.叶玮浙江快速城市化时期水生态足迹与水安全战略探讨[期刊论文]-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1)114.邱德华区域水安全战略的仿真评价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115.耿小娟水战略探析及其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16.李晓丽考虑生态环境需水的城市水足迹研究——以大连市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6117.吴小刚.程立跃.应向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若干经济措施浅议[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5(13)118.张翔.夏军.贾绍凤水安全定义及其评价指数的应用[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5(3)119.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苏志勇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5(3)120.柳长顺.陈献.刘昌明.杨红虚拟水交易: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一种选择[期刊论文]-资源科学2005(2)121.王新华.徐中民.李应海甘肃省2003年的水足迹评价[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5(6)122.张爱胜.李锋瑞.康玲芬节水型社会:理论及其在西北地区的实践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5(10) 123.罗贞礼.龙爱华.黄璜红三角区域农产品虚拟水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5(6)124.邹红实施虚拟水战略:优化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期刊论文]-唯实 2005(10)125.周俊菊.王静爱.石培基虚拟水及其在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5(9) 126.李如忠模糊物元模型在区域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5(5)127.黄晓荣.裴源生.梁川宁夏虚拟水贸易计算的投入产出方法[期刊论文]-水科学进展 2005(4)128.吴普特.冯浩中国节水农业发展战略初探[期刊论文]-农业工程学报 2005(6)129.王学全.卢琦青海共和盆地虚拟水消费及其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林业科学研究 2005(4)130.王士武.陈金迪水资源综合规划中若干概念诠释[期刊论文]-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4)131.王树谦.梁灵君浅析ET与农作物产品虚拟水之间的关系[期刊论文]-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5(6)132.朱一中.夏军.王纲胜张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情景决策[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5(5)133.崔亚楠虚拟水理论与北京地区用水结构分析[期刊论文]-北京水利 2005(4)134.中国2000年水足迹的初步计算分析[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5(5)135.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5(5)136.占车生.夏军.丰华丽.刘苏峡.刘蕾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的水问题综合评估研究--以三工河流域为例[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5(2)137.王新华.张志强.龙爱华.徐中民虚拟水研究综述[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1)138.龙爱华.张志强.徐中民.苏志勇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期刊论文]-水科学进展 2005(3)139.王学全.卢琦生态足迹理论在青海省共和县荒漠化自然资本核算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林业科学 2005(3) 140.李新文.陈强强国内外虚拟水研究的发展动向评述[期刊论文]-开发研究 2005(2)141.邱林.和吉用虚拟水战略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思考[期刊论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5(1)142.方卫华基于虚拟水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广西水利水电 2005(2)143.徐中民.程国栋.邱国玉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5(2)144.罗贞礼.黄璜红三角地区农产品虚拟水的计算分析[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5(3)145.马涛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学位论文]博士 2005146.刘永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47.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148.黄晓荣宁夏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149.王岩水资源约束下的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150.黄小锋水资源系统安全分析理论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51.于兴丽生态足迹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我国小尺度区域和时间序列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5152.钟华平.耿雷华虚拟水与水安全[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4(5)153.张耀生.赵新全.李春喜.薛白.代建聪黑河上游生态建设的模式与效益[期刊论文]-中国沙漠 2004(4) 154.杨振.牛叔文.常慧丽虚拟水战略:拯救民勤绿洲的新思路[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6)155.王新华中部四省虚拟水贸易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9)156.孙雪涛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期刊论文]-中国工程科学 2004(1)157.汪一鸣银川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158.龙爱华.张志强.苏志勇生态足迹评介及国际研究前沿[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4(6)159.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4(4) 160.徐中民.龙爱华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4(6)161.罗贞礼.龙爱华.黄璜.徐中民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期刊论文]-冰川冻土 2004(5) 162.张志强.程国栋虚拟水、虚拟水贸易与水资源安全新战略[期刊论文]-科技导报 2004(3)163.罗贞礼.黄璜.傅志强.刘冰郴州市农产品虚拟水的量化分析[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3)164.王新华中部四省虚拟水贸易的初步研究[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165.祁永安基于遥感和GIS的民勤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166.陈家琦.钱正英关于水资源评价和人均水资源量指标的一些问题[期刊论文]-中国水利 2003(21)167.高秋杰.田明华.吴红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进展与述评[期刊论文]-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11(1)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kxyyk200304006.aspx。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的体系框架,深入剖析其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明确学科的定位与使命。
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的研究前沿,包括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的影响、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水文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
本文还将探讨当前水文水资源领域面临的热点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与危机、水权与水市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可持续性等。
通过对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本文旨在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水文水资源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为全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二、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水资源问题的日益凸显,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已逐渐形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多学科的交叉领域。
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水文学和水资源学内容,还融入了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核心在于对水循环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模拟,包括降水、蒸发、入渗、径流等各个环节。
在此基础上,学科体系进一步扩展至水资源的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等方面,形成了水资源工程学、水资源管理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同时,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还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通过与环境科学的结合,研究水资源的污染与治理;通过与生态学的结合,探讨水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通过与气象学的结合,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通过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结合,评估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合理配置。
在研究方法上,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强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注重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模型的构建与验证,以及预测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_畅明琦

第18卷第8期2008年8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 h i n a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V o l.18N o.8A u g.2008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畅明琦1,2 高级工程师 刘俊萍3 副教授(1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100054 2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太原0300013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32)学科分类与代码:620.1099;570.5530 中图分类号:X37;T V213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479024)。
【摘 要】 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界定与相对明确公认的概念。
针对该问题,对国内外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概念的界定做了回顾与评述。
讨论了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提出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水资源安全基础是健康的水循环,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与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
基于以上认识,阐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强调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涉及自然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的诸多子系统,人类必须与水资源系统和谐共处,合理分享水资源,水循环系统才会健康运行。
指出水资源安全的目标是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不因水资源的问题而受到威胁。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水循环; 水资源安全的主体; 水资源安全的基础;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B a s i cC o n c e p t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a n d I t s R e s e a r c hD e v e l o p m e n tC H A N G Mi n g-q i1,2,S e n i o r E n g i n e e r L I UJ u n-p i n g3,A s s o c.P r o f.(1C h i n a I r r i g a t i o n&D r a i n a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e n t e r,B e i j i n g100054,C h i n a2S h a n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T a i y u a n030001,C h i n a3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A r c h i t e c t u r e,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H a n g z h o u31003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s y e t,t h e r e i s n't a c l e a r d e f i n i t i o n a n d a c c e p t e d c o n c e p t a b o u t w a t e r s e c u r i t y o r w a t e r r e-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A i m i n g a t t h e p r o b l e m,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a n d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 o f w a t e r s e c u r i t y o r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g i v e n b y d o m e s t i c a n d o v e r s e a s s c h o l a r s.T h e b o d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i s d i s c u s s e d.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p e o p l e a r e t h e b o d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a n d t h e h e a l t h y w a t e r c y c l e i s t h e b a s e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W a t e r c y c l e i n c l u d e s n a t u r a l w a t e r c y c l e a n d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w a t e r c y c l e.B a s e d o n t h e s e c o g n i t i o n s,t h e b r o a d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n a r r o w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a r e d e s c r i b e d.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y s t e mi s a n e x o t e r i c a n d d y n a m i c a l s y s t e m,w h i c h r e l a t e s t o m a n y s u b s y s-t e m s w i t h i n n a t u r a l a n d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c o m p o u n d s y s t e m.O n l y w h e n h u m a n c o e x i s t s w i t h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h a r m o n i o u s l y a n d s h a r e s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r e a s o n a b l y c a n w a t e r c y c l e s y s t e mr u n h e a l t h i l y.A n d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t h e a i m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i s t o e n s u r e h u m a n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g a i n s t t h e d a n g e r s f r o m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p r o b l e m s.K e y w o r d s: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w a t e r c y c l e; b o d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b a s e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c e s s e c u r i t y;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文章编号:1003-3033(2008)08-0012-08; 收稿日期:2008-05-06; 修稿日期:2008-07-310 引 言全球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需水量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尤其是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等,全球水资源面临的压力将有增无减。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中国水资源状况与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一、本文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状况及其安全问题,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亿万人民的福祉。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深入分析水资源面临的安全问题,以期为国家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我们将首先梳理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及特点,阐述水资源在时空上的不均衡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从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灾害频发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当前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的不足之处。
我们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推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对于促进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水资源状况却呈现出复杂且严峻的局面。
尽管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在全球排名第六,但由于人口众多、地理分布不均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等因素,使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据统计,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甚至低于此。
从地理分布上看,中国的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特别是黄淮海流域,作为中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人口密集区,其水资源却严重短缺,年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8%,这使得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
从时空分布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季节性差异显著,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相对较少。
这种不均衡的时空分布导致了许多地方在旱季时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在雨季时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水资源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水资源系统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资源系统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继清;张玉山;李安强;纪昌明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水资源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尚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水安全理论研究历史和现状入手,系统界定了水安全及水资源安全的概念,重点阐述了水安全理论在水资源安全评价、水资源安全预警、虚拟水战略以及水资源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水安全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水安全理论发展的趋势及需要深入探讨的方向.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李继清;张玉山;李安强;纪昌明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102206,北京;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100053,北京;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2,武汉;华北电力大学,102206,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
【相关文献】
1.水资源态度与节水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徐小燕;钟一舰
2.水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贺丽媛;夏军;张利平
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徐德龙;张翔;吕孙云;刘彩云
4.现代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魏婧;梅亚东;杨娜;许银山
5.基于PSR-CGPM的区域"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安全评价研究 [J], 陈军飞; 陈琳; 刘黎明; 支彦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安全的研究进展及中国水安全问题

水安全的研究进展及中国水安全问题
龚静怡
【期刊名称】《江苏水利》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
其总水量的2.5%。
而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
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目前。
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
【总页数】3页(P28-29,32)
【作者】龚静怡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教育部,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
【相关文献】
1.2006,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提速——计划10年内解决全国农村饮水安
全问题 [J],
2.中国水安全现状的系统评价与问题清单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中国水治理研究”课题组
3.略论中国水安全问题与地下水的保障作用 [J], 吴爱民;荆继红;宋博
4.中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现状、问题及建议 [J], 王蔚蔚; 崔迪; 吕士健; 杨晶
博; 吴彬彬
5.中国西北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J], 李培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说明水窖和地头水柜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试分析汉江下游河段春季多发“水华”的原因。
① 沿途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汉江,使得水体 富营养化严重;
② 春季汉江流域降水少,水位低,水量小,污染物 浓度大;
③ 春季气温回升,光照充足,藻类繁殖速度加快; ④ 地处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水流速度缓慢,水体
自净能力弱; ⑤ 长江水的顶托作用,水体流动稀释作用减弱,藻
土渠输水
大水漫灌
③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主要表现:(1)农业用水:“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 灌溉方式,由于渗漏、蒸发,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是水资 源的浪费大户。
(2)工业用水: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我国工业万元产 值平均用水量高。
③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主要表现:(1)农业用水:“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传统 灌溉方式,由于渗漏、蒸发,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是水资 源的浪费大户。 (2)工业用水: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我国工业万元产 值平均用水量高。
② 水污染问题严重
1、原因: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污水 等造成的。 我国单位工业产值的污染排放量明显较高,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 增长,处理率也不高。
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规定,依据地表水水域环 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我国地表水分为五类:
归纳小结:我国水资源短缺原因及措施
水资源安全浅析与展望

中图分类 号 : V 1 . T 2 3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9 6 (0 )1 0 1 - 2 1 7 — 0 42 1 O — 0 9 0 1
展 的 重 要 物 质 保 障 对 水 资 源 安 全 的定 义 主要 体 现 在 以下 3
( ) 济 发 展 需 以 当 地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和 水 环 境 容 量 为 1经 基 础 。 水 资 源 成 为 当 今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基 础 . 统 筹 经 济 发 在
展 规 划 的 同 时 .需 以 当 地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和 水 环 境 容 量 为 基
然条 件与资 源 、 态系统 、 会经济 环境等 , 该被视 为一个 生 社 应
整 体 . 为 各 方 面 的 作 用 都 是 相 互 影 响 和 制 约 的 因 ( ) 续 性 水 资 源 安 全 问 题 应 该 作 为 各 地 实 施 可 持 续 3持 发 展 战 略 过 程 中必 须 解 决 的 重 大 问 题 来 对 待 . 强 对 水 资 源 加 安 全 的 研 究 .科 学 地 制 定 合 理 的 水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方 案 和 规 划 . 水 资 源 的保 护 和 社 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供 保 障 . 现 水 为 实
方 面 : 由于人类 活动 . ① 或是 自然 界的水 文循环 . 或者是 两者
的作 用 叠 加 , 产 生 的水 资 源 安 全 问题 . 洪 涝 灾 害 、 活 污 而 如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8期2008年8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C h i n a S a f e t y S c i e n c e J o u r n a lV o l.18N o.8A u g.2008水资源安全基本概念与研究进展*畅明琦1,2 高级工程师 刘俊萍3 副教授(1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100054 2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太原0300013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32)学科分类与代码:620.1099;570.5530 中图分类号:X37;T V213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479024)。
【摘 要】 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目前仍没有明确的界定与相对明确公认的概念。
针对该问题,对国内外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概念的界定做了回顾与评述。
讨论了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提出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水资源安全基础是健康的水循环,水循环包括自然水循环与社会经济系统水循环。
基于以上认识,阐述了广义的和狭义的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强调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涉及自然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中的诸多子系统,人类必须与水资源系统和谐共处,合理分享水资源,水循环系统才会健康运行。
指出水资源安全的目标是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不因水资源的问题而受到威胁。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水循环; 水资源安全的主体; 水资源安全的基础;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B a s i cC o n c e p t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a n d I t s R e s e a r c hD e v e l o p m e n tC H A N G Mi n g-q i1,2,S e n i o r E n g i n e e r L I UJ u n-p i n g3,A s s o c.P r o f.(1C h i n a I r r i g a t i o n&D r a i n a g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e n t e r,B e i j i n g100054,C h i n a2S h a n x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T a i y u a n030001,C h i n a3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A r c h i t e c t u r e,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H a n g z h o u310032,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s y e t,t h e r e i s n't a c l e a r d e f i n i t i o n a n d a c c e p t e d c o n c e p t a b o u t w a t e r s e c u r i t y o r w a t e r r e-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A i m i n g a t t h e p r o b l e m,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a n d s u m m a r i z e s t h e d e f i n i t i o n o f w a t e r s e c u r i t y o r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g i v e n b y d o m e s t i c a n d o v e r s e a s s c h o l a r s.T h e b o d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i s d i s c u s s e d.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p e o p l e a r e t h e b o d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a n d t h e h e a l t h y w a t e r c y c l e i s t h e b a s e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W a t e r c y c l e i n c l u d e s n a t u r a l w a t e r c y c l e a n d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w a t e r c y c l e.B a s e d o n t h e s e c o g n i t i o n s,t h e b r o a d c 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n a r r o w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a r e d e s c r i b e d.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y s t e mi s a n e x o t e r i c a n d d y n a m i c a l s y s t e m,w h i c h r e l a t e s t o m a n y s u b s y s-t e m s w i t h i n n a t u r a l a n d s o c i a l e c o n o m i c c o m p o u n d s y s t e m.O n l y w h e n h u m a n c o e x i s t s w i t h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h a r m o n i o u s l y a n d s h a r e s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r e a s o n a b l y c a n w a t e r c y c l e s y s t e mr u n h e a l t h i l y.A n d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 a t t h e a i m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i s t o e n s u r e h u m a n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a g a i n s t t h e d a n g e r s f r o m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p r o b l e m s.K e y w o r d s: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 w a t e r c y c l e; b o d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b a s e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c e s s e c u r i t y;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s e c u r i t y*文章编号:1003-3033(2008)08-0012-08; 收稿日期:2008-05-06; 修稿日期:2008-07-310 引 言全球可利用的水资源有限,随着人口的增长,需水量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尤其是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等,全球水资源面临的压力将有增无减。
作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水资源安全的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保证水资源的安全,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是国际国内水资源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性问题。
据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在北方地区调查的514条河流中,2000年就有60条发生断流,干枯湖泊417个,面积大于10k m2的湖泊有229个发生萎缩,全国天然陆域湿地面积减少1350h m2,海河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152亿立方米,实际开采180亿立方米;国家煤电基地的大同市城区地下水开采量是其可开采量的1.52倍,已经开采了地下水的静储量,地下水的降落漏斗面积已大于大同市整个市区的面积,也就是说大同市整个市区现在坐落在地下水漏斗之上,水资源量的减少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其次是水污染的问题,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的水;每年有500多万人,其中包括200万名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伴随流域水资源危机而出现的“环境难民”1998年就已达到2500万人,超过了“战争难民”的人数;中国有1/4的人口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004年11月的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一个长度约80公里的污水团,一路循江而下,严重威胁着下游人们的生命安全。
世界上有200余条河流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这些国家因水资源的分配问题引起冲突的可能性很大,水武器、水冲突一直充斥着这些地区,埃及、苏丹和埃塞俄比亚关于尼罗河水的争吵从未间断过,阿以水资源争夺一直非常激烈。
阿以之间爆发的5次中东战争几乎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
水资源安全引起传统安全问题,引起战争,有战争就有牺牲,水资源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水资源安全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1]。
1 关于水资源安全概念的评述水资源安全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
目前,国内外关于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与相对明确公认的概念。
2000年在海牙召开的第二届水论坛部长级会议“21世纪水安全———海牙世界部长会议宣言”提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21世纪提供用水安全。
这就意味着保护和改善淡水、海岸和相关的生态系统,确保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政治稳定性,确保人人都能够得到并有能力支付足够安全的水过上健康和幸福的生活,并且确保易遭受影响的人群能够得到保护以免遭受与水有关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