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八上地形和地势课件(第二课时)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八上地形和地势课件(第二课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二
课时)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大江为何东去?春水为何东流? 与我国的地形、地势有何联系?
这节课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情况 你知道我国的地势情况吗?
接下来我们共同来了解我国的地势特征
巫 山
第二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
B
A 第一级阶梯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仑 山 脉
华 北
第二级阶梯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平 原
四川 巫
盆地 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第三级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山脉

第二级阶梯 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四川 巫 盆地 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第三级阶梯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东南丘陵。
读图,分析三级阶梯的海拔和主要地形。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
(米) 雪线
4000米以上 高原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 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的影响
项目
对我国的影响
气候
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利: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1节《地形和地势》

走向
__长__白__山__脉____—__武__夷__山__脉____、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 走向
弧形走向
阿尔泰山脉、__祁__连__山__脉____ 喜马拉雅山脉
2.阅读地图册P12-14页图,结合课本P23页图2.2, 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 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本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沙中下游平原。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②四川盆地古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
③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 大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学习活动二 认识我国地形分布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山脉:成条带状分布,有一定的宽度和长度。
山、块状山
山脉
山脉走向
东—西向
南—北向
西北—东南向
东北—西南向
弧形
一、主要山脉 思考:图中蓝色山脉的走向? 东西走向
秦岭
四川 盆地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南岭
(一)自主探究: 1.阅读P25页图2.6,独立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 要山脉,填入下表中:
走向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主要山脉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__昆__仑__山__脉___—秦岭、
南岭 贺兰山—六盘山—__横__断__山__脉___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
平原—东南丘陵。
2.36°N纬线经过的地形区(从西向东): 昆仑山脉—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脉—黄土高原—太行 山脉—华北平原。 3.40°N纬线经过的地形区(从西到东): 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 北平原—辽东丘陵。

《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先是读“分层设色地形图”主要地形区的海拔,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利用自制地形剖面图、自制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给学生,使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形和地势》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的内容,体现了其在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地形和地势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及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学习。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地图阅读和有关地形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

这一节是从地形种类和地势特点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内容包括两部分“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其中“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在第一课时已经学过,这节课学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3、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列表比较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运用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的分布的特点;2、了解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及其特点;3、知道地势特征对我国气候、河流流向、水能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影响,初步学会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课件17张)-【人教八上地理(课件)】

2.1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课件17张)-【人教八上地理(课件)】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2.1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内容要求
1.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征,明确阶梯分界线。 2.能够运用地形图概括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3.分析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素养要求
分析不同地形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新课导学
2. 交通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 二滩水电站
落差大
小浪底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知识梳理
当堂检测
1.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B )
A.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一江春水向东流……” “大 江东去,浪淘尽…… ”这些描绘大 江大河的语句,蕴含着哪些自然环 境特点?(地形地势),今天,我们大 家一起学习我国的地势特征。
课堂在线 知识点一
1. 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海拔高



2. 三级阶梯
合作探究: 小组一:在我国地势分布图中找出地势第一、二级
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 山脉。
小组二:在我国地势图中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分别属于哪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高原为主
第二级阶梯
高原、盆地为主
第三级阶梯
平原、丘陵为主
知识点二 地势的影响
1. 农业
湿润气流
湿润气流
湿润气流
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b628312-6eb9-11ec-8ad4-7cb59b590d7d《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2)主题:第二章第一节地形与地貌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版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上)第一章第三节主题:地形和地势学时:2学时班级类型:新授课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利用中国地形面积,总结中国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2.教科书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

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内容包括两部分“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3.学情分析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学生们初步接触了地形知识,初步掌握了理解一个地区的基本方法,这在本课中要容易得多。

充分调动学生的教学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能力。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

(2)结合中国地形剖面图,概括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生产生活的影响。

评价任务:学习重点: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总结中国地形地貌的特点,以及地形地貌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难点:分析地形、地势的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学习指导:阅读:阅读图片和总结;思考:思考,探索,从一个例子中推断;讨论小组合作、讨论和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研究学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第一个要素──地形的特点,下面我们就前面所学内容进入温故知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件

课堂小结
二、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通常把_山__地___、__丘__陵__,连同 _比__较__崎__岖__的__高__原__统称为山区。我国 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2_/3__。 2.山区的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 不便,不利于发展__耕__作__业__。 3.山区的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 矿业等方面有优势。
横断山脉
巫山
500米以下
雪峰山
知识讲解
一、我国地势特点
第一级 阶梯
海拔
主要 地形
地表地形区
4 000 高原、 青藏高原、 米以上 山地 柴达木盆地
界线:
第二级 阶梯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1000~ 2000米
高原、内云蒙贵古高高原原、、准黄噶土尔高盆原地、、 盆地 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落差大 水能丰富
231..说这你说些能我地在国方图大为中型什画水么出电能阶站建梯的大的分型界布水线特电吗点站?。? 阶梯交界处
知识讲解
二、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有利于东南和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水汽深入内陆,形成和增加降水
知识讲解
二、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
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
课后作业
作业1 作业2
山脉可作为省级行政区域分界线






新 昆仑山脉



湘 南岭

知识讲解
三、我国地形特征
我国地形特征是什么?
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
知识讲解

【讲解PPT】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讲解PPT】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易错易混】 我国地势对交通的影响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河流滚滚东流,有利于东西的交通, 但是也阻隔了南北交通,因此对交通的影响有利有弊。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牛刀小试】
2017年11月21日,地处金沙江上游的苏洼龙水电站完成大 江截流龙口合龙,电站转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苏洼龙水电站 是西藏第一个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大型水电工程,也是金沙 江上游首座水电站。
全品学练考
地理
八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本课件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自主学习 重难探究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知识再现】
1.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 和坡度的陡缓。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俄罗斯的地势特征是东 高西低。美国的地势特征是东西高、中间低。
向东成为三阶梯,海拔多低五百米,
地形平原加丘陵,地势平缓多耕地。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知识点二 地势的影响
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__湿__润____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降水,有利于___农_业____生产;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 __东__西____交通;在河流的阶梯___交_界____处,水能资源丰富。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2.我国三级阶梯的特征和分界线如下表所示: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___4_0_00___米以上 高原(___青__藏___高原)
分界线
A_昆__仑__山___、B 祁连山、C_横__断_山__脉__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理笔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和走向(课本25页图2.6)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区、六盘山。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

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我国陆地海拔最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154.31米)2、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

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呈环状分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盆地。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

因矿产丰富,被称为“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国”之称。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国最大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第一级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第二级 第三级
昆仑山脉---祁连山 脉----横断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第二级阶梯
第 三 级 阶 梯
巫 山
雪 峰 山
探究一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探究一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
探究二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内地形和海拔
阶梯名称
主要地形
海拔
第一级 分界线
高原、山地
4000米以上
西起 昆仑 山脉,向东经 祁连 山脉,向
东南到 横断 山脉东部边缘
第二级
高原、盆地
1000~2000米
分界线 第三级
近海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平原、丘陵
大陆架
巫山
雪峰山
500米以下
水深不足200米
小结: 我国地势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珠穆朗玛峰(8844.43m)
中国最高点: 珠穆朗玛峰(8844.43m)
艾丁湖(-154.31m)
2.参照图2.2,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形区名称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东南丘陵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山东丘陵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江南丘陵 浙闽丘陵 两广丘陵
探究三 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3.对水电开发的有利影响
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 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活动P28 认识我国地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1.在图中,填出作为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的名称。
昆仑山


连 脉

断脉 横山

太 行 山 脉
兴 安 岭
巫 山
雪 峰 山
活动P28 认识我国地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复习提问 1.我国有哪四大高原?
①青藏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 ③黄土高原
④云贵高原
2.我国有哪四大盆地?
①塔里木盆地 ②准噶尔盆地
3.我国有哪三大著名平原?
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柴达木盆地 ④四川盆地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中国地形特点是什么?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中国最低点: 艾丁湖(-154.31m)
艾丁湖,位于新疆吐鲁番市,是吐鲁番 盆地的最低处,也是中国陆地的最低点
探究三 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1.对我国气候气候的影响
海平面
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 于农业生产。
探究三 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合征作对探我究国的影响 2.对交通的影响 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水能资源丰富的两个要素:1.水量大;2.落差大。
因为这里山高谷深,海拔高差悬殊大,致使河流在此 的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地形与地势的区别: 地形: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也叫地貌,
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地势: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如西高东低, 又如,西高中低东较高,又如中部高,四周低。
活动P28 认识我国地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3.说说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特点的关系
活动P28 认识我国地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1)说说我国的大型水电站的分布特点 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包括已经建成的和可以建设的,基本上都 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附近及第二、三级阶梯分界 线的附近。
(2)从地势、水能资源的角度,说明这些地方为什么能建大型水 电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