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四版) 第10章 道桥隧工程测量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识图(练习含答案)

道路工程识图(练习含答案)

《道路工程制图》题库一、选择题(每题1分)第一章制图基础1、丁字尺是用来与图板配合画水平线的,下面使用方法错误的是:()(C)A保持尺头与图板左边贴紧B水平线应由上向下逐条画出C可用丁字尺的下边画水平线D应防止受潮、曝晒、烘烤或弯曲2、据铅芯硬度不同用H或B标明,其中H表示()。

(A)A硬而淡B软而浓C软硬适中D硬而浓3、A1图幅的图纸外形尺寸是()。

(C)A841×1189B840×1189C594×841D594×8404、对图中比例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D)A1:100<1:200B1:50<1:200C1:100>1:50D1:100>1:2005、图上所有尺寸数字是物体的()大小数值,与图形选用比例()。

(D)A缩小无关B扩大有关C实际有关D实际无关6、图纸幅面的()可以加长,加长时图幅A0、A2、A4应为()的整倍数,图幅A1、A3应为()的整倍数。

(A)A长边150mm210mm B短边150mm210mmC长边210mm150mm D短边210mm150mm7、工程图一般采用三种线宽,即粗、中、细的比例规定为()。

(B)A b:0.5b:0.35bB b:0.5b:0.25bC b:0.6b:0.25bD b:0.5b:0.30b8、标高、坡长和曲线要素均以()为单位。

(C)A kmB cmC mD mm9、标高的符号采用()绘制的()三角形表示。

(D)A中实线等边B细实线等边C中实线等腰直角D细实线等腰直角10、在画底稿时,应选用()铅笔轻轻画出。

(B)A B或HB H或2HC B或2B D2B或2H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11、为了能在一张图纸上同时反映出三个投影图,即将三投影面体系展开,展开时规定()不动。

(D)A投影面B H面C W面D V面12、将三投影面体系展开后,Y轴分成两部分,其中随W面旋转的用()表示。

工程测量ch10资料

工程测量ch10资料
点,瞄准A点定向,向左测设90°
角,由C点测设距离xM-xO ,得
M点,沿此方向测设出N点。同 法测设出P点和Q点。
2).检查:M、N、P、Q边长和 四个角是否等于设计值。
B
N
P
yM-yO
M
拟建建筑物
Q
xQ xO xM xO


O
C
A D
二、 极坐标法
1.适用条件:测设距离较短,便于量距。
2.测设方法: 根据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3).检查:利用另一控制点检查,检查其距离和角度。
B
A
DAP
P
三、 角度交会法 1、适用条件:距离较远或场地不便量距。 2、测设方法: (1).计算测设元素1、 2。
1 AB AP 2 BP BA
(2).分别在A、B上安置经纬仪
拨水平角1、 2 ,交出P点。 测设时,通常先沿AP、
P(Xp,YP)
设计值
BP
的方向线打“骑马桩”,
β1
A
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
β2
B
(3).检查:利用另一控制点给 出另一方向线,三条方向如不交 于一点,出现一误差三角形,三 角形边长在允许范围,取其重心 为测设的点位。
四、 距离交会法 1、适用条件:距离较短,场地便于量距。 P (XP,YP)设计值
2、测设方法: (1)计算平距DAP、DBP。
直圆点。 2).圆中点QZ。 3).圆曲线终点YZ,又称圆
直点。
ZY
R
α
O
T JD
QZ
α
YZ R
二、 圆曲线元素的计算(已知转角α及半径R)
切线长 曲线长 外矢距 切曲差
T R tg

(NEW)顾孝烈《测量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NEW)顾孝烈《测量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③ 各种经济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建筑物建成 后的运营管理中,都需要测绘工作相配合,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形测 量,并利用测绘手段来指示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的进行等施工测设工 作,监测建筑物的变形等,这些工作总称为工程测量。
2.测绘学科的历史和近代的进展
(1)测绘学科已有悠久的历史。古埃及尼罗河洪水泛滥,水退之后 两岸土地重新划界,已经有了测量工作。司马迁在《史记》中叙述了大 禹治水时测量工作的概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 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1-1-2)
2.确定地面点位的坐标系
(1)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又称地理坐标系,是以地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首子 午面和赤道平面作为参考面,用经度和纬度两个坐标值来表示地面点的 球面位置,如图1-1-3所示。
① 大地经度。地面点A的“大地经度”(L)为通过A点的子午面与首 子午面(起始子午面,通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之间的夹角,由首 子午面起算,向东0°~180°为东经,向西0°~180°为西经。
图1-1-4 空间三维直角坐标系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椭球面变换为平面的地图投影方法一般采用高斯-克吕格尔投影 (简称高斯投影),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系。
① 高斯投影的基本原理 a.投影带 高斯投影的方法首先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成带,称为投影带。投影 带是从首子午线(经度为0°)起,每隔经度6°划为一带,称为6°带,如 图1-1-5所示,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划分为60个带,带号从首子午线开 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这样的全球分带方法称为统一投影带。位于各 带中央的子午线称为该带的中央子午线(或称为轴子午线),如图1-1-6 所示,第一个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3°,任意一个6°带中央子午线的 经度λ0可按下式计算(式中N为投影带号):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课件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课件
曲线桥梁测设资料的计算
在曲线桥梁设计中,梁中心线的两端 并不位于线路的中心线上,因为那样将使 梁的中部线路中心偏向梁的外侧,致使车 辆通过时,梁的两侧受力不均匀,因而必 须将梁的中线向外侧移动一段距离E,这段 距离称为偏距。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就位。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桥址纵断面测量
1.测绘范围 两岸应测宽度根据路肩高程而定,以满足在图上足够布置全部桥孔及导流 堤的需要为原则,包括导流堤在桥址中线上的投影长度,并能设计桥头填 土。 如桥址纵断面兼作水文断面,并用以进行流量计算,则应测至岸边高出最 高水位或设计水位至少1.0m,泛滥很宽的河流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 满足流量计算的要求。 如两岸或一岸为山地时(包括高架桥),以在图上能正确决定桥址及台尾 附属工程为原则。 特大桥及大中桥两岸应埋设桥址控制桩作为桥址定测和施工复测的依据, 其位置不受洪水淹没,必要时应设立护桩或中线方向桩。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曲线桥梁墩台中心坐标的计算
工程测量学第十章
10.4.2 墩台定位及横轴线测设
n 桥梁施工测量中,主要的工作是准确地测 设出桥梁墩、台的中心位置,即所谓的墩、台 中心定位,简称墩台定位。 • 墩台定位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特 别是对预制梁桥更是如此。
n ☆然后分别在A、B、C点上安置经纬仪,在与桥的 中轴线垂直的方向上测设桥台和桥墩控制桩位a1、 a2、a3….c1、c2、c3、c4点,每侧要有两个控制桩 。
n ☆测设时量距要用经过检定的钢尺,并加尺长、温
度和高差改正(或可用光电测距仪测距),测距精

《测量学》第10章

《测量学》第10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测设三个基本量: 水平距离 D 水平夹角 β 高 差 h 1通过测设D、β来放样点的平面位置X、Y; D β X 1通过测设h来放样点的高程H。 h H
一.设计长 度的测设
一.设计长度的测设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已有 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 已知 定:终点B 1.钢尺法测设: 1.钢尺法测设:经纬仪定线; 钢尺法测设 钢尺测设DAB; 用大木桩标定B。 注: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考虑距离的 改正数,实际测设的距离为(P318 例): D′=D-∆Dk-∆Dt-∆Dh (10-2-1)
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
测设方法
直角坐标法 极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测设数据
角度β(直角)、距离D 角度β 、距离D 距离D1、距离D2 角度β1、角度β2
∇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
(一).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一).直角坐标法(多用于建筑物轴线的放样) ).直角坐标法
二.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精度要求高 ∇责任重(多复核) ∇配合施工,现场计算多 ∇施工控制网布置难度大(通视,使用方便,点位保存)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一.设计长度的测设 二.设计角度的测设 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四.设计高程的测设 五.设计坡度的测设 六.铅垂线的测设
施工测量 的基本工 作
基本工作
测距仪测设距 离
2.测距仪法测设: 2.测距仪法测设: 测距仪法测设
◆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
反 光 棱 镜
B
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 测 距 仪

《土木工程测量》第10章教案1

《土木工程测量》第10章教案1




1) 地物的识别 识别地物的目的是了解地物的大小种类、位置和分布情况。 通常按先主后次的程序,并顾及取舍的内容与标准进行。
按照地物符号先识别大的居民点、主要道路和用图需要的地物,然后再扩大到识 别小的居民点、次要道路、植被和其它地物。
通过分析,就会对主、次地物的分布情况,主要地物的位置和大小形成较全面的 了解。 2) 地貌的识别 识别地貌的目的是了解各种地貌的分布和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 识别时,主要是根据基本地貌的等高线特征和特殊地貌(如陡崖、冲沟等)符号进 行。山区坡陡,地貌形态复杂,尤其是山脊和山谷等高线犬牙交错,不易识别。
利用地形图作底图,可以编绘出一系列专题地图,如地质图、水文图、农田水利规 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建筑物总平面图、城市交通图和地籍图等。


§10.1地形图的识读
为了正确应用地形图,首先必须看懂地形图。 下面以图10-1所示的一幅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为例介绍地形图的识读方法。 该幅地形图的AutoCAD2000格式图形文件“1比1万数字地形图.dwg”放置在随书光 盘“数字地形图练习”文件夹下。 (1) 地形图的图廓外注记 地形图图廓外注记的内容包括:图号、图名、接图表、比例尺、坐标系、使用图式、 等高距、测图日期、测绘单位、图廓线、坐标格网、三北方向线和坡度尺等,它们 分布在东、南、西、北四面图廓线外。


(4) 地形图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对于1:1万或更小比例尺的地图,通常采用国家统一的高斯平面坐标系,如“1954 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
城市地形图一般采用以通过城市中心的某一子午线为中央子午线的任意带高斯平 面坐标系,称为城市独立坐标系。 当工程建设范围比较小时,也可采用把测区作为平面看待的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程系统一般使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 但也有一些地方高程系统,如上海及其临近地区即采用“吴淞高程系”,广东地 区有采用“珠江高程系”等。 各高程系统之间只需加减一个常数即可进行换算。 地形图采用的坐标系和高程系统在南图廓外的左下方用文字说明,见图10-1左下 角所示。 (5) 地物与地貌的识别 应用地形图应了解地形图所使用的地形图图式,熟悉一些常用的地物和地貌符号, 了解图上文字注记和数字注记的确切含义。 地形图上的地物、地貌是用不同的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比例尺不同,地物、地貌的取舍标准也不同,随着各种建设的不断发展,地物、 地貌又在不断改变。 要正确识别地物、地貌,阅读前应先熟悉测图所用的地形图式、规范和测图日期。 下面分别介绍地物、地貌的识别方法。

顾孝烈《测量学》(第4版)课后习题建筑工程测量【圣才出品】

顾孝烈《测量学》(第4版)课后习题建筑工程测量【圣才出品】

上。为了保证控制桩的测设精度,控制桩应与轴线中心桩一起测设。 (2)测设龙门板的方法: ①在房屋的转角和隔墙的基槽开挖边线外 1~1.5m 处,设置龙门桩;
②根据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点,在每一龙门桩上测设±0.000m 标高线(或某一整分米数的 标高线),按标高线钉设龙门板,使龙门板的顶面代表这一标高,并可以据此测设建筑物细 部点的标高;
7/7

方向 坐标增量 边长 D/m
方位角/α 交会角度φ
起始边
表 9-1 房屋轴线点测设数据计算
Δx Δy
3/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B 61.90 246.10
75°52′54″
B-A -61.940
5/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D3 256.90 295°13′42″ φ3 48°17′19″ BA
B-N 109.50 -32.40 D4 114.19 343°31′01″ φ4 39°20′4819″ BA
③根据轴线桩,用经纬仪将墙、柱等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到龙门板上,一般用弹墨线和打 小钉标志轴线;
④在龙门板标志之间拉细线,随时可以恢复建筑物的轴线,并可以据此用悬挂垂球将轴 线垂直投影到基坑底、基础面和施工中的墙基上。
7.为何要进行建筑物变形观测?建筑物变形观测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1)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原因: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目前在我国已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各种大型建筑物,如水坝、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及各 种大型设备的出现,因变形而造成损失的也越来越多。这种变形总是由量变到质变而造成事 故的。故而及时地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随时监视变形的发展变化,在未造成损失以前,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这就是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它的另一个目的是检验设计的合理性,为 提高设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主要有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挠度观测、裂缝 观测等。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测量学课件

同济大学精品课程测量学课件

•110
•58
地球的制高点 - 珠穆朗玛峰
海拔高程 8844.43m
•110
•59
地球海面下最深处
马里亚纳海沟 - 斐查兹海渊剖面图
•高程为 -11000 m
•110
•60
大地水准面
液体受重力而形成的静止表面称为水准面
北极 P
P


E

Q
E
Q
赤道
南 极 P1
P1
海洋
陆地
海洋






线
线
线
( a) 地 球 自 然 表 面
WC 4
4.14
1
1
东 3.97
1
3.88
J
7
K
1

2
J1
3.77
S
1
2 T
上海凤凰自行车总装厂
K
2
5
1
1
2
J
1
3.80
J
川2
5
J
2
2
J
3.83
H
1
2
6
5
3.85
1
J
2
1
1
1
J
同济大学东校区
6
J
武东居委会 1 路
T T
L T
T 12
L 1
文化
T T
12
花园
T
3.70
6
路 3.60
3.50
6
3.85
1
1
1
T
T
7
12 T
3.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D
E QZ
R
T
内移距:
圆曲线点坐标:
HY
r = R
βo
ls
βo βo
r = ∞
α
O
x j R sin j m y j R(1 cos j ) p
m
p ZH
93
25
缓和曲线原素的计算公式:
切线长
圆曲线长 外矢距 曲线全长
曲线独立坐标与大地坐标的变换:
j j
R
R
i
xj

li
d
0

li
0
li li2 dl R lS 2 R lS
r
=
βo
dy
lj
R
xi
βo 为HY点的切线方位角, Β j 为圆曲线点的切线方位角
dx dl yi I βi li
ri
β o βj
dβ β
93
lS 0 2R
j 0
l j lS R

右 180
左 180
路线前进方向
93 10
三、 里程桩的设置
里程桩的作用:
标定路线中线的位置,注明类别和离起点的距离;
(例: JD 3+135.12 — 交点,离起点3135.12m) 测量路线纵、横断面的依据; 便于计算工程量。
距离为50m整数的整桩
方位角α
52°16’30” 54°24’42” 59°11’11” 62°21’30” 63°57’40” 68°44’09” 72°26’30”
弦长C (m)
8.95 28.88 42.02 48.61 68.01 82.74
坐标 x(m)
6821.35 6826.56 6836.15 6840.85 6842.69 6846.02 6846.31
li 0, ri li l S , ri R
93
m p
HZ
ls 2 YH QZ
R
r = ∞
HY
r = R
T
βo
ls
m
βo βor = ∞α NhomakorabeaO
p ZH
ri li R l S C
r=
8
22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独立坐标系
为了求得缓和曲线长度与点位的关系,建立以ZH为原点, 以切线方向为纵轴的独立坐标系。 X β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 圆曲线 J y 切线方位角 li dl d dl HY ri R lS β
测设路线转折角的分角线方向(曲线中点方向), 测设外矢距E,即为QZ点
14
93
二、圆曲线的细部点测设
(一)偏角法(曲线上的细部点为应设置的里程桩)
偏角法测设数据计算:(偏角即弦切角) 细部点P1P2P3P4(整桩),l0整桩间弧长(整弧),l1 ln+1(非整弧) 所对圆心角分别为 φ0 φ1 φn+1:
l0 180 0 R π
JD
l1 180 1 R π
α
ln1 180 n1 R π
Δ1 P1
l1
Δ
l0
2
Δ P2
i
ZY
l1
P1
l0
c1
c0
P2 l0 QZ P 3 c0 l0 c0
c0 C2 Ci
Pi
P4 c n+1
l n+1
ZY YZ
C1
R
φ φ 1φ 0 0 φ
计算检核: YZ 桩号 = JD 桩号+T-J
93 13
一、 圆曲线主点的测设
(用极坐标法测设 — 方向,距离)
1.曲线起点(ZY)的测设 经纬仪安置在JD点,后视相邻交点,按视线方向 测设切线长T,即为ZY点。 2.曲线终点(YZ)的测设
经纬仪前视相邻交点,按视线方向测设切线长T, 即为YZ点。 3.曲线中点(QZ)的测设
93
上图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一组反向曲线段
5
山区道路的反向曲线段
93
6
一、路线的交点和转点测设
交点— 路线的相邻直线段的相交之点。是详细测设道路 中线的控制点。在初测的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纸上 定线,设计交点的位置,然后实地测设。 转点— 路线直线段上的点。定线测量中,当相邻两交点 互不通视或直线段较长时,每隔200~3O0m设一 转点, 以便在交点测量转折角和直线量距时作为 照准和定线的目标。
n 1
1 n 1 2
根据弦切角和弦长,以切线为起始方向,用极坐标法测设Pi
93 16
l
表10-1
曲线里程桩号
圆曲线细部点偏角法测设数据(R=120m)
相邻桩点弧长 (m) 偏角△ 弦长C (m) 0 8.95 28.88 48.61 68.01 82.74 42.02 8.95 19.98 19.98 19.98 15.51 相邻桩点弦长 c (m)
93
8
路线的相邻直线段(AB,CD)用穿线法定出后,可用延长相交法 测设交点(JD)。 方法:将经纬仪安置于B点,瞄准A点,倒转望远镜,在视线方 向上,接近交点JD的概略位置前、后打下两个桩(称为骑马桩) 采用延长直线的“正倒镜分中法” 在该两桩上定出a,b两点, 并钉以小钉,拉上细线; 将经纬仪搬至C点, 后 d JD b 视D点,同法在交点概 c a B 略位置前,后打下两个 C 骑马桩, 定出c,d两点, 拉上细线;在两条细 A 线相交处打下木桩 , 并钉以小钉, 得到交 D 9 点JD。 93
0
φ n+1
R
R
93
O
15
JD
α
P1
l1
Δ1
Δ
l0
2
Δ P2
i
ZY
l1
P1
l0
c1
c0
P2 l0 QZ P 3 c0 l0 c0
c0 C2 Ci
Pi
P4 c n+1
l n+1
ZY YZ
C1
R
φ φ 1φ 0 0 φ
0
φ n+1
R
R
O
根据弦切角为同弧所对圆心角之半: 1 1 1 0 0 1 1 i 1 (i 1) 0 2 2 2 同弧所对的弦长为: Ci 2 R sin i
ZY 3+091.05 P1 3+100 P2 3+120 P3 3+140 P4 3+160 YZ 3+175.52 QY 3+133.29 8.95 20.00 20.00 20.00 15.52
0°00’00” 2°08’12” 6°54’41” 11°41’10” 16°27’39” 20°10’00” 10°05’00”
《测量学》
第十章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
93
1
§10-1 道路工程测量概述
道路工程包括铁路和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分为高速铁 路、主干铁路、地方铁路,道路工程分为联系城市之间的 公路(包括国道和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包括高架道路地 下铁路)、工矿企业的专用道路以及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 活服务的农村道路,由此组成全国道路网。 道路工程测量也应遵循“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道 路工程为线形工程,控制网只沿线路方向布设,是一个长 度达数公里、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而宽度只有数十米或 数百米的狭长带状控制网,并且需要与国家或城市控制网 联测,以纳入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 传统上用导线布设道路工程的平面控制网,用水准路 线布设高程控制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为 道路测量建立控制网提供了新的方法。
测设方法:经纬仪(或全站仪)置于ZY点,以JD定向,转过偏 角按短弦c(相邻点距离)或长弦C(起点至该点)测设点位Pi。
93 17
(二) 圆曲线细部点测设的极坐标法
计算各细部点坐标,置全站仪 于控制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点位是功效最高的方法。
主点和细部点 坐标计算方法: 1.按交点坐标 和圆曲线元素 计算曲线主点 坐标; 2.按圆曲线起 点坐标根据偏 角Δ 和长弦 C 计算Pi点坐标。
二、 路线转折角的测定
在路线的交点上,应根据交点前、后的转点测定路 线的转折角。通常测定路线前进方向的右角β ,用DJ2 或DJ6级经纬仪观测一个测回。按β 角计算出路线交点 处的偏角α ,当β <180°时,为右偏角(路线向右转 折),当β >180°时,为左偏角(路线向左转折)。 最后定出转折角 的分角线方向
y(m)
5599.38 5606.66 5624.18 5636.60 5643.06 5662.76 5678.27
93
19
§10-4 道路缓和曲线的测设
一、 缓和曲线计算
车辆在平面线型为圆曲线的公路或铁路上行驶,会产生离 心力,正比于车速,反比于曲线的半径。离心力影响行车安 JD 全,须用公路外侧超高或铁路 α 外轨超高使车辆向曲线内 QZ ZY YZ 侧倾斜来抵消这 QZ HY ZH YH 缓 圆曲线 曲线 HZ 和曲 缓和 线 种离心力。超高 不应突然产生, R R R R 因此需要在直线 段与曲线段之间 插入一段“缓和 曲线“作为过渡。
∞ r =
r
=

93
O O
20
高速公路的圆曲线两端必须设置缓和曲线 使外侧超高均匀地增加
曲 线 部 分 的 路 基 横 断 面
93
21
(一)缓和曲线的理论
圆曲线半径 R 缓和曲线半径 r = ∞ → R 缓和曲线弧长 l i α 缓和曲线全长 l S JD E 任意常数C 缓和曲线的 数学关系式: C 半径与弧 ri li 长成反比
93 4
§10-2 道路中线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