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湿法脱硫后脱白的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实用技术设计

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实用技术设计

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实用技术设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排放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工业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一直是环保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有效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应运而生。

一、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的概念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是指利用喷气式喷水脱硫塔或吸收塔等设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喷入的吸收剂(通常是氧化钙或石灰石浆液)进行接触,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等物质,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

二、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的设计要点1. 脱硫效率要高:在设计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时,要充分考虑脱硫效率,确保其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排放标准。

2. 耐腐蚀性要强:由于工业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设计脱硫设备时要选用耐腐蚀性材料,以延长设备寿命。

3. 操作维护要便捷:脱硫设备的设计应考虑到操作维护的便捷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停机维护时间。

4. 适应性要广: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应用的场景较为复杂,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工业锅炉的特点和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确保其适应性广。

5. 能耗要低:在设计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系统时,要优化设备结构、减少电耗和水耗,降低能耗成本。

三、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的优势1. 脱硫效率高: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采用化学吸收方法,能够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有效脱除,脱硫效率较高。

2. 适用性广: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工业锅炉,且适应性广,能够应对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

3. 操作维护便捷:脱硫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维护便捷,减少了设备维护的成本和时间。

4. 能耗低: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能耗较低,对能源消耗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工业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技术,我认为应该充分重视其设计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工业锅炉的具体情况和环保要求,合理设计脱硫系统,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需要重视脱硫设备的操作维护,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治理技术分析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综合治理技术分析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是当前环保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治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而作为工业产生大量废气的锅炉行业,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一直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分析1.烟气脱硫原理烟气脱硫是指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包括湿法烟气脱硫和干法烟气脱硫两种。

其中湿法烟气脱硫主要采用石灰石和碱液作为脱硫剂,通过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将其去除。

而干法烟气脱硫则主要采用固体吸收剂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附和氧化。

2.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和海水脱硫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最常见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其优点是脱硫效率高,稳定可靠。

而海水脱硫技术则利用海水中的氯化钠进行脱硫,无需再生脱硫剂,具有成本较低、投资小等优点。

烟气脱硝是指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去除的过程。

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两种。

SCR技术通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氨水等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效果。

而SNCR技术则直接在烟气中加入氨水等还原剂,通过非催化反应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

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硝工艺主要为SCR脱硝和SNCR脱硝技术。

SCR脱硝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稳定可靠的优点,是目前烟气脱硝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而SNCR脱硝技术则具有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小型锅炉和烟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1.脱硫脱硝技术的融合应用目前,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多数锅炉企业已经开始将脱硫和脱硝技术进行融合应用。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在SCR脱硝系统中加装湿法脱硫系统,将脱硫和脱硝工艺融合在一起,既实现了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同步去除,又降低了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浅谈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

浅谈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

浅谈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湿法脱硫技术是指利用液态吸收剂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吸收,并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盐的一种脱硫方法。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湿法脱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厂、钢铁厂等工业领域,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湿法脱硫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脱硫效率的稳定性和提高脱硫效率的技术难题。

湿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问题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脱硫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温度、湿度、吸收剂的种类和浓度、吸收塔的结构和操作条件等。

二氧化硫的浓度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参数之一,通常情况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越高,脱硫效率也越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燃料成分、燃烧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湿法脱硫技术需要保持稳定的脱硫效率,才能够有效地达到治理大气污染的目的。

脱硫效率的稳定性是湿法脱硫技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湿法脱硫技术存在着脱硫效率波动大、难以维持稳定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波动、吸收剂的循环和补充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

为了提高湿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和稳定性,需要从吸收剂的选用、循环循环和控制系统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提高湿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和稳定性:1. 吸收剂的优化选择。

不同种类的吸收剂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有所不同,钙基、钠基、氨基等不同种类的吸收剂在不同的工况下都有其适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燃料成分、燃烧工艺和烟气特性选择合适的吸收剂,并注意吸收剂的浓度和循环方式。

2. 脱硫系统的优化设计。

合理设计和选用脱硫系统的各项设备和管路,优化系统结构,减少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提高操作管理水平。

加强现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处理系统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保持系统的稳定工作状态。

浅谈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

浅谈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

浅谈湿法脱硫技术问题及脱硫效率
湿法脱硫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工业锅炉等领域。

这种技术通过在烟气中喷入碱性吸收剂,使二氧化硫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达到
脱硫的目的。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湿法脱硫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脱硫效率的提高。

湿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受到烟气温度的影响。

较高的烟气温度会降低吸收剂与二氧
化硫的接触效率,从而降低脱硫效率。

在设计湿法脱硫装置时,需要考虑降低烟气温度,
提高脱硫效率。

湿法脱硫技术对烟气流速也有一定的要求。

过高的烟气流速会导致吸收剂不够充分地
与二氧化硫接触,造成脱硫效率低下。

需要在湿法脱硫装置中设置合适的流速控制装置,
确保烟气流速在适宜的范围内。

湿法脱硫技术还存在着吸收剂的损耗问题。

在脱硫过程中,由于吸收剂与二氧化硫反
应生成硫酸盐,从而损耗了吸收剂。

这就需要考虑对吸收剂的补给和循环利用,以减少成
本和环境影响。

湿法脱硫技术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氧化剂的选择、反应温度的控制等。

合适的氧
化剂选择可以提高脱硫效率,而反应温度的控制可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优化。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质,特别是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针对锅炉烟气的脱白深度治理成为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一、烟气脱白治理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所使用的锅炉均为燃煤锅炉,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硫化物。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空气质量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大气层造成了破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在烟气治理方面,我国相关政策和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燃煤锅炉的排放标准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在实际操作中,锅炉烟气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烟气脱白效果不佳、运行成本高等。

对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的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

二、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的必要性烟气中的颗粒物和硫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危害。

对锅炉烟气进行深度治理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烟气脱白深度治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对烟气进行深度治理可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最重要的是,烟气脱白深度治理可以保护人们的健康,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研究和制定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三、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的技术方案1. 采用先进的脱白设备目前,国内外对于锅炉烟气脱白的设备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如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法脱硫设备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和硫化物,提高烟气的净化效率。

在选择脱白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运行稳定性和节能性等方面,确保设备的治理效果。

2. 优化锅炉燃烧系统对于锅炉的燃烧系统进行优化也是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燃烧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提高燃烧效率,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使用清洁燃料、控制燃烧温度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

3. 加强运行管理和监测对于锅炉的运行管理和监测也是保证烟气脱白深度治理效果的关键。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是指针对锅炉烟气中的白烟排放进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的不断加大,锅炉烟气脱白治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保工作。

本文将从锅炉烟气污染的现状和影响、脱白治理技术以及深度治理环保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锅炉烟气污染的现状和影响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白烟是指在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悬浮微粒物质,具有很强的遮挡性和污染性。

燃煤锅炉是我国工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设备,其中排放的烟气更是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据统计,我国工业锅炉的烟气中白烟等污染物排放占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50%以上,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锅炉烟气中的白烟含有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它们会随着烟气飘散到大气中,对空气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在城市工业区和燃煤锅炉集中区,往往能够看到大量的白烟在天空中弥漫,形成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锅炉烟气中的白烟还存在着对植被和土壤的侵蚀和污染,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大气中白烟排放超标还会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对水环境和水质构成严重威胁。

针对锅炉烟气中的白烟排放进行深度治理,是极为迫切且必要的环保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手段,才能够有效改善锅炉烟气排放的环境效应,保障大气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脱白治理技术脱白治理技术是指对锅炉烟气中的白烟进行捕集、过滤和清洁处理,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一系列技术和手段。

目前,常见的脱白治理技术包括静电除尘技术、布袋除尘技术、湿法脱硫技术、烟气脱硝技术等。

静电除尘技术是一种通过静电原理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去除的技术。

采用静电除尘设备,可以有效地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在带电集尘板上,然后通过清灰系统将其清除,达到净化烟气的目的。

布袋除尘技术则是通过布袋过滤器对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集和过滤,属于固态颗粒物的捕集技术,具有高效、经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烟气除湿除尘消白技术 ppt课件

烟气除湿除尘消白技术  ppt课件

4、消白技术路线
4、消白技术路线
烟气冷却器、烟气再热器、循环水泵、循环水管道等 组成闭式循环水系统(MGGH)。 烟气冷却器一般设置在除尘器前(防磨)或脱硫塔入 口前(防腐)用于冷却烟气,把加热热媒水。换热器一般 为H型鳍片管或氟塑料光管。
烟气再热器设置在脱硫塔出口(烟气冷凝器出口),
利用热媒水加热烟气。烟气再热器一般分为光管或鳍片管,
材质由氟塑料或(2205、316L、ND钢)组成。
4、消白技术路线
烟气冷凝器(氟塑料管式除湿除尘器)、高效干湿联合冷 却器、循环水泵、循环水管道等组成闭式循环水系统。 烟气冷凝器由于是水-烟气换热,虽然存在相变,传热系数 相对水-水换热较小(200W/(m2•℃)左右),换热面积大,布置 空间很大。
冷凝过程,脱硫塔出口烟气温度降低5℃。
升温过程,排烟升温后达到80℃。
序号 1 2
名称 烟气流量 入口烟气温度 出口烟气温度 入口水温 出口水温 水侧流量 换热量 横向排数 纵向排数 横向节距 纵向节距 换热器高度 换热器宽度 换热器深度 烟气流速 水侧流速 烟气侧阻力 水侧阻力 换热面积 换热器总量
17
4、消白技术路线
采用冷凝法和升温法想结合,减少排烟中的水蒸汽含量,
提高排烟温度,热力学图上由I点变为N点。 烟气由I点变为N点过程中,会释放显热和大量的冷凝潜热, 这部分热量通过大气散失或烟气余热利用。 利用脱硫塔入口的烟气热量,来解决脱硫塔出口烟气升温 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 。 烟气冷凝过程中,采用氟塑料管式除湿除尘器实现对烟气 的进一步净化功能(除尘、除湿)。
2、消白原理分析
过热状态A冷却至饱和状态B,饱和状态B继续冷却至饱和状态C。由A至C 过程中,含湿量由d1降到d2。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

浅谈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环保方案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锅炉烟气的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烟气脱白深度治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方案。

本文就对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的环保方案进行浅谈。

一、锅炉烟气脱白深度治理的意义和必要性在燃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物质含量较高,其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的健康影响最为严重。

而烟气脱白深度治理就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量,以达到环保要求。

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2.静电除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是一种对颗粒物进行有效处理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静电场对颗粒物进行分离。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优点是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维护成本低。

3.脱硝技术脱硝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氮氧化物治理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达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

常见的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技术。

SCR技术的脱硝效率高、稳定性强,但其技术要求较高,投资成本也较高;SNCR技术则投资成本较低,但其对烟气温度和氨的使用量等有较高的要求。

实施烟气脱白深度治理可有效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该技术可以减少煤炭的消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经济效益。

总之,烟气脱白深度治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

通过湿法烟气脱硫、静电除尘、脱硝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

在实施该技术的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应加强沟通协作,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为实现环保目标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湿法脱硫后脱白技术探讨
1概述
我国火电燃煤锅炉烟气100%上了脱硫,其中超过90%采用湿法,通过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和/或末端湿式静电除尘器改造,可以满足新国标(GB13223-2011)要求、甚至实现超低排放。

抛开投资和运行成本问题不说,就算我国各种燃煤锅炉都达到超低排放水平,也不能彻底解决大气雾霾污染,原因是现行标准规范有一大缺失,就是没有排放烟气湿度的控制指标,而这恰恰是形成雾霾的根源。

反之如能有效解决湿法脱硫的排烟除湿脱白,不仅能根除雾霾污染,还能低成本实现环保达标、超低近零排放,特别是回收烟气中的水分和余热,年节水潜力几十亿吨,
2
气,雨、
气湿度为
时消耗水

近3
前降低。

3现有的除湿脱白技术
我国在引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成套技术中,包含烟气再热器,业内称GGH(Gas-GasHeater),通过湿烟气与干烟气间接换热将其温度抬升到80°C以上排放。

采用GGH再热器的优点是只需一组换热器,应用中出现了堵塞、腐蚀、串烟导致排放超标等一些问题影响了电厂的正常运行。

随后引进了热媒循环烟气再热器MGGH(MediaGas-GasHeater),采用降温和升温两组换热器分离单独布置,成功解决了堵塞、串烟问题,腐蚀问题通过换热器采用耐腐材料也有解决办法,新的问题是造价过高。

由于MGGH再热器的升温换热器是将湿烟气间接升温为干烟气,腐蚀更突出,MGGH在国产化过程中,有些用户只用降温换热器,用软水或环境空气做为换热介质,升温后回收利用,脱硫后湿烟气直接排放。

国外也有用户采用辅助燃烧产生高温干烟气,与脱硫后湿烟气混风+升温除进行除湿脱白。

总之,我国火电锅炉在实际大范围推广湿法脱硫过程中,原设计机组多拆除GGH,新建基本不用GGH,代之以防腐蚀烟囱直接湿排烟,钢铁、化工等其它行业也纷纷效仿,这就是导致我国产生严重雾霾的主要根源。

有充分理由相信,按照我国现行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就算燃煤等相关行业都完全达到超低近零排放标准时,也不能解决雾霾污染。

据介绍,湿烟气采用升温排放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排放硬性标准,比如德国的《大型燃烧设备法》规定,烟囱入口温度不得低于72℃;英国规定排烟温度不得低于80℃,日本规定排烟温度在90-100℃[6]。

国外也确有一些企业采用湿烟气不除湿直排,但由于当地国燃煤总量少、分散、环境容量大,不足于导致产生雾霾,也不应成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排放湿烟气的标准依据。

不管什么有多少客观和人为原因,笔者坚持认为,我国火电等行业湿法脱硫采用不除湿脱白湿排烟是一个技
4
度就从
从而
回收湿烟气中的冷凝水,吨煤燃烧排烟水分减少0.8吨以上。

前述300MW机组小时可回收冷凝水80吨,年回收80万吨以上。

全国脱硫预计年回收超过四十亿吨水,超过全国海水淡化的总量,脱硫不仅不耗水,还能回收煤中的大部分水份,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为脱硫或锅炉提供补充水,应该被视为一个新的非常规水源。

湿烟气中含有一定的余热,每立方米干烟气的余热量~228kJ,大致相当于燃煤低发热量的10%,回收用于民用采暖、热水、制冷或低温发电,预期可抵顶除湿成本。

冷凝除湿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将残留的细颗粒粉尘、二氧化硫、酸、重金属等大部分污染成分大部分冷凝进入排水中,是实现燃煤锅炉放散烟气低成本达标、甚至超低近零排放的可选择技术之一。

5相关问题讨论
湿烟气冷凝除湿脱白技术与升温除湿技术虽然温差变化接近,但冷凝所需的冷量却是升温所需热量的近6
倍,主要是湿烟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冷凝潜热。

同样冷凝除湿从技术层面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有多种不同冷凝工艺可供选用,关键也是投资多少、是否经济。

研究表明,要使冷凝除湿脱白技术经济可行,首先必须解决大量廉价冷源,二是低温余热和冷凝水必须得到充分利用,三是换热器的选择需要合理实用,分别讨论如下:廉价冷源:要采用冷凝冷却就必须有低于目标温度5°C左右的冷源,仅从除湿脱白角度考虑,应优先选择自然冷源,比如江河海地下水、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的冷空气,如果自然冷源不足或从回收利用余热的角度,就必须采用人工冷源,比如蒸汽喷射式热泵、吸收式热泵等,在提高6°C左右空调冷冻水的同时,可以回收低温余热。

低温余热的用途:电厂、钢厂等低温热源的热量一定是富裕的,应该优先内部利用,但也必须考虑外供社区民用,比如洗浴、医院、学校、酒店、人工游泳池和景观等民用热水是一年四季都需要,但相比余热量,需求量
的用途,300km。

C是合理
合比较,
可以
可大约20%
电也能实现超低排放和除湿脱白,烟囱也不再需要防腐。

结论与建议
1.为了彻底根除雾霾污染,火电行业大气污染控制标新国标(GB13223-2011)必须增加排烟温湿度控制指标要求,以实现排放烟气的除湿脱白处理,首先采用成熟的升温~80°C除湿脱白技术,
2.按相反方向研发应用冷凝除技术湿更经济:建议为25oC以下、相对湿度70%以下,不仅有助于除雾霾,还有节水节能效益。

3.采用冷凝除湿可以降低采用湿电的成本,甚至不用湿电实现超低近零、除湿脱白排放,燃煤可以比天然气更清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