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燃烧脱硫脱硝技术

合集下载

锅炉脱硫脱硝的原理

锅炉脱硫脱硝的原理

锅炉脱硫脱硝的原理锅炉脱硫脱硝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燃煤锅炉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以达到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脱硫原理燃煤锅炉中的燃料中含有的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这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脱硫的原理是通过将二氧化硫与一定的化学试剂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常用的脱硫方法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是将烟气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溶液接触,使其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或硫酸钠,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干法脱硫则是通过将烟气与一定的干燥吸附剂接触,使其吸附二氧化硫,然后再通过加热或水蒸气等方式将其转化为硫酸盐或硫酸。

2. 脱硝原理燃煤锅炉中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和一氧化氮,它们在燃烧过程中会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这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脱硝的原理是通过将二氧化氮与一定的还原剂反应,将其还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常用的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两种。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将烟气与一定浓度的氨水或尿素溶液接触,使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则是将烟气与一定浓度的碳氢化合物接触,使其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以上就是锅炉脱硫脱硝的主要原理内容。

通过这些化学反应,可以将燃煤锅炉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锅炉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脱硫脱硝方法,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脱硫脱硝效果。

烟气锅炉脱硫脱硝 工艺

烟气锅炉脱硫脱硝 工艺

烟气锅炉脱硫脱硝工艺
烟气锅炉脱硫脱硝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烟气预处理:将烟气通过除尘器去除固体颗粒物和粉尘,以减少后续处理的干扰和防止设备堵塞。

2.烟气脱硫:将石灰石或氨水等脱硫剂喷入烟气中。

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钙或硫酸铵,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目的。

常用的脱硫工艺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

其中。

干法脱硫如SDS 干法脱硫则利用粉末的活性高的钙基或者钠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3.烟气脱硝:将氨水或尿素等脱硝剂喷入烟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和水,从而达到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目的。

脱硝工艺用于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4.烟气后处理:将处理后的烟气通过除臭器等设备去除异味等杂质,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其中。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有多种,包括scr脱硝+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升温热备)、半干法脱硫+布袋除尘+升温+低温scr脱硝、升温+scr 脱硝+ (余热回收+ )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加热空气热备、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等。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应用此项技术对环境空气净化益处颇多。

请注意,烟气锅炉脱硫脱硝工艺的具体实施可能因设备、环境、排放标准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锅炉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

锅炉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

锅炉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锅炉脱硫脱硝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对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进行去除,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下面是一份锅炉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

锅炉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一、烟气处理系统1.烟气进入除尘器:燃煤锅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颗粒物,烟气首先通过除尘器去除大部分颗粒物。

2.烟气进入脱硫设备:经过除尘器处理后的烟气进入脱硫设备,进行脱硫处理。

二、脱硫工艺流程1.石膏排出系统:脱硫前后石膏洗涤液进入石膏浆化装置,通过搅拌和加入草酸等,促使石膏颗粒悬浮于水中,形成石膏浆体,石膏浆体经过澄清除渣、浓缩输送至石膏排出系统,石膏进行干燥、堆放或外运。

2.脱硫液回收系统:脱硫液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通过脱硫液泵将废液送入回收系统,经过沉淀器沉淀净化后与新鲜脱硫液混合供给脱硫系统使用。

3.脱硫吸收系统:吸收塔内注入氢氧化钙和石灰乳,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石膏颗粒,同时烟气中的部分颗粒物也被捕捉。

4.废气处理系统:脱硫后的烟气还存在一部分二氧化硫,通过废气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二氧化硫,减少环境污染。

三、脱硝工艺流程1.脱硝催化剂:适量装载于催化剂催化层中,通过催化剂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反应,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

2.脱硝反应器:烟气进入脱硝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

3.脱硝副产品处理:通过处理副产物,如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实现对副产物的无害化处理。

四、废气排放系统1.烟气经过去除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的废气,然后经过排放系统排放到大气中。

2.废气排放系统要确保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要求,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锅炉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包括烟气处理系统、脱硫工艺流程、脱硝工艺流程和废气排放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

通过石膏排出系统和脱硫液回收系统对脱硫废弃物进行处理和回收,通过脱硫吸收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去除,通过脱硝催化剂和脱硝反应器对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反应,最后通过废气排放系统将处理后的无害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脱硫脱硝使用的工艺方法和原理

脱硫脱硝使用的工艺方法和原理

脱硫脱硝工艺方法和原理1. 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加重,脱硫脱硝成为了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脱硫脱硝是指去除燃煤、燃油等燃料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脱硫脱硝的工艺方法和原理。

2. 脱硫工艺方法和原理2.1 石膏法脱硫石膏法脱硫是一种常用的脱硫工艺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石灰石(CaCO3)与二氧化硫(SO2)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其工艺流程如下:1.燃煤锅炉中产生的烟气经过除尘器去除颗粒物后,进入脱硫塔。

2.在脱硫塔中,石灰石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石膏,并吸附一部分颗粒物。

3.脱硫后的烟气经过脱湿器去除水分后,排放到大气中。

石膏法脱硫的原理是利用石灰石的碱性来中和烟气中的酸性物质,将二氧化硫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石膏。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aCO3 + SO2 + 1/2O2 + H2O → CaSO4·2H2O + CO22.2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活性炭吸附法脱硫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硫的工艺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活性炭的大孔结构和表面吸附作用,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附到活性炭上,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其工艺流程如下:1.烟气经过除尘器去除颗粒物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塔。

2.在吸附塔中,烟气经过活性炭层,其中的二氧化硫被吸附到活性炭上。

3.定期更换或再生活性炭,使其重新具有吸附能力。

4.脱硫后的烟气经过脱湿器去除水分后,排放到大气中。

活性炭吸附法脱硫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附到活性炭表面,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2.3 氨法脱硫氨法脱硫是一种利用氨水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的工艺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氨与二氧化硫的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铵,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其工艺流程如下:1.烟气经过除尘器去除颗粒物后,进入脱硫塔。

2.在脱硫塔中,氨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同时也吸附一部分颗粒物。

锅炉脱硫脱硝原理

锅炉脱硫脱硝原理

锅炉脱硫脱硝原理
锅炉脱硫的原理是通过添加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将其转化为硫酸钙(CaSO4)或硫酸钠(Na2SO4)等固体废物,阻止其进入大气中。

常用的脱硫剂有石灰石(CaCO3)、石膏(CaSO4•2H2O)等。

脱硝的原理是通过加入氨水或尿素等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发生反应,生成氮气(N2)和水蒸气
(H2O)。

这个过程称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

脱硫和脱硝一般都在锅炉的烟气净化系统中进行。

脱硫装置常用的有湿法烟气脱硫和半干法脱硫。

湿法烟气脱硫主要通过喷淋鼓风或喷淋旋流器,在脱硫剂和烟气中进行充分接触,液相吸收二氧化硫。

而半干法脱硫主要依靠脱硫剂的颗粒直接与烟气反应,生成硫酸钙等固体物质。

脱硝装置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和吸收式脱硝等。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依靠金属催化剂(如钒、钛、银等催化剂)在高温下促进氨水与氮氧化物的反应。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则利用金属催化剂催化氨水的氧化分解生成氨气作为还原剂,再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

吸收式脱硝则利用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1. 引言1.1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重要性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是现代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保技术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厂排放的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电厂排放的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及除尘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保护公众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燃煤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减少大气酸雨的形成,预防植被和水资源的受损。

电厂烟气除尘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减少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们的健康。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环保技术,可以降低电厂的排放标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经济与环保的良性循环。

加强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发展现状当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对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几十年里,电厂在排放废气方面的处理技术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种创新技术的应用,电厂对废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

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型电厂已经引入了先进的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设备,以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利用各种化学、物理方法进行脱硫脱硝,同时通过静电除尘、布袋除尘等技术进行烟气净化,使得电厂废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一些电厂还将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实现了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减少了运行成本。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前的。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这些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电力行业的环保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

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

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一、方案概述为了满足环保要求,保护环境,提高10t锅炉的脱硫脱硝效率,本方案旨在详细介绍使用湿法脱硫脱硝技术进行污染物处理的方法。

本方案包括脱硫脱硝原理、设备选择、操作参数控制、废水处理等内容。

二、脱硫脱硝原理湿法脱硫主要通过往烟气中喷洒脱硫剂来吸收和氧化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而脱硝则通过在燃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氨水或尿素来还原并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

这种湿法脱硫脱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锅炉的废气处理中。

三、设备选择1.脱硫设备选择针对10t锅炉的脱硫需求,建议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工艺。

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脱硫。

2.脱硝设备选择对于脱硝设备的选择,建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氨水或尿素与烟气在催化剂催化下反应,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

SCR技术在高效脱硝的同时,对烟气中的其他成分几乎没有影响,操作稳定可靠。

四、操作参数控制1.脱硫操作参数控制(1)石灰石浆液浓度:控制在10%~20%之间,过高的浓度会增加脱硫剂的消耗,过低的浓度则会降低脱硫效率。

(2)石灰石进料量:根据锅炉负荷和石灰石的硫含量,合理调节进料量,以保证脱硫效果。

2.脱硝操作参数控制(1)氨水或尿素投加量:根据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和反应催化剂的性能,确定适当的投加量,以达到高效脱硝效果。

(2)催化剂活性:定期检测催化剂的活性,确保其在反应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催化效果。

五、废水处理在脱硫脱硝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废水处理包括初期的固液分离和后续的中和、沉淀、过滤等处理过程。

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可安全排放或进行再利用。

六、总结本方案详细介绍了10t锅炉脱硫脱硝方案,包括脱硫脱硝原理、设备选择、操作参数控制、废水处理等内容。

通过采用湿法脱硫脱硝技术,结合适当的设备选择和操作参数控制,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脱硫脱硝效果,满足环保要求,保护环境。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

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在现代环保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电厂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

本文将就这些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厂锅炉脱硫技术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主要采用的脱硫技术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湿法脱硫技术主要采用石灰石和石膏进行脱硫反应,并通过添加氧化剂促进脱硫反应的进行,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

而干法脱硫技术则主要是利用活性炭或者其他吸附剂吸附硫氧化物,再通过高温催化或者其他方法将其转化为石膏。

两种脱硫技术各有优缺点,具体选用哪种技术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考虑。

二、电厂锅炉脱硝技术氮氧化物是另一个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电厂燃煤锅炉中,氮氧化物通常是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或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来进行脱硝处理。

选择性催化还原是利用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将其还原为氮和水。

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则是利用氨水直接与氮氧化物进行反应。

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三、电厂烟气除尘技术除了脱硫脱硝之外,烟气中的粉尘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烟气进行有效的除尘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烟气除尘技术主要包括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电除尘器利用电场作用将烟尘带电,然后通过带电极板的作用将带电烟尘吸附下来。

布袋除尘器则是利用布袋表面的微小孔隙逐渐吸附烟尘,而湿式除尘器则是利用喷淋水将烟气中的尘埃湿化,然后通过重力等作用将其分离。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虑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2002
2004 年度
2006
2008
2010
图1-3 2000-2011年NOX的排放总量趋势 图 图1-2 2011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等值 线图
第一部分 我国烟气脱硫脱硝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十二五”脱硫脱硝强制规定及NOX控制标准
1、国家下达“十二五”各地区NOX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第一部分 我国烟气脱硫脱硝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我国烟气脱硫脱硝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表5 我国已运行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技术经济分析
初始投资 类别 单机规模 脱硝率 初始投资/万元 /MW % 1000 600 300 85 85 85 8500 6682 4393 1500-2000/台炉 年运行费用 单位投资/ 年运行费用 单位容量年运行费 元.kw-1 用(元.kw-1) 万元 85 111.4 146.4 4071 2671 1465 40.7 44.5 48.8
第一部分 我国烟气脱硫脱硝现状及发展趋势
表6 2011-2030年全国脱硝催化剂市场需求预测→
第二部分SO2的控制理论与技术
一、煤的化学组成
1、元素周期表中几乎没有什么元素不存在于煤中。主量元素: C、H、O、N、S;次量元素:Al、Si、Fe、Na、K、Ca、 Mg、Ti等;痕量元素:B、Be、Ge、Cd、Co、Cu、Mn、 Pb、Ni、Ba、Sr、Hg、Cr、As、Se。 2、可燃组分:主要是碳元素,其次是氢,及氧、氮、硫与碳 和氢构成的少量可燃性化合物。 3、化学组成:无机物和有机物;低分子和高分子化合物….. 4、煤转化过程中的生成物:硫化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煤中的有毒微量元素汞、砷、卤素和放射性污染物等也会 释放出来,并随烟气排放而进入大气环境。
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 全部
(1)2012年1月1日起,新建火力发电锅炉执行规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气黑度排放限值; 2014年7月1日起,现有火力发电锅炉执行规定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气黑度排放限值; 2015年1月1日起,燃煤锅炉执行规定的汞及其化合物污染物排放限值。
欧盟:NOx限值200mg/m3;美国:135~184mg/m3;日本:200mg/m3;中国100mg/m3 按新标准实施的话,中国自2015年后,每年NOX减排量:477-609万吨
时间 2004.1.1 2009.3.23 法规名称 主要内容

首次规定火电厂NOx排放浓度限值为450-1100mg/m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GB13223-2003)》 《2009-2010年全国污染 防治工作要点》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 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 原法》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 稿)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新建火电厂必须同步 建设脱硝装置,2015年底前,现役机组全部完成脱硝 改造 2015年所有火电机组NOx排放浓度在重点地区小于 200mg/m3、非重点地区小于400mg/m3 规定了火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的设计、施 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技术要求 2012年1月1日起,新建火电机组NOx排放量 ≤100mg/m3;2014年1月1日起,重点地区现有火电 机组NOx排放限值为100mg/m3,非重点地区2003年 以前投产的机组限值为200mg/m3

2010年排 放量 63.1 60.4 132.3 45.1 8.0 38.2 62.0 49.3 52.0 3.8 76.6 42.0 11.6 41.8 58.8 8.8
2010年排放量 2273.6
2015年控制量 2021.6
2015年比2010年(%) -11.1
表2 我国近年针对烟气脱硝行业环保法规政策进展及技术规范
单位:万吨
2015年控 制量 58.6 55.0 109.9 41.1 9.8 35.6 57.7 44.5 49.0 3.8 69.0 40.7 13.4 39.8 58.8 8.8 2015年比 2010年/% -7.2 -9.0 -16.9 -8.8 22.3 -6.9 -6.9 -9.8 -5.8 0 -9.9 -3.1 15.3 -4.9 0 0
第二部分SO2的控制理论与技术
二、燃烧前SO2的控制理论与技术
1、煤中硫元素的赋存形式:无机硫和有机硫 60-70%硫铁矿硫:黄铁矿(FeS2)、方铅矿(PbS)、黄铜矿(CuFeS2)…. 30-40%有机硫; 硫酸盐硫(CaSO4.2H2O、 FeSO4.7H2O…) ,含量极少; 2、硫化物的形成机理: 煤热解阶段析出的硫主要是H2S(有机硫转化)、COS和CS2 (前驱物 是黄铁矿等); 3、硫氧化物的生成机理:燃料中硫的氧化、硫化氢的氧化、CS2和COS 的氧化、金属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分解产物; 从机理上看,如何在燃烧前控制SO2的产生?
表4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燃料和热能转化设施类型 污染物项目 烟尘 二氧化硫 燃煤锅炉 氮氧化物 (以NO2计) 汞及其化合物 烟尘 燃油锅炉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以NO2计) 燃煤、燃油及燃气锅炉 适用条件 全部 新建锅炉 现有锅炉 全部 全部 全部 新建锅炉 现有锅炉 新建燃油锅炉 现有燃油锅炉 限值mg/m3 30 100 200 100 200(1) 0.03 30 100 200 100 200 1
SCR
SNCR 所有等级 25-40
“十二五”火电厂脱硝市场容量约1300亿元,年均约260亿元。其中SCR催 化剂年均市场容量40~60亿元,2015年后年均约50亿元。随火电厂“脱 硝”改造,催化剂需求量将快速增长。2010年度催化剂市场规模约4万 m3,2015年度将增长到15万m3,同比增长275%。
2321.2 2214.4 2185.1 2217.9
2100 2005
2006
2007 年度
2008
2009
2010
2011
图1-1
2005-2011年全国SO2的排放总量
2500 氮 氧 化 2200 物 的 1900 排 放 总 1600 量 ( 万 1300 吨 1100 ) 1000 2000
(全国NOX排放量削减10%的总量控制目标2046.2万吨,实际分配给各地区 2021.6万吨,国家预留24.6万吨,用于NOX排污权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工作)
2、烟气脱硝行业环保法规政策进展及技术规范→ 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 对象:单台出力≥65t/h,即电功率≥ 1.2万KW的发电锅炉 4、控制指标 “十二五” NOX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10%,重点行业和 重点地区NOX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10%。 →
表1 “十二五”各地区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合计 2010年排 放量 19.8 34.0 171.3 124.1 131.4 102.0 58.2 75.3 44.3 147.2 85.3 90.9 44.8 58.2 174.0 159.0 2015年控 制量 17.4 28.8 147.5 106.9 123.8 88.0 54.2 73.0 36.5 121.4 69.9 82.0 40.9 54.2 146.0 135.6 2015年比 2010年/% -12.3 -15.2 -13.9 -13.9 -5.8 -13.7 -6.9 -3.1 -17.5 -17.5 -18.0 -9.8 -8.6 -6.9 -16.1 -14.7 地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兵团
鉴于NOX不降反而上升,酸雨中[NO3-]浓度所占比例越 来越高的局面,国家颁布了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 (GB13223-2011),强制性地进行SO2和NOX减排。→
2700 二 2600 氧 化 硫 2500 排 放 2400 总 量 ( 2300 万 吨 ) 2200
2588.8 2549.4 2468.1
锅炉燃烧脱硫脱硝技术
内容提要
一、我国烟气脱硫脱硝现状及发展趋势
1、“十二五”期间对脱硫脱硝的强制规定及NOX控制标准 2、我国烟气脱硝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二、SO2的控制理论与技术
1、SO2的控制理论与技术;2、典型烟气脱硫工艺技术
三、NOx的控制理论与技术
1、NOx的控制理论与技术;2、脱硝工艺技术选择; 3、炉内脱硝技术 ;4、SCR脱硝工艺技术 ; 5、SNCR脱硝工艺技术简介
2009.7 2010.2.3
2011.1.14
2011.7.29 ←
2012年1月1日起,全部新建燃煤锅炉NOx排放量不得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GB13223-2011)》 超过100mg/m3,从2014年7月1日起,重点地区现有 燃煤锅炉NOx排放限值100mg/m3,非重点地区采用 W型火焰炉膛的火力发电锅炉、现有循环流化床火力 发电锅炉、2003年以前建成投产或通过环境影响报告 书审批的火力发电锅炉执行限值为200mg/m3
四、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介绍
第一部分 我国烟气脱硫脱硝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燃烧烟气中SO2与NOX排放现状
1、2011年SO2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2010年增加32.8万吨; → 2、2011年NOX排放量2404.3万吨,比2010年的上升了5.73%; → 3、2011年COD、NH3-N、 SO2总量控制均下降,但NOX上升了6.17%; 4、酸雨中[NO3-]/[SO42-]的比值从2003年的1/8→2008年的1/3,部分 地区甚至达到1/2,酸雨性质正在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 → (武汉市2011年大气环境中的污染负荷系数:PM10> NOX> SO2) 5、城市区域灰霾日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PM中NH4+与NO3-越来越高。 【2013年1月全国多地连续多日的灰霾天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