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大型预组装平台的施工控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技术与精度控制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技术与精度控制要点随着现代化建筑施工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施工方式。
然而,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测量技术和精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技术与精度控制要点,以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一、基准线标定和定位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确立一个准确的基准线,并进行定位。
基准线标定是确定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构件位置的基础,如果基准线标定不准确,则会导致整体结构偏差或者局部错位。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准线进行精确测量,并采用高精度仪器进行标志和记录。
同时,在定位过程中需要使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位置,以保证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确安装。
二、构件连接节点测量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是最容易产生误差的地方。
因此,对于连接节点的测量和精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激光扫描仪、三坐标测量仪等高精度设备对连接节点进行测量,以确保构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连接强度。
同时,在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到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并提前确定好连接节点的精确位置和尺寸,从而减小安装误差。
三、变形监测和调整技术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变形问题,如温度变形、荷载变形等。
为了保证建筑物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变形监测和调整。
通过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可以有效避免结构产生较大变形。
此外,还需要注意在选择材料时考虑其热膨胀系数、强度等特性,并进行相应计算和预测。
四、尺寸控制和误差补偿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尺寸控制和误差补偿是确保建筑精度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对构件和安装位置进行实时测量,并进行误差分析和修正,可以有效保证构件尺寸的准确性。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考虑构件的可调节性,并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模块尺寸与拼装精度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施工对模块尺寸与拼装精度的要求一、引言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通过预制构件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和组装,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的建筑方法。
这种建筑方式具有快速、灵活、环保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而模块尺寸与拼装精度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对模块尺寸与拼装精度的要求。
二、模块尺寸的要求1. 一致性要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模块之间需要互相衔接,并形成整体稳定结构。
因此,模块尺寸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所有预制构件需要按照设计图纸上提供的尺寸进行生产,并且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出现尺寸不一致或者超过允许偏差范围,将会导致模块之间无法嵌套拼接或者造成安全隐患。
2. 精度要求模块尺寸的精度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至关重要。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设备和工艺来确保模块的准确尺寸。
一般而言,模块尺寸的精度应控制在毫米级别,以满足拼接和安装的要求。
三、拼装精度的要求1. 拼接间隙控制装配式建筑中,模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拼接间隙,这是因为不同构件之间存在加工误差、运输振动等原因导致。
然而,这些拼接间隙需要进行合理控制,既不能太小导致无法拼接,也不能太大影响建筑质量。
一般而言,拼接间隙应处于规定范围内,并通过填充材料进行密封。
2. 连接方式选择连接方式是影响整个装配式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和结构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焊接连接等。
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确保连接件的精确尺寸和加工质量。
四、模块尺寸与拼装精度的控制方法1. 设计阶段控制模块尺寸与拼装精度的控制需要从设计阶段开始。
在设计时,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加工和生产能力合理确定模块尺寸,并参考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进行设计。
同时,还需考虑模块之间的一致性和拼接间隙等因素,以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2. 加工过程控制在预制构件的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进行加工。
施工管控平台实施方案

施工管控平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行业也在不断壮大,施工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施工管控平台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管控平台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施工项目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和控制,以实现施工过程的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和质量可控。
本文将就施工管控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2. 提升施工质量,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3.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4. 实现施工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三、实施步骤。
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管控平台的实施目标和需求,包括施工项目的规模、施工环境、施工类型等,以便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指导。
2. 平台选择,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施工管控平台,可以是现有的第三方平台,也可以是自主开发的定制化平台。
3. 系统集成,将施工管控平台与现有的施工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4. 人员培训,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施工管控平台的使用方法。
5. 实施运行,逐步将施工管控平台投入使用,并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6. 完善改进,不断对施工管控平台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施工管理工作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四、实施保障。
1. 技术支持,确保施工管控平台的稳定运行,及时解决技术故障和问题。
2. 数据安全,加强对施工管控平台数据的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
3. 管理规范,建立施工管控平台的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规范施工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
4. 绩效评估,定期对施工管控平台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实施效果。
1. 施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施工过程得到了精细化管理。
2. 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施工事故率大幅下降。
3. 施工成本有所降低,施工效率明显提高。
4. 施工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为未来的智慧施工奠定了基础。
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一、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概述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作好的构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
与传统现场浇筑相比,预制构件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效果一致的优势。
然而,预制构件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二、预制构件施工技术1. 构件生产预制构件的生产包括材料选择、模具制作、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装配与浇筑等工序。
在材料选择上,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特别是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模具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
在装配与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浇筑质量,如振捣、充填等。
2. 运输与安装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构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受到损坏。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位置校正,确保构件的准确安装。
其次要进行稳固连接,采取适当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平整度和垂直度,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垂直度要求。
三、预制构件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首先需要从材料入手。
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满足设计要求。
在材料进厂前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材料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因材料老化或变质引起质量问题。
2. 构件尺寸控制预制构件的尺寸控制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要精确控制模具的尺寸和形状。
在装配与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并进行振捣和充填工作,确保混凝土在模具内充分流动,避免出现空洞和裂缝。
3. 焊接质量控制预制构件中的焊接是一个重要的连接方式。
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焊接过程中,要使用合格的焊材、掌握正确的焊接工艺,并进行焊缝的检测和评定。
焊接接头的设计要符合规范要求,并采取适当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确保焊接质量合格。
四、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预制构件的生产将越来越趋于自动化。
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整体管控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整体管控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装配式建筑施工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势。
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快速、环保节能、质量可控等优点,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集成性,对其施工过程的整体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整体管控技术相关内容。
一、前期准备与规划阶段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前期准备与规划阶段,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目标、计划和资源管理等因素,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项目计划。
首先,在设计阶段确定井然有序的工程进度以及所需材料和人员数量。
其次,在采购材料时确保供应链畅通,并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协调,以确保材料质量和交付时间。
此外,还需要明确责任分工以及各项任务节点,并制定相应的沟通协作机制。
二、施工现场管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需要进行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首先,要设立专门的现场管理团队,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与落实。
此外,还需加强对质量的监控,对每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因材料质量或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而导致整体项目质量出现偏差。
三、装配式构件加工与运输装配式建筑中的构件加工是整个项目成功的基石。
在加工过程中,应注重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并确保加工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适当的运输方式和固定措施来减少振动与碰撞。
四、装配式建筑装配过程管控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组装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操作规范进行。
为了确保装配顺利进行,在提升与吊装过程中应有专门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指挥引导,并检查施工机具和设备是否符合使用条件及相关验收标准。
同时,还需关注装配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施工质量控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并进行全面检查与测试。
TBM安装平台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TBM安装平台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TBM(土压平衡盾构机)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隧道施工设备,其安装平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对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TBM安装平台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的一些详细介绍:一、TBM安装平台施工方法1.场地平整:首先要对TBM安装平台的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工作区域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需要进行场地的地质勘探、地质分析和土质平整等工作,以保证安装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2.基础施工:接着进行基础施工工作,包括地基处理和基础深挖。
地基处理主要是解决场地承载力不足或者土壤不稳定的问题,例如进行填筑加固、地基加固或者地基换土等工作;基础深挖则是针对需要建设较深基础的情况进行,如使用挡土墙或者连续墙进行地下开挖支护。
3.平台搭设:在基础施工完成之后,开始进行平台搭设工作。
平台的搭设需要根据TBM的尺寸和施工需求进行设计,并采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搭建,如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平台的施工交通、排水以及通风等问题。
4.支护工程:TBM安装平台的支护工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实施。
常见的支护措施包括拉索支撑、立方体支撑或者千斤顶等,以确保平台的稳定和安全。
5.安全设施:在进行TBM安装平台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关的安全设施。
这包括预防和应急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灭火器和紧急出口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交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二、TBM安装平台技术措施1.人员管理:TBM安装平台施工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设置专门的现场管理人员,负责协调施工进度、监督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2.材料管理:TBM安装平台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水泥等。
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及时供应,需要对材料进行统一的采购和管理,并与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3.施工监控:TBM安装平台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控制。
预拼装施工方案

预拼装施工方案引言预拼装施工是一种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建筑施工方法,通过在工厂中进行构件的预制和装配,将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后进行快速拼装,以实现快速、节约成本的建筑施工。
本文将介绍预拼装施工的优势、施工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施工方案。
优势预拼装施工相较于传统现场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快速施工:预制构件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和装配,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期。
而且,一旦预制构件到位,施工速度会更加快速,省去了施工现场的制造和调整时间。
2.质量控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和装配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减少了因施工现场环境和条件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预制构件能够经受更严格的工厂质量检验和测试,确保其达到相关标准。
3.减少人工成本: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自动化和机械化设备,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依赖,降低了人工成本。
4.减少浪费:预制构件的生产可以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预制构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施工步骤预拼装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阶段: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用途,确定预制构件的种类、尺寸和数量。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结构、功能、美观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
2.预制构件生产:根据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将预制构件在工厂中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3.运输到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在工厂中生产完成后,需要通过适当的运输方式将其运至施工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构件的损坏和变形。
4.现场安装:到达施工现场后,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将预制构件进行组装和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5.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验收工作。
通过对施工质量、安全性和功能性等方面的检查,确保预拼装施工符合相关要求。
注意事项在进行预拼装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材料选择:选择适合预制构件生产的材料,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测量与精度控制

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测量与精度控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方式,它通过将建筑模块化制造,并在现场进行快速组装,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并提高建筑质量。
而要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精度,工程测量与精度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工程测量的重点和方法、精度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模块化设计: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将整个建筑分为多个标准单元,这些单元在工厂中预制完成后再进行现场组装。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施工过程更加简洁高效。
2. 快速施工:由于装配式建筑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在现场仅需简单拼接即可完成大部分工作,因此可以大幅缩短施工周期。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节约了时间成本。
3. 质量可控:由于装配式建筑在工厂中进行模块化预制,因此可以充分控制每一个建筑单元的施工质量。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更加可靠。
4. 环境友好: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减少了现场作业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同时,由于施工时间缩短,也降低了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工程测量的重点和方法在装配式建筑中,工程测量是确保建筑各个部件相互连接、位置正确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在装配式建筑中进行测量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常用方法:1. 测量标高和平整度:测量标高是指通过精确测量各个构件之间的高差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平整度则是指楼板及地板等表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方法包括使用水准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进行高程和水平线的检测。
2. 定位与定线:在进行模块组装前,需要先确定每个模块在施工现场上的位置。
这时可以通过全站仪或者激光扫描仪等设备测量标志物的坐标和方向,从而实现模块在现场的准确定位。
3. 垂直度测量:垂直度是指建筑物各个部分是否与竖直方向保持一致。
可以通过全站仪或者水平仪等工具来进行测量。
4. 组件尺寸偏差控制:在装配式建筑中,每个构件都有其精确的尺寸要求,因此需要通过使用测量仪器来检查构件的尺寸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49420911(2003)0520044202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B
高精度大型预组装平台的施工控制
李朝奎,周 艳,高玉荣,宋成芳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Construction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Large Pre 2assembly Platform
L I Chao 2kui ,ZHOU Y an ,G AO Yu 2rong ,SON G Cheng 2fang
摘要:介绍高精度大型预组装平台的施工控制方案。
依据设计要求,拟定施工测量必要精度;对测试面平度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与推断,获得比设计要求更高的精度。
实践表明,大地测量手段可以解决机械工程测量手段所不能解决的大范围高精度整体平度控制问题。
关键词:高精度;预组装平台;平度控制
收稿日期:2002209202;修回日期:2002211212
作者简介:李朝奎(19672),男,湖南汉寿人,副教授,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变形测量的精度指标及3维城市模型的辅助空间决策支
持模型与应用。
很多中试产品需要进行预组装,且对产品组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预组装平台的平度质量直接影响到组装效果。
平度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难度和精度与平台的线形尺度及形状有密切关系。
传统的机械测量方法无法保证大范围整体平台的施工精度。
本文结合12m ×24m 预组装平台的高精度施工控制过程,介绍高精度大型预组装平台的施工控制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平台简介
高精度预组装平台尺度为12m ×24m ,施工分土建与金属结构安装两部分。
土建部分为425个加
筋混凝土支座;金属结构部分为上、下层“
工字钢”主架,下主架为17根24m 长“工字钢”,上层为182根12m 长“工字钢”。
精度要求:测试平面精度在0~±2mm ,且不允许有突起。
施工程序为:混凝土支座、下主架安装、上主架安装。
各层平面图见图1、图2。
图1 基础层平面图
二、控制方案
1.测量精度拟定
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限差
Δ=±2mm ,则中误
差为m =±Δ/2=±1mm 。
此时m 应包括施工误差m s 、测量误差m c ,即
m =±
m 2
c +m 2
s
(1)
图2 上、下主架平面图
这里施工误差主要包括材料加工误差、施工方
法误差及现场条件影响等。
取
m c =
12m s (2)
于是有
m c =
13
m (3)
m c 应包括测量控制点误差m k 及施工测量误差m s c ,即
m 2
c =m 2
k +m 2
s c
(4)
实际控制与检测时,根据现场条件取m k =0即保证
用同一个参考控制点。
则有
m s c =m c =
1
3
m =±0.58mm (5)
上述精度已经达到建筑物变形测量二等精度指标要求[1]。
这里m s c 可以有两种理解:①一测点的施工放样误差;②多测点的质量检测中误差。
不论
44 测 绘 通 报 2003年 第5期
是施工放样,还是质量检测,m s c 均包括如下的误差影响源:仪器误差(主要是i 角误差),标尺误差(主要是标尺变形和观测中标尺的非稳定性),视差与读数误差,观测方法误差,环境影响如温度变化、震动、光线等,控制点误差。
针对上述误差来源,按照表1的要求进行仪器检校与误差补偿处理。
表1
等级视距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i 角
Ⅰ≤30m ≤0.7m ≥0.3m ≤15″Ⅱ
≤50m
≤2.0m
≥0.2m
≤20″
2.测量方案选择
为了满足上述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如下测量控
制方案:
1.在平台周围建立如图3所示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点用一端为球面的Φ12钢筋,钢筋的V 字形一端嵌入混凝土地面;
图3 高程控制网简图
图4 分区观测图
2.用Wild NA2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配套
GPM3光学测微器)观测,且严格检校i 角;3.采用整体结构的钢脚架(可以拧固在混凝土地面);
4.按表1中Ⅰ等精度要求控制实际观测的视
距及视距差;
5.严格控制各层施工平度;
6.采用国产3m 精密水准尺,用两根竹杆辅助
稳定标尺;
7.尽量避免用水准网中的最弱点作高程控制点;
8.平度检测时,为减小测量误差,采用分区观测,且均以B M 0为后视点,如图4。
三、检测数据与分析
部分检测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上主架测试面平度检测部分数据
钢轨编号
测点号
1
2341#
3155663156143156923156572#3155683155833155853156333#3155933156093156073155914#3155853155833156013156215#3156173155433156633155616#3155703155793155583155867#3156203156033156083156318#3156093157323155693156219#31562631562831564831561110#
315589
315623
315632
315725
…
…
…
…
…
182#
315603
315632
315641
315692
对上述检测数据作如下处理:①粗差识别与剔
除;②随机性检验,包括误差正负号个数检验、正负误差分配顺序检验、误差数值和的检验、正负误差平方和之差的检验、个别误差值的检验;③对误差的正态分布进行假设检验;④正态分布函数的分布曲线拟合;⑤期望、方差计算。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检测数据偏差具有随机性,且服从正态分布;②抽样具有随机性,同时顾及了施工放样中的偏差明显点;③残差分布曲线拟合模型如下
f (x )=
1
2π
σexp (-(x -x )22σ2
)(6)
其中,参数x ,σ可以采用下述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
检验。
期望
x =1
n
Σx i (i =1,2,…,n )
(7)中误差为
σ=
Σ(x i -x )2
n -1
(8)
f (x )的图形如图5所示。
(下转第54页)
5
42003年 第5期 测 绘 通 报
图3 忠县区域小流域分割
参考文献:
[1] 闾国年,等.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
术研究[J ].地理学报,1998,(6):5622569.
[2] 闾国年,等.流域地形自动分割研究[J ].遥感学报,
1998,2(4):2982304.
[3] 汪 阳.长江水系分形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2001.
(上接第45页)
图5 检测残差分布曲线
④下主架上设测控点425个,施工完后随机抽取136
个点(每根工字钢上8点),统计平度施工中误差为±0.3mm 。
⑤上主架设测控点3145个。
随机抽取800个点检测,统计测试面平度中误差为±0.48mm 。
四、结 论
受场地等的限制,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十分困难。
为了保证测试平台的制作精度,本项目在施工方案
及测量控制方案上进行了严密的设计。
成台检测实验表明:测试面平度在±0.5mm 以内,满足设计的±1.0mm 精度要求。
表明几何大地测量手段可以解决精密机械安装中的平度控制问题。
参考文献:
[1] J G J/T 82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S].[2] 15039.新11,国家水准测量规范[S].
欢迎订阅《地图》
杂志观图知天下
【图事传真】图说天下大事【纵横故事】畅谈历史、地理、文化、科技之种种
【地图报道】新图速递,收藏经略,专家点评,地图市场排行榜,优劣评判,购图指南【地图之旅】世界风光、神州胜景,地理地貌探险考察,民俗风情,旅行资讯
本刊为海内外公开发行全彩色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每期定价8.00元,全年定价48.0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912。
编辑部可办理补订。
地址:北京复外三里河路50号 邮编:100045电话:010*********,68531322
45
测 绘 通 报 2003年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