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典型工程控制网布设
第五章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因此在设计施工控制网时,应使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放样 点位的误差,相当于施工放样的误差来说,小到可以忽略不 计,以便为今后的放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这就是我们通常 应该遵循的“忽略不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对施工控制 网的精度要求分析如下: 设M为放样后所得点位的总误差;m1为控制点误差所引起的误 差;m2为放样过程中测量工作与其他的一般测量工作不同,它要求 与施工进度配合及时,满足施工的需要。我们知道,原有的 测图控制网在布点和施测精度方面主要考虑满足测绘大比例 尺地形图的需要,不可能考虑将来建筑物的分布及施工放样 对点位的布设要求。因此,在施工期间这些测量控制点大部 分会遭受破坏,即使被保留下来的,也往往不能通视,无法 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因此,工业企业建筑物在施工之前都 要在原有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施工控制网。 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应遵守由总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 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采用这样一种放样的程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放 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所放样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几 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出厂房主轴线,再 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设备安装 的位置。又如放样大坝,则首先放出大坝的主轴线,然后再 放样各坝段轴线,根据坝段轴线再放出坝段每层的形状、尺 寸等。 工程建筑物主轴线放样的精度要求,主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 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以及建筑区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 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固性)情况来决定。例 如扩建的工业场地上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 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是考虑地形与地质情况。
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 作。如果订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订得过 严,则给放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了放样工作量, 延长了放样的时间,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度施工的需要。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 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建筑物竣工时的实 际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包括构件制造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 和测量放样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 了根据验收限差正确地制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除了测 量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 在确定了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以后,就可以用它作为起算 数据来推算施工控制网的必要精度。此时,要根据控制网的 布设情况和放样工作的条件来考虑控制网误差与细部放样误 差的比例关系。以便合理地确定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对于桥梁和水利枢纽地区,放样点位一般离控制点较远,放 样不甚方便,因而放样误差较大。同时考虑到放样工作要及 时配合施工,经常在有施工干扰的情况下高速度进行,不大 可能用增加测量次数的方法来提高精度。而在建立施工控制 网时,则有足够的时间和各种有利条件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
施工控制网布设_建筑工程测量_[共5页]
![施工控制网布设_建筑工程测量_[共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84e365602d276a201292e51.png)
173 第5章 施工测量线状工程(公路与管线)多采用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所布的导线网;对施工范围相对较小的民用建筑,也可采用建筑基线(或规划红线)作为控制。
⑥ 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
对于建筑场地大于1 km 2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1 km 2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⑦ 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 cm 。
⑧ 各施工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质地坚硬、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并应埋设标石。
标石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
对于建筑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
5.2.2 施工控制网布设1.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建立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规定(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民用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也可根据建筑红线定位。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控制,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结构、高度和机械设备传动的连接方式、生产工艺的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
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的规定。
表5-2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 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2)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立的相关规定。
在建立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施工平面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② 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③ 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固定标桩。
④ 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 2 cm ;两建筑物(厂房)间有联动关系时,不应大于1 cm ,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
⑤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根据表5-2中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表5-3选定。
表5-3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测角中误差 仪器等级 2.5″ 3.5″ 4.0″ 5″ 10″1″级 4 3 2 — —2″级 6 5 4 3 1 6″级 — — — 4 3。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大型特大型桥梁首级平面控制网在最初建立和后续 复测中,均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进行测定;在一些中小 型桥梁可以采用GPS静态定位测量技术进行测定,也可以 采用以GPS静态测量为主,全站仪测量为辅的方法。
2.在测量时要有效联测国家控制网,可以用测区内的 国家三角点作为全网的起算点。对于大型或特大型桥梁测量 时,应该考虑到投影带可能带来的误差和平面坐标系的转换 ,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
cosT1 A cosT2
cosT3
sin T1 0.454 sin T2 0.809 sin T3 0.707
0.891 0.588 0.707
(2 43)
按设计要求有: N AT PA QX1 (2 44)
边长权阵
P
p1 0
0 p2
0 1
❖ 在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直接为施工 服务,测量工作的精度主要体现在相邻点位 的相对位置上。
❖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 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来确定的。建 筑物竣工时的实际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和测量 放样误差所引起的。
❖ 在确定了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以后,就可 以用它作为起算数据来推算施工控制网的必 要精度。
GPS网也可看作是全边角网,故模拟法优化设 计方法同样可以用于GPS网。
“现代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 CODAPS
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 人工生成一个观测方案文件: 网名·FA2, 自动生成平差所需的观测值文件: 网名·IN2 平差计算: 根据精度和可靠性指标得到优化设计方案。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课件

电力工程
通过平面控制网布设,确保电力 工程的准确施工和管理。
平面控制网布设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控制点
控制点需要具有良好的可观测性和稳定性。
2 进行布设前的检查
在实际布设之前需要对控制点进行检查,确保其准确性。
3 合理选择布设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布设方法。
结论和总结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是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PPT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包括定义和重要性,布设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实例,注意事项,以及结论和总结。
平面控制网的定义和重要性
1 定义
平面控制网是为了控制和测量平面形状和位置而建立的一种测量网络。
2 重要性
平面控制网可以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用于地图制作、工程测量、航空摄影等领域。
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原则
1 准确性
布设过程中需要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以确 保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2 密度
控制点的布设需要考虑到待测区域的大小和 复杂程度,以保证测量的全面性。
3 连续性
控制点的布设需要以连续的方式分布,使得 整个区域都能得到准确的测量。
4 可重复性
布设的控制点需要能够被重复使用,并保持 其准确性与稳定性。
设备误差
解决方法:校准测方法:采用多级控制,根据地形特点合理布设控制点。
测量误差累积
解决方法:布设检查点,检查和修复测量误差。
平面控制网布设的实例
城市规划
通过平面控制网布设,确保城市 规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公路建设
平面控制网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 信息,用于公路建设的规划和施 工。
控制测量学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控制网的布设形式1.三角网1)网形 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位1,2,…,使互相观测的两点通视,把它们按三角形的形式连接起来即构成三角网。
如果测区较小,可以把测区所在的一部分椭球面近似看做平面,则该三角网即为平面上的三角网(图1-4)。
三角网中的观测量是网中的全部(或大部分)方向值(有关方向值的观测方法见第三章),图1-4中每条实线表示对向观测的两个方向。
根据方向值即可算出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若已知点1的平面坐标(11,y x ),点1至点2的平面边长2,1s ,坐标方位角2,1α,便可用正弦定理依次推算出所有三角网的边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各点的平面坐标。
这就是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以图1-4为例,待定点3的坐标可按下式计算C B s s sin sin 2,13,1= (1-1)A +=2,13,1αα (1-2)⎪⎭⎪⎬⎫=∆=∆3,13,13,13,13,13,1sin cos ααs y s x (1-3) ⎪⎭⎪⎬⎫∆+=∆+=3,1133,113y y y x x x (1-4) 即由已知的2,1s ,2,1α,1x ,1y 和各角观测值的平差值A ,B ,C 可推算求得3x ,3y 同理图1-4可依次求得三角网中其他各点的坐标。
2)起算数据和推算元素为了得到所有三角点的坐标,必须已知三角网中某一点的起算坐标(11,y x ),某一起算边长2,1s 和某一边的坐标方位角2,1 ,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三角测量的起算数据(或元素)。
在三角点上观测的水平角(或方向)是三角测量的观测元素。
由起算元素和观测元素的平差值推算出的三角形边长、坐标方位角和三角点的坐标统(3)起算方位角 当测区附近有控制网时,则可由已有网传递方位角。
若无已有成果可利用时,可用天文测量方法测定三角网某一边的天文方位角再把它换算为起算方位角。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陀螺经纬仪测定起算方位角。
(4)独立网与非独立网 当三角网中只有必要的一套起算数据(例如一条起算边,一个起算方位角和一个起算点的坐标)时,这种网称为独立网。
测量控制网布设方案指导

测量控制网布设方案指导1概述a.为保证测量对工程定位精确放线,对该标段区域建(构)筑物进行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以设计院所作的厂区控制方格网为主,以主厂房建筑控制网为辅。
控制网布设后,要与主厂房建筑测量控制网进行闭合校对,以满足建(构)筑物各个细部的放线精度。
网的建立原则:以大网建小网,以网点放基线。
b.在主厂房测量控制网施测前,应对设计院、监理公司提供的厂区测量控制网技术资料,认真校核,确认满足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第7.2.4条: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规定,方可使用。
c.主厂房测量控制网施测,用轴线法布设主厂房控制网,先确定主厂房控制网的主轴线,由厂区控制网测出,然后在施测主厂房四个边,从而形成一个主厂房控制网。
用轴线法控制主厂房四个边,这种布网方法误差分布比较均匀。
d.输煤系统测控网的建立原则,因其结构上与主厂房无硬性的直接连接,因此均可按系统(或区域)独立建立。
以主厂房测控制网为基准,扩大至附属系统。
2施工二级控制网布置原则为满足临建及各主要建(构)筑物的施工放线的需要,提高邻近建筑物轴线联结的精度,本施工二级控制网布置将根据一级控制成果、各施工图和总平面图进行,二级网直接沿建筑物四周方格网边布置,方格网四周角点作为二级网的高一级控制,减少二级网轴线测量层次,同时可以提高二级网的测设精度。
3施工二级控制网桩位结构(见下图)注:钢板厚度为IOmm,钢板及钢管材质为Q235,碎强度等级为C25,砂为中粗砂;桩位开挖后采用原槽浇灌。
4施工二级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先根据厂区控制网定出矩形控制网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矩形控制网(见下图)1)主轴线测设如上图所示:首先将长轴AOB定于地面,再以长轴为基线测出COD,并进行方向改正,使纵横两轴线严格垂直。
轴线的方向调整好以后,应以。
为起点,进行精密距离丈量,以确定纵横轴线各端点位置。
2)矩形二级控制网的测设在纵横轴线的端点A、B、C、D轴分别安置仪器,都以O为后视点,分别测设直角交会定出E、F、G、H四个角点。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2.1国家高程控制网
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原则。
一二三四等。
()
)(()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高程控制网全面基础二等骨干一等⎭⎬⎫ 我国国家水准网布设情况
分三期:
第一期, 1976年以前完成,以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基准。
第二期, 1976年至1990年完成,以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为基准
的一二等网。
第三期, 1990年后进行的国家一等水准网的复测和局部地区二等
水准。
国家一等水准网共布设289条路线,总长度93360km ,全网有100个闭合环和5条单独路线,共埋设固定水准标石2万多座。
国家二等水准网共布设1139条路线,总长度136368km ,全网有822个闭合环和101条附合路线和支线,共埋设固定水准标石33000多座。
国家一二等水准网分等级平差,一等水准网先将大陆的进行平差,
再求海南岛的结果。
二等是以一等水准环为控制进行平差计算的。
一等水准网每隔15~20年复测一次。
三四等水准,加密,布设成附合路线,并尽可能互相交叉,构成闭合环。
5.2.2城市和工程建设高程控制网
分二三四等3个等级,首级高程控制网,一般要求设成闭合环。
控制网布设的基本形式

GNSS 网宜布设为全面网,当需增设骨架网加强控制网精度 时,也可分级布网。城市或工程GNSS网按与邻点的平均距离和 精度划分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GNSS网。 GNS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需考虑常规测量方法 加密时的应用,每个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1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是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最后仍旧回到这一点, 见图
3)导线网 导线网是由若干条导线汇合,形成一个或多个节点,见图
3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4)支导线 支导线是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 个已知控制点,也不回到原来的起始点。支导线没有检 核条件,不易发现错误,故一般不宜采用,见图。
4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3.三角形网的布设形式
2008 年开始施行的《工程测量规范》中将传统的三角网、 测边网和边角网统称为三角形网,这是由一系列相连的三角 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三角形网测量是通过测定三角形网中 各三角形的顶点水平角、边的长度,来确定控制点位置的方 法。
5 /20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大都是在国家一、 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的。控制网的布设,应从实际出发,根据 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布设方案。
(一)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平面控制测量的形式主要有: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 三角形网测量。
1、GNSS网的布设形式
2.导线网的布设形式 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隐蔽地区、城市街区、地下工 程以及GNSS接收机天线接收信号受限的区域,用电磁波测距导 线布设控制网的方法就显得特别实用。导线(网)的基本形式 为: 1)单一附和导线 附和导线都有附和条件。如图中,(a)为方位附和导线;(b)为 坐标附和导线,也叫无定向导线;(c)为方位坐标附和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