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抽样分布

合集下载

抽样与抽样分布

抽样与抽样分布

抽样与抽样分布在统计学中,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抽样的目的是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性质。

在进行抽样时,我们需要了解抽样的方法和抽样分布的概念。

一、抽样方法1. 无偏抽样无偏抽样是指所有样本有相同被选中的机会。

这样可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从而减小样本估计值和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

常见的无偏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等。

2. 有偏抽样有偏抽样是指样本的选择并不具有相等的机会。

这样可能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足,从而产生较大的估计误差。

有时,有偏抽样也可以用于特定的研究目的,但需要明确地说明和分析偏差带来的影响。

二、抽样分布1. 抽样分布的概念抽样分布是指统计量在各个可能样本上的取值分布。

统计量可以是样本均值、样本方差等。

抽样分布的性质对于进行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非常重要。

2.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在中心极限定理的条件下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指出,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无论总体分布如何,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会接近正态分布。

3.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在满足一些条件的情况下也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这些条件包括样本容量足够大、总体比例接近0.5以及样本与总体之间的独立性等。

4.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

通常情况下,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呈右偏态,即偏度大于0。

为了得到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可以使用抽样分布的近似分布,如卡方分布。

三、应用案例抽样与抽样分布的方法和理论在实际统计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 调查研究在进行调查研究时,我们经常需要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或面访。

通过利用抽样与抽样分布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样本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从而得到总体的特征和性质。

2.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推断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样本统计量与假设的总体参数值,我们可以判断假设的合理性。

数理统计第二章抽样分布2.6节指数族

数理统计第二章抽样分布2.6节指数族

C ( )exp{Q1 ( )T1 ( x ) Q2 ( )T2 ( x )}h( x )
7
2 其中C ( )= exp 2 , Q1 ( )= 2 , 2 2 1
Q2 ( )=
1 2
2 , T ( x )= x , T ( x ) x , h( x ) 1 1 2 2
f ( x, ) C ( )exp{Q1 ( )T1 ( x ) Q2 ( )T2 ( x )}h( x )
2 n n/ 2 n 其中C ( )=(2 ) exp 2 , Q1 ( )= 2 , 2 n n 1 Q2 ( )= 2 ,T1 ( x )= xi,T2 ( x ) xi2 , h( x ) 1 2 i 1 i 1
1 e exp{ x log } x! p( x, ) C ( )exp{Q1 ( )T1 ( x )}h( x )

其中C ( )=e , Q1 ( )= log,
T1 ( x ) x , h( x ) 1/ x !
因此根据定义Poisson分布族是指数族.
15
双参数指数族的密度函数为 1 x p( x; , ) exp{ }I[ x ] , , 0 其中和 是两个参数,它的支撑集为
{ x : p( x; , ) 0} =( , ) 与未知参数有关,因此双参数指数分布不是指数族.

n
n
1
n exp xi I[ xi 0,i 1,2, i 1
,n]
,n ]
n n n exp xi ( 1) log xi I[ xi 0,i 1,2, n (( )) i 1 i 1

抽样分布的概念及重要性

抽样分布的概念及重要性

抽样分布的概念及重要性抽样分布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中,统计量的分布情况。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无法对整个总体进行研究,而是通过抽取样本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抽样分布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样本统计量的变异性,并为统计推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抽样分布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一、抽样分布的概念抽样分布是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并计算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

在抽样过程中,每次抽取的样本可能不同,因此样本统计量也会有所不同。

抽样分布描述了这些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抽样分布包括正态分布、t分布和F分布。

其中,正态分布是最常见的抽样分布,它在大样本情况下逼近于正态分布。

t分布适用于小样本情况,它相对于正态分布具有更宽的尾部。

F分布用于比较两个样本方差是否相等。

二、抽样分布的重要性1. 参数估计抽样分布为参数估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统计学中,我们通常通过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抽样分布告诉我们,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我们确定参数估计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例如,通过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我们可以利用抽样分布计算置信区间,从而确定估计值的范围。

2. 假设检验抽样分布在假设检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推断方法,用于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种假设。

抽样分布提供了计算检验统计量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我们确定拒绝域和计算p值。

通过与抽样分布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判断样本统计量是否显著,从而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3. 抽样方法选择抽样分布对于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不同的抽样方法会对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产生影响。

通过了解抽样分布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从而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无偏估计的抽样方法,以减小抽样误差。

4. 统计模型建立抽样分布为统计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在建立统计模型时,我们通常需要假设样本统计量服从某种分布。

抽样分布知识点总结

抽样分布知识点总结

抽样分布知识点总结抽样分布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进行抽样时得到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

抽样分布是统计推断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抽样误差以及估计参数的可信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相关理论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基本概念1.1 抽样与总体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我们想要研究的所有个体的集合,而抽样则是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以获得对总体特征的估计。

抽样可以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等方法,目的是代表性地反映总体的特征。

1.2 样本统计量在抽样中,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统计量称为样本统计量,常见的样本统计量有均值、方差、标准差、比例等。

样本统计量能够提供有关总体参数的估计和推断。

1.3 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是描述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学概念。

当我们从总体中抽取多个样本,并计算每个样本的统计量时,得到的这些统计量的分布就是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可以反映出样本统计量的可变性、偏移和分布形态等特征。

二、性质2.1 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是抽样分布理论中的重要定理,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中心极限定理对于理解抽样分布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许多统计推断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另一个重要的抽样分布性质,它描述了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会收敛于总体均值,即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会集中在总体均值附近。

大数定律为我们理解样本统计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2.3 置信区间置信区间是根据抽样分布推断总体参数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抽样分布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建立对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从而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置信区间对于统计推断的可信度和精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理论基础3.1 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影响抽样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抽样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于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抽样分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越高。

抽样分布基本概念

抽样分布基本概念

抽样分布基本概念引言抽样分布是统计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进行统计推断时所使用的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包括样本、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的性质以及样本均值和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

样本与样本统计量在统计学中,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取的一部分观察对象。

样本的大小通常用字母n表示。

通过对样本进行测量和观察得到的某一特定数值称为样本统计量。

样本统计量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

常见的样本统计量有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比例。

样本均值是指样本中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用符号X表示。

样本方差是指样本中所有观察值与样本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均值。

样本比例是指符合某一特征的观察值占样本总体的比例。

抽样分布的性质抽样分布是指在总体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对总体进行抽样并计算样本统计量后得到的分布。

在大样本情况下(样本容量n足够大),根据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呈正态分布。

这意味着无论总体是什么样的分布,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可以近似看作是正态分布。

当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仍然是正态分布。

但是当总体分布为非正态分布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仍然近似为正态分布,但不再是精确的正态分布。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被称为抽样分布。

当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时,不论样本容量大小,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都是正态分布。

当总体分布为非正态分布时,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为正态分布。

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总体均值,标准差等于总体标准差除以样本容量的平方根。

抽样分布的均值等于总体均值是因为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即样本均值的期望值等于总体均值。

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总体标准差除以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是因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除以样本容量。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抽样分布。

样本比例的抽样分布是二项分布的一种特殊情况。

统计学中的抽样分布基本理论

统计学中的抽样分布基本理论

统计学中的抽样分布基本理论统计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学科。

在许多领域都需要数据支撑决策,统计学是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科学。

而抽样分布的基本理论则是统计学中最为基础且至关重要的概念之一。

什么是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指的是在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样本的情况下,样本所呈现的分布情况。

这个分布被称为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正是在原本无法得出准确结果时,在对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加以处理得出的模拟分布情况。

抽样分布的定义我们假设样本是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这个总体具有一个概率分布,并且每个样本都独立地从该概率分布中抽取。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数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会近似正态分布,均值为总体均值,标准差为总体标准差除以样本量的平方根。

这个近似于正态分布的抽样分布称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样本的真实总体均值和总体标准差都是为了推断或预测总体特征,而在抽样时这些特征是不确定的,所以会有一定误差。

这时我们便需要用到其它类型的抽样分布。

t分布就是这样一种抽样分布方式,它在样本量较小时,比正态分布更适用。

它类似于正态分布,但在小样本情况下,会有更宽的尾部和更高的峰值。

t分布具有参数自由度 (df) ,其在自由度越大时,越接近于正态分布。

当自由度大于30时,两者基本一致。

了解抽样分布形式和方法对于进行更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意义重大。

在统计中,我们总是使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思想来尽可能减少污染。

特别是在数据采集的实际工作中,数据样本的选取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样本均值的分布越正常,那么就可以推断出样本中的点集越正常。

抽样分布是推断总体、检验总体分布、总体均值、总体比率、总体标准差等经典统计问题的基础。

统计学_抽样分布

统计学_抽样分布

统计学_抽样分布统计学——抽样分布在统计学的广袤天地中,抽样分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它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石,更是实际应用中的得力工具。

那什么是抽样分布呢?简单来说,抽样分布就是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取多个样本,然后根据这些样本计算出某个统计量(比如均值、方差等)所形成的概率分布。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个装满各种颜色球的大箱子,这就是我们的总体。

现在我们不能把所有的球都拿出来研究,只能随机抽取一部分球作为样本。

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这样的抽样,并计算每次抽样的均值,那么这些均值所呈现出来的分布规律就是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在实际情况中,我们往往很难直接研究总体的所有数据,而抽样分布则让我们能够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来对总体的特征做出合理的估计和推断。

以均值的抽样分布为例。

假设总体的均值为μ,方差为σ²,从这个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 n 的简单随机样本。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通常认为n ≥ 30),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等于总体均值μ,方差为总体方差σ²除以样本容量n 。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知道了总体的均值和方差,以及样本的容量,就可以大致了解样本均值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进行统计推断非常有帮助。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抽样分布计算出某个样本均值出现的概率,从而判断这个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再来说说方差的抽样分布。

卡方分布在研究方差的抽样分布中起着关键作用。

假设从正态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 n 的简单随机样本,计算样本方差 s²,然后定义统计量(n 1)s²/σ²,它服从自由度为 n 1 的卡方分布。

抽样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比如在质量控制中,工厂会从生产线上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检测,通过样本的质量数据和抽样分布的知识,来判断整个生产线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在市场调查中,调查人员通过抽取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利用抽样分布来推断全体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

统计学_抽样分布

统计学_抽样分布

统计学_抽样分布统计学——抽样分布在统计学的广袤领域中,抽样分布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从局部的样本数据中窥探到总体的特征和规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抽样分布呢?想象一下,我们面前有一个巨大的“总体”,这个总体可以是某个城市所有居民的收入情况,也可以是某批产品的质量数据等等。

但由于总体太过庞大,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测量和分析。

这时候,抽样就派上用场了。

我们从这个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这部分个体就构成了一个样本。

而抽样分布,简单来说,就是指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取相同大小的多个样本,这些样本统计量(比如均值、方差等)所形成的概率分布。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抽样分布,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研究某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

这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总体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

我们先随机抽取 10 名学生的成绩作为一个样本,计算这 10 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值。

然后,我们重复这个抽样过程,多次抽取 10 名学生的成绩,每次都计算平均值。

这些平均值就会形成一个分布,这就是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有着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和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先来说说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如果总体的分布不论是什么形状,只要样本容量足够大(通常认为大于 30),那么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就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进行很多统计推断。

比如说,我们可以计算出样本均值落在某个区间内的概率,从而对总体均值进行估计和推断。

再谈谈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

样本方差的抽样分布与自由度有关。

自由度这个概念可能有些抽象,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计算样本方差时能够自由取值的变量个数。

对于样本容量为 n 的样本,其自由度为 n 1。

了解抽样分布对我们有什么实际用处呢?它的作用可大了!首先,抽样分布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参数估计。

比如说,我们想要知道总体均值是多少,但又无法直接测量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例中总体分布的类型是明确的,是泊松分布,但总体还 有未知参数������,故总体还不是一个特定的泊松分布。要最 终确定总体分布,就要确定������。
2.1.2 样本
为了对总体分布进行推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 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就是对总体������进行一次观 察并记录其结果。我们在相同条件下对总体进行������次 重复的、独立的观察。并将������次观察结果按照实验的 次序记为������1 , ������2 , ⋯ , ������������ ,形成一个样本。
2.1.2 样本
对无限总体,无论是放回还是不放回抽样,随机 性与独立性容易实现,困难在于排除有意或无意 的人为干扰。
对有限总体,放回抽样容易得到简单随机样本。 在不放回抽样中,只要总体所含个体数很大,特 别是与样本量相比很大,则独立性也可基本得到 满足。
2.1.2 样本
例2.5 设有一批产品共������个,需要进行抽样检验以 了解其不合格品率������。如果把合格品记为0 ,不合 格品记为1,则总体为一个二点分布。现从中采取 不放回抽样抽出2个产品,这时,第二次抽到不合 格品的概率依赖于第一次抽到的是否是不合格品, 如果第一次抽到不合格品,则
������
������ ������1 , … , ������������ =
������=1
������(������������ ) .
2.1.2 样本
总体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抽样分为放回抽 样和不放回抽样。
实际中总体中的个体数大多是有限的。当个体数 充分大时,将有限总体看作无限总体是一种合理 的抽象。
2.1.2 样本
显然,如此得到的样本不是简单随机样本。但是, 当������ 很大时,我们可以看到上述两种情形的概率 都近似等于������ 。所以当N 很大,而������不大(一个经 验法则是 ������ / ������ 0.1)时可以把该样本近似地看 成简单随机样本。 思考: 若总体的密度函数为������(������),则其样本的(联合) 概率密度是什么? 解答:样本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为:
0 , 0.2, 0.4, 0.8, 1, ������ < 344 344 ≤ ������ < 347 347 ≤ ������ < 351 351 ≤ ������ < 355 355 ≤ ������
0.8 1.0
听装饮料净重的经验分布函数
������������ (������) =
Fn(x) 0.0 0.2 0.4
例2.6 某食品厂生产听装饮料,现从生产线上
随机抽取5听饮料,称得其净重(单位:克) 351 347 355 344 351
这是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经排序可得有序样本:
x(1)= 344, x(2)= 347, x(3)= x(4)= 351, x(5)= 355
2.2.1 经验分布函数
其经验分布函数为
0 ������������ (������) = ������ ������ 1
������ < ������(1) ������(������) ≤ ������ < ������ ������(������) ≤ ������
������+1
, ������ = 1, … , ������ − 1.
数理统计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与管理学院
Contents 第二章 样本与抽样分布
§2.1 总体与样本 §2.2 样本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2.3 统计量
§2.4 抽样分布
在概率论中,我们所研究的随机变量,它的分布都 是假设已知的,在这一前提下去研究它的性质、特 点和规律性。 但是,在数理统计中,我们研究的随机变量,它的 分布是未知的,或者是不完全知道的,人们是通过 对所研究的随机变量进行重复独立的观察,得到许 多观察值,对这些观察值进行分析,从而对所研究 的随机变量的分布作出种种推断。
������
������ ������1 , … , ������������ =
������=1
������(������������ ) .
2.1.2 样本
思考题2.1
某市要调查成年男子的吸烟率,特聘请50名统计专业本科生 作街头随机调查,要求每位学生调查100名成年男子,问该 调查的总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总体用什么分布描述为宜?
0 1 7 2 7 4 ������������ ������ = 7 5 7 6 7 1 ������ < 5 5 ≤ ������ < 15 15 ≤ ������ < 16 16 ≤ ������ < 28 28 ≤ ������ < 32 32 ≤ ������ < 51 ������ ≥ 51
数理统计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数据资 料;如何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 对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特点进行推断。
假设检验
总体
抽样调查
样本
总体参数
参数估计
统计量
§2.1 总体与样本
2.1.1 总体与个体 总体的三层含义: 研究对象的全体; 数据; 分布。 个体:总体中每一个可能的观测值称为个体。 总体的容量: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的个数。
例2.1 某公司要采购一批产品,每件产品不是合 格品就是不合格品,但该批产品总有一个不合格 品率������。由此,若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用 ������表示这一批产品的不合格数,不难看出������服从一 个二点分布b(1 , p),但分布中的参数 ������是不知道 的。一些问题: p 的大小如何; p 大概落在什么范围内; 能否认为 p 满足设定要求(如 p 0.05)。
(96 120] (120 144] (144 168] (168 192]
>552
上表中的样本观测值没有具体的数值,只有一个范围,这 样的样本称为分组样本。
2.1.2 样本
样本的要求:简单随机样本
要使得推断可靠,对样本就有要求,使样本能很 好地代表总体。通常有如下两个要求: 随机性: 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 被选入样本 -- ������������ 与总体������ 有相同的分布。 独立性: 样本中每一样品的取值不影响其它样品 的取值 -- ������1 , ������2 , … , ������������ 相互独立。
2.1.2 样本
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 本,也简称样本。 于是,样本 ������1 , ������2 , … , ������������ 可以看成是独立同分布 ( ������������������ ) 的随机变量,其共同分布即为总体分布。 设总体������具有分布函数������(������),������1 , ������2 , … , ������������ 为取自该 总体的容量为������的样本,则样本联合分布函数为
������ ������2 = 1 ������1 = 1 = (������������ − 1)/(������ − 1)
而若第一次抽到的是合格品,则第二次抽到不合 格品的概率为 ������ ������2 = 1 ������1 = 0 = (������������)/(������ − 1)
2.1.2 样本
样本具有两重性(抽样前:随机变量;抽样后:观测值) 一方面,由于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抽取 前无法预知它们的数值,因此,样本是随机变量, 用大写字母 ������1 , ������2 , … , ������������ 表示; 另一方面,样本在抽取以后经观测就有确定的观 测值,称为样本值。此时用小写字母 ������1 , ������2 , … , ������������ 表示是恰当的。 样本量(样本的容量):样本所包含的观测值个数
2.2.1 经验分布函数
思考题2.2
以下是某工厂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10名工人一周内生产的产 品数 149 156 160 138 149 153 153 169 156 156 试由这批数据构造经验分布函数。
2.2.2 频数频率表
样本数据的整理是统计研究的基础,整理数据的 最常用方法之一是给出其频数分布表或频率分布 表。 例2.8 为研究某厂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我们 随机调查了20位工人某天生产的该种产品的数量, 数据如下 160 196 164 148 170 175 178 166 181 162 161 168 166 162 172 156 170 157 162 154
2.2.1 经验分布函数
定理2.1(格里纹科定理) 设������1 , ������2 , … , ������������ 是取自总体 分布函数为������(������)的样本, ������������ (������) 是其经验分布函数,当 ������ → ∞时,有 ������ ������������������ ������������ ������ − ������ ������ → 0 = 1 格里纹科定理表明:当n 相当大时,经验分布函数是 总体分布函数������(������)的一个良好的近似。经典的统计学 中一切统计推断都以样本为依据,其理由就在于此。
2.1.1 总体与个体
例2.2 磁带的一个质量指标是一卷磁带(20m)上的伤痕 数。每卷磁带都有一个伤痕数,全部磁带的伤痕数构成一 个总体。这个总体中相当一部分是0(无伤痕,合格品), 但也有1,2,3等,但多于8个的伤痕数非常少见。研究表明, 一卷磁带上的伤痕数������服从泊松分布������(������),但分布中的参数 ������却是不知道的。显然, ������的大小决定了一批产品的质量, 它直接影响生产方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