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外国语学校被指新址污染 国家督学赴当地专项督导
常州毒地案二审宣判:污染企业需向公众道歉

常州毒地案二审宣判:污染企业需向公众道歉■王羽/文2018年12月27日,备受关注的“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案”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隆公司)、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宇公司)、江苏华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达公司)三家污染企业应当就其生产经营行为对案涉场地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并应在判决生效后15日内,在国家级媒体上就其污染行为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
“常外污染”引关注公益组织提出诉讼此案源于2016年的“常州外国语学校污染事件”。
2015年,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校址后,学校的多名学生出现了身体不适症状。
多人出现皮炎、湿疹、血液指标异常等异常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家长们怀疑,孩子的病可能和学校对面正在进行土壤修复施工的空地有关。
据《新京报》报道,郭华(化名)曾是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家长,两年前,他的儿子正在读初中。
2015年9月,常州市新北区的重点学校外国语学校从市中心迁到了郊区的新址,三个月后,部分学生身上出现了红疹、痘痘,家长们组织起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据央视报道,学校先后有641名学生被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其中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和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学生还被CASE历史污染如何归责成为关注焦点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86SHANGHAI ENTERPRISEFebruary 2019(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报告》和《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场地健康风险评估报告》两份报告。
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已经组织开展了对“常隆地块”环境污染的损害修复工作,环境污染风险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以“维护社会环境公共利益的诉讼目的已在逐步实现”为由,驳回了自然之友和绿发会的诉讼请求,并判决两家组织共同承担案件受理费189万余元。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不该建的学校谁之过?*——基于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的追问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一经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即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广泛的热议。
该学校大量学生出现短时间、群体性的身体异常现象,并有检测数据证实其与新校区附近仅一路之隔,相距不足100米的原化工厂(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污染土地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官方或民间的解读层出不穷,各种负面标签已然将常州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常州外国语学校、原化工厂等相关方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针对本文研究主题,有三个关键点不容忽视:一是“环评报告”,二是“未批先建”,三是“社会舆论”。
其中,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的“环评报告”存有明显的瑕疵,新校区“未批先建”行为显然触犯了国家明文规定的法律,学生家长、新闻媒体与政府官方互相猜疑引发的“社会舆论”甚嚣尘上,舆论危机显现。
一时间,家长质疑、媒体介入、官方辟谣、学校失声、央视曝光、政府回应等多方主体充斥其中,尤其对政府在该事件中的角色定位、职责问题议论纷纷,也使得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愈演愈烈。
对此,不禁追问,学校等公益项目的选址为何可以如此轻率?目前提供日常学习、生活的公共环境有无潜藏毒物?全国还存在多少潜在的“常外毒地”?政府部门的科学决策、有效决策体现在哪?政府在公益项目建设中的职责到底在哪?一、发现问题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的发生再一次将公益项目建设的问题转移到公众视野,各方都在寻找原因、提出对策,力图全面分析并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研究发现,舆论焦点往往直接集中于环保部门,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环评报告是项目落地的前置条件,常州外国语学校建在毒地旁明显背离公益项目建设的标准及要求,因此认为其环评工作存在漏洞;集中于常州外国语学校,认为其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做的不到位;集中于始作俑者——原三家化工厂,即江苏常隆化*本报告的案例素材主要来源于澎湃新闻网、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等相关新闻报道,引用时进行了删减和调整。
曝常州政府打压学校污染事件

长及师生的关切,但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并直指央视的报道存在一 些“硬伤”,包括引用的数据、观点、甚至镜头语言,都带有强烈的导向 性。
自从去年9月搬迁新址以来,学生家长在接送孩子的途中就不断闻到异味,
也接连有学生出现了头痛、皮肤异常等症状;而在此期间,那块“毒地”, 却是一直在进行“土壤修复”工作的。修复的目的,起初是为了将这一工 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之后,则改成了绿化用地,计划在原址上建设一座 生态公园。
曝常州政府打压学校污染事件:不准转学
常州官方回应称,早在今年3月下旬,学校已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学校内
空气、土壤等进行检测,各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要求。而另据媒体 报道,常州新北区政府相关人士称,暂未发现央视报道中的有学生患白血 病的情况。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称充分理解家
了未成年保护法
4.家长因学校好而不了解学校的总体情况,是对孩子健康的不负责任
1.责任意识 2.违法法律
3.珍惜生命
校方、政府反复出具的检测报告也让家长感到怀疑。在今年1月紧急叫停
修复工作之后,当地环保部门和学校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均检测称,土 壤、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合格;而在土地修复取得成果之后,学校周边 的空气也是合格的。
学校的动工首先就是典型的“未批先建”,环评报告出具是2012年3月,
而2011年8月学校就已经开始动工了。
评述
1.常州市政府没有为受害学生进行关心救治责任意识
2.学校发公开信指出央视新闻报道的错误,如诺其报道属实那么就是在推
脱责任,且学校是以“未批先建”而成,严重违反法律,有关政府也因负起 责任
3.政府打压学校污染事件是违法行为,不珍惜学生的生体健康,严重违反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有多少“无愧于心”

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有多少“无愧于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很多于800字的文章。
常州外国语学校是江苏省内较好的一所初中学校。
不过,自去年年底学校搬迁新址后,400多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
据悉,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学生们的身体异常情况疑与化工厂“毒地”相关。
当地教育部门曾这样解释,常州外国语学院建设已做过“环境影响评价”,“符合规范”。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环评报告指出该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有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而且提到常隆地块修复可能产生空气污染,却依然下结论“确认符合建校规范”。
事实上,学校开工建设时间比作为建校依据的环评报告批复时间还要早,前者为2011年8月21日,后者是2012年3月31日,前者比后者提前了7个多月。
据媒体报道,2015年9月大批学生入校,北边的污染土壤正在开挖修复中。
化工企业、学校、环保检测部门、教育部门,究竟谁更应该担负责任?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有多少“无愧于心”一起学生疑似中毒事件,经过家长的持续反映和媒体的注重,仍旧无法在当地的治理框架中得到妥善处理,本身就折射了一种不正常的“治理失序”。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入新址,“数百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被媒体曝光后,常州市相关部门作出回应,称该校空气质量达标,附近原化工企业没有发现大规模填埋危废。
国家环保部调查组已经到达常州,但事件仍在发酵。
4月18日,常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向家长和师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直指媒体的报道存有一些“硬伤”。
该校校长曹慧在回复家长的质疑时说:“媒体并非真理,我们无愧于心。
”上级部门在实行调查,家长在等待一个能够相信的结果,于这样的关口,该校抛出一份指向媒体报道“硬伤”的公开信,多少让人诧异。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解析——校园安全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解析-校园安全校园,是孩子们度过学习生涯的美好象牙塔。
但是,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有发生。
建设平安校园,维护师生安全,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仅包括学生的人身施暴,也包括暗藏危机的校园环境。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关于“校园毒地”的新闻事件。
一、事件背景2016年3月下旬,常州外国语学校有学生反映,自从去年9月份搬到这个新校址后,很多学生因为环境污染,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
其后,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被检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
环境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块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氯苯浓度分别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
据了解,该地块曾做过污染修复,但地块修复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没有如期完工,修复没有明确时间;第二,没有按方案操作。
在修复的过程中,承建方和施工方本应按照相关部门出具的方案进行封闭操作,结果却露天作业,相关环境风险没有把控。
同时,污染修复没有完成,常州外国语学校就已搬过来,显然不合程序。
“老百姓反映有异味,去现场检测结果却是达标的。
”新北区环保局一位副局长表示,如果把老百姓的人体感知度比作“民标”,他认为国标与“民标”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相关评论@财新网:本项目地块严禁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同时常隆地块开展修复后,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如果学校在常隆地块修复验收完成前投入使用,必须注意修复产生的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
@搜狐网:为减少对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影响,国家规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一般至少在300米以上,而“毒地”距学校不到100米。
学生本应在最安全的场所学习,把学校建在“毒地”旁,需要认真反思。
三、模拟题2016年3月,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被检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罪魁祸首疑为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厂旧址。
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4月第4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更多重庆公务员考试真题<<<点这里2016重庆上半年公务员考试:4月第4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重庆公务员面试一般采取两种方式:结构化+无领导。
为了让考生们更加了解重庆公务员面试的相关信息,重庆中公教育特地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历年重庆公务员面试真题和一些复习资料,从而考生们可以总结出重庆公务员面试的经验,汲取其优点并不断地完善自己。
希望这些面试备考资料能帮助考生们全面备考,了解更多考试的出题方向!点击这里可以进行 >>>重庆公务员在线咨询。
1. 习近平4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注重从体制机制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2. 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其回收舱于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搜索回收任务顺利完成。
这是我国成功发射回收的第二十四颗返回式卫星,也是首颗在内蒙古草原返回着陆的卫星。
卫星回收任务圆满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返回式卫星控制回收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对2016年全国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
4. 中国石化在北京宣布:中国最大的工业品电子商务平台——“易派客”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并向社会开放。
这是中国石化打开企业资源“围墙”,将多年的采购优势以“互联网+”的形式与社会共享的全新尝试。
5. 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被曝近500名学生身体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个别学生还被查出了淋巴癌。
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最新消息曝光后续相关新闻,“地下埋毒”从何而来

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最新消息曝光后续相关新闻,“地下埋毒”从何而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地址:常州市辽河路55号常州外国语二中学校学校现有初、高中部58个班级,约2800名师生员工,具备一流的师资队伍。
有市第三级五级阶梯荣誉称号优秀教师52人,学科带头人8人,骨干教师11人,教学能手19人,教坛新秀11人。
自创办以来,常外教师在常州市各级各类评优课和基本功竞赛中有近百人次获奖,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10人次。
“493名学生被检出身体间歇性”“到现在还有学生家长如今给孩子送午饭、带水喝,不让他们接触学校的水和食物。
”常州外国语学校(下称“常外”)一位七年级学生的家长告诉北青报记者。
常外知名是江苏省当地一所知名夜校,其新北校区从2021年9月才开始即将正式投入使用,然而当年年底,就不断有学员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肚子疼以及红疹等症状,空气中也能闻到刺鼻的水溶性臭味,“我们在校的学生平日都在职不敢开寝室窗户。
”住校的高二学生刘丽敏(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
在一位七年级学生学生家长提供贷款的“常外七、八年级学生自发体检并自愿提供体检结果的汇总表”上,北青报记者看到,观摩统计的样本共计641人,体检异常人数为493人,占比76.9%。
而“异常”的项目包括“甲状腺结节”262例、“淋巴肿大或结节”194例、“血液其他指标异常”90例等,其中大多学生学生同时出现多种异常症状。
该学生家长提供支持了自己13岁的孩子今年1月底和3月底两次体检的报告单,上面显示被检查者“甲状腺左侧叶结节,双侧颈部、颌下、腋窝淋巴结肿大”。
“2021年1月中旬左右,学校寒假放假前,我们学生家长们就自发在校门口抗议过,今天希望学校能搬离现在的地址,但到现在学校也没有给我们明确答复。
”此类学生家长补充说。
而据环境影响报告声称,毒地地皮的三厂原址,地下水出现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污染物,最严重样本中,氯苯超标逾9.4万倍,土壤氯苯亦超标7.8万倍,汞、铅、镉等重金属亦情况严重超标。
常州“毒地”背后:危废处置的监管真空

龙源期刊网
常州“毒地”背后:危废处置的监管真空
作者:刘伊曼
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10期
随着环保部和江苏省成立的调查组对“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外)“毒地事件”调查和追溯,与常外一路之隔的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隆化工)原址暴露出来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二次污染问题”。
9年前,环保部环评专家就发现常隆化工违规处置危险废物。
后来,该企业又被多次发现偷排、地下埋藏危废等行为。
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危废物仍在持续污染,负责修复的公司被环保部督查发现违规处置。
如果不是常外“毒地事件”愈演愈烈,学生家长、李家村农民,江苏常隆化工的老职工,都不会知道彼此的存在。
常隆化工老职工从2013年开始,发帖举报自己所在的企业往长江偷排污水;李家村村民们从2014年年底开始,投诉省道122工地用了散发恶臭的泥土;而常外的家长是从2015年年底开始反映学生身体出现异常。
可见,起初他们的关注点不在同一地方,不完全在同一时间。
但到了2016年4月,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被联系到一起,并逐渐揭开相互关联的真相。
“常外事件”背后,是危废物处置存在监管真空和具体监管规范的欠缺。
常隆地块遗留污染问题
“常外事件”后,位于常州龙虎塘街道的常隆化工原厂址成为焦点。
常州外国语学校位于这个原厂址的南侧,仅隔一条马路。
2016年4月,环保部与江苏省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到此地,调查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二次污染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外国语学校被指新址污染国家督学赴当地专项督导
中新网4月18日电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已就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启动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机制,由国家督学牵头赴当地进行专项督导。
督导组将及时公布有关督查情况,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
据媒体报道,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新址后,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
经检测,该校区地下水、空气均检出污染物。
18日凌晨,常州市政府新闻办回应称,常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成立联合调查工作组,表示对环境污染“零容忍”,本着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认真调查核实并依法处置,对存在的问题绝不姑息,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开。
另外,国家环境保护部、江苏省政府在获悉该事件后也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将赶赴常州现场调查。
1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