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引脚说明-按其引脚功能分为四部分叙述这40条引脚的功能
单片机 ------stc89c52引脚说明

单片机 ------stc89c52引脚说明STC89C52是一款常用的单片机芯片,其引脚功能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STC89C52的引脚进行详细说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款单片机。
1. P0口(引脚1~引脚8),P0口是STC89C52的8位IO口,可以配置为输入口或输出口。
在默认情况下,P0口为输出口。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配置P0口的工作模式。
2. P1口(引脚10~引脚17),P1口也是8位IO口,同样可以配置为输入口或输出口。
在默认情况下,P1口为输出口。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配置P1口的工作模式。
3. P2口(引脚21~引脚28),P2口是8位IO口,同样可以配置为输入口或输出口。
在默认情况下,P2口为输出口。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配置P2口的工作模式。
4. P3口(引脚10~引脚17),P3口也是8位IO口,同样可以配置为输入口或输出口。
在默认情况下,P3口为输出口。
用户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配置P3口的工作模式。
5. RST引脚(引脚9),RST引脚是复位引脚,当RST引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将被复位。
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电路来控制RST引脚的复位功能。
6. ALE/PROG引脚(引脚30),ALE/PROG引脚是地址锁存器使能引脚,当ALE/PROG引脚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器有效。
当ALE/PROG引脚为低电平时,地址锁存器无效。
7. PSEN引脚(引脚29),PSEN引脚是程序存储器使能引脚,当PSEN引脚为低电平时,程序存储器有效。
当PSEN引脚为高电平时,程序存储器无效。
8. EA/VPP引脚(引脚31),EA/VPP引脚是外部访问使能引脚,当EA/VPP引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从外部程序存储器中取指令。
当EA/VPP引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从内部程序存储器中取指令。
9. XTAL1引脚(引脚18)和XTAL2引脚(引脚19),XTAL1和XTAL2引脚是晶体振荡引脚,用户可以通过外部晶振来提供时钟信号。
Atmega16单片机开发教程

Atmega16寄存器Atmega16寄存器一.引脚说明表1 引脚说明引脚序号 引脚名称 引脚功能PB5 8 位双向I/O 口, 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
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
作为输入使用时, 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
在复位过程中,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A 处于高阻状态。
1MOSI SPI 总线的主机输出/ 从机输入信号PB6 8 位双向I/O 口2MISO SPI 总线的主机输入/ 从机输出信号PB7 8 位双向I/O 口3SCK SPI 总线的串行时钟4 RESET 复位输入引脚。
持续时间超过最小门限时间的低电平将引起系统复位。
5 VCC 数字电路的电源6 GND 地7 XTAL2 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出端8 XTAL1 反向振荡放大器与片内时钟操作电路的输入端PD0 8 位双向I/O 口9RXD USART 输入引脚PD1 8 位双向I/O 口10TXD USART 输出引脚PD2 8 位双向I/O 口11INT0 外部中断0 的输入PD3 8 位双向I/O 口12INT1 外部中断1 的输入Atmega16寄存器PD4 8 位双向I/O 口13OC1B T/C1 输出比较B 匹配输出PD5 8 位双向I/O 口14OC1A T/C1 输出比较A 匹配输出PD6 8 位双向I/O 口15ICP1 T/C1 输入捕捉引脚PD7 8 位双向I/O 口16OC2 T/C2 输出比较匹配输出17 VCC 数字电路的电源18 GND 地PC0 8 位双向I/O 口19SCL 两线串行总线时钟线PC1 8 位双向I/O 口20SDA 两线串行总线数据输入/ 输出线PC2 8 位双向I/O 口21TCK JTAG 测试时钟PC3 8 位双向I/O 口22TMS JTAG 测试模式选择PC4 8 位双向I/O 口23TDO JTAG 测试数据输出PC5 8 位双向I/O 口24TDI JTAG 测试数据输入PC6 8 位双向I/O 口25TOSC1 定时振荡器引脚1PC7 8 位双向I/O 口26TOSC2 定时振荡器引脚227 AVCC 端口A与A/D转换器的电源。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设计--二阶实验报告

电子工程设计第二阶段设计报告电子工程设计第二阶段设计报告11电子工程设计第二阶段报告题目:温度测量系统专业: 通信工程小组: 14 姓名学号: 张亦驰 于伦指导教师: 司农完成日期:2011.12.20目录目录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一 总述………………………………………………………总述………………………………………………………3 3二 设计任务与要求…………………………………………设计任务与要求…………………………………………3 3三 单片机……………………………………………………单片机……………………………………………………4 4四 D/A 转换电路……………………………………………转换电路……………………………………………8 8五 A/D 转换电路……………………………………………转换电路……………………………………………11 11六 显示键盘电路……………………………………………显示键盘电路……………………………………………14 14七 温度测量系统……………………………………………温度测量系统……………………………………………22 22 八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25 25九 附录………………………………………………………附录………………………………………………………26 26摘要:摘要: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电源板和变送器。
本学期的第二阶段要求是完成这个系统中单片机,个系统中单片机,A/D A/D A/D,,D/A 转换电路和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部分。
温度控制系统总体概述(一)、总述电子工程设计训练是一门综合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电子电路系统的设计、实现、调试、调试、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综合性训练。
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综合性训练。
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综合性训练。
第一阶段只完成了电源以及变送器第一阶段只完成了电源以及变送器部分。
本阶段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完成单片机,数模,模数转换电路和显示与键盘控制电路部分,并且完成测温系统的测试。
51单片机各引脚功能介绍

51单片机的引脚及各引脚功能介绍当我们拿到一块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时,看到这么多的引脚,他们都有干什么用的?8051 单片机的引脚图引脚功能:MCS-51 是标准的40 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 单片机引脚图:l P0.0~P0.7 P0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39~32号端子)。
l P1.0~P1.7 P1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8号端子)。
l P2.0~P2.7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21~28号端子)。
l P3.0~P3.7 P2口8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0~17号端子)。
这4个I/O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初学者很难理解,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相信你也能够理解。
P0口有三个功能: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中的D0~D7为数据总线接口)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中的A0~A7为地址总线接口)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口只做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口有两个功能: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2、做一般I/O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P3口有两个功能:除了作为I/O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例如8751),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程脉冲和编程电源,这些信号也是由信号引脚的形式提供的,即:编程脉冲:30脚(ALE/PROG)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接触过工业设备的兄弟可能会看到有些印刷线路板上会有一个电池,这个电池是干什么用的呢?这就是单片机的备用电源,当外接电源下降到下限值时,备用电源就会经第二功能的方式由第9脚(即RST/VPD)引入,以保护内部RA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引脚功能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条I/O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 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EA/Vpp: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RST/VPD:复位/备用电源引脚2、MCS-96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片机系列。
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脚居多。
引脚说明: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口线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两个和HS1共用)Vcc:主电源引脚(+5V)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VREF:A/D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AGND:A/D转换器参考地引脚XTAL1、XTAL2:内部振荡器反相器输入、输出端,常外接晶振。
CLKOUT: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出引脚,提供频率位晶振频率的1/3的脉冲供外部使用。
PWM/P2.5:脉宽调制信号输出端/P2口的一位口线WR:写信号N.C:未用READY:片外存储器就绪信号A8/P4.0~A15/P4.7:高8位地址线/P4口口线RST:复位引脚EXTINT/P2.2:外部中断/P2口口线ACH4/P0.4~ACH7/P0.7:A/D转换器通道4~7/P0口高4位EA: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ALE/ADV: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地址有效RD:读信号AD0/P3.0~AD7/P3.7:地址低8位、数据/P3口8位口线。
常用芯片引脚图

附录三常用芯片引脚图一、 单片机类1、MCS-51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制信号。
ALE/ 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2、MCS-96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片机系列。
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脚居多。
引脚说明: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口线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两个和HS1共用)Vcc :主电源引脚(+5V )Vss :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 :内部RAM 备用电源引脚(+5V )V REF :A/D 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AGND :A/D 转换器参考地引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V CC P0.0/AD 0P0.1/AD 1P0.2/AD 2P0.3/AD 3P0.4/AD 4P0.5/AD 5P0.6/AD 6P0.7/AD 7EA/V PP ALE/PROG PSENP2.7/A 15P2.6/A 14P2.5/A 13P2.4/A 12P2.3/A 11P2.2/A 10P2.1/A 9P2.0/A 8803180518751XTAL1、XTAL2:内部振荡器反相器输入、输出端,常外接晶振。
单片机引脚说明按其引脚功能分为四部分叙述这条引脚的功能

单片机引脚说明-按其引脚功能分为四部分叙述这条引脚的功能————————————————————————————————作者: ————————————————————————————————日期:下面按其引脚功能分为四部分叙述这40条引脚的功能。
ﻫ1、主电源引脚VCC和VSSVCC——(40脚)接+5V电压;ﻫVSS——(20脚)接地。
2、外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
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
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接地;对CHMOS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
XTAL2(18脚)接外晶体的另一端。
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外部振荡器的信号,即把外部振荡器的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对XHMOS,此引脚应悬浮。
ﻫ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①RST/VPD(9脚)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推荐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10μ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地复位。
ﻫ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内部RAM的数据不丢失。
当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定的电平,而VPD在其规定的电压范围(5±0.5V)内,VPD就向内部RAM提供备用电源。
②ALE/PROG(30脚):当访问外部存贮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ALE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LS型的TTL输入电路。
51单片机管脚说明(一)

51单片机管脚说明(一)
引脚功能:
MCS-51 是标准的40 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分布请参照----单片机引脚图:
l P0.0~P0.7 P0 口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39~32 号端子)。
l P1.0~P1.7 P1 口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8 号端子)。
l P2.0~P2.7 P2 口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21~28 号端子)。
l P3.0~P3.7 P2 口8 位双向口线(在引脚的10~17 号端子)。
这4 个I/O 口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功能,大家可得学好了,其它书本里虽然有,但写的太深,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的,我这里都是按我自已的表达方式来写的, 相信你也能够理解的。
P0 口有三个功能:
1、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做数据总线(如图1 中的D0~D7 为数据总线接口)
2、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如图1 中的A0~A7 为地址总线接口)
3、不扩展时,可做一般的I/O 使用,但内部无上拉电阻,作为输入或输出时应在外部接上拉电阻。
P1 口只做I/O 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2 口有两个功能:
1、扩展外部存储器时,当作地址总线使用
2、做一般I/O 口使用,其内部有上拉电阻;
P3 口有两个功能:
除了作为I/O 使用外(其内部有上拉电阻),还有一些特殊功能,由特殊寄存器来设置,具体功能请参考我们后面的引脚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按其引脚功能分为四部分叙述这40条引脚的功能。
1、主电源引脚VCC和VSSVCC——(40脚)接+5V电压;VSS——(20脚)接地。
2、外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
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
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此引脚应接地;对CHMOS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
XTAL2(18脚)接外晶体的另一端。
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HMOS单片机,该引脚接外部振荡器的信号,即把外部振荡器的信号直接接到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端;对XHMOS,此引脚应悬浮。
3、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①RST/VPD(9脚)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推荐在此引脚与VSS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10μ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地复位。
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证内部RAM的数据不丢失。
当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定的电平,而VPD在其规定的电压范围(5±0.5V)内,VPD就向内部RAM 提供备用电源。
②ALE/PROG(30脚):当访问外部存贮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ALE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LS型的TTL输入电路。
对于EPROM单片机(如8751),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③PSEN(29脚):此脚的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
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此期间,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PSEN同样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8个LS型的TTL输入。
④EA/VPP(引脚):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0FFFH(对851/8751/80C51)或1FFFH(对8052)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常用的8031来说,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EA脚必须常接地,这样才能只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
对于EPROM型的单片机(如8751),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21V的编程电源(VPP)。
4、输入/输出(I/O)引脚P0、P1、P2、P3(共32根)①P0口(39脚至32脚):是双向8位三态I/O口,在外接存储器时,与地址总线的低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LS型的TTL负载。
②P1口(1脚至8脚):是准双向8位I/O口。
由于这种接口输出没有高阻状态,输入也不能锁存,故不是真正的双向I/O口。
P1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对8052、8032,P1.0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定时/计数器的外部输入,P1.1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EX捕捉、重装触发,即T2的外部控制端。
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收低8位地址。
③P2口(21脚至28脚):是准双向8位I/O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可以作为扩展电路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
在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它接收高8位地址。
P2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④P3口(10脚至17脚):是准双向8位I/O口,在MCS-51中,这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功能,是复用双功能口。
P3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型的TTL负载。
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就作为普通I/O口用,功能和操作方法与P1口相同。
作为第二功能使用时,各引脚的定义如表所示。
值得强调的是,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一功能的输入输出或第二功能。
表 P3各口线的第二功能定义口线引脚第二功能P3.0 10 RXD(串行输入口)P3.1 11 TXD(串行输出口)P3.2 12 INT0(外部中断0)P3.3 13 INT1(外部中断1)P3.4 1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P3.5 1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P3.6 1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脉冲)P3.7 1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脉冲)二、MCS-51单片机的片外总线结构综合上面的描述可知,I/O口线都不能当作用户I/O口线。
除8051/8751外真正可完全为用户使用的I/O口线只有P1口,以及部分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的P3口。
如图,是MCS-51单片机按引脚功能分类的片外总线结构图。
由图我们可以看到,单片机的引脚除了电源、复位、时钟接入,用户I/O口外,其余管脚是为实现系统扩展而设置的。
这些引脚构成MCS-51单片机片外三总线结构,即:①地址总线(AB):地址总线宽为16位,因此,其外部存储器直接寻址为64K字节,16位地址总线由P0口经地址锁存器提供8位地址(A0至A7);P2口直接提供8位地址(A8至A15)。
②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由P0提供。
③控制总线(CB):由P3口的第二功能状态和4根独立控制线RESET、EA、ALE、PSEN 组成。
芯片种类片内存储器中断源定时/计数器串行口电源消耗(mA)制造工艺ROM/EPROM RAM8051(8751,8031) 4K 128 5 2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125 HMOS8052(8752,8032) 8K 256 6 3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100 HMOS80C51(87C51,80C31) 4K 128 5 2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24 CHMOS 80C52(87C52,80C32) 8K 256 7 3 同、异步方式,8位或10位可程序控制 24 CHMOS 8044(8744,8344) 4K 192 5 2 S.L.U 200 HMOSMSC-51单片机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单片机内部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单片机的主要功能特性。
中央处理器主要由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组成。
下面我们把中央处理器功能模块和有关的控制信号线联系起来加以讨论,并涉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如振荡电路和时钟电路)。
1、运算部件:它包括算术、逻辑部件ALU、布尔处理器、累加器ACC、寄存器B、暂存器TMP1和TMP2、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以及十进制调整电路等。
运算部件的功能是实现数据的算术逻辑运算、位变址处理和数据传送操作。
MCS-51单片机的ALU功能十分强,它不仅可对8位变量进行逻辑“与”、“或”、“异或”、循环、求补、清零等基本操作,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为了乘除运算的需要,设置了B寄存器。
在执行乘法运算指令时,用来存放其中一个乘数和乘积的高8位数;在执行除法运算指令时,B中存入除数及余数。
MCS-51单片机的ALU还具有一般微机ALU,如Z80、MCS-48所不具备的功能,即布尔处理功能。
单片机指令系统中的布尔指令集、存储器中的位地址空间与CPU中的位操作构成了片内的布尔功能系统,它可对位(bit)变量进行布尔处理,如置位、清零、求补、测试转移及逻辑“与”、“或”等操作。
在实现位操作时,借用了程序状态标志器(PSW)中的进位标志Cy作为位操作的“累加器”。
运算部件中的累加器ACC是一个8位的累加器(ACC也可简写为A)。
从功能上看,它与一般微机的累加器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需要说明的是ACC的进位标志Cy就是布尔处理器进行位操作的一个累加器。
MCS-51单片机的程序状态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它包含了程序的状态信息。
2、控制部件控制部件是单片机的神经中枢,它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指令寄存器、译码以及信息传送控制部件。
它以主振频率为基准发出CPU的时序,对指令进行译码,然后发出各种控制信号,完成一系列定时控制的微操作,用来控制单片机各部分的运行。
其中有一些控制信号线能简化应用系统外围控制逻辑,如控制地址锁存的地址锁存信号ALE,控制片外程序存储器运行的片内外存储器选择信号EA,以及片外取指信号PSEN。
51系列单片机引脚排列图与引脚功能介绍(含AT8051、89C2051等)A T89c51(含8051、80S51、8031、8751、8052等)可以说是最常用的51单片机了,下图介绍了AT89c51双列直插和smt两种封装的芯片引脚图资料.供大家查阅.管脚资料与普通的51单片机一样.部分引脚简要说明:[本站(中国单片机网)整理]1、RESET:一般接2个元件:①接10K电阻到地,②接10μ电容到电源。
2、-EA / VPP:一般情况下接高电平(这时使用MCU内部RAM/ROM)。
3、ALE / PROG:一般情况下空着(这时使用MCU内部RAM/ROM)。
4、-PSEN:一般情况下空着(当使用MCU内部RAM/ROM时)。
5、P0内部没有上拉电阻。
所以必要时需要在每个引脚外接5.1K左右上拉电阻到电源。
6、XTAL1是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XTAL2则是输出端,使用外部振荡器时,外部振荡信号应直接加到XTAL1,而XTAL2悬空([中国单片机网]特别声明:有些文章把XTAL1、XTAL2的功能正好说反了。
而我们这里的说法绝对是正确的)。
内部方式时,时钟发生器对振荡脉冲二分频,如晶振为12MHz,时钟频率就为6MHz。
晶振的频率可以在1MHz-24MHz内选择。
电容取20PF左右。
7、VDD:电源+5V。
VSS:GND接地。
PDIP:PQFP/TQFP:PLCC:引脚功能说明:89C51外部引脚图:(可以直接拷入ASM程序文件中,作注释使用,十分方便); ┏━┓┏━━┓; P1.0 ┫1 ┗┛40┣Vcc; P1.1 ┫2 39┣P0.0; P1.2 ┫3 38┣P0.1; P1.3 ┫4 37┣P0.2; P1.4 ┫5 36┣P0.3; P1.5 ┫6 35┣P0.4; P1.6 ┫7 34┣P0.5; P1.7 ┫8 33┣P0.6; RST/Vpd ┫9 32┣P0.7; RXD P3.0 ┫10 31┣-EA/Vpp(内1/外0 程序地址选择); TXD P3.1 ┫11 30┣ALE/-P (地址锁存输出); -INT0 P3.2 ┫12 29┣-PSEN (外部程序读选通输出); -INT1 P3.3 ┫13 28┣P2.7; T0 P3.4 ┫14 27┣P2.6; T1 P3.5 ┫15 26┣P2.5; -WR P3.6 ┫16 25┣P2.4; -RD P3.7 ┫17 24┣P2.3; X2 ┫18 23┣P2.2; X1 ┫19 22┣P2.1; GND ┫20 21┣P2.0; ┗━━━━━┛引脚说明:①电源引脚Vcc(40脚):典型值+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