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十三周
文献检索笔记

1.1学习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意义文献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是利用文献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手段。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1.1文献检索是读书治学的基本。
文献检索技能是智能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在工作期间,都需要进行各种智能的培养和训练。
掌握了文献检索方法如同有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泛舟书海的指南,它有助于指引读书治学门径。
正如清代学者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所指出的:“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注本,事倍功半。
”“得门而入,事半功倍。
”可见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的重要性。
《荀子·劝学篇》云:“不积硅步无以至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从文献检索角度来说,所谓“硅步”和“细流”就是文献检索技能及对检索工具书刊的鉴别、利用知识的积累。
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正是接受这种技能训练的黄金时代。
1.1.2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的向导。
科学研究首先是从课题调研掌握资料起步的。
文献检索有助于掌握本课题研究的进展动态,开拓思路、避免重复劳动,把研究水平提到新的高度。
科研成果的评估与鉴定,也需要通过文献检索对相关项目的资料进行查新活动,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尚不完备的条件下,文献检索能力的高低,往往影响着科研成果的价值。
1.1.3文献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先导。
信息化时代的经济管理、政治控制、艺术创造乃至心理状态的演变等,均受到各种社会信息的影响。
适时掌握有关信息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因此说,文献检索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先行工作。
邓小平同志“开发信息资源,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题词,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信息是宏观决策的重要智力资源,也指出开发信息资源的目的。
从信息开发手段来说,也是对文献检索意义的高度概括1.1.4文献信息检索是人类社会终身学习的基础。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知识的总量呈指数增长,而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这就要求人们具有终身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是对新知识的敏感力和接受力,因而必须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科研文献阅读笔记模板

.文献阅读(实习)笔记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资料word.)本页特意留作空白(专业资料word.目录文献1: ................................................................................................................................................................... .. (4)文献2: ................................................................................................................................................................... . (6)文献3: ................................................................................................................................................................... . (8)文献4: ................................................................................................................................................................... .. (10)文献5: ................................................................................................................................................................... .. (12)文献6: ................................................................................................................................................................... .. (14)文献7: ................................................................................................................................................................... .. (16)文献8: ................................................................................................................................................................... .. (18)文献9: ................................................................................................................................................................... .. (20)文献10: ................................................................................................................................................................. .. (22)文献11: ................................................................................................................................................................. .. (24)文献12: ................................................................................................................................................................. .. (26)文献13: ................................................................................................................................................................. .. (28)文献14: ................................................................................................................................................................. (30)文献15: ................................................................................................................................................................. (32)文献16: ................................................................................................................................................................. .. (34)文献17: ................................................................................................................................................................. .. (36)文献18: ................................................................................................................................................................. .. (38)文献19: ................................................................................................................................................................. .. (40)专业资料word.【鼠标左键单击目录内容中任意区域,再单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更新域”,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更新整个目录”,即可自动更新目录内容及也页码】【若还需要大批量添加文献阅读记录(超过19个),则在复制未填笔记的空白模板后连续粘贴多个。
文献读书笔记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文献读书笔记模板,可以帮助你系统地记录文献阅读的内容和思考:
文献信息
-标题:[文献标题]
-作者:[作者姓名]
-出版时间:[年份]
-期刊/书名:[期刊名称或书名]
-链接/出处:[文献链接或出处信息]
摘要
[在这里写下文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摘要]
主要观点
- [主要观点1]
- [主要观点2]
- [主要观点3]
- ...
我的思考
- [你对文献内容的个人理解和看法]
- [与自己研究课题的关联性]
- [对未来研究的启发和想法]
引用
[如果有需要,在这里记录文献中你觉得重要的引用语句或数据]
其他
[其他你认为值得记录的内容]
这个模板可以帮助你系统地记录文献的基本信息、摘要、主要观点、个人思考以及可能用到的引用。
通过这样的笔记记录,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文献读书笔记格式

文献读书笔记格式【篇一:科研文献阅读笔记模板(word版)】目录1 using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to measure patron benefits of reference deskservice in academic library ................................................ 1 2 23 34 45 5注:只要不改变下面“标题与编号”项下的格式,填写完文献阅读笔记后,将鼠标对着本页目录内容,可通过:“单击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更新域,单击左键–选择更新整个目录”,即可在本页生成文献阅读笔记的目录。
1 using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to measure patron benefits of reference desk service in academic library? 来源(期刊/书籍名称):college research libraries.? 年,卷(期):页 60(1): 59-69.? 作者:harless d w allen f r.? 国家或组织名称: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in th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t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associate director of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lib-raries? 文献类型:[实证研究] 理论探讨在线网页或资源? 文献价值:高 [中] 低[结果] 讨论结论要点:1 评估参考咨询台服务的用户受益价值应包括使用价值(使用图书馆文献的受益)和选择价值(当潜在用户获知可选择该服务内容后的受益)[见摘要]2.共设置了3个问题来计算用户的支付意愿值(wtp),包括“维持现有服务时间”、“每周多开放18个小时”和“多开放18.5个小时”,使用10%切尾均数(trimmed mean)表示wtp平均值,结果显示该项服务的rio可达3.5。
毕业论文周进度计划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系指导教师学号专业工程管理班级论文(设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计)题目第一周进展情况记录:本周我通过图书馆文献查询和网络资源搜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搜集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材料及期刊文章等所获得的材料进行相关的记录及摘抄。
在大量的资料基础上,分析比较国内外的立法和现状,对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描述分析,完成了论文综述。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根据前期下发的论文任务书里的相关要求,开展课题调研,阅读读相关文献,进度正常。
本周,主要工作为撰写文献综述。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系指导教师学号专业工程管理班级论文(设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计)题目第二周进展情况记录:本周我把搜集到的资料又认真的阅读了一遍,并做了仔细的批注,经过了反复的琢磨修改后,终于形成了大致的论文框架结构,关于开题报告当中的选题意义和目的这一方面,经过了大量资料的搜集,阅读和初步整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进度正常, 本周主要工作为填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基本合格,但有些地方需要修改,请抓紧时间,及时做出修改,并为论文的写作做好相关准备。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学生姓名系管理工程系指导教师学号专业工程管理班级论文(设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计)题目第三周进展情况记录:本周的主要任务是对论文提纲进行细致的补充和修改,论文的提纲对于论文的写作极具指导意义,因为一个优秀的提纲能够体现出一篇论文的基本逻辑框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能够使论文的条理更加清晰,不至于写作过程中发生逻辑的混乱。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修改开题报告并提交最终版的开题报告,对于开题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应仔细斟酌,此部分是全文的框架。
(完整版)文献阅读笔记精选10篇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5日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论文题目
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时间
缪朴/2014.05
3
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时代建筑》期刊
4
文献级别
核心刊物:国家级
5
研究内容
文章对中国居住区规划的流行模式—封闭式小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可避免这些问题的规划模式。
10
文献价值
高
简要评述:
在经历了单位大院.七十到九十年代开放式居住小区,以及目前居民收入水准仍相对多样化的封闭小区以后.有些发展商最近开始弹冠相庆“先进“的第四代居住形态终于在我国城市中出现t这不仅是指封闭的而且是专门为一个“特定阶层”及其“共同的利益关系和价值准则`’设计的居住区。这意味.我国城市空间将会被更为割裂及巴尔干化.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隔离将会更趋严重.以至有朝一日在群体之间形成敌对心理。本文详尽的剖析了我国封闭式小区的特点,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提议一个全新的相对封闭式小区更完善的居住区设计模式。
文献2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3日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论文题目
半开放性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2
作者/时间
李博/2013.05
3
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
4
文献级别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5
研究内容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住区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实际操作中居住区规划设计因为居住区规模较大,所以通常处理为多个居住小区的组合,各居住小区间通过城市道路来分割;而组团因为规模较小,在我国当下住区总量中数量很少。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占建成住区比例最大的居住小区级别住区。半开放性住区是本文提出的关于居住小区开放程度的一种设想,其内容是在居住小区规模的基础上,以居住组团为单位,将原居住小区级的封闭化处理降一级,组团单元内实施封闭,在居住小区的级别上对城市开放。因为开放了居住小区而封闭了居住组团,所以从封闭的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半开放性住区而不是开放性住区。
初一语文十三课笔记

初一语文十三课笔记
以下是一份初一语文第十三课的笔记,供您参考:
第十三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成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恩来的志向及抱负。
3. 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周恩来的爱国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恩来的志向及抱负,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周恩来的爱国精神。
三、课文解析
1. 生字词:
崛起:地势突起,隆起。
文中比喻中国魏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铿锵有力:声音响亮有力。
抱负:远大的志向。
卓著:成绩或成就非常显著。
2. 段落解析:
第一段(1-6):描述了周恩来在修身课上回答问题的场景,表达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第二段(7-8):讲述了周恩来与魏校长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周恩来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
3. 主题思想:
通过讲述周恩来年少时的故事,文章传达了一种热爱国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
四、课后思考
1. 你如何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
2. 联系实际,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如何践行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你认为在现代社会中,还需要像周恩来那样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吗?为什么?。
文献阅读笔记-反常霍尔效应(AHE)的分析

文献阅读笔记——反常霍尔效应(AHE)数据图的分析【目录】一、数据图二、分析要点三、相关原文四、对应译文五、相关参考文献【正文】一、数据图二、分析要点1.图中显示的是霍尔电阻与磁场的关系;2.每一列对应同一个特定的厚度,每一行对应同一个测试温度,因此反应了霍尔电阻与磁场的关系随厚度、温度变化的情况;3.以第一列为例,温度高于175K时,有明显的滞后回线,反应了此时都有铁磁性,这里说明了反常霍尔效应(AHE)的存在,所有厚度情况都反应了这一点,说明对于所有的厚度来说,温度低于175K时都观察到了明显的反常霍尔效应;温度为175K时,AHE 滞后回线非常弱;温度为225K时,所有的厚度情况都变成了一条直线,说明在225K 时,铁磁性都消失了;4.反常霍尔效应(AHE)可以反应垂直磁各向异性(PMA)【8,31】,所以图中反应了这一系列薄膜在175K以下都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5.在第一行图中从右往左看,薄膜越薄,AHE滞后环越宽,说明薄膜厚度降低时,矫顽场变大;6.第二列,即图(b)中,厚度为5nm,温度为175K时,霍尔电阻不对称,可能是由于电极不对称包含了磁阻元素的原因;三、相关原文四、对应译文Cr2Te3single crystals show obvious PMA below the Curie temperature.Cr2Te3单晶在居里温度以下表现出明显的PMA。
AHE can reflect the PMA of materials since the transverse Hall resistanc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magnetization of the film in the out-ofplane direction[8,31].由于横向霍尔电阻在面外方向上与薄膜的磁化强度成正比,因此AHE可以反映材料的PMA[8,31]。
The Hall resistance of the Cr2Te3film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2.5nm t30nm)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fixed temperatures,as shown in Fig.4.测量了不同厚度(2.5nm~30nm)的Cr2Te3薄膜在不同固定温度下的霍尔电阻,如图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笔记 轩钦
Conversion of light into macroscopic helical motion
发表于NatureChemistry
纳米技术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能够把分子运动转换成宏观性质的器件。尽管光
响应的形状改变已经被报道,但是与人造肌肉相比,真正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
究。这篇文章中,作者介绍了一种能把光能转换为宏观机械运动的弹性材料的设
计,合成和原理。这种在高分子中嵌入分子开关的弹性材料中,分子运动能放大
转换成可控和可逆的运动。这些弹性材料展现出包括移动宏观物体和模仿植物向
光生长的螺旋运动。这些功能材料在微机械、软体机器人、人造肌肉等领域中存
在广泛的应用潜力。
作者介绍了一种在室温下宏观上选择性形成左右手螺旋结构的高分子液晶网状
材料,并且其复杂可控是由于响应一种特殊的刺激:光。这种材料中的,类似于
偶氮苯的光响应开关通过可聚合的丙稀酸交联网络成为纳米级的转化器,导致了
材料的光响应特性。这种物质的质量分数达到10%时可使材料产生光响应形变。
作者采用向列型液晶和丙烯酸酯基的向列型液晶混和在光引发剂存在的条
件下光引发聚合成的材料作为基质,并加入了手型掺杂剂(S-811)。把这种材料
放入玻璃槽内使液晶的阵列方向从槽底到槽口均匀改变90°并通过偏光显微镜
鉴定。
然后切成条,切条的方向不仅是形成何种手性的螺旋结构也是他们光响应性质的
重要参数。
从不同角度剪切时,原来在聚合和干燥过程中各向异性的收缩表现出来。事实上,
螺旋形的多样性主要由三个原因:一是手型掺杂剂决定的晶体手性(掺杂S-811
与掺杂R-811的细条形状成镜像关系),二是裁剪的角度φ,三是厚度方向上的
浓度梯度。接下来,作者把带有掺杂剂的细条加热到180°排除细条中掺杂剂与
未掺杂的细条对比验证了未掺杂手性材料的细条在φ约为45°或者135°时没有手
性。随后,作者针对因反应槽上表面优先反应而产生的纵向密度梯度引起的曲率
不同,把光源置于底部并发现细条呈现的手性与之前相反。总之,描述细条特性
的两个性质中,细条的曲率是由液晶取向单元决定,而弯曲手型是不仅由液晶取
向单元决定,而且取决于高分子的梯度方向。
然后,作者测试了这种材料的光响应特性。(如下图)图a是φ不同的细条在紫
外线光照2min之后缠绕、退绕、以及螺旋变向的宏观行为;图b可以看出φ≈45°
时出现明显的缠绕,在φ≈90°时出现明显的退绕;图c为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在垂
直液晶取向方向伸展转变的示意图;图d为在紫外线照射下由于厚度方向上的液
晶取向不同而导致的不同光响应特性从而引起宏观的缠绕与退绕。
随后,作者通过对比,表明热松弛时间的半衰期为15min比光响应时间大,
从而说明材料光响应机制的可逆性比较好,并通过交替照射紫外光和自然光进一
步验证材料内光响应开关的可逆性。
最后作者相反手性的材料组合模拟了自然界植物卷须的结构,可以利用这些
手性材料的组合结构设计不同的光响应运动,从而扩展材料的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