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笔记(样例供参考)
文献读书笔记模板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文献读书笔记模板,可以帮助你系统地记录文献阅读的内容和思考:
文献信息
-标题:[文献标题]
-作者:[作者姓名]
-出版时间:[年份]
-期刊/书名:[期刊名称或书名]
-链接/出处:[文献链接或出处信息]
摘要
[在这里写下文献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摘要]
主要观点
- [主要观点1]
- [主要观点2]
- [主要观点3]
- ...
我的思考
- [你对文献内容的个人理解和看法]
- [与自己研究课题的关联性]
- [对未来研究的启发和想法]
引用
[如果有需要,在这里记录文献中你觉得重要的引用语句或数据]
其他
[其他你认为值得记录的内容]
这个模板可以帮助你系统地记录文献的基本信息、摘要、主要观点、个人思考以及可能用到的引用。
通过这样的笔记记录,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文献阅读读书笔记范文

文献阅读读书笔记范文As I read through the literature, I am struck by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knowledge that has been accumulated in the field. 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我被这个领域中所积累的丰富知识所震撼。
The authors' meticulous research and dedication to their subject matter is evident in the thoroughness of their work. 作者们对自己的研究课题的精心研究和奉献精神在他们的工作的循循善诱中显而易见。
One particular aspect that stood out to me was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the literature. 每个学科背后的交叉融合的本质使得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y drawing from multiple fields of study, researchers are able to approach complex problems from a variety of angles, leading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 at hand. 通过融合多学科的知识,研究者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所面临的问题。
In addition, I was impressed by the diversity of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 that the literature presented. 此外,文献中展现出的多元化的观点和手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献阅读笔记

1.《产品功能模块划分方法》摘要:在新产品开发中,合理有效的功能模块划分对于设计师独立地寻求更多功能新解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产品模块化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产品功能模块划分的功能准则和需求准则,建立基于广义有向图和改进质量屋的准则形式化和量化模型,给出基于模糊聚类的模块划分步骤,建立基于耦合度的模块划分方案评价数学模型。
最后以摩托车盘式制动器的功能模块划分为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及有效性。
1.分析影响产品模块化的内因和外因影响模块化的内因主要指在功能原理确定的情况下其产品本身的相关特性(功能相关性、几何相关性、物理相关性)。
2.提出产品功能模块划分的功能准则和需求准则3.建立基于广义有向图和改进质量屋的准则形式化和量化模型4.给出基于模糊聚类的模块划分步骤5.建立基于耦合度的模块划分方案评价数学模型关键词:功能模块划分广义有向图模糊聚类耦合度2.《机械产品模块划分方法的研究》摘要: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的前提与基础, 本文介绍了一种模块划分的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计算子功能之间的相关度来进行模块划分, 具体包括设计问题的分解、子功能成为独立模块的条件、子功能之间的相关度计算、模块的形成等几个关键步骤。
1.设计问题的分解2.子功能成为独立模块的条件3.子功能之间的相关度计算4.模块的形成关键词:模块化设计模块方法学3.《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方法的研究》摘要:作为实现产品多样化的主要途径。
模块化设计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模块划分是模块化设计技术的关键,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模块划分是指依据模块划分的原则,从不同的角度将产品划分为若干基本单元,最后采用聚类方法将这些基本单元聚类为模块。
因此,模块划分涉及到三个关键问题:模块划分的原则、模块划分的角度和模块的聚类方法。
研究对象不同,其模块的划分方法也往往不同。
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模块划分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现状,对模块划分涉及到的这三个关键问题分别进行了系统阐述,从而为不同类型产品的模块划分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指出了模块划分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护理文献阅读笔记

护理文献阅读笔记
文献名称: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实践效果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实践效果。
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对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一、背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护理对于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特点受到广泛认可。
本研究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足中的实践效果。
二、方法
1.选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住院患者等量随机分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联合常规护理。
定时记录
患者情况,评估患者情况,评估患者情况。
定时记录患者情况。
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
2.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三、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各指标对应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
指标评价量表评价标准分值范围生理状态10-30
心理状态10-30
自理能力10-30
社会功能10-30
总分40-120表2 两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分)
注:X1-X5, Y1-Y5为具体评分值,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完整版)文献阅读笔记精选10篇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5日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论文题目
城市生活的癌症—封闭式小区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时间
缪朴/2014.05
3
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时代建筑》期刊
4
文献级别
核心刊物:国家级
5
研究内容
文章对中国居住区规划的流行模式—封闭式小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可避免这些问题的规划模式。
10
文献价值
高
简要评述:
在经历了单位大院.七十到九十年代开放式居住小区,以及目前居民收入水准仍相对多样化的封闭小区以后.有些发展商最近开始弹冠相庆“先进“的第四代居住形态终于在我国城市中出现t这不仅是指封闭的而且是专门为一个“特定阶层”及其“共同的利益关系和价值准则`’设计的居住区。这意味.我国城市空间将会被更为割裂及巴尔干化.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隔离将会更趋严重.以至有朝一日在群体之间形成敌对心理。本文详尽的剖析了我国封闭式小区的特点,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实际情况,提议一个全新的相对封闭式小区更完善的居住区设计模式。
文献2
阅读时间:2017年9月13日
序号
项目
内容
1
论文题目
半开放性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模式探讨
2
作者/时间
李博/2013.05
3
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
4
文献级别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5
研究内容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住区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实际操作中居住区规划设计因为居住区规模较大,所以通常处理为多个居住小区的组合,各居住小区间通过城市道路来分割;而组团因为规模较小,在我国当下住区总量中数量很少。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占建成住区比例最大的居住小区级别住区。半开放性住区是本文提出的关于居住小区开放程度的一种设想,其内容是在居住小区规模的基础上,以居住组团为单位,将原居住小区级的封闭化处理降一级,组团单元内实施封闭,在居住小区的级别上对城市开放。因为开放了居住小区而封闭了居住组团,所以从封闭的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半开放性住区而不是开放性住区。
文献阅读笔记范文

文献阅读笔记范文文献阅读是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文献阅读可以了解到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下面我将分享一篇文献阅读笔记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献阅读笔记。
文献题目,《The role of leadership in creat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作者,Xiaohua Wang。
发表时间,2019年。
本文主要探讨了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作者通过对大量的案例和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创新文化的概念和特点,指出创新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然后,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领导行为和管理方法。
最后,文章总结了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我对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下面是我对本文的一些思考和总结:首先,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领导则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关键。
领导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应该注重激励员工的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以及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地推动创新,保持竞争力。
其次,领导在创新文化建设中需要具备一些特定的领导行为和管理方法。
例如,领导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尊重员工的创新意见,同时也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鼓励员工尝试新的创新项目。
另外,领导还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团队的创新能力,激发团队的创新潜力。
此外,领导还要善于倾听员工的声音,及时解决员工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员工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阅读笔记

参考文献阅读笔记阅读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参考文献阅读笔记1.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这本书从人类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同时也探讨了人类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和智慧。
2. 《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商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强调了创新和差异化在商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对多个行业的分析,揭示了商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趋势,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商业策略和技巧。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观点鲜明,对于想要了解商业发展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3. 《乌合之众》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这本书主要探讨了群体心理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通过对群体心理的分析,揭示了群体行为的特点和趋势,同时也探讨了群体心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群体心理的复杂性和智慧。
4. 《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这本书主要探讨了人类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和规律。
作者通过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在思考过程中的一些认知偏差和误区,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思考技巧和方法。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人类思考的复杂性和智慧。
5. 《金字塔原理》作者:巴伯拉·明托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写作和思考的规律和技巧。
作者通过对写作和思考的分析,揭示了金字塔原理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写作和思考技巧和方法。
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观点鲜明,对于想要提高写作和思考能力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文献的读书笔记

文献的读书笔记《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
《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详载其本末及有关佚闻琐事。
如隐公元年《春秋》书“郑伯克段于鄢”,只用六个字,《左传》则叙述郑庄公家庭间的矛盾、群臣的警告以及颍考调和庄公母子关系,极其委曲详尽。
前人多说《左传》不传《春秋》,《左传》固然和《公羊》《彀梁》不同,但其中往往发凡起例,解释《春秋》书法,不能说同《春秋》完全无关。
《左传》的作者,从来说法分歧。
司马迁、班固都说是左兵明,班固并说左丘明为鲁太史。
唐以后学者多有异议。
《左传》记事到智伯灭亡为止,它的作者显然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至于这位作者是否鲁国太史,别无可考。
但必然是一个充分掌握春秋时代诸侯各国史料的学者则毫无疑问。
《左传》一书,丰富多彩。
其主要内容不外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
其次则天道、鬼神、灾祥、卜筮、占梦之事,作者认为可资劝诫者,无不记载。
由于春秋战国间社会变革的影响,《左传》通过人物言行所表现的进步思想是很显著的。
首先是民本思想,例如卫人逐其君,晋侯以为太甚。
师旷说:“或者其君实甚。
……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纵)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襄十四年)师旷这番议论,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他表面上似乎没有摆脱天道鬼神的观念,但实际上却是根据人民利害来发表他的政见的。
这正如他论石言一样(昭八年),都是借题发挥,给统治者敲了一下警钟。
然明对子产问为政说:“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鸇之逐鸟雀也。
”(襄二十五年)逢滑对陈怀公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哀元年)这一系列的民本思想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大概从殷末到周厉王时,奴隶暴动经常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笔记
1、文献题目:
学生对电学中高斯定理及对称性的理解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symmetry and Gauss’s law of electricity)
2、作者:Chandralekha Singh (匹兹堡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
3、摘要内容:
我们在大学基础物理课上(calculus-based introductory physics courses),调查了学生在学习“对称性”、“电场”、“电通量”这三个概念的困难,这些概念对运用高斯定理是非常重要的。
运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需要同时满足: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以及各处的电场方向可以确定。
另外,有效应用高斯定理需要理解电场的叠加原理。
本研究同时也会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运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帮助他们学会在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时,如何选取合适的高斯面,而这些都促进了学生推理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为了解释学生在“对称性”、“电场”、“电通量”这三个概念上的困难,我们采用了自由发言(free-response)、多项选择题(multiple-choice questions)测试以及利用“出声思维法或有声思维法”(a think-aloud protocol)对个别学生进行访谈。
针对学生在上述概念理解上的困难并为了获得关于这些困难的定量信息,我们也编制了相关选择题。
被测试的学生541人,这些学生分三部分:基础物理课上的本科生,高年级电磁学课上本科生,参加助教研修班(a teaching assistant seminar course)的研究生。
研究表明,本科生在上述概念的理解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的困难。
4、研究目的:为了调查了学生在学习“对称性”、“电场”、“电通量”这三个概念上存在哪些困难,并对此困难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正确运用高斯定理。
5、方法及过程:
1)给定题目让学生自由发言及采用“出声思维记录法”,涉及知识内容是对称性及高斯定理等。
具体:在大学基础物理课上,将学生按10-20人分为一组,给每组30道题目,让他们自由发言、讨论,并给出各自的理由。
同时运用“出声思维记录法”对5个学生进行访谈,更深入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获得关于上述概念学习困难的定性信息,同时也有助于后面选择题试卷的编制。
2)选择题测试。
分三部分进行:
A. 大学基础物理上(非物理专业)541人,8个不同班级,平均分49%
B. 电磁学(物理专业)课上(分前后测)前测:33人平均分44%后测:28人平均分49%
C. 研究生(助教研修班)课堂上33人(大多数是研一的)平均分:75%
疑问:为什么结果电磁学专业的学生前测成绩不如基础物理课上的学生?
6、结果分析:
在不同年级中测试分数对比可知:
1)A部分的测试结果与B相比:两部分成绩相差不大,对矢量计算的深入学习与否对学生理解“对称性”“叠加原理”、“高斯定理”影响不明显。
2)C部分的测试表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上述概念的理解较好,虽然他们在某些地方也存在与本科生相似的学习困难。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及对学生的访谈将学生困难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电荷、电通量是标量
举例:在1题中,学生常见的错误是认为“电通量”与“电荷都是矢量”。
在访谈中,学生说电通量是矢量,因为它的公式中涉及两个矢量;电通量有正负之分;等。
2)叠加原理
举例:2-4题中涉及对称性,同时要求运用叠加原理比较电荷分布已知情况下,不同位置处的电场。
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叠加原理,访谈中,一些学生认为只有最近的电荷才对某点的电场有贡献等。
3)空心绝缘物体内部电场
举例:13题相对较难,一半以上学生错误的认为对于空心绝缘立方体,当电荷在其表面均匀分布时,因为内部电荷为0,他们认为其内部电场处处为0.
4)电荷分布对称性
举例:能否利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需要电荷分布满足一定的对称性,而不是物体本身的对称性,学生对此很难理解。
比如在11题中,许多学生认为所有的高斯面都可以求出A点的电场,因为它们具有对称性。
5)区分电场与电通量
举例:8题中,学生错误认为如果通过一个闭合面得电通量比另一个小时,相应的,该闭合面上的电场一定比另一面上得小。
6)其他困难
举例:学生有时不清楚闭合面和非闭合面得区别,不认为高斯定理只适用于闭合面。
还有学生错误的认为高斯定理适用于任何对称面即使它是不闭合的。
7、小结:本次研究表明对于本科生,不管是基础物理课上的,还是学习过高等数学的物理电磁学专业的学生,在对“叠加原理”、“对称性”、“高斯定理”等概念的理解上,他们具有一些相同的困难。
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这些学习困难,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概念。
本研究所编制的针对概念的选择测试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附注:“出声思维法或有声思维法”a think-aloud protocol,简称TAP,这种数据获得方法源自认知心理学,试图揭示研究对象大脑的思维过程,目前在语言学研究及教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应用,主要是指给研究对象一定任务,让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表1. 基础物理课上学生的测试结果(斜体表示正确答案)
表2. 涉及的概念知识与相应题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