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地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探究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的大背景下,其在疾病疫情监测、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除了投入足够的财政资金和物质设备,如果人力资源配置不当,也很难保证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本文将着重探究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问题分析1、人员数量不足一般而言,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农村和城市几个区的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而现实中,由于疫情爆发或疫苗短缺等原因,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大规模采样或接种工作。
但目前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操作人员很少,有时即使进行疫情应急响应,人员也难以满足要求。
这样会极大的影响疫情的控制工作和人民健康的保障。
2、人员结构不合理现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员结构中,很多人都是退役军人或者其他单位转岗过来的工作人员。
虽然这些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但是他们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认识和认同可能不高。
此外,在医务人员队伍中,医生人数相对较少,而护士人员较多,这会影响到工作推进的效率。
医生在采样和疫苗接种中有着重要的角色,护士则主要负责卫生检查。
如果医生不足,那么将无法完成大规模的采样和接种工作。
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力资源中,医生和护士人员的知识技能也有差距,这会直接影响到疫情控制工作的推广和质量。
因此,针对这些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积极组织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防疫物资、进行疫情采样和疫苗接种等操作。
这样做能够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二、改进措施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增加操作人员的申请,并制定工作标准和配备方案。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短期聘请志愿者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应对应急状况。
这样做可以更好的调动人力资源,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能够更好的应对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改进

计 年鉴数 据 显示 ,全国 ( 大陆地 区 )共有 疾控 机构
3 4 8 4家 ,卫 生人员约 1 9 . 5万人 ,其 中医师等专业技
理模式 ,人与人在工作 中的协作模式较为单一 ,管
理制度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员工 缺乏针 对性 ,在激发
术人 员约 l 6万人 、管 理人 员约 1 . 5万人和工 勤技能
公共卫生事业服务 。
1 人 力资源管理现状
疾 控机 构人 力 资源主 要包 括管 理人 员、专 业技 术人 员和工勤技 能人 员三 类。据 2 0 1 2年 中国卫生统
1 . 2管理 制度要规范化
虽 然 ,疾 控机 构根 据 自身发 展及事 业 单位体 制 改革要求 , 建立了一套规范 、 透明的管理制度 , 然而 , 疾控 机构 管理模 式 多为政 府行政 结 构的严 格等 级管
2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法
2 . 1 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疾控 机构 应转 变人 力 资源管 理理 念 ,打 破传 统 的 “ 人事”管理模式 ,探索战略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① 中国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职 业 卫生与 中毒 控制所 , 1 0 0 0 5 0 北 京市 南纬路 2 9 号 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1 0 0 0 5 0 北 京 市潘 家园南里7 号
丁HE OR ! ! !
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改进
文¨ 豪同 王海 祁 { i l i £朱
【 关键词】 疾控机构 人力资源管理 改进方法 【 摘 要】 当前,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要求 。作者针对现有 问题提 出人 力资源 管理 改进 的若干方法 ,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更好地为国家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人力资源配置现况评价与分析

另 外 随着经 济 的 的迅 速 发展 , 乡车辆 的增 加 , 城 加
之 民众 缺乏 交通 法 规知 识 及 遵 守 交 通 规 则 的意 识 , 导
致交 通 事故 居高 不 下 , 因此 应进 一 步 加 强 交 通 安 全 常
疏导 , 帮助其形成健康 向上 的人格 , 以降低 自杀事件的
发生 。
识的普及教育, 树立 自我保护意识 , 严禁酒后驾车等 , 以降低交通事故引起的死亡。
・ 卫 生 管 理 与 健 康 促 进
・
江苏 省疾病预防控制 系统人 力资源 配置 现 况 评 价 与 分 析
朱 立 国 , 文娟 , 王 江琳 , 小磊 , 丁 陆耀 良, 汪华 (江 苏省疾 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江 苏 南京 2 00 1 0 9)
江苏预 防医学 2 1 0 0年 3 月第 2 卷第 2 1 期
Jag uJP e d Mac ,0 0 v(.2 , o 2 i s ryMe , rh 2 1 , ) 1 N . n 1
・5 ・ 9
题, 加之 其心 理承 受 能力 较 差 导致 的服 毒 自杀 事 件亦 呈 上升趋 势 , 已严 重威 胁 到女性 生命 安 全 , 因此 在注重 该 年龄段 妇女 生 理健康 宣 教 的 同时还应 加强 对其 心理
源的现 况 , 以提 高疾 病 预 防 控 制 机构 的服 务 能 力 和 水 平 , 查 了 20 调 0 5年 省 、 、 三 级 机 构 的人 力 资 源 情 市 县
况, 并进 行 了综 合分 析和 评价 , 现报 告 如下 。
1 材料 与方 法
8 . )苏 北最 少 ( 均 为 5 . 16人 , 平 6 5人 ) 苏 中和 苏 北 均 , 不 到全 省县 级 机构平 均 人员 数 。对 照卫生 部人 力配 置 建 议标 准 _ , 级机 构超 标 ; 1省 ] 市级机 构 中, 苏南 五 市 , 南 京、 常州和 镇 江 超 标 , 苏州 和无 锡 符 合 标 准 ; 中城 市 苏 中 , 通符合标 准 ; 南 苏北 五 市 中, 城 和 宿迁 配 置不 足 , 盐 徐州 、 淮安 、 云港 三市符合 标 准 。县级 机构 中 , 连 苏南 五
浅谈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

浅谈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作者:丁莉恽建波恽俊丁一坤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02期摘要:本文针对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问题提出公共卫生管理对策,将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我国当前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工作,从国家教育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前期上岗培训、继续再教育、心理干预等五个基础环节探讨社会管理创新,提出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机制,围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出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民生工程、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公共管理中图分类号:R 197.2 文献标识码:A一、相关概念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全民福祉和公共利益。
而疾控机构就是履行政府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民众身心健康的专职公共卫生机构。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对社会民众的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肺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社会民众的消费品,如:食品以及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免疫等,加强建立健全疾控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疾控机构公共责任,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探索如何保障疾控机构有足够调配使用的人力资源。
二、疾控机构目前存在的现状与问题(一)公共卫生医护人员基本人力资源不足,门诊医护人员缺乏,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门诊医生不能固定坐诊,健康从业人员体检缺乏年轻护士固定抽血。
遇到大专院校学生开学体检高峰时期,经常要借调医生护士来体检和抽血。
各级疾控机构构成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四级预防体系,人力资源总量至2013年底为194371人,仅占医疗卫生机构人数的2.1%,平均每个省只有6000余人,严重影响全国各辖区实施计划免疫、健康体检、疾病监测、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自然灾害救援等基础疾病预防工作,阻碍公共卫生开展和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进展。
江苏疾控系统人员编制现况及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策略探讨

均为 0 . 9 7人/ 万人, 最高为 l 。 4 4人 / 万 人, 最 低 为
0 . 7 4 i
1 . 3 各级 情 况
在 全 省疾 控 系 统 人 员 中 , 省级、 市级
和县 级编 制人 数分别 占 8 . 4 、 2 3 . 9 A和 o 6 7 . 7 , 在 职
数( 人) 编 制 灵 数 人 口编制
4O
2O
OO<
8 0 6 O 4 O
1 编 制 现 况
2 O 0 0
1 . 1 基 本情 况 2 0 1 4年 3月对 全 省 1 3 0所 疾 控机 构 ( 含 单设 专病 预防 控 制机 构 ) 编制 情 况摸 底 调 查 显示 ,
级市( 含 市县 两 级 ) 疾 控 机 构 在 编 人 员分 布 见 图 1 , 平
D( ) I : 1 O . 1 3 6 6 8 / j . i s s n . 1 0 0 6 —9 0 7 0 . 2 0 1 5 . 0 2 . 0 5 1
疾 控 事业发 展无 疑 是极 大 地 推 动 。与 此 同时 , 疾 控 机
・
1 1 O ・
江苏预 防 医学 2 0 1 5年 3月第 2 6卷第 2期
J i a n g s u J P r e v Me d , Ma r c h , 2 0 1 5 , Vo 1 . 2 6 , No . 2
・
卫生管理与健康促进 ・
江 苏 疾 控 系统 人 员 编 制 现 况及 人 力 资源 配 置优 化 策 略 探 讨
朱 立 国, 杨 学伟 , 胥翔 , 陆耀 良
江 苏 省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南京 2 1 0 0 0 9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探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的探讨许向丽摘㊀要: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使更多的人关注公共卫生事业,将视线转移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中来,逐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㊂文章主要分析了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和加强管理的措施,以作借鉴㊂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管理一㊁引言人力资源的社会性㊁能动性㊁资本性㊁情感性等基本特性与物质资源存在明显不同,致使管理方式方面的差异性也很显著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归属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而人力资源管理对该机构整体的服务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力,具体的数量安排和质量水平都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有着一定作用,必须加强控制㊂二㊁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现状(一)地方财政支持有限疾控中心从性质上大多属于事业单位,以政府的财政拨款作为基本的运作方式,对于结核病㊁艾滋病等疾病一般会由卫计委专款专用,其他业务则没有设立专项财政支持政策㊂2008年 SARS 病毒㊁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等新生传染病或流行病的到来,都严重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状况,都需要疾控中心及时发挥作用,加强疫情防护㊂但是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很难配套有专业的人才培训和学历提升的奖励机制,经费有限是制约疾控人员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因素,不利于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㊂(二)人力管理不合理我国疾控中心的人力管理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疾控人员的知识体系较为单一,生物学㊁化学等与专业医疗直接相关的知识内容存在很大不足㊂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引发了严重的放射事故㊁化学污染等灾害,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也需要更加专业的医疗人员发挥作用㊂但是疾控人员现阶段的学历多是本科㊁大专㊁中专,高层次学历所占比重较小;专业职称中,初级和中级为多数,甚至存在部分的无职称人员,都决定了疾控中心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普遍较低,需要进一步强化㊂(三)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很多不足,如人员引进模式不合理㊁录用机制不规范等㊂疾控中心的日常工作中,教育培训㊁志愿考核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逐渐造成一些专业人才的流失㊂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疾控中心内部的人员配置不合理,上万人的区域内疾控人员只设置了1 2名㊂疾控中心人员结构的不合理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如公共卫生人员数量少㊁后勤人员比重大,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新发型疾病到来时,整体的防御㊁控制功能很难真正发挥出保障作用㊂三㊁疾控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措施(一)优化管理环境一是坚持唯贤举能的用人原则,重视人才发展,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㊁合理㊂所以,对疾控人员实行定期性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要,面向全体工作者,利用个别谈话㊁组织培训等方式,使疾控人员普遍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使人才能够留下来,达到人才管理的良好效果㊂二是疾控人员所在的工作环境也要尽力改善,完善基础设施㊁优化办公条件,使疾控人员能够处于温馨㊁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充分激发出自身的工作热情㊂三是疾控人员的生活环境也很重要,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困境和难题,使人才安下心来,为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㊂(二)完善管理体制疾控中心改革管理体制,需要现代化人才的有力支撑,通过不断增强内部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合理性,为疾控中心留住人才,优化人才结构㊂一是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更加合理㊂针对疾控人才实行合理的培训机制,需要从时间和经费上加强控制,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和培训体系,激发出人才的工作积极性㊂二是竞争淘汰机制更加公平㊁公正㊂以绩效考评机制为基础,不断完善和规范考核标准,利用职位升迁㊁薪酬奖金激励表现突出者,而部分不思进取和不能胜任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处理机制,坚决予以处罚或辞退,是人力管理体系更加科学㊁严肃㊂三是疾控中心的工作内容,是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基础,在分析㊁结合当地人才发展规划后,积极打造出更加合理的人才工作环境,使人才配置的专业性得到普遍提升㊂(三)加强政府支持与管理根据统计结果,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卫生事业费用占到5%,总卫生事业经费中的公共卫生事业费用为12%,发达国家却能达到50%㊂国家社会经济大发展和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民众的支持和投入,但是具体的投入方式仍需要不断优化,打破公共卫生危害发生时突击性建设的传统模式,从建设项目的成本效益和应用效果方面进行考虑㊂此外,以实物作为投资方向,而不能充分认识到人才投资的重要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很是有限,产生了很多的不良作用㊂长此以往,只能加剧这种投资方式的不平衡性㊂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限定作用㊂管理机制的规范化,是人力资源管理顺利推进的基础,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规范性㊁人力资源政策的开放性,都表现出良好的推动力㊂四㊁结语我国疾控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财政经费有限㊁管理不合理㊁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疾控中心在日常工作中的整体效果㊂相关部门和人员要积极面对,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通过优化管理环境㊁完善管理体制㊁加强政府支持与管理等方式,全面提升人才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㊂参考文献:[1]景一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及预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2]胡正虹.探讨疾病预控中心人力资源与信息收集管理的应用问题[J].智库时代,2019(5):50-51.[3]邓建华.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4):347-348.作者简介:许向丽,马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㊂431。
论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论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职责,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人才引进、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和员工关怀等方面,探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人才引进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核心的资源,人才引进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从全球范围内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以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为了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积极开展与高校院所、研究机构等的合作,建立人才引进渠道和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才加入。
还需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顶尖专家和学者,提升中心的专业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员工培训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员工培训成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心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课程。
需要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断完善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还需要鼓励员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员工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三、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有效手段。
在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建立科学、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进行绩效评定和激励奖励。
中心需要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绩效要求,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努力目标。
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还需要建立激励奖励机制,为绩效突出的员工提供晋升、职称评定、薪酬激励等方面的奖励,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创新工作。
疾控中心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报告

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计局:现将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现状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单位规范单位名称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有管理人员共计3人,专业技术人员39(36+3)人,工勤技能人员1人,其中管理人员副科级3人;专业技术人员副高级取得5人,聘任5人,中级取得21人,聘任14人,初级取得6人,聘任15人;工勤技能人员高级工取得1人,聘任1人。
按学历统计硕士研究生1人,大学学士16人,大学专科2人,中专及以下1人。
二、人才工作亮点或经验严格执行政府和人社局下达的关于人才使用方面的各项政策,加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竞聘上岗、考核奖惩、合同订立、续聘解聘等制度,切实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
充分考虑到每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需要,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1、人员数量不足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我单位核定编制81人,实际在编40人 **属化工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较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人员配备不足增加了疾控工作人员的任务负担和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制约疾控事业发展的瓶颈,甚至影响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正常运作。
2、年龄、性别分布不合理中心承担了全市范围内各类流行病日常监测,食源性、职业性、辐射性、环境性疾病监测、调查处置,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的应急准备,突发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处置和效果评估等重要工作。
从表2人员年龄分布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年轻人员多数为毕业生、初级职称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年纪较大人员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男女性别(14:26)比例不合理,许多工作经常接触病原学菌种、致癌致病细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需经常加班加点,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作不适合女性职工参与,而男性比例不足,极大地增加了中心业务开展和创新的难度;而且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单位女同志近两年内怀孕生产13人次,严重影响了中心的日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少, 工勤人 员过 多, 人员结构不够合理 , 需加快现有人 员的补充、 更新和专业技术培训, 以适应 疾控 事业发展 的 需要 。
【 关键词 】 疾控机构 ; 人力资源; 配置 【 中图分类号】 R 9 . 【 17 2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0 — 38 2 1 )4— 0 0 0 08 7 3 (00 0 0 3 — 2
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研究课题组编写的 级市 , 47万 人 。有 疾 病 预 防控 制机 构 7个 , 共 3 即地 规定》 、
市级 1个 、 区级 2个 、 级 市 4个 。为 加 强人 才 队伍 《 县 疾病 预 防 控 制 体 系 建 设 研 究 报 告 一问 题 与 对 J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编写 的( 07年全 国 20 建设 , 优化人力资源配 置, 提高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 的 策》 、 能力 和水 平 , 进疾 控 事 业 的可 持 续 发展 , 为制 定 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报告》 促 并 H等文献。 相关政策及 人才 培养策 略提供 参考依 据 , 通过 收集 相 2 结 果 关信息 , 对泰州地 区 20 08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 1 人员 配置 . 全 市 疾 控机 构 人 员共 有 40名 , 8 其
± . 岁、99±95 ; 95 3 . . 岁 大学本科及 以上 学 学历所 占比例分 别为6 .% 、88 % ; 63 2 .7 高级和 中级
职称 所 占 比例 分 别 为 1 . 7 、 2 3 % 和 7 9 % 、 4 2 % ; 生 防 病 人 员 所 占 比 例 分 别 为 9 5 % 4 .9 .9 3 . 8 卫 2 .5 、3 5 % ; 大卫 生人 员所 占比例 分别为 l .9 、5 9 % 。结 论 : 州地 区地 市级人 员 93 % 3 .l 五 7 3 % 1 .8 泰 配置、 职称 结构 、 业 范围较合理 。县 区级疾控 机构人 员配备 不足 , 执 总体 学历偏低 , 高级职称人 员
[ ] 中国药业,0 8 1 ( )8 J. 20 ,7 8 :.
[ ] 易新, 5陈 董铎 , 侯永 芳.我 国生物制 品上市后安 全性监 管
和不 良 反应 监测 [] J .药物生物技 术 , 0 , ( )47 2 81 5 : — 0 5 0
4 0. 1
( 00— 5— 8收 稿 ) 21 0 2
况进行 汇总 , 具 体情 况 进行 分 析 并做 一 定 的调 整 , 对
[] 4 乔恒方 , 东. 韩海 生物制品监 管应疏堵结合 [ ] 医药经济 N.
报 ,o 7一O 20 7—0 . 6
以期待达到我们预期的设计和管理 目 。 标
参考 文献
[] 1 李正奇. 对疾控机构连规 经营治疗类生物制 品的监管对策
泰 州 市 地 处 江 苏 中 部 , 江 北 岸 。 面 积 12 评分标 准 长 . 参 照 卫 生部 《 病 预 防控 制 机构 工 疾
- 关 57 4k 总人 口 5 2万 人 , 区 6 9 m , 0 市 5万人 , 4个 县 作考 核标 准 》1《 于 疾病 预 防控 制体 系建 设 的若 干 辖
江
・
31 ・
数 的9 .% , 04 除高 港 区外 , 符合 市 、 均 县级 疾控 机 构 专 2 5 人 员执 业范 围构成 情况 .
・
3 ・ 0
Het ae f2 1 ,, 2 . ahCr, 0 0 IL1 , a4 l " o h
【 生 管理 】 卫
泰州地区疾控机构人 力资源现状分析
蔡桂 萍 刘波 贺玉川 ( 州市疾病预 防控 制 中心 , 苏 泰 州 250 ) 泰 江 230
【 摘 要】 目的: 了解泰 州地 区疾控机 构人力 资源现 况, 为人 力资 源的合理 配置提供 建议。 方法 : 集分析 泰 州地 区 20 收 0 8年 度 在 职人 员年龄 、 学 学历 、 职称 和执 业 范 围等数 据 。结 果 : 2o 0 8年泰 州地 区疾控 机构人 员 4 0人 , 中地级 市、 区各 9 、8 8 其 县 2人 3 8人 ; 均 县区级8— 4 人不等, 10 共计 38 8 人。 1 材 料 与方 法 地 市 、 区级 疾 控机 构 人 员 平 均 年 龄 分别 为 3 . 县 7 0± 1 1 资料与 方法 从 中国疾 病预 防控 制基本 信 息 网 95岁 、99± . ; . . 3 . 95岁 男女 比例分别 为 13 : ,.2 .5 112 : 1 地市 疾控 机 构 人员 配 置 为0 1/ , 区级 平均 为 ; .8 万 县 络报告 系统 中 , 收集 20 0 8年 度 泰州 地 区疾 病 预 防控 制机构基 本信 息 , 经逻辑 校正后 , E C L建 立数 据 07/ , 中高港 区和兴 化 市仅04/ 和04/ 。 用 XE .7万 其 .0 万 .8 万 库 进行统 计分 析 。 全市专业技术人员 ̄44 , -3 人 占疾控机构工作人员总
的人力资源发展现况进行分析 , 现报告如下。
2 王淑湘, 蔺怀梅.对生物 制品在 管理过 程 中有关 问题 的磋 析模块等 , 试用情况 良好。同时 , 我们省级平 台的流 [ ] 商[ ] J .医学动 物防制 ,0 82 ( ) 13—14 20 , 2 : 4 4 4. 通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下一步 , 我们准备进行市 [] 3 戴蔚 明.论 生物制品 管理 工作在 疾控 中的作用 [ ] 中国 J. 级 和区( ) 疾 控 中心 的 联 网试 点 , 生 物 制 品 流 县 级 对 公共卫生管理,0 6 2 ( )2 0— 1 . 20 ,2 3 :1 2 1 通平 台进 行更 深 入科 学 的论 证 。我 们 将 对 发 生 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