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
关于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稿

关于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稿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XX医疗机构的医生,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带来有关春季传染病预防的重要知识。
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回暖,空气湿度增加,照明时间延长,这对于某些病原体的传播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因此,春季传染病的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
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的春季传染病主要包括感冒、流感、水痘、风疹、病毒性腹泻等。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首先,感冒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病,尤其是在春季季节,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感冒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通过空气传播。
因此,预防感冒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的黏膜,戴口罩等措施都可以有效降低感冒的风险。
其次,流感是一种比感冒更严重的传染病,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流感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种,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更是要重视。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勤洗手、避免触摸眼、鼻、口的黏膜、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掩口等。
水痘和风疹是两种皮肤传染病,春季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季节。
水痘和风疹同样由病毒引起,通过气溶胶传播。
因此,接种相应的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同时,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聚集性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病毒性腹泻也是春季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它主要通过食物、水源的污染传播。
因此,预防病毒性腹泻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食用熟透的食物,避免生食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春季常见传染病,还有一些其他的预防措施我们也要重视。
例如,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空气污染;保持适当的室内湿度,预防过低或过高的室内湿度对健康的影响。
总结一下,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增强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意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第十一课_打预防针不害怕

第十一课早打预防针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大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使之消除对打针的恐惧心理做到按时打预防针。
二、教学重点
懂得大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
三、教学难点消除对打针的恐惧心理。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都打过预防针了谁能说一说打预防
针的感觉呢表扬勇敢地打预防针的同学。
二、为什么我们要打预防针呢打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白百破制剂可以预防将甲肝,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精神,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规范和指导各地科学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通过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破伤风、麻疹、甲型肝炎等15种传染病。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可以预防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
所以我们要勇敢地打预防针。
三、打预防针要注意什么
1、有些疫苗只需要接种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而有些则
需接种3次并不断强化。
至于那些人该届中那些人不该接种一定
要遵从卫生部门的安排。
2、打预防针前要洗澡或洗胳膊保持皮肤清洁。
3、切勿空腹接种以防晕针。
4、打预防针后一般3天内部做剧烈运动不吃辣食物。
5、打针处发痒时不要用手抓以免感染。
四、作业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五、教学后记
使学生懂得大预防针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消除了对打针的恐惧心理做到按时打预防针。
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培训内容

冬春季传染病预防培训内容冬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因此加强预防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冬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提高健康意识,防止疾病的传播。
1. 流感的预防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因此防止流感的传播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定期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
- 避免与感染流感的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使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嘴巴和鼻子,而不是用手捂住。
-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表面,如手机、电脑键盘和门把手等。
- 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疾病患者。
2.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麻疹、肺结核等,以下是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在封闭、拥挤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
-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时的礼仪,使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
- 避免与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在他们咳嗽或打喷嚏时。
- 定期清洁和消毒常用物品表面,如手机、电脑键盘和门把手等。
- 健康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3. 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肠道传染病包括痢疾、肠炎等,以下是预防措施:- 定期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之前和之后。
- 饮用安全可靠的饮用水,避免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 食用熟食,特别是肉类、海鲜和蔬菜等容易受到污染的食物。
- 定期清洁和消毒餐具、厨房用具等。
- 尽量避免食用街边小摊等卫生条件不佳的食品。
4.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病毒性肝炎包括乙肝、丙肝等,以下是预防措施:- 定期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
- 避免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和性接触。
- 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注射器和其他注射工具。
- 避免分享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 避免过量饮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结核病的预防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下是预防措施:- 尽早发现并治疗结核病患者,避免其传播给他人。
春季儿童常见传染病宣讲培训

在春季,儿童更容易患上传染病。本培训将帮助您了解预防和应对儿童传染 病的方法。
春季疾病介绍
手足口病
病毒性传染病。轻度病例常有发热、口腔溃疡、 手足疱疹等症状。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鼻塞。
腮腺炎
病毒性传染病。可使腮腺肿大,引起发热、咽 喉痛、头痛等症状。
呼吸道症状
2
和程度各不相同。
咳嗽、运动性气促、鼻塞或流涕等症状。
3
皮肤损害
如水痘、麻疹、风疹等引起身上有特定 的皮疹。
预防措施
注重卫生
经常洗手,携带免洗手消毒液, 保持衣服和环境卫生。
做好个人防护
使用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个人防护用品。
加强免疫力
遵从预防接种日历,及时接种 疫苗。
应急处理方法
1 隔离患者
宣传海报
宣传视频图文并茂地介绍常见传染病来自特 点和预防。适合在公共场所张贴。
通过生动形象的视觉和音频演示, 向大众传播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治 知识。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 咳嗽、流涕、结膜炎和皮疹都是麻疹的典型症 状。
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
含病毒微小飞沫进入其他人的口 鼻。
接触传播
与患者接触或接触被感染的物品 后,手不洗干净再接触口鼻。
密切接触传播
与病毒感染者短时间内有密切接 触,如共用餐具。
常见症状
1
发热
多数传染病的重要症状之一,持续时间
及时将患者隔离,避免传 染给他人。
2 就医治疗
及时就医,接受医生安排 的治疗方案。
3 注意休息
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 全面支持身体恢复。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预防传染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优质课教案《预防传染病》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
2. 教给幼儿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2. 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视频等。
2. 材料:纸张、彩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入主题——预防传染病。
2. 基本概念:讲解传染病的定义,让幼儿了解传染病是一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疾病。
3. 预防方法: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人等。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5. 实践活动:制作宣传海报,宣传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6. 总结:通过回顾活动内容,巩固幼儿对预防传染病的认识。
7. 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预防传染病的知识。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制作海报的创意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思和家庭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内容的认同和实际应用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中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实践活动,如制定家庭卫生规则。
2. 开展校园卫生宣传活动,如组织校园卫生大检查,强化幼儿的卫生意识。
3. 结合季节性传染病高发期,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幼儿表现出不感兴趣或理解困难的情况?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九、家长沟通:1. 向家长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六年级公共安全教育第十一课 怎样预防麻疹和肠道疾病

一、组字导养入成,健揭康示的课生题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考考大家, 可以组成什么字?组个词?了解什么是传染
病?(幻出示,找一学生读) 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 保护自己呢?(学生:想。)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传染病?(教师相机贴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 二、自主阅读、了解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的 症状和传播途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预防的方法。(幻 灯片出示表格) 1、流感:我们对流感并不陌生,我们一直在跟他战斗,已取 得实效(幻出示数据)。成绩喜人、流感是可防可控的。找 同学汇报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小组分任务). 请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阅读课本上的这种传染病,然后小 组交流共同将表格中对应部分完成。 2、手足口病(幻出示图片);这是一名手足口病患者的症 状,了解目前形势(幻)(找学生读)。 谁来说说靠什么传播?怎样预防?我们学校也采取了措施,比 如晨检、午检、打疫苗等。 3、水痘:(幻)这是哪种传染病齐说?(水痘)5组汇报你 们的研究成果。6组有补充吗?
五、练习 判断行为好不好?(幻) 两分钟练习题 (设计意图:培养好习惯,巩固知识) 六、作业 将表格填完整并向家长交流你的研究成果。 (设计意图:将预防方法推向家长,推向社会,使全民更关 注健康。)
板 书 设 计
教学 反思
审批 意见
怎样预防麻疹和肠道疾病
1、预防流行传染疾病常识 2、怎样防范流行病和传染病
4、腮腺炎:看这位五年级的同学的了什么病?他的症状是腮 部鼓起、胀痛,可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传播,仔细听它怎样预 防? 5、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症状是?他靠蚊子(幻)传 播,怎样预防?(学生答)(幻 ) 6、肝炎病毒的自述(音频)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传染病的三要素 看事例 小明得流感了,那离他较近的小红会怎样? 小明是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即传染源(贴),打喷嚏是病毒的 传播途径(贴),努力学习的小红是易感人群(贴),这就 是传染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2、小红可以怎样预防呢? (相机板书控制、切断、保护)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更便于学生理解) 四、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 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 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 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 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 擦手;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 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 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 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 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 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 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控制课程教案

《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控制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提高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识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分析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分类、特点及传播途径。
2. 掌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4. 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增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1.1 传染病的定义1.2 传染病的分类1.3 传染病的特点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2.1 直接传播2.2 间接传播2.3 空气传播2.4 食物传播3.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3.1 控制传染源3.2 切断传播途径3.3 保护易感人群4.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方法4.1 监测与预警4.2 疫情报告与处理4.3 疫苗接种4.4 个人防护5. 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预防控制策略5.1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5.2 传染病流行的原因5.3 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传染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预防控制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流行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传染病爆发场景,让学生参与疫情防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景模拟演练:评价学生在模拟传染病爆发场景中的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理论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预防医学》传染病预防控制章节相关内容。
2. 课件: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一、引言春季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然而,它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春季传染病,我们特别准备了这次知识讲座,为大家普及预防春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二、疾病背景春季传染病是一类由病毒、细菌等引起的疾病,通过空气、接触等方式传播。
它们的流行趋势与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传染风险更高。
影响春季传染病传播的因素包括气温变化、空气湿度、个人卫生习惯等。
三、预防知识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的房间里。
2、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生食和未经煮熟的食品,确保食品安全。
3、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
4、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保持身体健康。
四、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接种合适的疫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请关注当地疫苗接种信息,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五、预防策略1、注意保暖:在春季气温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2、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3、避免接触病人:尽量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如有必要,请做好个人防护。
4、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六、结语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
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预防春季传染病的重要性,掌握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小小宣传员,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朋友和同学,共同为健康的春天贡献一份力量。
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学校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一、引言随着春季的到来,传染病预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 传染病,多见于4-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亦可见于成 人,好发于冬、春季,在学校、幼儿园等人群集中的 地方易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整个病程约712天。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 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 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传染源: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病人是唯一的传 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 传染性强。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 炎疫苗。
春季流行病的预防
西乡五中
2015年3月
又是一年春来到,气候渐渐转暖,万物复 苏,各种致病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也随 之生长繁殖,这就给传染病造成了可乘之机。 加之春季天气多变、忽冷忽热,也是各种传 染病的高发季节。春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 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水痘、腮腺炎、风疹、甲肝等 。因此,在春 季来临之季, 一定要重视防病保健。
H7N9型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是全 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被该病毒感染 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 。 患者一般表现为 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 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 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症、纵隔气肿、脓毒症、意识障碍 及急性肾损伤等。
人禽流感是禽甲型流感病毒中的一些 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 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 鹅等禽类,而野生禽类在禽流感的自然传 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禽流感主要经呼 吸道传播,也可由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 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 染,当然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预防H7N9禽流感
1、加强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 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 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 预防措施鸡蛋时 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 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 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4、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彻底 清洗双手。外出尽量避免接触禽鸟。 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 如发烧、头痛、咳嗽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 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 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 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 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一、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症状、 传播途径及预防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临床表现: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 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 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 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 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 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 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 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 志障碍及抽搐等。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 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 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 直接传播为主。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流脑” : 首先,要注意保暖适当增减衣服; 其次,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还要坚持锻 炼身体,合理饮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 菜。 最后,就是要按时接种预防流脑疫苗。
4、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 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 重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 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 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 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 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 足底更少。 传染源:病原体传播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 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 重要。
二、预防春季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搞好教室与宿舍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注意个人 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净的食物,把好 “病从口入关”。 4、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 病能力。 5、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7、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 所,防止传染他人。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 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 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 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度发热,伴有咳 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出疹期3 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 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 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 素沉着。 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 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 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接种麻疹疫苗。
7、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 春季是肝炎的高发期,特别是甲型肝炎,其发病率约 占全年的70%以上。一是人群里隐性甲肝病毒携带者增 多,污染饮食、饮水及环境,使健康人感染发病;二是春 暖花开,探亲访友者剧增,通过密切接触甲肝患者,饮食 感染的可能性增大;三是街头的饮食摊点不注意餐具消毒, 造成甲肝病毒传播。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 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 可恢复正常。 传染源: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 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 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 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预防措施:不在街头乱吃东西,注重个人卫生,是 拒“甲肝”于体外的最好方法.
6、风疹 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 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 名。 临床表现: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 肿大,全身症状轻。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 与麻疹一样强。易感的成年妇女较男性为多。3-5月份为高 峰期。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 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 少再患。 传染源:风疹病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前5~ 7天和发病后3~5天,起病当日和前一日传染性最强。病人 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离出病 毒,因此这些物质理论上说均可以传播风疹。一般通过咳 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 预防措施: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 在冬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 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 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