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10大科技难题(上)
21世纪难题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1、对深层物质结构的探索2、协调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困难3、引力波探测4、质子自旋“危机”及其实验探索5、力学的世纪难题――湍流6、金属微粒中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超导电性7、高温超导电性8、固体的破坏9、宇宙结构的形成与星系的起源10、太阳中微子之谜11、活动星核的能源和演化12、星际分子去和恒星的形成13、宇宙常数问题14、太阳活动的起源15、磁元的争辩16、黑洞的证认17、宇宙论中的暗物质问题18、地外文明与太空移居19、寻找地外理性生命20、星系演化的途径21、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课题22、未来的空间太阳能发电23、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制24、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25、表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26、磁层亚暴和磁暴的整体过程27、富勒烯化学28、单原子识别与分子设计和合成29、室温有机超导体30、催化的高选择性合成31、原子簇物质32、非线性光学聚合物实用化的若干问题33、分子工程学34、分子元件的单原子加工和自组装35、可持续发展对化学的挑战36、地球科学中的非线性和复杂性37、地球构造运动驱动机制的反演38、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预测39、气候系统动力学40、自然控制论41、地震成因与地球内部流体42、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43、现今岩石圈构造解析中的若干难题44、生物多样性保护45、细胞凋亡46、生物学的理论大综合:遗传、发育和进化的统一47、分子识别、化学信息学和化学反应智能化问题48、人能否在地球以外长期生存49、脑神经系统动力学50、生命、人的思维、意识、目的等的物理学基础51、探索生命和遗传语言52、疯牛病――中心法则――Affinsen原理53、分子进货的驱动力与分子进化理论54、脑的诸模型能带我们走多远55、如何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通道)56、未来的认知神经科学能束给意识以新的解释57、地球深化的统一理论:“两均论”与“两非论”58、有机体信息系统的深化在物种生存、适应过程中的作用59、脑的选择性自适应60、脑的行为的自组织61、思维与智能的本质62、人脑如何组织其信息存贮63、脑与免疫功能64、生命起源、细胞的起源和进化研究65、生命的起源与蛋白质66、RNAgn 与生命起源67、注意的脑机制68、智力的起源69、细胞如何调控基因组的有序活动70、人脑是怎样认知外界视觉世界的71、策略的植物细胞生理学问题72、中心法则的空白――从新生肽到蛋白质73、“JUNK”DNA有什么功能74、统一医学75、意识和思维动力学76、人类疾病与基因77、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78、精神与免疫79、改善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心理药物学策略80、解析全套细胞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展现生命活动全景81、心思的神经生物学机理82、细胞三维生长和组织培养83、重返海洋84、客观世界的自组织85、全信息理论与高等智能86、关于“意识”问题87、植物光合作用吸、传、转能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88、系统科学的困惑89、复杂经济系统的演化分析90、路径积分91、朗兰兹纲领92、球堆积问题93、相变的数学理论94、P-NP问题95、超级计算理论96、庞加菜猜想及低维拓扑97、黎曼猜想98、中华民族及现代人类的起源99、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100、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中国未来急需发展的十大科技难题是哪十大?

中国未来急需发展的十大科技难题是哪十大?中国未来急需发展的十大科技难题是哪十大?1、无线输电技术。
有了这项技术,什么冰灾、雪灾、雨灾、地震我们就不怕了。
运载火箭、汽车也不用汽油和燃料了,再也没有尾气污染了。
但这项技术开发完毕在形成生产力前,一定先要安排好电缆厂转产,避免工人兄弟下岗。
2、海水凝固技术。
福建到台湾省、广东到海南、辽宁半岛到山东半岛、海南到南沙、西沙群岛,通过海水凝固实现陆路交通,可避免花钱建跨海大桥。
另外,很有可能实现建筑材料的革命性进步,不用烧砖烧瓦了,建楼都用海水砖。
3、人工推云技术。
南方雨水多可向北方均一点。
当暴风雨来临时,在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给天空云层一个足够的外力,比如核爆,使云层向北移动,把南方多余的雨水降到我国的内蒙古大草原、陕西的黄土高坡、河北北京的缺水地区、贵州的青海湖、新疆盆地、古楼兰城等地,南部和东部不降雨或少降雨,形成西水东流,然后在主要的河流上建若干座水电站发电,再把电无线输送到全国各地。
4、无障碍、彻底的、革命性的夜视、雾视、云视技术。
戴上这些眼镜,如昼间一样。
对这些技术,主张不外卖,如果非要卖给外人,那一定要把钱要足。
5、计算机复原和监视技术。
中国五千年文化,不需再聚集那么多学者去苦力研究了,随便一个命令输入便知几千年前中国和世界远古状况。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用几秒钟就可知道事实真相,比如美国误炸我驻南使馆,是不是误炸?是谁下的轰炸命令?世界各大各类指控中心天天都在干什么?从此,世界将没有秘密。
此外,这项技术还可能对国家反腐调查取证也有帮助。
6、无成本食品保鲜压缩技术。
从此,农民朋友就摔开膀子干吧,不用再担心自己生产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劳动成果,因卖不掉腐烂变质了。
一小盒压缩食品,就能满足一个人几个月的生存需要。
科学家要外出科考、士兵要远行,烦请带着踏实上路吧。
7、艾兹病、癌症治疗。
赶快落实医学突破,不能再拖了,因为外国人已奋斗了多年。
这项技术不向外输出,把治疗中心建在我国的西部,要看病来中国西部。
你知道21世纪十大待解科学谜团吗

你知道21世纪十大待解科学谜团吗?过去几百年科学的发展很迅速。
不过,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本世纪我们剩86年去解开他们。
10.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并不难,却总是解决不了。
对于生命基本构成是如何在原始条件下产生,或者是如何从太空来到地球的,不断有各种新发现冒出来。
9.暗物质到底是什么?80多年前天文学家就发现,太空中的引力远比可见物质能产生的引力要多。
探索产生额外引力的那种未知亚原子粒子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一些实验中得到的线索总是在其他实验中被推翻。
8.推动宇宙加速的暗能量本质是什么?加入你觉得暗物质太难研究了,那么试试解释暗能量吧。
有一种物质在推动着宇宙以日益加快的速度膨胀。
但暗能量的本质仍是个谜。
7.如何衡量证据?这个问题太神秘了,以至于许多科学家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举个例子:你做了一个实验,得到具有重要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结果,然后重复实验,结果一样,那你就会认为这样得到的证据比做一次实验要强。
但假如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数据意义稍弱一些,那么两次实验的合并P值反而更弱了,尽管实验证据原本应被认为是更强的。
6.基因、癌症和运气你最近可能听到了这样的说法,即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运气不佳,美国《科学》周刊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是这样说的。
该研究引发了抗议之声,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会给公众“传递错误的信息”。
专家们对随即突变(坏运气)、遗传(父母的原因)、生活方式(你自己的原因)和环境(别人的原因)等因素到底孰轻孰重也意见不一。
把这些问题理出头绪,同时解决有关癌症的其他谜团应是21世纪科学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5.空间还有多出来的维度吗?不管有多少维度,它们都是必要的。
这个问题或许应该这样问:空间到底有多少维度?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要想正确地解释宇宙,普通的三维肯定是不够的。
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卡-丘”空间——这是个能以无数不同的方式蜷缩的高纬空间,要想探查到其中有多少额外的维度存在是非常困难的。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1、对深层物质结构的探索2、协调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困难3、引力波探测4、质子自旋“危机”及其实验探索5、力学的世纪难题――湍流6、金属微粒中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超导电性7、高温超导电性8、固体的破坏9、宇宙结构的形成与星系的起源10、太阳中微子之谜11、活动星核的能源和演化12、星际分子去和恒星的形成13、宇宙常数问题14、太阳活动的起源15、磁元的争辩16、黑洞的证认17、宇宙论中的暗物质问题18、地外文明与太空移居19、寻找地外理性生命20、星系演化的途径21、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课题22、未来的空间太阳能发电23、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制24、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25、表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26、磁层亚暴和磁暴的整体过程27、富勒烯化学28、单原子识别与分子设计和合成29、室温有机超导体30、催化的高选择性合成31、原子簇物质32、非线性光学聚合物实用化的若干问题33、分子工程学34、分子元件的单原子加工和自组装35、可持续发展对化学的挑战36、地球科学中的非线性和复杂性37、地球构造运动驱动机制的反演38、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预测39、气候系统动力学40、自然控制论41、地震成因与地球内部流体42、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43、现今岩石圈构造解析中的若干难题44、生物多样性保护45、细胞凋亡46、生物学的理论大综合:遗传、发育和进化的统一47、分子识别、化学信息学和化学反应智能化问题48、人能否在地球以外长期生存49、脑神经系统动力学50、生命、人的思维、意识、目的等的物理学基础51、探索生命和遗传语言52、疯牛病――中心法则――Affinsen原理53、分子进货的驱动力与分子进化理论54、脑的诸模型能带我们走多远55、如何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通道)56、未来的认知神经科学能束给意识以新的解释57、地球深化的统一理论:“两均论”与“两非论”58、有机体信息系统的深化在物种生存、适应过程中的作用59、脑的选择性自适应60、脑的行为的自组织61、思维与智能的本质62、人脑如何组织其信息存贮3、脑与免疫功能64、生命起源、细胞的起源和进化研究65、生命的起源与蛋白质66、RNAgn 与生命起源67、注意的脑机制68、智力的起源69、细胞如何调控基因组的有序活动70、人脑是怎样认知外界视觉世界的71、策略的植物细胞生理学问题72、中心法则的空白――从新生肽到蛋白质73、“JUNK”DNA有什么功能74、统一医学75、意识和思维动力学76、人类疾病与基因77、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78、精神与免疫79、改善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心理药物学策略80、解析全套细胞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展现生命活动全景81、心思的神经生物学机理82、细胞三维生长和组织培养83、重返海洋84、客观世界的自组织85、全信息理论与高等智能86、关于“意识”问题87、植物光合作用吸、传、转能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88、系统科学的困惑89、复杂经济系统的演化分析90、路径积分91、朗兰兹纲领92、球堆积问题93、相变的数学理论94、P-NP问题95、超级计算理论96、庞加菜猜想及低维拓扑97、黎曼猜想98、中华民族及现代人类的起源99、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100、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全球十大难题:专家公布21世纪十大无法解决难题

全球十大难题:专家公布21世纪十大无法解决难题日前,美国著名搜索引擎AskJeeves搜索网站专家通过16年对数十亿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列出了世界十大无法解决难题。
英国媒体报道称,这些问题主要是没有统一答案或无法简单回答。
AskJeeves 网站每月回答1600万个问题,但是其创立者承认即使是最好的“信息专家”也无法回答上述问题。
因此该网站特别设置专门网页让用户互相答疑解惑。
其中最令人感到为难的问题是,生命的意义以及上帝是否存在。
当然也有数千万人为托尼·索布拉诺(《黑道家族》人物)的结局想破头。
世界十大无解难题包括:
1 生命的意义
2 上帝是否存在
3 金发美女是否更有趣
4 减肥的最好方法
5 是否存在地外生命
6 谁是世界最有名的人
7 爱是什么
8 幸福的秘密是什么
9 托尼·索布拉诺真的死了吗
10 如何让自己长寿。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第一篇: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1、对深层物质结构的探索(黄涛)2、协调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困难(董光璧)3、引力波探测(胡恩科)4、质子自旋“危机”及其实验探索(孙祖训)5、力学的世纪难题--湍流(周恒)6、金属微粒中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超导电性(金铎徐力方)7、高温超导电性(张裕恒)8、固体的破坏(白以龙)9、宇宙结构的形成与星系的起源(马(马耳))10、太阳中微子之谜(彭秋和)11、活动星系核的能源和演化(周又元)12、星际分子云和恒星的形成(杨戟)13、宇宙常数问题(俞允强)14、太阳活动的起源(汪景琇)15、磁元的争辩(艾国祥邓元勇)16、黑洞的证认(卢炬甫)17、宇宙论中的暗物质问题(何祚庥)18、地外文明与太空移居(卞毓麟)19、寻找地外理性生命(南仁东)20、星系演化的途径(邹振隆)21、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课题(霍裕平)22、未来的空间太阳能发电(徐建中陈焕倬张世铮)23、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速机制(涂传诒)24、日冕加热和太阳风加速(胡友秋)25、表面张力梯度驱动对流(胡文瑞)26、磁层亚暴和磁暴的整体过程(刘振兴濮祖荫沈超)27、富勒烯化学(顾镇南施祖进)28、单原子识别与分子设计和合成(白春礼王琛)29、室温有机超导体(朱道本)30、催化的高选择性合成(王东)31、原子簇物质(孔繁敖)32、非线性光学聚合物实用化的若干问题(叶成)33、分子工程学(郭国霖桂琳琳唐有祺)34、分子元件的单原子加工和自组装(朱清时)35、可持续发展对化学的挑战(朱清时)36、地球科学中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刘式达)37、地球构造运动驱动机制的反演(王仁)38、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影响的预测(符宗斌)39、气候系统动力学(黄荣辉)40、自然控制论(曾庆存)41、地震成因与地球内部流体(徐常芳刘若新)42、地球的自转运动及其与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叶叔华郑大伟)43、现今岩石圈构造解析中的若干难题(马宗晋杜品仁)44、生物多样性保护(马克平)45、细胞凋亡(赵永同)46、生物学的理论大综合:遗传、发育和进化的统一(王亚辉)47、分子识别、化学信息学和化学反应智能化问题(宋心琦周金渭周福添)48、人能否在地球以外长期生存(魏金河)49、脑神经系统动力学(裴留庆)50、生命、人的思维、意识、目的等的物理学基础(徐京华)51、探索生命的遗传语言(彭守礼)52、疯牛病--中心法则--Affinsen原理(丁达夫)53、分子进化的驱动力与分子进化理论(张亚平)54、脑的计算模型能带我们走多远(顾凡及)55、如何控制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通道)(朱起鹤)56、未来的认知神经科学能否给意识以新的解释(沈政)57、地球演化的统一理论:“两均论”与“两非论”(欧阳自远张福勤)58、有机体信息系统的演化在物种生存、适应过程中的作用(马原野)59、脑的选择性自适应(郭爱克)60、脑与行为的自组织(周昌乐)61、思维与职能的本质(冯嘉礼)62、人脑如何组织其信息存储(黄秉宪)63、脑与免疫功能(范少光)64、生命起源、细胞的起源和进化研究(李靖炎)65、生命的起源与蛋白质(刘次全)66、RNA与生命起源(张静)67、注意的脑机制(吴新年)68、智力的起源(赵南元)69、细胞如何调控基因组的有序活动(郝水)70、人脑是怎样认知外界视觉世界的(寿天德)71、重力的植物细胞生理学的问题(刘承宪)72、中心法则的空白--从新生肽到蛋白质(王志珍)73、“JUNK”DNA有什么功能(陈润生)74、统一医学(李福利)75、意识和思维动力学(李福利)76、人类疾病与基因(方福德)77、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王文清)78、精神与免疫(林文娟)79、改善老年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心理药物学策略(管林初)80、解析全套细胞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展现生命活动全景(王大成)81、心思的神经生物学机理(万选才)82、细胞三维生长和组织培养(陶祖莱)83、重返海洋(周百成)84、客观世界的自组织(姜璐)85、全信息理论与高等智能(钟义信)86、关于“意识”问题(王云九)87、植物光合作用吸、传、转能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匡廷云)88、系统科学的困惑(苗东升)89、复杂经济系统的演化分析(方福康)90、路径积分(严加安)91、朗兰兹纲领(冯克勤)92、球堆积问题(宗传明)93、相变的数学理论(陈木法)94、P-NP问题(堵丁柱)95、超级计算理论(唐志敏夏培肃)96、庞加莱猜想及低维拓扑(周青)97、黎曼猜想(胡作玄)98、中华民族及现代人类的起源(莫鑫泉)99、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倪慧芳刘次全)100、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董光壁)第二篇:初中生如何提高中考英语作文不是个难题标题:初中生如何提高中考英语作文不是个难题关键词:如何提高中考英语作文导读:现在好像有很多同学都对英语作文有恐惧感,不少人都问如何提高中考英语作文才好,其实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原创】回答21世纪十大待解科学谜团

【原创】回答21世纪十大待解科学谜团文/简浩据参考消息网2015年1月30日报道,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月28日报道称,过去几百年科学的发展很迅速。
不过,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本世纪我们还剩86年去解开它们。
1、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大千世界,有数不清的物种,生命万物,形态各异。
尽管人类与其他生物的血红蛋白形式和基因编码不同,但是基因序列却惊人的类似,从生物遗传的角度来说,所有生物都是源自同一个祖先分子的后代,不可思议的是植物基因图谱与人类基因编码之间也有共同的基因模块,这就是所有的生命物种同源。
地球生命来自海洋,得益于地球形成后旺盛动荡的四个生态环境条件,是地球形成生命的关键内因。
一是化学环境,海水中丰富的二价铁,在合适的海水环境温度下,成为关键的生命物质基础,成为关键的从无机到有机的化学过渡。
二是物理环境,风雨雷电,火花放电。
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电场、磁场的强度都比现在强很多,雷电交加的日子比现在多,空间的电场强度更高。
三是空间环境,纯洁的氮、碳、氢和重水含率极低,对初始的二价铁氨基伤害更小。
四是能量动力,来自高速浪潮的冲击。
四个生态环境条件,促使二价铁与氮、碳和氢自发的合成了二价铁氨基,这是形成生命的关键过渡。
二价铁氨基是生命从无机到有机的过渡物质,只有二价铁氨基能够代谢延续生存,才能保障进化跨跃到氨基酸基础生命分子,二价铁氨基是生命的“摇篮”、“二传手”。
二价铁、其他生命物质和磷酸盐的化学反应,与巨浪冲击产生的动能、热能将氨基合成了氨基酸分子,这是地球生命起源的漫长前奏,生命从无机到有机的“怀胎”过渡演化时间大于生命大爆发时间。
二价铁氨基为四个生命进化阶段奠定了从无到有的生命跨越:一是从化学进化阶段的氨基进化到氨基酸,氨基酸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生命关键的进化过渡;二是从无机分子进化到有机分子,由小分子进化到生命大分子;三是从生命分子进化到原核细胞的过渡阶段;四是从原核细胞进化到真核细胞。
史上的十大科学难题

史上的十大科学难题
1.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我们如何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它的未来可能会是怎样的?
2.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统一:如何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更全面的物理学理论?
3.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我们如何解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它如何从单细胞生物演变成为复杂多样的生物体系?
4. 大脑和心灵的关系:我们如何解释大脑和心灵之间的关系,以及意识和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5. 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我们如何解释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6. 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如何探索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新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基因技术来治疗疾病?
7. 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如何应对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8. 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更加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以及如何解决能源供需平衡的问题?
9. 空间探索和殖民:我们如何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空间探索,以及如何实现人类在其他星球的殖民?
10.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我们如何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及如何解决其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10大科技难题(上)
作者:佚名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6年第04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但是,仍有一些不解之谜等待我们去探究。
“科学圣经”将分两期为大家刊出《21世纪10大科技难题》相信富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奇奇)
粒子物理学的两个谜
在当代的粒子物理学中有两个谜:一是对称破缺,二是看不见的夸克。
目前我们了解的理论,如量子动力学、爱因斯坦的普遍相对论,都是来源于对称的。
可是在我们的宇宙里,还有不少东西不守恒,这就很奇怪。
我们的很多理论是根据对称产生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又是不对称的?这表明现有的全部知识是很不全面的,一定另外还有一个力。
这个力是推翻对称的。
这个力是什么,我们不了解,它的存在是关于粒子物理学的第一个谜。
现在我们认为,很可能真空在里面起作用,真空有很复杂的性质。
如果我们了解了对称性的来源,很可能就可以了解质量的来源,包括暗物质。
第二个谜即是看不见的夸克。
我们知道,所有的物质都由两类基本粒子组成,一类是夸克,一类是轻子。
我们现在已经发现有6种夸克和6种轻子。
我们有充分的实验证据表明,夸克是存在的,我们知道其质量不大,但就是看不见。
所以,为什么一切强作用的物质都是由夸克构成,而夸克却看不见,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
生物学难题:生命是怎样开始的?
1922年,苏联生化学家亚历山大·奥巴林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说:生命来自闪电。
太阳和地球自身的放射性能量作用于大气层中的无机分子,使之变成有机分子;它们在地球湖泊、海洋提供的“原始汤”中“定居”,发展成为原始的生命。
195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第一次用实验来验证奥巴林假说。
他们模拟“原始汤”,在水中加进甲烷、氨等分子,加热并通以电火花。
一个星期之后,甲烷中有5%的碳变成了氨基酸分子,而氨基酸正是构成生物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此后,科学家进行了许多类似的实验,不仅从无机物中得到了各种氨基酸,而且得到了核苷酸、磷脂等构成生命的重要有机分子。
这样,生命起源第一步——化学无机分子怎样变成有机分子基本上搞清楚了。
然而更困难的是第二步——有机分子怎样组成具有生物繁殖能力的细胞?
美国迈阿密大学生化学家福克斯对此进行了研究。
他相信,细胞起源于一种由类蛋白组成的微球体。
他将这种微球体称之为前细胞。
他已在实验室里得到了这种微球体。
这种由氨基酸分子选择性结合而成的类蛋白微球体,具有类似细胞的功能;能新陈代谢,能自我复制,甚至对光的刺激具有类似神经信息的反应。
最近,福克斯还发现,如果微球体中含较多的赖氨酸时,能催化氨基酸链和核苷酸链的形成。
另外一些科学家则相信,生命是从具有遗传密码的核糖核酸自我复制开始的。
他们在实验室里模拟这种原始过程。
最近,英国克拉斯哥大学的化学家彻因、史密斯等人提出了生命起源于黏土的理论。
他们认为,核糖核酸起源于黏土晶格。
在实验中,由硅、氧、铝等元素形成的黏土晶格,能吸引周围游离的晶体,按一定规则排列分层,还能吸收和贮存环境中的能量,并释放出来。
这种黏土结构像一种模板,不断复制出相同结构的黏土层。
也许正是从这种黏土中,进化产生了原始的脱氧核糖核酸。
看来,我们必须重新考虑生命的概念,因为任何教科书关于生命的定义都是:有高度组织,结构稳定,有适应环境能力,能自我复制。
而黏土晶格模板也具有这些特征,黏土是不是具有生命呢?没有人能够回答。
从无生命进化到有生命的漫长过程中,还有一大段未知领域。
天文学难题:宇宙高龄几何?
现代宇宙学理论告诉我们,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均彼此远离,宇宙处于普遍的膨胀之中。
因此,如果能够知道宇宙的膨胀速度,便可直接推算出宇宙的年龄。
宇宙膨胀速度的大小由一个关键数值决定,这就是“哈勃常数”。
其值越小,宇宙膨胀得越慢,宇宙达到目前的规模所花的时间也就越长,即宇宙的年龄越大;反之,宇宙膨胀得越快,宇宙就越年轻。
因此,若以地球为中心,一直伸展至看得见的宇宙边缘,其距离就可透露宇宙的年龄。
天文学家尚未能一致肯定看得见的宇宙究竟有多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爆炸发生的确实时间是个谜。
人类学难题:人类的祖先是谁?
一些加州生化学家研究线粒体内的DNA。
线粒体是细胞能源的制造工厂,每个人体细胞都藏有它。
这种线粒体里的DNA,不易混合,并会由一代累积遗传给下一代。
研究线粒体的DNA,是追寻人类起源的一个可靠方法。
从考察不同人种妇女的线粒体DNA,发现累积DNA 最多的妇女是来自非洲,由此说一小部分非洲人口,衍生成今天各种肤色的人种。
这一论调似乎已为人类祖先谁属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不过,华盛顿大学遗传学家坦普尔曼认为,上述理论值得商榷,他认为生化学家的分析技术未臻完善。
因此,人类的祖先是谁,仍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