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驴冀中吹歌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一、内蒙古蒙古族歌曲: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
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蒙古族器乐曲:《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歌曲: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器乐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三、西藏歌曲: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
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
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
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
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
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小放驴》.doc

.
小放驴
《小放驴》是一首河北吹歌,乐曲结构短小,曲调轻快诙谐,演奏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北方农村中放驴的生活情景,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
小放驴:河北吹歌。
乐曲结构短小,曲调轻快诙谐,具有浓郁的北方音乐风格。
演奏形式生动活泼,表现了北方农村中放驴的生活情景。
另一首《放驴》是由慢板和快板两大部分组成,尾部还有一个展开性的穗子段(即兴演奏的段落)。
《小放驴》只演奏《放驴》的慢板段落,最后带一个较小的结尾。
两者的旋律相同,只是结构不一样,故加一“小”字以示区别。
乐曲由起承转合和再转、再合的六个乐句组成。
起句和承句是同一旋律的反复,由两个相对仗的分句组成一,先用管子领奏,后由乐队作逗趣式的对答一领一和,上下呼应,民间艺人称之“学舌”。
旋律采用来回的大跳音程,加之管子的特殊音色,赋与音乐幽默诙谐的情调。
第三句为转句,通过结构的细分形成音乐的不稳定性。
合句以调式主音作结。
第五句为再转,管子与乐队的对奏音音相对,音乐更为生动活泼。
第六句再现合句。
乐曲六个乐句反复演奏三次,速度逐渐加快,情绪逐渐高涨,最后一次反复演奏在段末作扩充,围绕宫音稍作展开,音型的不断反复,速度的转快,音乐气氛热烈。
这种乐曲尾部加以扩充展开是吹打乐曲常用的手法。
全曲以鼓和钹轻快的节奏陪衬旋律,增添了乐曲的欢乐气氛。
.。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中国民间音乐概论》第二学期复习一.填空1.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分剧种的重要因素。
2.宋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是我国最早的两种戏曲形式。
3.元代是杂剧发展鼎盛的时期,出现了关汉卿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产生了大量优秀戏曲作品。
4.中国戏曲的古代四大腔是: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
5.弋阳腔的伴奏只有锣鼓而无管弦,并有一人唱时众人帮腔的特点。
6.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创立了号称“水磨腔”的歌唱体系。
7.梁辰鱼编写的第一部昆腔传奇叫《浣纱记》。
8.昆山腔的伴奏乐器除南戏其他三大声腔也使用的打击乐器外,还有昆山腔所独有的管弦乐器。
9.梆子腔发展衍变出的地方剧种有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
22.清代“花部”兴起,昆曲则被称为“雅部”。
23.昆腔有南昆、北昆两大流派。
24.北曲主要用七声音阶;南曲主要用五声音阶。
25.北曲中武打剧目较多;南曲偏重文戏。
26.与西方音乐相比,昆曲赠板相当于8/4拍。
27.集曲是选取不同曲牌中的一至数句,联成新的曲牌。
28.南北合套中,一般生角唱北曲,旦角唱南曲。
29.昆曲分本套、变套两种形式。
30.高腔的音乐属曲牌体结构。
31.高腔的每支曲牌由帮腔、锣鼓和唱腔三部分组成。
32.高腔与昆腔的套曲大多由引子——正曲——尾声三部分组成。
33.帮腔是高腔戏曲音乐的主要特征。
34.说出三个高腔剧种:川剧、湘剧、赣剧、徽剧。
35.湘剧(川剧、赣剧、徽剧)的主要声腔是高腔。
36.写出川剧中的五种声腔: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
37.川剧中的弹戏属于梆子腔声腔系统。
38.梆子腔因为用梆子伴奏而得名。
39.梆子腔的主要旋律伴奏乐器是板胡。
40.写出梆子腔的三个剧种: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
41.梆子腔中把徵调式的第三级音降低而构成的音阶叫“苦音”。
42.秦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省。
43.皮黄腔的音乐结构属板腔体。
44.清代乾隆年间从安徽来北京的四个戏曲班社统称为四大徽班。
小放驴河北吹歌赏析

小放驴河北吹歌赏析小放驴河北吹歌是一首流传于河北地区的民歌,歌词中描述了农村生活的场景和人们的情感。
这首歌曲以其朴实、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首歌曲进行赏析,从歌词、旋律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探讨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首歌曲的歌词。
歌词中描述了农村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比如“小放驴,河北吹,晴空万里,麦浪翻滚”等。
这些场景都是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景象,通过歌词的描绘,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田野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歌词中还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比如“家乡的风,吹到我的心上”,“故乡的云,飘到我的梦里”。
这些词句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让人们感受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其次,让我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的旋律。
小放驴河北吹歌的旋律简单优美,节奏轻快,给人一种欢快愉悦的感觉。
整首歌曲的旋律流畅,朗朗上口,让人很容易就能跟着唱起来。
这种简单而优美的旋律,使得这首歌曲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喜爱。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小放驴河北吹歌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歌词中所描述的田野景象和家乡风情,让人们感受到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同时,歌曲中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歌曲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
综上所述,小放驴河北吹歌以其朴实、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对歌词、旋律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赏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首歌曲的魅力所在。
这首歌曲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感。
希望这首歌曲能够继续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它的魅力和美好。
民族民间

名词解释民歌: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的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而创作并演唱的一种世代相传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和情感的体验,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歌与专业歌曲的不同?:1民歌是口头创作,不受专业技法的支配。
2民歌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歌手可以即兴编词。
3集体性,有些民歌还融合了外地甚至是外族的音乐文化的精华。
信天游:信天游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陕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
它的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字数虽无严格规定,但往往比较对称,多以七字为一句。
除个别之外,信天游基本使用真声演唱。
放牧山歌: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主要为农村的少年儿童所唱。
歌词大多表现农村儿童身边发生的事情,但经儿童的口唱出,就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放牧山歌中常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时调:是民间休息,娱乐时唱的一种流传时间悠久、传唱范围非常广泛的小调,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传唱以外,还常常由职业的民间艺人在城镇集市,酒楼茶馆,街头巷尾,游览胜地等场合演唱,供人们娱乐以换取报酬。
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等,这是小调中实用性较强的种类,常在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实际需要中歌唱。
说唱音乐:说唱艺术是一种市井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形式,文体上韵散相同,叙事和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和模拟人物相结合,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变文:又叫俗讲,主要在中晚唐时期盛行在长安大寺院里,是僧侣们讲经时穿插讲唱的佛经故事,或世俗故事,变文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文体为后世的讲唱文学所继承。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图1所示的乐器是()。
图1A.编钟B.编磬C.方响D.柷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编钟的认识。
图中所示乐器为曾侯乙墓编钟。
曾侯乙墓编钟是 1978 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战国时期随葬物品,全套共65件(甬钟45件、钮钟19件、镈钟1件),分列八组,分三层悬挂在高大的钟架上。
这套编钟总音域达到了五个八度,基调与现代C大调相同,中心音域十二律齐备,可演奏十二半音。
许多钟上刻有铭文,为研究古代乐理提供了实证资料。
A项正确。
B项:编磬是我国古代打击乐器。
其形制是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方响是我国古代打击乐器。
其形制是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铁板、铜片或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柷是我国古代木制打击乐器。
其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开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2.他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代表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嘉陵江上》等。
这位作曲家是()。
A.赵元任B.冼星海C.聂耳D.贺绿汀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贺绿汀的认识。
贺绿汀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钢琴作品《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群众歌曲《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电影歌曲《天涯歌女》《四季歌》、合唱作品《西湖春晓》《垦春泥》等。
D项正确。
A项:赵元任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被称为“中国的舒伯特”。
代表作品有《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海韵》等。
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冼星海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人民音乐家”。
代表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
河北少儿出版社七年级音乐上册复习歌曲方面

七年级音乐上册复习歌曲方面第一单元青春起跑线一、《中学时代》《中学时代》以充满希望和热情洋溢的旋律,表达了中学生对中学时代的热爱。
歌曲将中学时代的求知、友谊、渴望未来等主题联系在一起,赞美了中学时代这一美好的人生阶段。
歌曲为2/4拍子,bB自然大调。
全曲可分为两个乐段,每个乐段四个乐句。
歌曲节奏简洁,速度轻快,坚定而又充满朝气,符合刚刚步入中学时代的学生的精神风貌。
二、《多彩的花季》《多彩的花季》是一首赞美青春的歌曲。
它勉励年轻人珍惜美好时光,奋发向上。
歌词以花比喻青春,形象生动,朗朗上口。
歌曲为自然大调式,采用了富于舞蹈特点的节拍,节奏变化丰富,曲调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为方整性的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音乐具有陈述性。
第二乐段结构较自由,由长短不等的六个乐句组成(6+5+4++5+4+4)。
三、《友谊圆舞曲》《友谊圆舞曲》是一首热情洋溢,充满阳光和朝气的军乐曲。
它由四首晓圆舞曲及前奏、尾声构成。
每首小圆舞曲都反复演奏一次,之后再现第一圆舞曲,使整个作品具有了三部曲式的特点。
第二单元军歌嘹亮一、《打靶归来》《打靶归来》为六声微调式,2/4拍子,六句乐段结构。
歌曲旋律清新优美,进行曲风格,但又具有轻松、愉快的气质。
充分展现了革命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风貌和乐观精神。
歌曲结尾处加上的列队口令,贴切表现了战士的训练生活,也为歌曲增添了阳刚之气,是别出心裁的处理。
二、《检阅进行曲》《检阅进行曲》是专门为部队阅兵活动创作的一首仪仗音乐。
乐曲具有雄壮昂扬的进行曲风格,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勇敢直前的英雄气概。
乐曲为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三段体)。
三、《当那一天来临》这是一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4/4拍子,f小调,二段体结构。
歌曲表现了新世纪和平年代的战士,肩负保家卫国的历史使命,刻苦训练,锐意进取,表现了他们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生命的豪迈情怀。
一支深情而豪放的吹打乐曲——《放驴》

一支深情而豪放的吹打乐曲———《放驴》张静华(天津音乐学院,天津300100)摘要:文章从音乐生态和吹打乐文化两个方面。
对吹打乐《放驴》的审美进行论述。
在音乐中,突出人们生活中使用驴,产生情感的真实写照,驴的朴实形象已经渗透到民间群众文化活动中。
一是以驴制成道具创编地秧歌《跑驴》的舞姿。
二是根据冀中民间音调地秧歌《跑驴》的音乐旋律。
在吹打乐文化审美上,将地秧歌《跑驴》的旋律进行二度创作,以管子领奏小乐队伴奏的音乐形式,将驴那种诙谐风趣的舞姿和火热欢腾的群众场景表现的栩栩如生。
音乐生态和吹打乐文化两方面共同构成河北民间吹打乐《放驴》一曲,流传至今,久演不衰。
关键词:深情;豪放;吹打乐;放驴中图分类号:J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7-0068-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44一、引言曲由情生,乐感动人。
河北民间吹打乐曲《放驴》,是一支成功营造出驴在农家小院,参与人们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人休息的同时、也要放驴出去活动,撒了欢儿的驴是那样活泼、诙谐、豪放,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喜悦景象,使用音乐叙事的方式,将小院主人与驴欢乐活跃的心情表露出来,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河北民间吹打乐曲《放驴》的群众文化基础河北民间吹打乐主要流行于,河北中部保定、石家庄、廊坊及衡水等地区,尤以定县子位村吹打乐和徐水县迁民庄吹打乐《放驴》最为著名,吹打乐演奏风格活泼轻快、情绪热烈,深受地方群众喜爱。
河北民间吹打乐曲《放驴》,音乐叙事的“真”,是现实生活认知相关的“真实性”。
驴虽是牲畜,但依据驴对家的贡献,当属小院当中的一员,小院主人对驴常年饲养和使用、驴与小院主人配合的相当默契。
驴直接参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小院一家人的好帮手。
驴既能拉车、拖货,也能春耕、秋收,常年劳作在田园牧野。
驴还随时充当小院主人的脚力,将农副产品运到市场、换回生活必须品,驴与小院主人之间建立起形影不离的现实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姑苏行:笛子独奏,江先 渭采用昆曲音调创作,是 一首颇具江南丝竹韵味的 优秀笛曲。 乐曲优扬委婉,表现了美 丽的姑苏风光和人们游览 时的愉悦心情.颇具江南 丝竹韵味。
第四单元 民乐华彩(一)
v《放驴》 v《红军哥哥回来了》 v《渔舟唱晚》
冀中吹歌
管子:吹管乐器。木制, 管体上开有八个按音孔, 管口插一苇制哨子。音色 高亢,在北方管乐中常用 于领奏。
定州子位吹歌
定州子位吹歌: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至今
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因其发生发展的中心地都在子 位镇而得名,该镇也成为冀中平原享有盛誉的吹歌
之乡。 定州子位吹歌的主奏乐器以管子为主,配以唢
呐、笙、笛以及锣、鼓、钗等打击乐器,旋律多为 表现冀中平原的风土人情,生活气息浓郁。它的乐
曲非常丰富,代表作有颇具农村特色的《大绣鞋》、 《八仙庆寿》、《摘棉花》、《小放驴》、《打枣》 等。吹歌乐手还善于用乐器吹奏河北梆子、评剧、 京剧等戏曲名段,把打击乐和人声模仿得惟妙惟肖, 并形成“卡戏”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奏方式。
管子与唢呐对比
管子
唢呐
宋飞板胡独奏 《红军哥哥回来了》.flv
板胡
二胡
筝: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通常使
用十六弦的传统筝和二十一弦的改 良筝,擅长演奏多声部音乐。音色
悠扬典雅, 适于表现行 云流水的意 境和细腻委 婉的情调
《渔舟唱晚》
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