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镜子
作文神奇的镜子300字

作文神奇的镜子300字
神奇的镜子。
哎,你知道吗?市集上有一面超级酷的镜子!它跟其他镜子不
一样,看着就有种神秘的感觉。
每次走近它,都好像能看见不同的东西。
比如,上次我路过,
里面居然出现了北极的雪景,冷得我直哆嗦!
小孩子们可喜欢围着它玩了,他们说在里面能看到自己的笑脸
变得超大,笑得比平时还开心呢。
老人家们也喜欢盯着它看,他们总说能从里面看到自己年轻时
候的样子,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有人说这镜子是从外太空来的,还有人说它是神仙送的。
不过
说实话,谁知道它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
但每次走过它旁边,我都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
这面镜子啊,就像个魔法盒子,让人忍不住想探索它的秘密。
中小学课程故事《神奇的镜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课程故事《神奇的镜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神奇的镜子》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1.2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1.3 教学时长40分钟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神奇的镜子》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生日那天得到了一面神奇的镜子,这面镜子可以让他看到过去和未来。
在小男孩探索镜子的过程中,他学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2.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
2.3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镜子实物或图片、阅读理解题目、讨论话题等。
3.2 课前准备教师事先阅读故事,熟悉故事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镜子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镜子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朗读故事教师有声有色地朗读故事,让学生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4 阅读理解教师发放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针对错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4.5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故事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和价值观念。
5.2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作文,或画一幅自己梦想中的画面。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述与倾听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关注故事细节。
6.2 讨论与分享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6.3 朗读与表演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或进行故事表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6.4 想象与创造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故事相关的绘画、手工等作品,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镜子》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神奇的镜子》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镜子是如何反射光线的2.学生能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镜子,并了解它们的用途3.学生能够利用镜子照射自己并观察倒立的自己教学准备1.课件材料:镜子的图片以及镜子反射光线的动画2.实物材料:凹透镜,凸镜,平面镜,立体镜各一面3.学生用具:白板,彩笔,镜子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约5分钟)老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神奇的镜子”,让孩子们猜想一下镜子的作用。
2.提出问题环节(约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探究镜子的反射原理,例如:•你曾经在哪些位置看到过自己?•怎样才能使自己在镜面上看起来像正过来而不是倒过来?3.课堂讲授环节(约10分钟)老师利用课件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镜子,并讲述不同种类的镜子反射原理及其用途。
4.小组探究环节(约20分钟)学生被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不同种类的镜子用来反射光线,并观察反射后的现象,并在白板上记录观察结果。
5.整体探究环节(约1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反射光线的规律,并进行反思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如何更好地利用镜子。
6.课后延伸环节(约1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扩展阅读或实践性活动,比如让学生搜索一些有趣的实验,并引领学生进行实验。
这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究反射光线的规律。
教学反思该节课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和观察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教学的魅力,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通过实践性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物理规律,并在老师引导下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达到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该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生对镜子反射原理的理解分层次较大,如何更好地进行差异化教学需要更多的考虑。
此外,在实践性环节的前期准备方面,考虑到每个学生都需要使用一个镜子,需要老师提前准备足够量的镜子,以保证学生能够高效地进行实践探究。
神奇的镜子

神奇的镜子神奇的镜子1千变万化的镜子,是个厉害的魔术师!池塘是大自然中的一面镜子,反射了树上爱唱歌的小鸟、天上悠闲的白云、地上顶天立地的山、精神抖擞的小朋友和池塘里的鱼往镜子上一看,小朋友在云里面跑步,小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飞翔,鱼儿在树上筑巢真是有趣!镜子是个大骗子,利用凹凸欺骗人,把人骗得团团转!跑到衣服店里,把女人的身躯变得婀娜多姿,生意就这样成交了,店员客人都眉开眼笑!镜子是个摄影师,无时无刻的,拍下每一分、每一秒,什么画面都难不了他,技术可是一流,拍得如真似幻!千变万化的镜子啊!请你照出我的愿望,永远保留我们全家的青春、健康和幸福,好吗?神奇的镜子2有一天,小鹿在草地上捡到了一个镜子,小鹿把它放在眼睛上,仔细一看周围的景物,一些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立刻呈现在眼前。
小鹿惊讶的说:“哇!好神奇呀!”有一次,小狗和小兔为萝卜有没有毒的问题争论不休。
小狗说:“萝卜经常打农药,肯定有毒。
”小兔辩解说:“哼!才不呢,我种的萝卜我知道,我没打过一次农药,那萝卜自然就没有毒了。
”小鹿说:“别吵了,别吵了!还是让我来分辨一下吧!”小狗和小兔都半信半疑的看着小鹿。
小鹿拿出了它那神奇的镜子,对着萝卜叶子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
突然,小鹿看到了一条很小的菜青虫在叶子上蠕动。
小鹿说:“你们看吧,上面有一条菜青虫。
”大家一起聚拢过来,注视着镜头。
“真的,真的有一条菜青虫啊!”大家都认为萝卜是无毒的。
它们都夸小鹿聪明,小鹿指着镜子说:“都是神气镜子的功劳啊!”他们把镜子拿给大象伯伯,它仔细的看了看说:“这是一台简易的显微镜啊!”神奇的镜子3家家都有一面漂亮的镜子,果果家也有一面大大的镜子,果果特喜欢照镜子。
一天果果考了一百分,她蹦蹦跳跳的跑回家告诉妈妈,可是回到家,家里空无一人,果果来到那面漂亮的镜子前,他看到镜子里的她格外漂亮一张瓜子脸两条柳叶眉,水灵灵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还有那条乌黑的马尾辫她最喜欢,果果本打算把好成绩告诉妈妈,但家里没人,果果对着镜子里说:“你真漂亮、你好棒、好厉害考了一百分,、、、、加油。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镜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镜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镜子”。
通过让幼儿探索镜子的反射原理,了解镜子的使用,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镜子的基本结构,知道镜子的反射原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镜子的反射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镜子的使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镜子、卡片、图片、实验器材等。
学具:小镜子、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一面小镜子,让幼儿观察镜子里的自己,引导幼儿发现镜子的反射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通过镜子反射,让幼儿观察图片在镜子里的变化。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镜子里的图片会发生变化?(3)教师讲解镜子的反射原理,让幼儿理解镜子的使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自己拿镜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镜子里的反射现象。
(2)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用镜子解决问题,如:如何用镜子看到背后的字?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镜子的用途,分享彼此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镜子2. 镜子的反射原理3. 镜子的用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的镜子,画一画镜子的反射现象。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镜子的反射原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避免让幼儿觉得枯燥。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镜子,观察镜子的反射现象,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堂上分享。
同时,鼓励幼儿用镜子创作有趣的画作,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镜子的反射原理。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神奇的镜子绘本读后感

神奇的镜子绘本读后感
哇,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好神奇的绘本,名字叫《神奇的镜子》!我一开始还觉得,镜子嘛,不就是照东西的吗?可是啊,翻开书,里面有个镜子竟然能带着小朋友去不同的地方!我看得眼睛都瞪大了,咦,真的好神奇啊!
故事里的小女孩,小芳,她对镜子很好奇,轻轻一摸,咚咚,镜子就亮了!然后她就穿过镜子,来到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面有会说话的小动物,花儿也能跳舞!我看得咯咯笑,觉得好好玩哦。
镜子好像是通往新奇世界的门,简直就像魔法一样,呜呜,我也好想进镜子里,看看那些神奇的东西。
看完这个绘本,我觉得镜子不只是用来看自己,它也可以是通向奇妙世界的桥梁呢!嘿嘿,我以后每天照镜子,可能也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哦!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小芳一样,穿过镜子去冒险!
—— 1。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神奇的镜子》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优质教案《神奇镜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光与影》第二节,主题为《神奇镜子》。
我们将围绕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展开教学,详细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实验、镜子分类和用途、以及镜子在生活中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对称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平面镜、卡片、玩具等。
2. 学具:每人一张白纸、一面小镜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里镜子,让他们发现镜子特点和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卡片演示,让幼儿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2)讲解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脸,画出镜中自己,并引导他们发现画中对称性。
4. 互动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镜子模仿秀”,培养他们观察和模仿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思考镜子在生活中应用。
六、板书设计1. 《神奇镜子》2. 内容: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成像特点:大小相同、距离相等、垂直镜子分类: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镜子应用:日常生活、科技领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镜子观察自己手,画出镜中手。
(2)观察家中镜子,记录下镜子类型和用途。
2. 答案:(1)画出手与实际手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2)家中镜子类型可能包括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用途如整理仪容、装饰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掌握平面镜成像原理和特点,达到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类型镜子,如凸面镜、凹面镜,并解它们在生活中应用。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镜子》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镜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光与影”的第二节“神奇的镜子”。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子的使用方法和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知道镜子是由透明玻璃和反射涂层组成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镜子。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镜子的使用方法和观察镜子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平面镜、卡片、玩具、手电筒等。
学具:每人一块小镜子、白纸、画笔、剪刀、透明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礼物,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里面是什么。
通过打开礼物,让幼儿看到平面镜中的自己,激发他们对镜子的好奇心。
2. 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教师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让幼儿知道镜子是如何成像的。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每组发一块小镜子,让幼儿自己观察镜子中的物品,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来。
5. 游戏环节:组织“找不同”游戏,让幼儿在镜子中找出不同的物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镜子》2. 内容:镜子成像原理:透明玻璃+反射涂层镜子的使用方法:正对物体,调整距离,观察成像镜子在生活中的应用:照镜子、反光镜、潜望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镜子观察自己或家人的面部特征,描绘在白纸上,并标注出来。
2. 答案:幼儿完成的面部特征描绘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平面镜成像原理和镜子的使用方法。
但在教学中,部分幼儿对成像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镜子,观察镜子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第二、三段:
(1) 妈妈在作手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路途远,光线暗) (2) 找到描写医生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这 些词语说明什么? (迟疑、皱着眉、摇头) (3) 你还能找到哪些描写情况危急的句子? (大家急得团团转)
这时,小爱迪生想到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 “突然,小爱迪生一溜烟 似的奔出家门。不一会儿,小爱迪生回 来了,手上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 着一面大镜子。” (2)“小爱迪生指挥小伙伴们举 起镜子,放在点燃的油灯周围,由于镜 子反射聚光,屋子里一下子亮堂起来 了。”
爸爸赞成小爱迪生的办法吗? 试着用不同语气读爸爸的话。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责怪说: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 满意的笑容。 爸爸摸着爱迪生的头说:“孩 子,爸爸错怪你了。”
听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课文:
1.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 语句。 2.标出自然段。 3.把找到的生字念给同桌听,互 相纠正字音。
tòng qí 痛 骑
yī jiǎn chá xìng 医 检 查 性 xū 需 jué 决 méi 眉 huī 挥
shè huǎng wù 射 恍 悟
gōng 功
骑马、医生、检查、 急性、需要、耽误、 决定、疼痛、 皱眉、环顾、瞧见、 指挥、反射、成功、 摸头、明晃晃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找出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
2.课文中讲到了谁(人物)? 妈妈 爸爸 医生 小爱迪生 小 伙伴 3.找到写妈妈的句子,用你喜 欢的方式做上标记。
写妈妈的句子:
直打滚 ① 一天,妈妈突然生病了,肚子痛得她在床上直打滚。 急性 ② 经检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 ③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