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教师公开招聘理论综合知识预测卷一

合集下载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10套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10套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10套目录: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5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6年安徽合肥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6年安徽池州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6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学)真题及答案.2016年安徽阜阳市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7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2018年7月7日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学)真题及答案.2019年7月6日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学)真题及答案.2020年8月8日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学)真题及答案.部分内容节选:2018年7月7日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中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特殊的法律地位为()。

A、教学管理人员B、社会服务人员C、行政管理人员D、国家公职人员2.《安徽省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试行)》规定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掌握多方面专业知识,其中的“学科课程标准”属于()。

A、教育知识B、学科知识C、学科教学知识D、通识性知识……………参考答案1.本题考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相关内容。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

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答案解析1.【答案】C。

解析:题干中表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只有C 项的做法与之相符。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我国最早的班级授课制是1862 年的京师同文馆,处于清朝末年。

4.【答案】D。

解析:所谓“喻”,就是启发、诱导。

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

所以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

5.【答案】A。

解析:教育叙事即通过叙事,研究教育思想、教育现象的研究方法,自传也是一种叙事。

故A.6.【答案】B。

解析: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优美的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陶冶法。

7.【答案】C。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教学进行之前,查看学生现有水平,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判断对新知识的适应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之中;终结性评价在大的教学阶段之后。

8.【答案】B。

解析:建立孔子学院,把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国外,这种横向的交流,体现了文化的传播、交流的功能。

9.【答案】D。

解析: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既体现为教育有质的规定性、有继承关系,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不平衡的,教育可以超前,也可落后于政治、经济、文化。

10.【答案】A。

11.【答案】A。

解析: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区别于其它活动的根本所在。

12.【答案】B。

解析:“昔孟母,择邻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两句话都体现的是环境的总要性。

13.【答案】A。

解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揭示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14.【答案】D。

解析: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方面。

15.【答案】C。

解析:情境法即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的教学方法。

模拟话剧即为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人物心理,符合情境法。

16.【答案】B。

解析:“坚持真理,奖罚分明”体现了教师公正的要求。

2016安徽教师考编试题之教育理论精选试题1

2016安徽教师考编试题之教育理论精选试题1

2016安徽教师考编试题之教育理论精选试题1【关键词】安徽教师考编考编试题教育理论精选试题1【导读】 2016安徽教师考编时间预计在6月下旬。

获取有关2016安徽教师考编试题等资料,请先关注明尚教育官网。

2015明尚教育为安徽各位考生竭诚服务,帮助各位学员考生在笔试面试中取得了非凡的成果。

2016明尚将继续坚持我们的初心,帮助各位成功备考。

教育理论精选试题11.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 )和主干地位。

A.重要B.首要C.核心D.完全2.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 )。

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依法执教的职业道德C.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3.在履行教育教学义务的活动中,教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最主要、最基本的是要坚持( )。

A.团结协作B.教书育人C.严谨治学D.爱岗敬业4.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复杂性5.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一般应连续( )以上。

A.1学期B.1学年C.2学年D.3学年6.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性的智慧的思想家是( )。

A.洛克B.卢梭C.第斯多惠D.乌申斯基7.学校应当建立与家长之间的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特别需要通报的内容有( )。

①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②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③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④其他有关学生安全的信息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②③8. “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是( )提出来的。

A.邓小平B.胡锦涛C.江泽民D.温家宝9.下列属于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是( )。

A.依法执教B.严谨治学C.关爱学生D.尊重家长10.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第一要做到( )。

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2016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综合知识(小学)

2016年安徽省中⼩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学教育综合知识 考⽣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填写⾃⼰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座号。

同时在答题卡背⾯左下⾓填写姓名和座号,每个书写框只能填写⼀个阿拉伯数字,要求字体⼯整,笔迹清晰。

2.请考⽣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帖的条形码中姓名、准考证号、座号与本⼈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致。

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

答选择题时,⽤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

如需改动,⽤橡⽪檫⼲净后,再选涂其他符号。

4.答其他题⽬时,必须使⽤0.5毫⽶的⿊⾊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效。

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巩固提⾼九年义务教育⽔平”的发展任务,要求( )A.全⾯实施⼩班化教学B.农村学校全⾯实施寄宿制管理C.⼤⼒推⼴普通话教学D.保证学⽣每天锻炼两⼩时 2.《中华⼈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缩⼩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县级以上⼈民政府及其教育⾏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 )A.稳定发展B.持续发展C.差异发展D.均衡发展 3.⼀位教师未经学⽣同意将学⽣的作⽂收⼊⾃⼰编著出版的作⽂辅导书。

这种做法侵害了学⽣的( )A.著作权B.财产权C.教育权D.发展权 4.下列对教育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教育是⼀种有⽬的的,培养⼈的活动 B.教育具有相对独⽴性 C.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 D.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5.孟⼦说:“⼈性本善良,万物皆备于我⼼”。

这句话反映的是个体⾝⼼发展动因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多因素论D.内外因交互作⽤论 6.影响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教育结构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国家意识形态B.社会⽣产⼒C.社会⽂化D.⼈⼝质量 7.美国斯坦福⼤学⼀项研究表明,⼉童期的智⼒测验并不能正确的预测成年以后⼯作的成就,⼀个⼈的成就同智⼒的⾼低并⽆极⼤的相关,这说明( ) A.遗传素质仅仅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的⾝⼼发展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8.根据学⽣选择课程的⾃主性,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D.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 9.教师利⽤美好的事物,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所运⽤的德育⽅法是( )A.榜样⽰范法B.说服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奖励与惩罚法。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完美word版)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完美word版)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完美word版)2016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聘请考试真题试卷小学英语满分12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

Ⅰ. 单项挑选题(共15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够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There are a lot of____of bike riding.—I agree. It’s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it saves money.A. instructionsB. instrumentsC. advantagesD. products()2. We have____the four applicants,for none of them is fit for the job.A. turned againstB. turned intoC. turned downD. turned on()3. Our teacher thinks____good to learn English with enough practice.A. oneB. itC. themD. that()4. —Tom didn’t stop looking for a job____he got an offer from an American company.—Lucky him. It’s not easy for university graduates to get a good job now.A. asB. ifC. sinceD. until()5. —The song “Where did the time go?”____the old days and the love of my family.—Sure. It’s also my favorite song.A. helps me outB. cheers me upC. regards me asD. reminds me of()6. —Which do you prefer,reading online or reading on paper?—____. Sometimes I read online,and sometimes I read on paper.A. BothB. NoneC. NothingD. Neither()7. —Where are the magazines?—You see,someone____them to the window.A. movesB. had movedC. has movedD. would move()8. —We failed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____. Everyone wants to win,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learn something new.A. Good jobB. Take it easyC. Well doneD. Congratulations()9. Sally____goes traveling during holidays. She likes staying at home with her family.A. oftenB. alwaysC. seldomD. usually()10. Leave the reference books behind,____you won’t be able to think independently.A. orB. andC. soD. but()11. —Dad,it’s a long way from our home to the amusement park.—You mean it’s____to take a taxi?A. importantB. popularC. necessaryD. valuable()12.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new concert?—____,I don’t like the end.A. To be honestB. All of a suddenC. After allD. In this way()13. A new rule____office love is forbidden at work has been set up in the company.A. whichB. whenC. whatD. that()1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finitives expresses REASON?A.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B. He came here to get his computer repaired.C. I’m glad to receive the present from my uncle.D. Dad told me to finish the task on time.()15.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works is written by Charles Dickens?A. Paradise LostB. Oliver TwistC. Captain SingletonD. 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Ⅱ. 完形填空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够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016年安徽省六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一)

2016年安徽省六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一)

2016年安徽省六安市教师招聘考试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A.教师成长=经验+反思B.教师成长=观摩+分析C.教师成长=培训+进修D.教师成长=学习+实践2.教学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持上述教学观的理论流派是()A.行为主义B.存在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3.社会是变化发展的,德育不能仅传授给学生固定的价值观点,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不同的道德价值。

这反映的德育模式是()A.体谅模式B.集体教育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价值澄清模式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制作、绘画、演奏等。

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属于()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5.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都要求受教育者“修己、立己、成己”,以养成个人的“个性、智能、学识”,并要外化出去。

这反映了教育目的的()A.“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B.“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C.“文化本位论”价值取向D.“学而优则仕”价值取向6.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是()A.班级B.教研室C.学科组D.学习小组7.“藏息相辅”的含义之一是主张()A.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相结合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C.正课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8.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

“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

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

这位教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9.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A.癸卯学制B.壬子学制C.壬戌学制D.新学制1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属于()A.地方性教育法规B.教育(行政)规章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教育(行政)规章12.某中学在安全检查时发现3号教学楼属于危房,需要立即整改,但学校以教室紧张为由,仍安排学生在3号楼上课。

2016年安徽省下半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预测考试题

2016年安徽省下半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预测考试题

2016年安徽省下半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预测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德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反映了古代学校教育的哪一特征__A.阶级性B.道德性C.刻板性D.专制性2、”青少年、儿童是社会未来,人类的希望,有着独立的社会地位,是行使权利的主体。

”这是()A:《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核心精神C:《义务教育法》的核心精神D:《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精神3、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4、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心理测验法D:调查法5、以下问题属于无结构的问题是。

A:数学应用题B: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背影》的作者是谁D:2008年奥运会主办方是哪个国家E:重视个别差异6、狼孩有着一种适应性心理障碍,其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B:遗传因素C:狼的影响D:缺乏社会性刺激E:重视个别差异7、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__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具有教育性C.人的和谐发展和年龄分期D.教育即生活8、下列哪一项不是思维的特点?A:直观性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C:间接性D:概括性E:重视个别差异9、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为。

A:托幼机构B:家庭C:社区D:社会10、放纵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如下特点__。

A.任性B.懦弱C.幼稚D.思想活跃E.蛮横胡闹11、在讲惯性时,老师不仅举了固体的惯性现象例子,而且还举了液体和气体的惯性现象例子,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切物体均有惯性”的正确观念,而不至于认为只有固体才有惯性。

这位老师运用了____A:正例和反例B:比较C:概括D:变式12、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帮助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是由教师和一组学生一起进行的,旨在教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和预测。

安徽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

安徽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

安徽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网友整理版】1: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命题学习水平。

()判断题对错2: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单项选择题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3: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单项选择题A、基础教育B、职业技术教育C、高等教育D、成人教育4:正常的小学生心理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是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存在千差万别,这反映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的()。

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差异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5: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单项选择题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6: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单项选择题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梅伊曼7: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8: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心理学家认为,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

()判断题对错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工作具有()单项选择题A、长期性B、创造性C、示范性D、复杂性10: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按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从一个阶段很自然地能动地发展到下一个阶段。

()判断题对错1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中“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单项选择题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12: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是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安徽教师公开招聘理论综合知识预测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的括号内)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

这是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2.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岁。

A.0~2B.2~7C.7~11D.11~153.下列非正式性或非组织性更明显的一种文化是()。

A.学校文化B.校园文化C.教师文化D.学生文化4.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B.高等教育C.成人自学D.终身学习5.下列不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品质的训练方法是()。

A.发挥求异思维B.培养内敛思维品质C.鼓励想象D.改善知识结构6.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人本身B.社会C.经济发展D.分工7.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学生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受法律保护B.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义务C.学生的家境贫寒,家长可以允许学生辍学,这并不违法D.偷看学生的私人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8.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归根到底还是要实现()。

A.生产力的发展B.政治制度的变革C.人的发展D.文化的发展9.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B.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样高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10.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学生的思想不成熟B.学生以学习为主C.学生的发育不健全D.学生缺乏自觉性11.教师的职业形象不包括()。

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人格形象D.隐性形象12.“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学生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所以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

A.领会B.检查C.巩固D.理解14.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是()。

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代偿C.感受能力的差别D.感觉的相互作用15.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C.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D.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的括号内)1.下列描述符合少年期特征的是()。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C.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D.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强烈E.以上说法都正确2.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等活动。

A.独立作业B.复习C.预习D.社会实践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4.从学校全部工作的比重来看,“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其理由是()。

A.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B.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D.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5.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调控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导向性原则更多的是以国家的政治要求和社会性质作为提出原则的支持点。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3.教学具有教育性,所以教学中永远有德育。

()4.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提高学习效率。

()5.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个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

()6.板画是板书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叫黑板画。

()7.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习成果。

()8.师生之间建立友谊虽然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9.美育的内容就是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相结合。

()10.教师偏爱优等生,不会对师生关系造成影响。

()11.质性评价很难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应用,因为质性评价方法是对学生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不能量化。

()12.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具有主导作用。

()1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4.组织教学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15.教学设计包括的范围较大,而教学策略运用范围较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特殊儿童2.教师的职业道德3.元认知4.内化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简述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2.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3.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有哪些?4.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7分)1.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8分)2.小学课外活动计划制订的原则是什么?如何保证其实施?(9分)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

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故选C。

2.B 【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按照认知结构的特征把整个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每一阶段形成与前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新环境的新方式。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①感知运算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故选B。

3.D【解析】由学生文化的特征可知,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和非组织性。

故选D。

4.D【解析】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故选D。

5.B【解析】创新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因此培养内敛的思维品质是错误的。

故选B。

6.D【解析】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故选D。

7.C【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家长让孩子辍学这是违法的。

故选C。

8.C【解析】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最终还是要实现人的发展。

故选C。

9.C【解析】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作为选择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把人的价值看得高于社会价值。

故选C。

10.B【解析】学生的本质属性即学生以学习为主,这是学生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特点。

故选B。

11.D【解析】教师的职业形象包括道德形象、文化形象和人格形象。

故选D。

12.A【解析】这句话反映了人的知觉的整体性。

故选A。

13.C【解析】学生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所以学生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故选C。

14.B【解析】由感觉的代偿的定义可知。

故选B。

15.B【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在西方历史上是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解析】少年期,又叫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其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①生理上巨变与心理发展相对迟缓的矛盾;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③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④成人感产生,独立性增强;⑤道德行为更加自觉。

故选 ABCDE。

2.ABC【解析】教学活动包括了学生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独立作业、复习、预习等活动。

故选ABC。

3.AC【解析】教学与智育有所联系、有所区别,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故选AC。

4.ABC【解析】教学工作所占时间最多,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全面,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来进行,所以说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故选ABC。

5.ACE【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故选ACE。

三、判断题1.√略。

2.√略。

3.√略。

4.×【解析】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形成良好的班风。

5.×【解析】自我评价既可以是学生个人,又可以是学生集体。

6.√略。

7.√略。

8.×【解析】师生之间建立友谊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9.×【解析】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主要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泛得多。

10.×【解析】教师的态度影响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偏爱优等生,会对师生关系造成影响。

11.×【解析】质性评价可以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应用,二者结合可以全面的评价学生。

12.×【解析】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而非教师。

13.√略。

14.×【解析】组织教学不只限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

15.√略。

四、名词解释1.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盲、聋、弱智、语言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2.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自己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

它是以敬业精神为基础,以协调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规范。

3.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即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五、简答题1.【参考答案】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普及性。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 基础性。

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强制性。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