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轮回,城市的寻根——上海世博会精彩海报创意赏析
创意的舞台,文明的窗口——上海世博会给我的印象

— —
上海世博会给我的印象
徐 敏
( 展示 教 育处 )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 、 科技 、 文化的“ 奥林 匹克” 盛会 , 此次上海世博会的如期 、 顺 利召开 , 为我们兼收并蓄、 放眼世界打开了一扇开阔的文明之窗, 同时也为世界了解一个 文明、 开放 、 发展、 包容的中国提供 了一个多元化的创新平 台。同历届世博会一样 , 上海 世博会已成为创意的舞 台、 文化的载体 、 文明的见证 、 和平 的节 日。 在 14 日日 8个 夜夜 中, 由最初 2 多万客流量的略显慌乱 , 13 0 到 0 万人的秩序井然 ,
会的广泛性和多元性 , 从意大利馆 的建筑创意可见一斑。20多个 国家 和国际组织参 4
展, 把上海世博 园打造成 为盛况空前的文 明成果共享、 人文财 富共有的文化殿堂。错落 有致分布着的 30 0 个场馆 , 无不都是视觉盛宴。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 的速度发展着 , 我们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 。中国的前景无
上海世博会以它那惊人的效率和应变能力适应着每天瞬息万变的各种情况 ; 以它那海纳 百川的气概 , 张开双臂欢迎着五湖四海的宾客 ; 以它那丰富多彩的内容 , 让每一位参观者 啧啧称奇 , 折服不 已。相信每一个亲身经历这一盛会的人都能感受到世博会那跳动着的 时代脉搏——美好而鲜活 , 世博 印象也将永远铭刻在心 。
钰
增 刊
3 .互 动 展 品引 入 驻足
在动态演示 的基础上 , 互动式的参与性展品 , 更加强调观众的亲身体验 , 而信息 的传
递变得相对来说不那么重要 。这类展品更加注重如何吸引人 、 打动人 , 激发人们对于展
品的无限想象与灵感 。在“ 创意长廊” 墙体上巨大的航行城市展示着在 日益严峻的人 中, 口膨胀问题下我们可能的一种解决方式 。这样的展品并没有让我们对其未来感 到遥不 可及 , 互动式的遥感点击让我们 自己营造未来 的航行城市, 我们看到了一个极有可能 让 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的梦想 。这里充满着美好的遐想与思考空 间。我馆所拥有 的 I X MA 影院等 , 则注重给观众以“ 体验” 的感觉 , 让观众得到一个感悟、 思考的场所 , 而不是单纯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VS
详细描述
美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展示一个充满创新、 合作与未来展望的国家。展馆外观呈开放 式,呈现出一种现代而富有活力的氛围。 馆内展示了美国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等方 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强调通过创新 和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共同创造美好的未 来。
日本馆:心之和,技之和
总结词
强调和谐、科技与人文关怀
详细描述
环保材料的使用
环保材料
各国展馆大量采用可再生、可回收利 用的环保材料,如木材、竹子、纸张 等,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节能材料
绿色建材
使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 绿色建材,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保障 参观者的健康。
展馆的外墙和屋顶采用保温、隔热材 料,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引领可持续发展
上海世博会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等领 域的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推动经济发展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和投资,拉动了旅游、餐饮、住宿 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世博会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国 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推动科技创新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大量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激发了全球的创新活 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 理念解析
目 录
• 上海世博会概述 • 上海世博会概述 • 各国展馆设计理念解析 • 创新设计元素在各国展馆中的应用 • 各国展馆设计理念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启示 •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展馆介绍ppt课件

亚洲最大无柱展馆 步入庞大的主题馆西展厅,叫人叹为观止!南北跨度180米,东 西跨度126米,面积2.268万平方米,净高14米,全厅无柱,为亚 洲最大的无柱展馆,可以说是当代展馆中的“无柱”典范。
6
节能环保的现代建筑 “老虎窗”式屋顶的外观有着一份上海里弄的怀念,既是近代上海建筑文 化的象征,又结合了现代展馆的环保功能。它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太 阳能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年发电量超过280万度,是四、 五千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是目前太阳能覆盖率最高的单体建筑。
4
主题馆
城市人馆 城市生命馆 城市地球馆 城市足迹馆 城市未来馆
上海世博会设有五个主题馆,其中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和城市地球馆三 个主题馆位于浦东B片区的主题馆建筑内。展馆外形设计从“折纸”的创意出发, 屋顶则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显示上海传统石 库门建筑的文化魅力。主题馆的南广场、北广场和下沉式广场将在世博会期间 举办各类活动、庆典和仪式。城市足迹馆和城市未来馆分别位于浦西的D片区和 E片区,两座展馆建筑利用原工业建筑进行设计改建,构成传统与现代相互呼应 的崭新空间。
9
城市人馆
场馆主题:人的 全面发展是城 市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
展馆位于B片区主题馆内,以人的需求与发展为主线,讲述城市中“人的故事”。 通过对世界五大洲六个城市中六个不同家庭的跟踪拍摄,将他们的故事嵌入“家 庭”、“工作”、 “交往”、“学习”和“健康”五个展区,运用实物、布景与多 媒体特效相结合的手法,营造出11个不同城市的景观,让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了解 城市人的不同需求,体验“人们留在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18
卡通形象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但却正遭受着来自人类的破坏,城市地球 馆以“护林海宝”作为视觉形象,倡导人们保护自然、保护地球家 园;同时,海宝紧靠着地球的形象也传达出人类与地球互相依存、 不可分割的关系。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题ppt课件

中国馆
中国馆的含义
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 “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 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 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 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 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 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理解世博:有所悟,有所得 159年历史的世博会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作用巨大。在欧美发达国家,世博会
催生了一大批工业革命的产品,改变了人类社会进程。而在一些国家,世博会的举办 被看作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他认为,对青少年来说,世博会是千载难逢的接受教育、汲取营养、提高素质的极佳 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代。青少年通过世博会去看世界、去遐想、去实践、去探 索,其作用“怎么说也不为过”。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作用同样会巨大。世博会推动 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是前进路上的“垫脚石”,将给中国的发展之路带来很多启示。 “再过若干年,回过头来看,一定会发现举办世博会的心血和投入是值得的。”
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 徽,简要说说它蕴含的意义。
上海世博会会徽蕴含的意义是:
会徽中汉字“世”字,可以看做三人合 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的三口之家; 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 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 族精神。形似汉字“世”,又与下面的数 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 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整 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上海世博会设计元素赏析

上海世博会设计元素赏析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以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而轰动一时,其独特风格的世博馆彰显着各国特色的文化,各色的会馆向人们传递着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创新以及市区的重塑,向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迈进。
在世博会会馆中,最瞩目的还是中国馆,它享有东道国的先天优势——紧临黄浦江,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的视觉中心。
它的建筑体量也雄踞其他场馆之上。
于2007年12月18日开工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01万平方米,高62米,相当于20层楼高,顶部最大平台有两个足球场大。
全馆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和港澳台馆3部分组成。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的主要展示区。
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它的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以“中国红”为主色,将高耸的国家馆比喻成华冠和天,把汇聚人流的地区馆比喻为四方和地,寓意就是“天下粮仓、富庶四方”。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谈起上海世博会法国馆,人们的第一感觉是“浪漫”。
漂浮于水面的法国馆将浪漫演绎得诗情画意——溪流沿着法式庭院流淌,小型喷泉和水上花园点缀其间。
感性的设计外观构成了一个清新凉爽的水世界。
从排队等候区开始,参观者就身处纯正的法式庭院中。
自动扶梯缓缓将游客带到展馆的顶层,展览区域在斜坡道上铺开,沿着下坡路回到起点。
参观路线的一侧是视觉效果突出的影像墙,法国老电影的片断和现代法国的图像,都在阐述关于法国的城市印象。
法国馆其实就是一座典型的垂直法式园林,绿色植物将从顶楼的“空中花园”向下倾泻,如同瀑布一般,一直悬垂到底层的大院子中。
垂直的法式园林将呈现出绝无仅有的花木园景,通过复杂的滴水灌溉方式,花园将覆盖整个建筑顶部,并在场馆内庭四面形成一道道绿色的瀑布。
运用设计美学浅析上海世博会会徽

1关于 上海 世博会 会 徽 21 00年上海世 博会 会徽 的设计 是在公 平公 正的前 提下, 全球海 内外 作 从 品中征 集有 专家 评定 选 出的。会 徽给 人的 最深刻 的 印象就 是 浓郁 的中 国风 。 这是 由于 设计 取 自中 国 的传 统 元 素一一 汉 字 。设计 者将 中国书 法篆 书 中 的 “ ”字 与 数 字 “ 0” 巧妙 地 结 合 在 一起 。“ ”字 图 形是 由三 个 小 世 201 世 人相拥 合抱组合 而成的, 给人丰 富的联想 空间, 犹如 幸福 的一 家三 口, 体现 中国 人 民崇 尚和 谐 的 民族 精 神 对 于没 有 “ 口之 家 ”概 念 的国 际人 民, 个 三 这 图形又 可 以抽 象地 理解 为 代表 全 人类 的 “ 、我 、他 ” 这 一设 计理 念 , 你 , 恰 当地 反 映 出本 届世 博 会 “ 理解 、沟通 、 欢聚 、合 作 ” 的精神 , 符 合 “ 有 城 市 ,让 生活 更 美 好 ” 的世 博 主 题 。 在色彩 上, 以绿色 为主体 色, 人积 极乐 观、生 机勃勃 的力 量感, 给 同时又 体现 出中国人 民紧跟 国际和 时代 的步伐 , 求环保 和可持 续发展 的生存 理念 。 追 会 徽 的设计将 古老而深 厚 的民族文 化 同上海这 一快速 发展 的国际 大都市 的时 尚感相 结合, 形成 了既满 足设 计 的时代 感的要 求, 赋 予了 民族特 色的设 计 。 又 同时, 上海 世搏会 会 徽 的设计 在设 计 美学 上还 具有 很 高的研 究 价值 。 2关 于设 计羹 学
一
之 分 。
生的, 需要在科技 美学 的基 础上经 过人为地 艺术设计 , 形成 一定的美 的规律, 这 种规律指 的是 各种构 成 中的组合 规律, 体现 了不 同的形式 结构 的组合特 征, 可 以产 生各 异 的 审美 效果 。主要 包 括 : 奏 与韵 律 、 比例 与尺 度 、对 称 与均 节
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广告的修辞艺术

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广告的修辞艺术作者:张荣根陈明瑶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0期本届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中英文主题词是绝妙的广告修辞艺术结晶,现结合一些常见的修辞形式点评如下:象征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
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艺术欣赏者产生共鸣,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Olive City,Peace City.橄榄之城,和平之城。
(巴勒斯坦馆)巴勒斯坦盛产橄榄,橄榄油是其重要的经济作物,同时橄榄枝也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橄榄之绿色寓意和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友谊的美好诉求。
拟人拟人是把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个性的一种修辞手法。
拟人能使商品人格化,富于生命气息,具有人情味,从而使广告更加生动。
The Tell-Tale Cities.会讲故事的城市。
(黎巴嫩馆)拟人手法表明黎巴嫩馆仿佛在告诉观众黎巴嫩的人文风俗、自然风光及历史古迹,真实呈现黎巴嫩面貌,生动讲述古老城市的发展历程,用意巧妙,别出心裁。
Imagination. 畅想之洲。
(澳大利亚馆)澳大利亚馆展馆流畅的雕塑式外形如旷野上绵延起伏的弧形岩石,外墙釆用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幕墙的颜色随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最终形成浓重的红赭石色,宛如澳大利亚内陆的红土。
展馆内设置“旅行”、“发现”和“畅享”三个活动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这片神奇大陆上奇异的物种、丰富的文化和宜居的城市。
矛盾修辞法矛盾修辞法是指将意义相互排斥、相互矛盾或互相不调和的两个概念或判断巧妙地搭配在一起,以深刻地揭示事物在实质上、性质上或特征上既互相矛盾又协调统一的关系。
上海世博会各场馆设计理念

上海世博会工地,从世博会大道看到的中国馆(右)。
上海世博会工地,两人个走在中国馆顶上的观光通道。
中国馆效果图中国馆设计图主题:“东方之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造型亮点: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设计理念: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地区馆水平展开,二者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上海世博会工地,在英国馆“种子圣殿”工作的几名工人。
在英国的“种子圣殿”内,能看到裹在用作建筑表面的亚克力杆顶端的种子。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效果图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造型亮点:“种子圣殿” ,建筑外部向各个方向伸展大量的触须,触须顶端带有细小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设计理念:参观者在进入“圣殿”之后会发现6万根亚克力杆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能给我们带来的创意和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在“种子圣殿”周围的设计寓意一张打开的包装纸,将包裹在其中的“种子圣殿”送给中国,作为一份象征两国友谊的礼物上海世博会工地,工人在波兰馆收集垃圾。
波兰国家馆夜景效果图波兰国家馆设计图主题:人类创造城市造型亮点: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主题外观设计理念:建筑呈纯白色,表面镂空的花纹来自波兰民间传统的剪纸,这让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贴上了民间传统剪纸的不规则的盒子。
最奇妙的就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房间的灯打开后,整个建筑将呈现和白天完全不同的样子,因为此时最突出的是在光线照耀下的镂空部分,将剪纸的感觉演绎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