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设工程项目待摊支出分配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基建投资中待摊投资分摊的注意要点

浅谈基建投资中待摊投资分摊的注意要点

浅谈基建投资中待摊投资分摊的注意要点
张赛彬
【期刊名称】《卫生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待摊投资指建设单位在投资建设组织和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不能单独
形成资产实体但与建设项目整体建成密切相关,需要以恰当方式分配计入各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的各种费用开支,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勘探设计费、临时设施费、借款利息、合同公证费及工程质量监测费、报废工程损失、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费等。

待摊投资属于建设项目的间接投资,具有开支内容政策性强、费用金额弹性较大的特点。

在待摊投资的归集、分配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总页数】1页(P56)
【作者】张赛彬
【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1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基本建设中工程项目待摊投资的合理分摊
2.财务管理中对于项目投资注意要点分析
3.竣工决算中待摊投资分摊问题思考
4.浅谈兽医工作中动物检疫注意要点
5.浅
谈创新型治疗类医疗器械中临床试验设计的注意要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项目的分摊方法

工程项目的分摊方法

工程项目的分摊方法
工程项目的分摊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分摊方法:
1.平均法:将待摊支出按投资总额平均分摊。

2.时间比例法:将待摊支出按总投资时间内比例分摊。

3.计划内法:将待摊支出按各计划内容分摊,体现工程实际使用的资金。

4.收入占用法:将待摊支出按收入占用率分摊,把公司收入中的某一部分作为待
摊支出的费用。

5.占地面积法:按已动工开发成本对象占地面积占开发用地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分
配。

以上是工程项目的分摊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待摊投资的分摊原则

待摊投资的分摊原则

待摊投资的分摊原则待摊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完成特定项目而购买的长期资产或长期投资,但这些资产或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尚未投入使用或尚未开始产生收益。

待摊投资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摊处理,以便将费用合理分摊到不同的期间,以反映该资产或投资对企业未来收益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有关待摊投资的分摊原则,以指导企业如何合理地进行费用分摊,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可靠。

1. 待摊投资的定义和分类待摊投资是指企业为了完成特定项目而购买的长期资产或长期投资,但在一定时期内尚未投入使用或尚未开始产生收益。

根据待摊投资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房地产开发项目、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每种类别的待摊投资都有其特定的分摊原则和方法,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摊处理。

2. 分摊原则(1)合理事实依据原则待摊投资的费用分摊应当以合理的事实依据为基础,确保分摊金额符合实际情况。

企业应当依据相关合同、协议和法律规定,确定待摊投资的费用分摊基础和计算方法,遵循真实、公允、合理的原则,确保费用分摊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明确分摊期限原则待摊投资的费用分摊期限应当明确规定,通常是按照项目的建设周期或者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确定。

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分摊期限,确保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分摊,避免过长或者过短的分摊期限对企业财务造成不利影响。

(3)合理分摊基数原则待摊投资的费用分摊应当以合理的基数为依据,通常是按照项目的预算成本或者资产的预期收益来确定。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分摊基数,避免盲目随意确定基数导致费用分摊不准确或不合理。

3. 分摊方法根据待摊投资的性质和用途,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摊方法进行费用分摊。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直线法、加速分摊法或者完成百分比法等方法进行费用分摊。

企业应当根据具体项目或者资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摊方法,并严格按照该方法进行分摊处理,确保分摊结果合理和准确。

工程施工 待摊

工程施工 待摊

工程施工待摊待摊成本是指一定期间内,由于具有连续性的共同将取得的有价物或服务用于生产符合企业标准的产品的成本分摊到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待摊成本分析法利用待摊成本费用以准确表现企业实际运作情况,并使企业的财务报告更能符合现代法规和战略集团实力的实际状况。

待摊成本是建筑企业在企业项目结算单位需用调用该“待摊法”,然后然后以较低的价值可以推动所选项目进程。

在工程施工中,待摊成本的准确确定和分摊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待摊成本的合理分析,可以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提高效益,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工程施工中待摊成本的应用。

首先,对于工程施工项目,施工单位要确定各项工程的成本构成,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管理费用等。

在确定待摊成本时,需要将这些成本进行细化分析,找出哪些成本可以待摊到未来的工程项目中。

以某建筑公司的一个在建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涉及土石方工程、混凝土施工、钢筋工程等多个施工项目,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由于工程进度延误、工程量增加或其他原因导致一些成本无法在当期完全分摊到已完工的部分上,这时就需要进行待摊处理。

施工单位首先要将延误产生的额外人工成本、机械设备使用成本等进行核算,确定待摊成本的具体金额。

然后根据项目的工程量、进度以及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待摊成本分摊计划。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需要及时更新待摊成本金额,确保项目成本的准确掌握。

在工程施工中,材料的采购和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避免浪费和损耗。

对于一些采购的大宗材料,如水泥、砂石等,施工单位可以考虑将部分材料存放起来,待下个项目使用,以达到成本分摊的目的。

此外,在工程施工中,管理费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

施工单位在制定项目预算时,需要合理确定管理费用的比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一些支出不明确的费用,如差旅费、办公用品费等,施工单位要及时核算并进行合理分摊,避免造成项目成本的不确定性。

工程施工待摊

工程施工待摊

工程施工待摊一、定义工程施工待摊费用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但是不能立即确认为成本的费用支出,需要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分摊到后续的几个会计期间中。

这些费用支出是工程施工活动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无法明确归集到具体的成本对象上,所以暂时无法确认为成本。

二、原因工程施工待摊费用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间接费用支出,这些费用支出无法直接归集到具体的成本对象上,需要进行分摊。

2. 工程施工活动周期较长,费用支出的时间与收入确认的时间不一致,需要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进行费用的分摊。

3. 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无法立即确认为成本的费用支出,比如施工中的一些技术支持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

三、分摊方法工程施工待摊费用的分摊方法通常有两种:比例法和计算法。

1. 比例法:比例法是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将待摊费用平均分摊到后续的几个会计期间中。

具体做法是将工程已完成的进度与总完成进度相除,得到一个比例,然后将待摊费用乘以这个比例进行分摊。

2. 计算法:计算法是通过具体的计算方法将待摊费用按照逐步递减的方式进行分摊。

具体做法是先确定工程的总完成进度和每个会计期间的预计完成进度,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确定待摊费用的分摊数额。

四、会计处理工程施工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初次确认:在产生待摊费用时,应当在财务会计记录中予以确认,但不进行计入成本。

具体做法是记入待摊费用账户。

2. 分摊结转:根据工程的完成程度,将待摊费用分摊到后续的几个会计期间中,同时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结转。

具体做法是将已分摊的费用转入成本或费用账户。

3. 报表展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待摊费用应当列示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中,随着分摊的进行逐步减少;在利润表中,待摊费用的分摊数额应当列示在费用项目中,反映工程施工活动的成本。

4. 结清处理:当工程施工活动完成后,待摊费用应当全部结清,转入成本或费用账户,不再列示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中。

工程合同项目分摊

工程合同项目分摊

工程合同项目分摊【】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分摊通常涉及诸如管理费用、公共设施使用费、安全措施费用等。

这些费用虽然不直接关联到具体的建设活动,但对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合理地将这些费用分摊至各个工程项目,是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合作双方利益的重要环节。

一、分摊原则1. 公平原则:所有分摊的费用应当基于各方实际受益情况,以及各方对共同资源的使用程度进行公平分配。

2. 透明原则:费用分摊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对所有相关方公开,确保每一方都能够了解费用的去向。

3. 可预见性原则:分摊的费用标准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使得各方能够预见到将要承担的费用。

4. 合理性原则:分摊的费用应当与项目的实际需求相匹配,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过度分摊。

二、分摊范围1. 管理费用: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薪资、办公费用、培训费用等。

2. 公共设施使用费:如施工现场的临时电力、水源、通讯设施等。

3. 安全措施费用:包括安全设备购置、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等。

4. 其他共担费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能还包括环境保护、法律咨询等费用。

三、分摊方法1. 按比例分摊:根据各方投资额、工程量等因素,按比例分摊各项费用。

2. 固定分摊:对于一些固定的、不随项目规模变化的费用,可以采取平均分摊的方式。

3. 实际使用分摊:对于一些按使用量计费的资源,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分摊。

四、分摊流程1. 确定分摊标准:在合同签订之初,双方应协商确定分摊的具体标准和方法。

2. 计算分摊费用:根据确定的分摊标准,计算出各方应分摊的费用总额。

3. 确认分摊金额:将计算结果通知各方,经过确认无误后,形成书面记录。

4. 分摊费用支付:各方根据确认的分摊金额,按时足额支付自己应承担的费用。

五、争议解决若在分摊过程中出现争议,各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进行处理,如提交仲裁或诉诸法院。

建筑工程总包费用分摊方案

建筑工程总包费用分摊方案

建筑工程总包费用分摊方案一、前言建筑工程总包费用是指承包单位在承包项目过程中所需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设备费、管理费、利润等。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合理分摊总包费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对于项目的整体成本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建筑工程总包费用分摊方案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总包费用分摊的概念、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一些指导意见。

二、总包费用分摊的概念总包费用分摊是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分摊原则和方法,合理地确定不同单位的分摊比例,最终实现合理分摊总包费用的过程。

总包费用分摊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合理的成本分摊制度,确保项目各方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总包费用的使用效益、降低项目的成本,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包费用分摊的原则1.公平原则:总包费用的分摊应当公平合理,根据各方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摊比例,避免出现不公平现象。

2.普遍性原则:总包费用的分摊应该普及到各个单位和相关人员,确保所有与项目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参与分摊。

3.透明度原则:总包费用的分摊应该保持透明,所有参与者都应了解分摊方案的具体细则,确保其公平性和合理性。

4.参与原则:总包费用的分摊应当充分考虑各方的参与程度,根据不同单位的实际贡献确定其分摊比例。

5.合理性原则:总包费用的分摊应当合理,避免出现盲目分摊,确保各方分摊的费用能够真正反映其实际贡献。

四、总包费用分摊的方法1.按比例分摊法:根据项目各方的工程量或者合同金额等指标,确定各方的分摊比例。

例如,按照各方在项目中的实际贡献确定其分摊比例,然后采取按比例分摊的方式来确定各方的总包费用分摊额度。

2.按额定数量分摊法:根据各方在工程中的具体数量或者工程量等指标,确定其应分摊的具体金额。

例如,按照每十万元的工程量确定其应分摊的费用,然后根据实际工程量来确定各方的总包费用分摊额度。

建设单位待摊投资分摊及其核算

建设单位待摊投资分摊及其核算

建设单位待摊投资分摊及其核算有关建设单位待摊投资分摊及其核算一、待摊投资的内容建设单位的待摊投资是指建设单位实际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按照规定应分摊计人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种费用性支出。

其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设备检验费、延期付款利息、负荷联合试车费、包干节余、坏账损失、借款利息、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测费、企业债券利息、土地使用税、汇兑损益、国外借款手续费和承诺费、施工机构转移费、报废工程损失、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及补偿费、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固定资产损失、器材处理亏损、设备盘亏及毁损、调整器材调拨价格折价、企业债券发行费、其他待摊投资等。

这些费用性支出,虽然不直接构成固定资产,但它有助于固定资产的形成。

因为上述各项待摊投资是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共同性费用,所以,应由受益的各项交付使用固定资产共同负担。

二、待摊投资分摊对象及分摊方法待摊投资包括的费用是建设单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生的与基本建设有关的费用,一般不能由某一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负担,而是由各交付使用资产成本共同负担。

因此,不能直接计人某一项交付使用资产成本,而是通过一定的分摊办法,分摊计人交付使用资产成本中去。

(一)待摊投资的分摊对象不需要安装设备、工具、器具、家具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成本以及单独移交使用单位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成本,一般不分摊“待摊投资”。

需要分摊“待摊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动力设备等固定资产。

(二)待摊投资的分摊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待摊投资的分摊方法一般可采取按概算数的比例分摊和按实际数的比例分摊两种方法。

(1)按概算数的比例分摊。

按概算数的比例分摊就是按照设计概算中所列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需要安装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中应负担的待摊投资的部分以及应分摊的待摊投资计算出预定分摊率进行分摊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某项交付使用资产应负担的待摊投资=该项交付使用资产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需要安装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中应负担的待摊投资部分×分摊率[例1]某建设单位应分摊计人固定资产的待摊投资支出概算数为510000元,(其中,建设单位管理费20000~,勘察设计费80000‘元,临时设施费25000元,土地征用费200000元),建筑工程概算价值11000000元,安装工程概算价值200000元,需要安装设备概算价值5800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5卷第6期 2 0 0 8年1 1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Vo1.2 5,No.6 

November,2008 

浅论建设工程项目待摊支出分配问题 谢乐平 (安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在投资某项建设工程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支出进行待摊处理。现行的待摊支出分配方法因没有考虑资 产的服务年限及成本动因,可能造成固定资产计量的不合理。对大型项目而言,应以项目投资为基数、以资产服务年 限为权数分配待摊支出。 关键词:待摊支出;服务年限;成本动因;分配 中图分类号:F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47(2008)06—0029—03 The Distribution of Deferred Expens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XIE Le-ping (Taier Heavy Industry Co.,Ltd,Ma’anshan 243000,Anhui,China) Abstract:Deferred expense is normally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the investm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o— jeets.Current distribution approaches of defered expense may risk the reasonableness of fixed asset calculation due tO the lack of attention on service periods and cost attributions of assets.The author proposes the use of project investment as basis and asset service periods as weights to distribute deferred expense. Key wolds:deferred expense;service periods;cost attributions;distribution 

一、

待摊支出的会计处理 

待摊支出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 直接计人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 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又称工程间接费用。包括为建 设工程发生的管理费用、征地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 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 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 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其中,征地费是 指企业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发生的青苗补偿 费、地上建筑物补偿费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建造固定资产在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待摊支出,应按各项工 程支出比例,分别进行分配。具体分配方法是: 待摊支出分配率一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 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 单项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单项工程支出①x 待摊支出分配率 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成本一建筑工程支出+应 分摊的待摊支出 需要安装设备成本=设备成本+设备安装支出+ 应分摊的待摊支出 二、现行待摊支出分配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一)现行分配方法没有考虑资产的服务年限 对待摊支出的分配涉及到分配对象和分配基准问 题。分配对象就是分配给谁,分配基准就是分配依据。 在实务中,工程建设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有设备、地面 建筑物和房屋等,待摊支出的分配对象就是上述固定 资产,分配基准就是项目的实际投资额。这种仅以项 目投资作为分配标准,而没有考虑工程项目服务年限 的分配方法,忽视了固定资产服务年限与待摊支出的 相关性,如土地补偿费、耕地占用税不仅与房屋、建筑 物和设备投资有关,与其服务年限也相关。 从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来说,如果一项工程待摊支 

出总额少,占在建工程投资的比重小,各项资产服务年 限相差不大,可以按分类资产支出的比例计算应摊销 的公共支出,这样计算比较简单;与其相反,如果一项 系统工程,单项固定资产服务年限差别较大,工程建设 中的待摊支出大,如果再按上述方法分配,就有可能造 成固定资产计量不合理,不合理的初始计量对单项固 定资产后期的折旧额影响较大。 在大型生产项目建设中,待摊支出高达几千万元,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的可达2O 以上。同时,各 项固定资产服务年限的差异非常显著,有些设备使用 年限只有5~15年,有些房屋使用年限长达4O多年,有 些地面建筑物使用年限长达6O年以上。如果企业按 传统的工程支出额作为分配基准,就会导致服务年限 长的房屋建筑物分摊的间接费用相对较少,服务年限 短的设备分摊的间接费用相对较多。 (二)现行分配方法没有考虑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法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 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 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或资 产。企业在分配待摊支出时,对一些数额较大的间接 费用,应该选择成本动因,统计作业量,计算作业成本。 企业生产建设的待摊支出并不是与所有的固定资 产相关,也不是所有相关的待摊支出都与项目的投资 额相关,如一项工程的勘探设计费和评审费基本上与 生产建筑物直接相关,安全措施费、物业管理和监理费 与工程项目个数相关等。如果将一些与单项工程投资 额无关的待摊支出,均以工程项目的实际投资额为基 准进行分配,就会导致固定资产计量结果与实际不符。 三、待摊支出分配方法探讨 (一)以固定资产服务年限为权数进行分配 以固定资产服务年限为权数的分配方法,就是以 分类项目的投资额为基础,以分类资产的平均服务年 限作为分配权数,分配待摊支出的一种方法,简称权数 

收稿日期:2008-09-27 作者简介:谢乐平(1977一),男.安徽枞阳人,安徽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会计师,经济师。 

29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 分配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待摊支出与项目投资的相 关性,同时也考虑了待摊支出与项目服务年限的相关 性,在相同投资的项目中,服务年限短的项目分摊的待 摊支出相对较少,服务年限长的项目分摊的待摊支出 相对较多,与项目的受益期成比例。具体方法如下: 费用分配率一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 出×该类资产平均服务年限+安装工程支出×该类资 产平均服务年限+在安装设备支出×该类资产平均服 务年限) 分类工程应分配的待摊支出一分类工程支出×该 类资产平均服务年限×待摊支出分配率 (二)以成本动因为基准进行分配 以成本动因作为基准的分配方法就是根据成本动 因计算作业量,先按项目类别分配待摊支出,后按单项 资产占分类资产比例再分配待摊支出的方法,简称作 业动因分配法。 比如在煤矿生产建设待摊支出中,构成待摊支出 的项目有:勘探设计费、评审费、土地补偿费、耕地占用 税、建设单位管理费、安全措施费、物业管理费、监理费、 资本化利息和试运转净支出等。 煤矿待摊支出与项目投资存在着相关性。勘探设 计费和评审费是为矿井可行性论证发生的费用,与工 程项目投资相关;土地补偿费和耕地占用税是为土建 工程购地而发生的,基本上与地面房屋和建筑物投资 直接相关;建设单位管理费、安全措施费、物业管理和 监理费,虽然与工程的重要性间接有关,但它与工程项 目数相关性更强,工程数量越多,发生的管理费、监理 费等越多;试运转净支出是矿井试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支出,基本上与矿井建筑物和设备投资直接相关;资本 化利息虽然与资金占用的时间相关,但主要还是与工 程项目的投资相关。 (三)案例资料及分析 某企业投资年产120万吨的煤矿,从规划、勘探、开 工到投产历时5年,矿井总投资101 360万元,其中:矿 井建筑物投资40 600万元,地面建筑物投资17 500万 元,设备及其安装投资20 960万元,待摊支出22 300万 元。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33年,预计地面房屋建设物 服务年限4O年,预计设备平均使用年限为8年(假设均 为在安装设备)。 在待摊支出中,勘探设计费、评审费3 410万元,建 设单位管理费4 700万元,资本化利息7 890万元,地面 补偿费和耕地占用税3 760万元,试运转净支出1 500 万元,安全措施费和监理费760万元,物业管理和其他 费用280万元@。 1.现行方法计算过程及其结果。 待摊支出分配率一22 300/(40 600+17 500+ 20 960)一28.21% 矿井建筑物成本--40 600×(1+28.21 9/6)一52 052 万元 地面房屋建筑物成本=::17 500×(1+28.21 )一 22 436万元 设备成本一20 960x(1+28.21 )---26 872万元 2.权数分配法计算过程及其结果。 (1)计算权数: 矿井建筑物权数一40 600×33/(40 600 X 33+ 17 500×40+20 960X8)一O.607 地面房屋等权数一17 500×40/(40 600×33+ 17 500×4O+20 960×8)一0.317 设备类资产权数一20 960×lO/(40 600×33+ 17 500×40+20 960×8)一0.076 (2)计算分类资产成本。 矿井建筑物成本--40 600十0.607×22 300 ===54 136万元 地面房屋等成本一17 500+0.317X22 300 —24 569万元 设备类资产成本==:20 960一FO.076×22 300 —22 655万元 3.作业动因分配法计算过程及其结果。 (1)确定作业动因(见表1)。 表1作业动因明细表 

(2)计算作业消耗量(见表2)。 (3)计算分配数额(见表3)。 (4)计算分类资产成本。 矿井建筑物成本=40 600+9 328=49 928万元 地面房屋等成本一17 500+8 652=26 152万元 设备类资产成本=20 960+4 320=25 280万元 

表2作业消耗量明细表 单位:万元 

表3作业成本分配表 单位:万元 

30 (下转第3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