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合集下载

第04章 原子吸收光谱16

第04章 原子吸收光谱16
16
3. 压变宽(Pressure effect)
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宽,又称为碰撞 变宽(Collisional broadening)。它是由于碰撞使激发态寿命变短所致。 外加压力越大,浓度越大,变宽越显著。可分为 a) Lorentz 变宽:待测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的碰撞。变宽在10-3nm。 b) Holtzmark 变宽:待测原子之间的碰撞,又称共振变宽;但由于
可测70 种元素 ⑹ 用样量小
FAAS进样量3~6mL/min,微量进样可小至10µL~50µL。 GFAAS液体进样量为10µL~20µL,固体进样为毫克级。 ⑺ 仪器设备相对比较简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6
AAS不足:
多元素同时测定有困难; 对非金属及难熔元素的测定尚有困难; 对复杂样品分析干扰也较严重;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的重现性较差。
⑵ 选择性好 火焰方法由于谱线干扰带来的误差,一般在2%以内, 非火焰方法的误差在4%以内。
⑶ 抗干扰能力强 原子吸收线数目少,一般不存在共存元素的光谱重叠干
扰。干扰主要来自化学干扰。
5
⑷ 精密度高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 的 RSD 可达1~3%,最好
时可以达到0.3%或更好。 ⑸ 应用范围广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4.1 概述 4.2 基本理论 4.3 AAS仪器及其组成 4.4 干扰及其消除方法 4.5 原子吸收分析方法 4.6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简介
1
实验通知
题目:《仪器分析实验》基本要求与注意事项 时间:周二 地点:生科楼5楼 值日生:第2组(分7组) 值日生责任:负责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的调试,配备

CuOBi_(2)O_(3)光催化耦合过一硫酸盐氧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CuOBi_(2)O_(3)光催化耦合过一硫酸盐氧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朽知库环境工程学报第15卷第3期2021年3月Vol. 15, No.3 Mar. 2021Eco-Environmental Knowledge Web C 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010) 62941074文章栏目:水污染防治DOI 10.12030/j.cjee.202008112 中图分类号X701.3 文献标识码A丁丽丹,周家斌,刘文博,等.Cu0/Bi203光催化耦合过一硫酸盐氧化降解盐酸四环素[J].环境工程学报,2021. 15(3): 898- 910.DING Lidan, ZHOU Jiabin, LIU Wenbo, et al.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by Cu0/Bi203 photocatalysis coupling with peroxymonosulfate[J]. 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1, 15(3): 898-910.C u0/B i203光催化耦合过一硫酸盐氧化降解盐酸 四环素丁丽丹、周家斌刘文博\陈新2,冯芹芹2,杨玉玲\张天磊11.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5002.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第一作者:丁丽丹(1995—),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水处理高级氧化技术。

E-mail: ***************** *通信作者:周家斌(1972—),男,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E-mail: ****************摘要利用共沉淀-浸渍法合成了基于可见光响应的Cu0/Bi203复合催化剂,并对其光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 (PM S)去抗生素盐酸四环素(TC-HC1)的性能进行了探究。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01 基础知识
02 光栅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目录
CONTENTS
0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04 样品的制备
05 实训五 乙酰苯胺的红外光谱测定
06 实训六 苯乙酮的红外光谱测定
案例 导入
药检中经常会遇到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与硫酸庆 大霉素注射液,虽然两者临床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 相差甚多,但从它们的显色反应、薄层斑点位置等 化学鉴定方法来看,两者是难以进行区分的,由于 硫酸小诺霉素注射液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要比硫酸 庆大霉素注射液高出许多倍,这样就导致一些不法 分子利用这可乘之机,来进行假药的制作与销售。 因此,必须严把药品质量关,解决这一问题。用什 么方法可以高度准确地将问题彻底解决呢?
04 典型光谱
1 . 芳烃类 取代苯的主要特征峰有: νΦ—H3100~3030cm-1(m);νC=C(骨架振动)~1600cm-1(m或s)及~ 1500cm-1(m或s);γΦ—H910~665cm-1(s);泛频峰2000~1667cm-1(w,vw)。现 以甲苯为例说明取代苯的红外吸收特征,如图3-1所示。
04 典型光谱
2 . 醇、酚、羧酸类 (3)νC=O
νC=O是此三类化合物中羧酸独有的重要特征吸收峰,峰位为1740~1650cm-1的高 强吸收峰,干扰较少。可据此区别羧酸与醇和酚。
04 典型光谱
3 . 醛、酮类 (1)醛类
主要特征峰:νC=O1725cm-1(s)及醛基氢νO=C—H~2820与2720cm-1两个吸收 峰。若羰基与双键或芳环共轭,将使νC=O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至1710~1685cm-1。
2 . 醇、酚、羧酸类
图 3-4 正辛醇、丙酸、苯酚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乙醚
2:水
1
2
250
300
苯酰丙酮
溶剂在试样的吸收光谱区应无明显吸收。
03
在溶解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进行较小的溶剂。
02
溶液具有良好的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
01
溶剂的选择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基本组成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信号显示
1. 光源 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1
2
有机化合物结构辅助解析
结构信息 (1)200~800nm 无吸收峰。饱和化合物,单烯。 (2) 250~350 nm有吸收峰(ε=10~100)醛酮 n→π* 跃迁产生的R 带。 (3) 210~250 nm有强吸收峰(ε104),表明含有一个共轭体系(K)带。共轭二烯:K带(230 nm);不饱和醛酮:K带230 nm ,R带310~330 nm 260nm,300 nm,330 nm有强吸收峰,3,4,5个双键的共轭体系。 (4) 250~300 nm 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ε=200~2000),芳环的特征 吸收(具有精细解构的B带)。
立体结构和互变结构的确定
顺式:λmax=280nm; εmax=10500 反式:λmax=295.5 nm;εmax=29000 共平面产生最大共轭效应, εmax大
互变异构: 酮式:λmax=204 nm;无共轭 烯醇式:λmax=243 nm 比例依赖于溶剂极性:极性溶剂中酮式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系统;非极性溶剂中烯醇式存在分之内氢键。 利用定量关系可测平衡体系中两者的相对含量,从而计算平衡常数。
助色团:
有一些含有n电子的基团(如—OH、—OR、—NH2、—NHR、—X等),它们本身没有生色功能(不能吸收λ>200nm的光),但当它们与生色团相连时,就会发生n—π共轭作用,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加),这样的基团称为助色团。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高锰酸盐指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高锰酸盐指数

2010年10月October2010岩 矿 测 试ROCKANDMINERALANALYSISVol.29,No.5617~620收稿日期:2010 01 18;修订日期:2010 06 09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地下水污染测试技术研究项目资助(1212010634607)作者简介:王玉功(1973-),男,甘肃兰州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质检测、岩石矿物分析。

E mail:wangyugong586@sohu.com。

文章编号:02545357(2010)0506170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高锰酸盐指数王玉功,高永宏,王建波,陈月源(国土资源部兰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

方法检出限为0.05mg/L。

对实际水样进行连续5次测定,方法精密度为1.01%~1.20%,回收率为95.0%~100.5%。

经国家标准容量法验证,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相符。

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试剂试样量少,成本低,适用于测定氯化物低于300mg/L、清洁或污染轻微的水样高锰酸盐指数的分析。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高锰酸盐指数;地表水;地下水中图分类号:O657.3;P641文献标识码:BUltraviolet visibleSpectrophotometricDeterminationofPermanganateIndexof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WANGYu gong,GAOYong hong,WANGJian bo,CHENYue yuan(LanzhouTestingandQualitySupervisionCenterforGeologicalandMineralProducts,The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Lanzhou 730050,China)Abstract:Thepermanganateindexin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wasdeterminedbyultraviolet visiblespectrophotometry.Thedetectionlimitofthemethodwas0.05mg/Landtherecoverieswere95.0%~100.5%withprecisionof1.01%~1.20%RSD(n=5).Theanalyticalresultsfromthismethodareconsistentwiththosedeterminedbystandardvolumetricmethod.Themethodprovidestheadvantagesofhighsensitivityandprecision,highefficiency,lesscostandissuitableforthedeterminationofpermanganateindexincleanorslightpollutedsurfacewaterandgroundwatersampleswithchloridecontentof<300mg/L.Keywords:spectrophotometry;permanganateindex;surfacewater;groundwater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污染程度的常用指标,在一定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氧化水体中某些有机及无机还原性物质,由消耗的高锰酸钾的量计算出相当的氧的量[1]。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方法的探索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方法的探索

氰化物属于剧毒化合物,多数为人工制造,但仍有部分存在于天然物质中,如苦杏仁、桃仁、木薯等。

固态法酿造白酒中氰化物的主要来源是原辅料中微量氰苷水解产生的HCN [2]虽然大部分氢氰酸在原料蒸煮过程中可挥发,但有少量部分残留在白酒中。

国家卫生部在GB2757-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中规定了蒸馏酒中氰化物的含量≤8.0mg/L (氰化物含量按100%vol 酒精度折算)。

测定白酒中氰化物含量的一般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顶空气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和定性法等。

电化学法由于其他元素的影响导致准确度不高;顶空气象色谱法灵敏度较低;定性法不能用于定量检测。

鉴于此,分光光度法检测白酒中的氰化物是较好的选择。

实验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用氯胺T 将氰化物转化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络合物。

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利用其吸光度值与CN -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来测定氰化物的含量。

实验对前处理过程、氯胺T 用量、异烟酸-吡唑啉酮用量、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探索,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氰化物含量与吸光度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

1实验部分1.1试剂配制1.1.1氢氧化钠溶液(2g/L ):称取0.1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1.1.2乙酸溶液(1+24):将乙酸和水按1∶24的体积比混匀1.1.3酚酞-乙醇指示剂(10g/L ):称取1g 酚酞试剂,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mL 1.1.4磷酸盐缓冲溶液[(0.5mol/L )pH=7.0]:称取34g 无水磷酸二氢钾和35.5g 无水磷酸氢二钠,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1.1.5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称取1.5g 异烟酸溶于24mL 氢氧化钠溶液(20g/L )中,加水至100mL ,另称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方法的探索牛力,孙彤,杨嫄(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凤翔721406)摘要:探索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的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

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

页数:1/5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签字:拷贝号:制定(变更)原因及目的:变更记载:修订号批准日期生效日期000102生产部[ ]份计划供应室[ ]份质量部QA [ ]份分发部门生产车间[ ]份仓储管理室[ ]份质量部QC [ ]份(档案存档1份)设备部[ ]份销售管理室[ ]份办公室[ ]份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厂品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

2.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验。

QC主管:监督检查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3.内容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在紫外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3.1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定3.1 波长准确度3.1.1 波长准确度的允差范围双光束光栅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度允许误差为±0.5nm。

单光束棱镜型350nm处±0.7nm,500nm处±2.0nm,700处±4.8nm。

3.1.2 波长准确度检定方法用氧化钬玻璃检定将氧化钬玻璃放入样品光路,参比光路为空气,按测定吸收光谱图方法测定。

校正自动记录仪器时,应考虑记录仪的时间常数,测定样品与校正时取同一扫描速度。

氧化钬玻璃在279.4,287.5,333.7,360.9,418.7,460.0,484.5,536.2及637.5nm波长处有尖锐的吸收峰,可供波长检定用。

氧化钬玻璃因制造的原因,每片氧化钬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应使用经计量部门校验过的。

3.2 吸收度准确度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0mg ,置1000ml 量瓶中,用硫酸液(0.005mol/L )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配对的1cm 石英池,以硫酸液(0.005mol/l)为空白,在235,257,313,350nm 分别测定吸收度,然后换算成,测得值应符合下表中%11cm E 规定的允差范围(±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