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研究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 08年 第 2 期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Βιβλιοθήκη 校学报 J u a fS a a gT a h r olg o r lo h y n e c esC l e n e
N 2 2 08 。 0
.
普通高校武 术教学的发 展现状分析 及对 策研究
何 凌翔
( 荆楚理工学 院 体育系 , 湖北 荆f 480 ) - 42 0 j
摘 要:普及武术运 动, 进全 民健 身, 促 学校武术教 学起 着重要 的作 用。本 文通过 文献 调查 法 , 合作者在教 学 中 结 的 实践探 索, 就如何提 高高校 武术教学质量对 当今 高校武术的教 学改革与发展作 了一定的论述和探讨 , 为武术的更深入 发展 和普及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高校 ;武术教 学; 现状 ; 革 孜 中图分类号 : 4 3 0 G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 7 8 2 0 )2— 02— 3 17 0 6 (0 8 0 0 8 0
武术是中华 民族 的文化珍宝 , 中国传统 文 是 化 宝库 中 的一 朵 奇 葩 , 受 广 大 人 民 的 喜爱 。 武 深 术运动具有健体 防身 , 娱乐表演 , 修身养性 和防病 治病等功能, 是贯彻全 民健身计划 的重要组成部 分。法国著名教育家保尔 ・ 朗格 朗在他的《 终身 教育论》 中说“ 如果将 学校体育 的作 用看作 是无 足轻重的事 , 不重视学校体育 , 那么学生进入中年 以后体育活动就 不存 在了。 武术具有一般体 ” 育竞技所不具备的价 值——终 身的价值 , 是学校 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 曾 经讲过 , 武术是体委系统 目前展示的 5 6 0— 0个体 育项 目中的一个 , 但是它在体育 当中所 占的位置 决不是五十分之一或六 十分之一 , 而是体育工作 的一半 。 高等院校作为学校的最高学府 , 在办学条件 , 办学的规模 , 良的生源方面都是其他学校所不 优 能及的。因此普及武术运动 , 促进全民健身 , 强化 民族个性高校起着先锋和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培 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品质 和 良好 的道 德风尚, 促进 学生学业和事业的进步 l 。但是普通高校也有体 - 3 J 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 之分, 因此就要考虑到武术 在两类专业发展的不同与相 同。譬如说体育专业 其竞技武术是不是要 突出一点 , 艺术类专业是不 是要传统武术较为突出 。有学者就研究了在艺 ] 术类院校如何开展武术 的教学 , 这是非常有意义 的, 同时也 有 利 于研 究体 育 、 武术 与 舞蹈 的关 系 。随着时代背景 的不 同 , 统武术也要不断 传 地发展与变革 , 研究 者也对武术的套路做 了深入 地研究 , 。 这些研究讨论对 高校开展武术教学是 有很大帮助 的。更有许 多高校 的研 究者 叫采 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一些高 校进行 调研 , 这对武 术专业的进一步实施 和落实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 譬如有些地方的高校 开展的太极拳 , 散打很受喜
南昌市高校体育课开展武术类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表 2对 南昌市 高校武术课情况统计
项目 教学计 划 比列 教 学大纲 比 列 教材 比列
南 昌市是一个经济 发展相对较好的一个地 区. 体育和高等教育 5 0 %: 缺 少教 材 影 响 了武 术 项 目在 南 昌市 高校 公 共 体 育课 中 开展 。 的发展相对也不错 , 有些高校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 本文研究根据武术 类项 目的特点和在高校教育 的价值 。 以贯彻 高校教育改革为 目的 , 以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为 目标。对南昌市 高校 开展武术类项 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 提 出了南 昌市高校开展 武术类 项 目的方式 , 旨在拓 宽高校武术类项 目的体育发展 的新 思路 , 为我 国教育部提供参考依据。
2 、 研 究 对 象 与 研 究 方 法 2 . 1 、 研 究 对 象
( 3 ) 高校武术类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
表 3 教 师 在 武 术 类 体 育 教 学 中采 用 的教 学 方 法 的 调 查
南 昌大学 、 江西科 技师范大学 、 江西师范大学 、 南 昌航空大学 、 江西财经大学 5 所高校体育课项 目的有关领导 、 任课教师 以及在校 大学生为调 查对象 。
共发放 1 5份 , 有效 回收 问卷 1 2份 , 有效率 8 0 %, 回收率符合 调查
研 究 要 求 ( 3 ) 统计法 。
( 1 ) 学生了解武术类项 目课程程度 的调查。
表 4 大 学 生 对 武 术 类 体 育 项 目的 了解 程 度 的 调 查 ( N= 5 0 0 】
传 统 体 育
T r a d i t i o n a l Sp o r t s
河北高校开展地域性传统武术的可行性分析

武 术有 1 9 拳 种 , 中发 源 于 河 北 省 的 有 5 多 个 。现 存 2个 其 0 规 模 和 影 响 较 大 的有 沧州 的 劈 挂 拳 、 极 拳 、 青 拳 , 坊 的 八 燕 廊 通 臂拳 、 卦掌 , 定 蠡 县 的 戳 脚 , 郸 永 年 的杨 式 、 式 太 极 八 保 邯 武 拳 , 台 的 梅 花 拳 、 水 深 州 的 形 意 拳 等 , 中 邯 郸 永 年 的 杨 邢 衡 其 式 、 式太 极拳 、 武 沧州 武 术 、 俞 梅 花 拳 和 沙 河 藤 牌 阵 已 是 国 邢 家 级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 传 统 武 术 的 地 域 性 特 点 决 定 了 不 同 风 格 的拳 种 在 本 区 域 具 有 群众 基 础 雄 厚 、 习练 者 众 多 、 于 发 展 易
摘 要 :本 研 究 以河 北 地 域 性 传 统 武 术 为 例 , 拳 种 的 从 地 域 分 布 、 种 资 源 、 术 底 蕴 、 众 基 础 及 课 程 内容 和 设 置 拳 武 群 等 多方 面 ,对 河 北 高校 开 展 地 域 性 传 统 武 术 进 行 了 可行 性 分 析 . 凸显 出河 北 高校 武 术教 学 内容 的 地域 性 特 色 。 以
的优 势 。高 校 作 为 武术 运 动传 承 、发 展 与 普 及 的 一 块 重 要 阵 地 . 地域 性 传 统 武 术 的 普 及 和推 广 具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校 可 对 高 根 据这一规律因地制宜 、 地取材 . 本 校的实际情 况出发 , 就 从 选 取 本 地 域 内 的拳 种作 为武 术 教 学 内 容 ,使 之 进 入 高 校 的体 育课堂 . 以满 足 大 学 生对 习练 武 术 的需 求
武术在普通高校的推广与发展

国 志 品 质 和 良好 的道 德 风 尚 , 学 生 学 业 和 事 业 的 进 步 。历 史 上 , 促进 以武 是 传 统 武 术 的 推 广 和普 通 起 到 推 波 助 澜 的 作 用 。 目前 , 内 外 习 武 热 武 协会 、 团体 逐 年 增 多 。 但值 得 注意 的是 。 武 术 在 术 为 内核 的 尚武 精 神 曾 激 励 着 无 数 有 志 之 士 为 振 兴 中 华 而 奋 斗 。 由 潮 不 断 掀 起 , 术 组 织 、 国 异 现 使 此 , 对 弘扬 民族 精 神 、 承 民族 文 化 的 巨大 作 用 是不 言 而喻 的 。 武术 传 高 走 向普 及 化 、 际化 的过 程 中 却 或 多 或 多 地 出 现 了 “ 化 ” 象 , 得 些 学 者 和 武 林 老前 辈 痛 惜 传 统 武 术 精 华 不 断丧 失 , 术 市 场 的 不 规 武 校 校 园 作为 文 化 国 际 化传 播 的前 沿 阵 地 . 着 其 得 天 独 厚 的 资 源 优 势 有 在 和 环 境 优 势 . 学 校 园 中 良好 的人 文 素 质 、 越 的人 文 环 境 发 挥 出 的 范 也 使 得 人 们 对 武 术 产 生 了不 应 有 的 误 解 。 新 的 时代 背 景 和 历 史 条 大 优 如 并 强 大 的 磁 场效 应 ,能 为 武术 的 国 际化 发 展 营 造 一 个 良好 的 发 展 平 台 。 件 下 , 何 善 特 这 一 宝 贵 的 文 化 遗 产 , 将 它 发 扬 光 大 是 摆 在 我 们 面 建 立 科 学 的校 园武 术 文 化 国 际传 播 系统 , 武 术 国 际 化 传 播 的 重 要 任 前 重 要 的 课 题 。 是
【 b tatI hsP prI w sp itdo th u so fteeiec sui olgsad U iesisb td igada a s go A s c] ti a e, a one u teq et n o xs n eo Wuh nC l e n nvrie ys yn n nl i f r n t i h t f e t u yn
传统武术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试析传统武术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摘要为了使传统武术这一中华武术动力之源永葆生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传统武术在高校的现状和高校特有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优势,结果表明:高校缺少传统武术传播者、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缺失。
提出:传统武术传承和传播场域的重心应向高校转移;发挥高校广阔的文化空间优势;使高校文化与传统武术文化实现共振。
关键词传统武术高校传播传承钱学森同志说过:传统的+现代的=先进的。
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体育课学的都是现代西方体育,包括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经过改编简化的现代武术形式,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和运动形式——传统武术被拒之门外。
蒲映梅等认为,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应承担发展民族体育的重任[1]。
王忠勇等认为,高校武术在全民健身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梁启超曾说“少年弱则国家弱,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境遇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武术。
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以及传统武术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冲击和影响,武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状况呈现在历史“武”台,即现代武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
传统武术没有统一的训练目标,寻求的是一种“协调”、“中庸式”的平衡,在训练进程中着重于实战意识的培育,套路的创编则处处以技击、实用为指导思想。
而现代武术的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即为夺得锦标、获取功利,对实战意识并不注重,套路的创编则以“高”、“难”、“新”、“美”为指导思想,寻求一种直观的形体表演美。
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摘要】现代社会对高校武术教学的要求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武术教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接着探讨了发展对策,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更新改进和教学方法创新。
最后总结了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展望了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武术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问题,挑战,对策探讨,教学内容,更新,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总结,建议,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武术的研究和学习。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武术教学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研究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对于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优秀武术技能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可以推动高校武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武术教育的水平和影响力。
1.2 研究意义: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校武术教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也具有重要的学科教学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通过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教学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发展对策,推动高校武术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研究还可以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各高校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武术精神和现代体育理念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将武术教学纳入到了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了更加系统和专业的武术课程。
普通高校开设传统武术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普通高校开设传统武术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根据普通高校当前武术教学的现状及传统武术的体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阐述了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同时也指出在普通高校中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教学,不仅可以克服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之弊端,有效激活高校武术课堂教学,而且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武术;高校发展;可行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承文化的阵地。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必要的重视而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却陷入一种低迷的发展状态,曾一度受宠的国粹受到了冷落,而舶来的跆拳道、空手道却成为大学生追逐的一种时尚。
针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笔者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研究。
研究认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存在着较多弊端,而传统武术则具有克服这些弊端的诸多优势,传统武术在高校发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对传统武术特点的分析(一)传统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传统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而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的。
因此,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能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二)传统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及广泛的适应性。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大特色。
武术项目可行性报告

武术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身心修炼的重视,武术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受到关注和青睐。
因此,本报告旨在探讨开展武术项目的可行性,旨在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健康意识增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身心修炼方式,具有调节身心、增强体质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 休闲生活方式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休闲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武术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运动方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的休闲选择。
3. 文化传承价值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开展武术项目,可以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这一文化遗产。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前景根据市场需求分析,武术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武术运动作为一种健康、文化兼具的运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同时,武术项目的开展还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资源保障开展武术项目需要充足的场地资源和教练资源。
在资源保障方面,可以与武术协会、体育学院等机构合作,共享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3. 宣传推广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广,如举办武术表演、开展宣传活动等,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
四、项目实施方案1. 确定项目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保障情况,确定武术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开设太极拳班、武术表演赛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招募教练团队建立专业的教练团队,包括资深武术教练和助教,确保教学质量和项目效果。
3. 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如建立项目官方网站、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宣传内容等,吸引更多人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研究郭雷祥1樊红岩2(1 皖南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安徽241000;2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体育教研室天津 300380)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等研究方法,并根据普通高校当前武术教学的现状及传统武术的体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阐述了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教学的可行性,认为在普通高校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普通高校;传统武术;可行性传统武术是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武术之根,是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普通高校为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是目前推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前沿阵地。
因此充分发挥传统武术对普通高校学生的教育功能,借助普通高校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传统武术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外形,更注重“精、神、气、力、功”的内在,它同中医一样,强调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更符合东方人的心理、生理和文化背景,并且老幼皆宜。
其动作周密严谨,进退自如,求真务实,处处体现了武术的内在美。
其套路简单实用,动作难度不大,跳跃动作少,适应于各种人群。
传统武术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几经兴衰。
然而现在,中国武术运动的政策导向是竞技武术至上,在竞技武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武术的发展却不能与其齐步并进,几乎面临失传的危险。
一、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可行性1.培养良好品德,构建和谐校园“学拳以德行为先”,注重武德,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明特点。
“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强调习武要“仁爱”、“守礼”、“信义”、“谦让”,讲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厚、包容,以求人际和谐。
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传统武术,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使尚武崇德相辅相成。
“尚武”能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崇德”能培养厚德载物的气度。
因此,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普通高校,传统武术可以大大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得广泛的大学生在参与传统武术活动中得到教育,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为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特殊贡献。
2.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内容,促进高校体育发展传统武术套路具有简单、易学、实用的特点,它对运动设施、器材、经费和活动的组织要求不高,自古就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
因此在普通高校,尤其是在经济条件不够发达的地区,我们可利用传统武术的可普及性,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中增加传统武术教学,可选择单人、集体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和推广传统武术的内容。
在高校开展传统武术活动,不仅可以解决高校公共体育设施匮乏的困境,而且使学生不投资或很少投资就可进行锻炼,既经济又实效。
同时,传统武术锻炼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推手,适应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运动强度易于控制,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人群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针对不同地域的普通高校,因地制宜,发掘和整理出一批深受学生喜爱、易于推广、健身保健功效好的传统武术项目,并将其纳入高校教学计划中,不但可以为传统武术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也为传统武术融入全民健身提供了发展空间保障,而且还能够丰富高校体育内容,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3 拓宽传统武术发展领域,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是推动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渠道,以地域性为特征的高校武术健身活动会逐渐成为推进传统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
传统武术融入高校体育发展就是要在发展高校体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
高校武术活动面向的是以后走向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一旦传统武术作为高校体育的内容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运用、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会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领域,与不同形式的武术在社会这个大天地汲取养分,使传统武术的发展更加充满生长的活力。
所以在高校内开展传统武术活动,拓宽了传统武术的发展领域,雄厚的学生基础又何尝不能使武术事业真正地繁荣和壮大,而让世人所瞩目呢?所以,对传统武术进行发展创新,开辟高校武术活动发展领域,是传统武术实现国内普及和繁荣,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4.传统武术的攻防之道,能激发学生习武兴趣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中,虽然都有武术的教材内容,但是所占的课时比例很小,甚至很多的学校不按教材内容上课,把武术课给去掉了。
通过调查了解,即使有的高校开设武术课,几乎千篇一律的都是长拳类的技术动作和套路,很少有传统武术的内容,在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初级长拳三路和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为主。
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演练水平、外形表现水平,而不是去研究传统武术的实用技法,致使武术走向体操化、舞蹈化的道路。
离开了技击,武术就没有了生命力。
传统武术是以攻防应用为主要意向、竞技为次要目的的。
没了攻防意识,武术动作就成了普通体操,缺少了神气,练而无味。
若没有了攻防意识,武术动作则失去了生气。
具备了攻防技击意识,武术才能培养人的精神品质。
传统武术讲究“以巧破千斤”,重技艺,轻蛮力,其中既有知识,还有技能,深受武术初学者的喜爱,是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兴趣点。
5.传统武术有利于普通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竞技武术在竞赛机制的引导下,遵循着“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腾空高度、旋转角度不断加大。
这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只能欣赏,不适合演练。
而传统武术动作简单、易学、实用,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有积极影响。
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武术对高校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有良好的影响,表现为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有下降趋势,肺活量增大。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
不仅能够促进身高的增长,还能促进人体各部位的体态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表现为肩宽、胸阔,使其具有形态美、动作舒展的优点。
第三,有利于学生反应能力的改善,使动作反应速度提高,平衡能力增强。
第四,经常从事武术训练,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在普通高校发展传统武术的几点建议1.领导层应该加强重视首先是主管部门,上至中国武术协会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下至各省市武协和体委有关部门要有专人负责传统武术进入高校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和协调。
要责无旁贷地把这项工作当作武术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系统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并要下决心象抓金牌一样抓好这一跨世纪系统工程的贯彻落实。
领导重视是前提,组织机构与人员以及目标责任的管理是落实这一工程的基础。
2.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普通高校是我国普及武术知识、传递文化精华的重要场所。
高校体育教材改革对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材的内容应更多的吸收传统武术的内容。
不过我们也要对传统武术进行筛选和创新,使它适应高校教育的要求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要加强传统武术精神文化的本质内容。
例如:传统礼仪、武德等,把传统武术承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高校体育教材中。
3.搞好师资建设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武术素质能力和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以培训全体体育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尤其是提高其传统武术理论、技术的继续教育,可以使高校体育教师的整体武术素质明显提高。
培训后,应采用各种形式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培训内容进行强化和巩固,使教师不断自我完善,成为武术素质合格的体育教师。
4.加强传统武术的晋级考试及竞赛制度早在武则天正式实行武举制时,中国便有了习武者的等级之分,它大大加速了武术的发展,致使盛唐以后习武成风。
因此,把传统武术设为考试内容,哪怕是占的分值很少也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也可以结合武术段位制在全国的推广试行,将传统武术初级段位标准相应列入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从制度上保证传统武术在学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加大武术试行段位制在学校的宣传和引导,以此促进更多的学生重视传统武术的学习和锻炼,鼓励学生形成尚武崇德、习武健身的风气和习惯。
把武术段位与高校学生生的考试相联系,给予相应的加分,并把传统武术列为体育达标或高校学生的体育健康标准之中,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要多次开展传统武术的竞赛和表演活动。
在课上或课后多组织传统武术的教学比赛,这样才能使真正的中国传统武术活灵活现在人们的眼前,活跃学生的思维,带动传统武术的普及和发展。
5.建立传统武术协会组织在普通高校中建立以教师为主要负责人,以学生为主体的传统武术协会组织,它能起到宣传传统武术、训练学生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研究传统武术训练方法、实践科学训练方法的作用三、结论传统武术的发展是社会需要发展的必然结果。
将传统武术纳入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等,全面贯彻了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也调动了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普通高校推广和普及传统武术教学,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建议传统武术纳入普通高校学校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1] 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 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 窦喆:试论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1—13。
[4] 徐武黄光丽: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2,4。
[5] 冉学东:中国传统武术体系裂变的文化价值因素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
[6] 康戈武:传统武术期待腾飞之日[J],中华武术,2002,11。
[7] 王岗:武术发展的文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8] 王少军:论传统武术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6)。
A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UniversitiesGuo Leixiang Fan Hongyan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s well as the sporting, cultural and education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his essay elucidates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eveloping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s considered necessary for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s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 which is also important to society developmentKey words: university and college, tradition martial arts, the feasibility收稿日期:2007年9月10日作者简介:郭雷祥,硕士,皖南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助教;樊红岩,硕士,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体育教研室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