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汽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和温度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资料管道压力试验施工方案

资料管道压力试验施工方案

资料管道压力试验施工方案一、试验目的:1.检验资料管道的密封性和强度,确保其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2.验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质量,排除施工质量问题;3.为后续的试运行和投入使用做好准备。

二、试验范围:本次试验涉及的资料管道包括主管道、支管道、附件等。

三、试验条件:1.试验介质及流量: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符合管道使用条件的介质,按设计流量进行试验;2.试验压力: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压力,通常为工作压力的1.5倍;3.试验温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验温度,通常为工作温度的1.1倍;4.试验时间:根据管道大小和试验流程确定,一般为持压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试验设备和工具:1.试验压力泵、管道膨胀器、压力表等;2.手动泵、电动泵及相关的连接管道;3.试验仪表、温度计、流量计等。

五、试验步骤:1.进行试前准备: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认试验介质和流量;2.检查管道:检查管道的安装质量,特别是焊缝、支座等部位,确保无明显缺陷;3.密封试验:依次关闭资料管道上的阀门,并反复检查密封性,尤其注意管道和附件的连接处;4.泵入试验介质:将试验介质泵入管道,逐渐增加压力,同时观察和记录压力表的变化情况;5.达到试验压力后,观察保压效果:关闭泵入阀,观察压力表的指示是否有下降,记录保压时间;6.降压试验:逐渐减少试验压力,观察压力表的变化情况,记录降压时间;7.试验结束和结果评定:根据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评估管道的密封性和强度是否通过试验。

六、试验安全措施:1.提供充足的通风设施,防止产生有害气体积聚;2.试验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临时隔离措施;3.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防止发生人员伤害和设备事故;4.试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和恢复现场的清洁和正常使用状态。

七、试验记录和报告:试验过程中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试验日期、试验压力、压力变化曲线、保压时间、降压时间等。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成试验报告,记录试验结果和评定结论,并存档备查。

主蒸汽管道系统流程图培训课件

主蒸汽管道系统流程图培训课件

二. 机炉匹配
一般情况下,当主蒸汽或再热蒸汽温度每升高28℃,机组的效率将提高约 0.8%;在相同主蒸汽温度下,初压每提高6MPa~7MPa,机组效率提高 约0.9%~1%;在同等压力下,采用二次再热比一次再热机组效率提高约 1.5%~1.6%。 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和高压给水管道等主要管道的管径尺寸,应考 虑管材成本和能耗的因素通过优化分析确定,管径选择中还应对主蒸汽和 再热蒸汽管道的阻力进行核算,使其与机炉之间的额定压降相匹配。 锅炉过热器出口至汽轮机进口的全压降,宜不大于汽轮机额定进汽压力的 5%,冷段再热蒸汽管道,再热器、热段再热蒸汽管道规定工况下的全压 降,宜分别为汽轮机规定工况下高压缸排汽压力的1.5%-2.0%、5%、 3.5%-3.0%。 主蒸汽系统温度降5C ,热再热系统温度降3 C
The Main Steam System Design Pressure shall be applicable for the design of the Main Steam headers, branches, and drain lines.
3.1.6 国内主蒸汽管道设计压力确定 (一)根据多年设计和运行经验,亚临界 和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可 取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下过热器出口的 工作压力。 (二)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的设计 压力可取用主汽门进口处设计压力的105% (主汽门入口处设计压力为汽轮机额定进 汽压力的105%)或取用主汽门进口处设计 压力加锅炉过热器出口至主汽门的管道压 降,二者取大值。
3.6.1 根据规程:冷再热蒸汽管道的系统的设计温度为 VWO工况热平衡图中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参数等熵求取在 管道设计压力下相应的温度。如果汽轮机在运行方式上有 特殊要求时,该设计温度应取用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温度, 适用于日本、美国机型,一般工程低温再热蒸汽管道采用 A672B70CL32电熔焊接钢管。 3.6.2 考虑Siemens和ALSTOM的高压缸排汽跳闸温度于 500C的要求,故根据高压缸排汽跳闸温度的限制,一般 低温再热(冷段)蒸汽管道采用按美国ASTM A691 Cr11/4CL22 标准生产的电熔焊钢管。 3.6.3 机组FCB工况给水泵跳闸,100%高压旁路无减温水 时对再热冷段蒸汽管道设计温度的影响。

锅炉汽水系统课件

锅炉汽水系统课件
噪声控制
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安装消音器、隔声屏障等,降低锅炉运行过 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灰渣处理
合理处理锅炉产生的灰渣,采用环保型除渣、脱硫等技术,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余热回收利用
利用锅炉排烟余热进行热能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
节能减排技术
高效燃烧技术 变频调速技术 热能梯级利用 智能化控制技术
安全附件与报警装置
应急预案与演练
配备齐全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 等,并确保其灵敏可靠。同时设置报警装 置,对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
制定针对锅炉汽水系统的应急预案,并定 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环保要求
降低污染物排放
通过改进燃烧技术、采用低氮燃烧器等措施,降低锅炉烟气中的氮氧 化物、硫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
优化目标与方法
优化目标
提高锅炉汽水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和污 染物排放,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4. 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AI算法进行智能优化,实现系统的自 适应调整。
1. 数学建模
建立锅炉汽水系统的数学模型,为优化提 供理论支持。
3.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测试,获取实际运行数据,验证 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2. 仿真模拟
水冷壁
水冷壁是锅炉的主要受热面之一,其 作用是吸收炉膛中高温火焰或烟气的 辐射热量,加热工质并使其汽化。
水冷壁的管径、管数、布置方式等参 数需要根据锅炉容量、燃烧方式、蒸 汽参数等因素进行设计,以保证锅炉 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水冷壁由多根并联的管子组成,管内 通入给水,管外被火焰或烟气加热, 水在管内吸收热量后变成饱和蒸汽。
05 锅炉汽水系统的设计与优 化
设计原则与依据

汽水管道的基础知识

汽水管道的基础知识

汽水管道的基础知识(4万字)第一节汽水管道设计的基本原则一、管道设备设计原则二、系统图和原始图纸第二节汽水管道的支吊架一、基本概念二、弹簧支吊架三、恒力吊架四、限位支吊架五、减振器六、支吊架的维护和检查第三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一、原始参数二、计算参数三、钢材的许用应力四、内压产生的应力及壁厚计算五、应力验算六、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的计算第四节管道附件第五章在役汽水管道的检验(1万字)——张都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管道检验内容第三节汽水管道的安全性评定第三章汽水管道的基础知识——张都清第一节汽水管道设计的基本原则一、管道设备设计原则管道装置的设计,一般由几名设计人员同时完成,为使设计技术风格一致,大家须遵守统一的设计原则:(1)管道应成组、成排的布置,主要是为了强调美观和保证管道支吊架的经济性。

(2)管道设备的连接,应尽可能的短而直,尤其是合金钢管道。

同时,又要有一定的柔性,以减少由热胀和位移所产生的力和力矩。

管道改变标高或走向时,应避免管道形成集聚气体或液体的死角;如不可避免时应在高点设置气阀、低点设置液阀。

(3)由于管法兰处易泄露,对于高温、高压管道除必须是用法兰连接外,其它应避免使用法兰连接。

焊接连接的管道是保证管道无泄漏的最佳、最经济的方法。

(4)管道穿越楼板、平台及墙壁时要加套管保护,套管直径应不妨碍管道的热胀,并大于保温后的管道直径。

(5)管系中要尽量减少异型管件。

管道设计时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管道、弯管、阀门附件等异型管件的数量及与之相连的加工量,并可降低管道焊接、安装、质量检验费用。

异型管件的减少,不但可以降低管道设备投资,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焊口的数量,提高了管系的安全性。

(6)管道压力降的损失要求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系统图和设计资料管道设计是以确定最佳的热力系统图为基础,应有管道的平面布置图和立体图,图中应包括管道的下列的数据:1.管道编号、设计压力、运行压力;2.设计温度和运行温度;3.阀门的编号;4.管道的钢号、规格、理论计算壁厚、壁厚偏差;5.设计采用的持久强度、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6.支吊架位置、类型;7.监察端位置;8.管道的冷紧口位置及冷紧值;9.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力矩;10. 管道的最大值及其位置;11. 支吊架的安装载荷、工作载荷、支吊架的热位移等。

主蒸汽及疏放水管道施工方案

主蒸汽及疏放水管道施工方案

主蒸汽管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蒸汽管道设计参数:设计温度:545℃;设计压力:9。

8MPa。

设计依据:«电厂动力管道设计规范»。

管道规格:Φ273*20、Φ219*16、Φ245*18、Φ194*14、Φ28*3.管道材质:12Cr1MoVG。

外网蒸汽管道每隔30米设置一个膨胀弯。

二、主蒸汽管道的安装1、施工工艺管道采用地面组合与直接吊挂相结合的施工方案,施工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进行调整,施工时严格执行《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DL/5190。

5—2011。

(管道篇)及(焊接篇)的有关规定。

管道采用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的形式施焊。

2、施工程序场地布置--管子及管件清点检查--管道内壁清理吹扫—-管道地面组合编号-—支吊架配制安装-—管段吊装焊接与热处理——焊口检验--合金管道统光谱复查—-管道系统试压—吹扫—-验收签证--保温。

3、施工方法1)安装前检查按照设计要求核对管子、管件及阀件的规格、材质和技术参数;管子、管件及阀件的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合金部件的光谱复查及厚度测量.2)管道下料及坡口加工管道下料及坡口加工应符合《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及(焊接篇)的要求。

3)焊接施工焊丝型号应使用R31焊丝,焊条型号为R317焊条。

施焊前被焊材料按规范要求做好焊口的打磨和清洁;在需要提前开孔的仪表接头、疏放水、旁路的管道,在管道组对之前提前开孔、焊接结束。

做好焊口标号及确定施焊人,并做好记录;保证焊条预热、烘干满足使用要求;按照焊接程序和标准进行施焊.4)管道组合为了减少高空作业,在现场运输吊装条件允许时,尽可能扩大地面的组合量,组合体的重量和尺寸应与吊装运输机械和施工场地条件相适应;管子对口时,对口处外壁10-—15mm范围应打磨干净,管中心折口值满足规范要求;管子内部进行喷砂处理,焊口全部采用氩弧打底的焊接工艺;焊口两侧进行预热处理,预热温度符合要求;焊接过程中两管口用石棉布封堵,防止风从管中穿过而影响预热;管子组合体形成后,两端管口进行临时封堵,并标明标号。

350MW锅炉培训课件汽水系统方案

350MW锅炉培训课件汽水系统方案
汽水系统流程主汽水流程:
省煤器下部螺旋水冷壁过渡段水冷壁上部垂直水冷壁遮焰角汽水分离器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储水罐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省煤器
350MW锅炉培训课件__汽水系统方案
省煤器、水冷壁、各集箱、储水罐、汽水分离器、361阀、疏水扩容器、 疏水泵作用及规范;
省煤器作用:吸收烟气热量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水冷壁作用:吸收火焰的辐射传热加热炉水;保护炉墙。集箱作用:将工质混合,减少工质热偏差。储水罐及分离器作用:在锅炉启停及低负荷运行期间,汽水分离器湿态运行,起汽水分离作用;在锅炉正常运行期间,汽水分离器只作为蒸汽通道。361阀作用:调节疏水罐水位。疏水泵作用:将炉水输送至凝汽器回收或排至循环水管道。
锅炉开始上水后的注意事项1. 锅炉上水时通知化学值班员投入
锅炉启动冲洗及要求
冷态开式清洗:1)用辅汽加热除氧器,维持除氧器出口水温在80℃左右。2)锅炉储水罐水位通过溢流阀控制,排放到循环水回水母管,储水罐水位控制在2200~6500mm左右。检查疏水出口至凝汽器电动门关闭,至循环水回水母管电动门开启。清洗流程如下:凝汽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加→省煤器→水冷壁→汽水分离器→储水罐→至循环水回水管。3)维持给水流量284t/h进行开式清洗,当储水罐下部出口水质达到下表标准,冷态开式清洗结束。项目Fe浊度油脂PH值标准≤500μg/l≤3ppm≤1μg/l≤9.54)冷态清洗期间要密切注意凝汽器、除氧器水位,凝结水泵及汽泵组运行正常。 冷态循环清洗1)开启疏水至凝汽器电动门,关闭疏水至循环水回水管电动门,清洗水切换至凝汽器。冷态循环清洗流程:凝汽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加→省煤器→水冷壁→汽水分离器→储水罐→→至凝汽器。2)维持给水流量(省煤器入口流量)284t/h进行循环清洗,直至省煤器进口水质达到下列表指标,冷态循环清洗完毕。项目FeSiO2油脂PH值硬度O2电导率标准≤50μg/l≤30μg/l≤0.3μg/l9.3~9.50≤30μg/l≤0.5μg/cm

XXXXXX空调水、给排水、采暖系统试压方案教案资料

XXXXXX空调水、给排水、采暖系统试压方案教案资料

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试压系统划分和实验压力 (2)三、编制依据 (3)四试压工作程序 (4)五压力试验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4)六、空调水管道系统试压 (5)七、给排水管道系统试压 (7)八试压组织 (7)九安全技术措施 (8)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XXXXXXXX。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其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温差悬殊。

夏季最高气温38.3℃,冬季最低气温-30.9℃,年平均气温8℃。

气候干燥,多风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年平均降雨量为374.9mm,年平均风速3.5m/s, 最大风速35m/s。

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50m。

XXXXXX位于T14轴~L7轴之间,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包含一座塔楼及裙房,裙房地下3层,地上5层,裙房建筑高度约25m。

塔楼地下3层,地上43层,总建筑高度190.7m。

塔楼单层建筑面积2200m2,裙楼单层建筑面积9500m2。

塔楼标准层均为商业办公,第15层和第26层是避难层兼设备层,第38、39层是客房,第40和41层是观光大厅和展览室以及餐厅,第42、43层均为机房层等。

本工程空调冷热源:制冷和换热机房不在本工程段内。

1.1 空调水系统及采暖系统1、本工程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冷热水共用一套管路系统;2、散热器采暖系统设单独的循环管道系统。

空调水和采暖水系统竖向分三个区:15层以下为低区,由制冷和换热机房循环水泵供应;F15层设置2套换热机组,冬季制取热水,夏季制取冷水,一组供应F16~F25层区域,一组供应F26~F41层区域。

1.2 给排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及水质本工程由市政管网引入2根DN250给水管并在建筑红线内形成DN250环状管网,供红线内生活及室外消火栓用水。

再由此环状管网接至I、II、III 区(每区2路DN200)的各用水点,市政水压为0.2MPa。

I、II、III区的生活给水系统各自独立。

管道的课程设计

管道的课程设计

管道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管道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学会计算管道压力损失,了解管道的维护和维修方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管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理解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3.熟悉管道的维护和维修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管道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2.能够运用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计算简单管道的压力损失。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道的维护和维修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管道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工程学科的认识。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管道维护和维修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管道的基本概念:介绍管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管道工程的基本概念。

2.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讲解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管道压力损失的技巧。

3.管道的维护和维修:介绍管道的维护和维修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4.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管道的基本概念、压力损失计算方法和维护维修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管道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

4.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直观地展示管道工程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汽水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和温度1 范围本导则依据《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的规定,提出了确定火力发电厂有关系统的设计压力和温度的原则和方法。

同时参考了《动力管道》ASME B31.1的原则。

每一管道系统的设计压力(表压)和温度应根据其预期的最高运行内压和温度来确定,同时还应包括适当的裕度,以应付运行中出现的瞬态工况、偏离预定的运行特性和/或控制变量(即压力和温度)的仪表测量容差。

3 主要设计准则3.1 主蒸汽管道(1)定义主蒸汽是锅炉里产生的新蒸汽。

主蒸汽系统的管道主要包括从锅炉出口到汽轮机主汽门接口的管道、到其他设备如锅炉给水泵驱动汽轮机(若配备有高压蒸汽进汽阀)和汽机轴封系统的支管、以及直到和包括最后一只截止阀/关断阀在内的仪表管、放气管和疏水管。

当施工图设计中,锅炉给水泵驱动汽轮机主蒸汽进汽管道等主蒸汽系统支接的管道划作单独的卷册设计时,截止阀/关断阀及以前的管道设计压力、温度仍应按主蒸汽系统规定取用。

(2)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压力系管道设计压力系指管道运行中内部介质工作压力与温度耦合时最严重条件下的压力。

最严重条件应为管子强度计算需要最大厚度及最高公称压力时的参数。

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可按以下规定选取:亚临界和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可取用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下过热器出口的工作压力。

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可取用主汽门进口处设计压力的105%(主汽门入口处设计压力为汽轮机额定进汽压力的105%)或取用主汽门进口处设计压力加锅炉过热器出口至主汽门的管道压降,二者取大值。

符合IEC标准(60045-1,1991,MOD)的汽轮机,只要保持12个月平均值不超过额定值,就允许主蒸汽系统超压5%运行,使汽机处于最大连续出力时可保持调节汽门全开(VWO),主汽调门无节流损失经济性最佳。

但由于提高了最大工作压力,使锅炉、汽机及主汽系统设计压力提高,增加了投资,这种做法现已不取。

当存在(VWO+5%OP)的情况时,以下VWO处可代以(VWO+5%OP)。

(3)设计温度设计温度系指管道运行中内部介质的最高工作温度。

取用锅炉过热器或再热器出口蒸汽额定工作温度加上锅炉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温度偏差。

温度偏差值可取用5℃。

(4)补充说明a. 主蒸汽管道的设计压力应不大于锅炉制造厂的过热器出口联箱设计压力。

b. 以上规定不适用于燃机电厂,燃机电厂主蒸汽设计压力和温度的规定与常规火电机组不同,既要满足B31.1的要求又要满足制造厂的要求。

B&V设计的金陵燃机电厂主蒸汽设计压力和温度取值实例:根据ASME B31.1规程规定,该系统管道的设计(最大)压力为热平衡中最高主汽工作压力(保证工况100%负荷)加172kPa圆整后得出,设计温度为最高主汽工作温度(保证工况75%负荷)加5.6℃圆整后得出。

根据GE规程规定,该系统管道的设计(最大)压力为热平衡中最高主汽工作压力的1.07 倍。

设计(最大)温度为热平衡中最高主汽工作温度加8.3℃。

根据ASME B31.1计算出的设计压力为10.20 Mpa(a),设计温度为574℃,小于GE公司提供的设计压力10.695Mpa(a)和设计温度574.9℃,因此设计参数取用:设计压力10.695Mpa(a)和设计温度574.9℃。

3.2 再热蒸汽管道系统(1)定义高温再热蒸汽是指再热器出口的高温蒸汽(它来自汽机高压缸排汽或第一级再热汽机),其压力接近于汽机高压缸(或第一级再热汽机)的排汽压力减去低温再热管道和再热器的压降。

高温再热蒸汽系统包括再热器出口至再热汽轮机主汽门的全部管道,并包括支管(如有的话)和到最后一只截止阀为止的放气管、疏水管和仪表接管。

低温再热蒸汽是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或是两次再热汽轮机的第一级再热汽轮机的排汽,其在锅炉的再热器中再热后回到再热汽轮机中进一步膨胀,从而改善电厂的热力循环效率。

低温再热蒸汽系统包括内部处于或接近于汽轮机排汽参数的低温再热蒸汽的全部管道,包括从汽轮机排汽接口到锅炉再热器进口的全部管道和全部支管,但不包括供汽到给水加热器的支管,该支管应按后面所论述的抽汽系统的设计导则进行设计。

当施工图设计中低温再热汽管支接向辅助蒸汽系统供汽时,截止阀/关断阀及以前的管道设计压力、温度仍应按低温再热蒸汽系统规定取用。

(2)设计压力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高压缸排汽压力的1.15倍。

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可减至再热器出口安全阀动作的最低整定压力。

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系指调节汽门全开(简称VWO)工况。

(3)高温再热蒸汽管道设计温度取用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额定工作温度加上锅炉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温度偏差。

温度偏差值可取用5℃。

(4)低温再热蒸汽管道设计温度a) 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高压缸排汽参数,等熵求取在管道设计压力下的相应温度,一般适用于日本、美国技术机型。

b) 如制造厂有特殊要求时,该设计温度应取用可能出现的最高工作温度,一般适用于Siemens和ALSTOM高压缸有特殊设计特点的欧洲机型。

c) 当机组采用100%容量并带安全阀功能的高压旁路系统时,且锅炉过热器出口不再设安全阀和PCV阀时,低温再热蒸汽管道从高旁出口至低温再热器入口管道的设计温度应考虑锅炉给水泵跳闸,100%高压旁路无减温水时的工况。

(5) 补充说明如所购锅炉的再热器进口设计工况高于按设计准则确定的工况,则设计低温再热管道时应采用锅炉制造厂的再热器进口设计工况,除非采用确定的较低的设计工况能选用较薄的管壁。

在这种较低的设计工况下,再热器的安全门应重新整定以保护低温再热管道和/或改变再热器的设计工况,使之与低温再热管道的设计相配合并有可能降低锅炉的价格。

如所购锅炉的再热器的设计工况低于按设计准则确定的工况,且不具备应付运行瞬态工况和性能容差所需的最小设计裕度的话,则应把再热器的设计工况提高,如实际的再热器设计工况仍是可接受的,则采用该工况来设计低温再热系统。

如同低温再热管道设计工况的情况一样,假定再热器的出口设计工况是按照设计准则确定的。

如不符合,则在确定高温再热管道的设计工况时,可应用确定低温再热管道设计工况时的类似规定。

3.3 高压给水管道(含中压给水管道)(1)定义锅炉给水是被给水泵升压至最终压力的汽水循环中的凝结水,该最终压力是供水给处于额定运行工况的锅炉装置所必须的。

高压给水系统包括承受给水泵出口压力(减去沿给水流程中的管道阻力损失和设备压降)的全部管道。

它包括从给水泵出口到锅炉进口的给水管道,到最后一只截止阀为止的给水泵再循环管,通到主蒸汽减温器的支管,到最后一只截止阀的放气和疏水管、仪表接管等。

如锅炉给水系两级升压,并用前置泵作为其第一级时,则前置泵的出口管道和与之相连的支管也可另列为中压给水系统的一部份。

(2)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压力系指管道运行中内部介质最大工作压力。

对于水管道,设计压力的取用,应包括水柱静压的影响;当其低于额定压力的3%时,可不考虑水柱的影响。

非调速给水泵出口管道,从前置泵到主给水泵或从主给水泵至锅炉省煤器进口区段,设计压力分别取用前置泵或主给水泵特性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压力与该泵进水侧压力之和;调速给水泵出口管道,从给水泵出口至关断阀的管道,设计压力取用泵在额定转速特性曲线最高点对应的压力与进水侧压力之和;从泵出口关断阀至锅炉省煤器进口区段,取用泵在额定转速及设计流量下泵提升压力的1.1倍与泵进水侧压力之和。

以上高压给水管道压力,应对水泵特性曲线的数值按进水工作温度对压力修正。

中压给水管道设计压力可同样按照以上原则确定。

(3)设计温度高压给水管道设计温度取用高压加热器后高压给水的最高工作温度。

通常取末级高压加热器出口高压给水温度,它可由汽机最大出力工况(VWO)的热平衡中求取并圆整,提高到最近的一个整数温度值。

给水泵出口至关断阀的管道,设计温度可取用给水泵出口最高工作温度(包括给水在给水泵中温升)。

中压给水管道设计温度通常为:对于定压除氧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对于滑压除氧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1.1倍除氧器加热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3.4 减温水管道附图3.4-1、3.4-2对应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的减温水管系统。

(1)主蒸汽的减温水管道主蒸汽的减温水管道,从给水泵出口到减温装置前的逆止阀,(图3.4-1中C部份),其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应等于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参数。

对减温水取自给水泵增压级出口的情况,则设计压力要增加增压级的关断压头。

而设计温度等于高压给水管道设计温度。

自减温装置前的逆止阀至锅炉的部份(图3.4-1中D部份)设计参数按锅炉设计,可从锅炉制造厂处取得。

图3.4-1 典型的主蒸汽减温水管道示意图图3.4-2 典型的低温再热减温水管道示意图(2) 再热蒸汽系统的减温水管道再热蒸汽系统的减温水管道,从给水泵抽头出口到减温装置前的关断阀(图3.4-2中E部份),其设计压力计算中应计及锅炉给水泵抽头前部份的关闭压头。

设计温度等于高压给水管道设计温度。

减温装置前的关断阀(图3.4-2中F部份),其设计压力等于E部份的设计压力,而设计温度等于低温再热蒸汽管道的设计温度。

减温装置至关断阀(图3.4-2中G部份),其设计参数应随低温再热蒸汽系统。

3.5 给水再循环管道给水再循环管道各部份的设计参数选择和减温水管道相类似。

(1)设计压力当采用单元制系统时,进除氧器的最后一道关断阀及其以前的管道,取用相应的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压力;其后的管道,对于定压除氧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对于滑压除氧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除氧器加热抽汽压力的1.1倍。

当采用母管制系统时,节流孔板及其以前的管道,取用相应的高压给水管道的设计压力;节流孔板后的管道,当未装设阀门或介质双出路上的阀门不可能同时关断时,取用除氧器的额定压力。

(2)设计温度对于定压除氧系统,取用除氧器额定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对于滑压除氧系统,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1.1倍除氧器加热抽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3.6 汽轮机抽汽管道(1)定义抽汽是指从汽轮机抽出的用于回热给水加热、驱动辅助设备的汽轮机用的蒸汽和/或其他辅助用途的蒸汽,汽轮机抽汽可以是一级或多级,分别从汽轮机中抽出,这取决于给水加热的级数和其他辅助用途的要求。

用于辅助用途的抽汽通常是从某一级供给水加热用的汽轮机抽汽连接管中引出,其蒸汽状态适合于某一特定的辅助用途。

抽汽系统包括从汽机抽汽接口到各个相应的设备(给水加热器、热交换器等)接口的全部管道,包括从低温再热管道到用低温再热蒸汽加热的给水加数器的支管和到最后一只截止阀为止的放气管、疏水管和仪表接管。

(2)设计压力非调整抽汽管道,取用汽轮机最大计算出力工况下该抽汽压力的1.1倍,且不小于0.1MPa;调整抽汽管道取其最高工作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