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观察

月 , 们 用 罗 哌 卡 因硬 腰 联 合 麻 醉 行 剖 官 产 术 5 我 O 例, 与用 布 比卡 因者 相 比 , 醉 效果 相 近 , 中枢 神 麻 但 经及心 血 管 系 统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较 低 。现 报 告 如
备 用 。置 产妇 于平 卧位 , 试麻 醉 平面 调整 至 T 测 8
度 A组很松 4 2例 , 松 5例 , 松 3例 ; 较 不 B组很 松 4 6 例 , 松 3例 , 松 1例 ; 组 肌 松 程 度 比较 , 较 不 两 P> 00 。 A 组 发 生 低 血 压 4 例 ( % ) B 组 9 例 .5 8 ,
S O 。记 录感 觉神 经 阻滞 起 效 时 间 ( 腰 后 出 现 发 p 给
12 麻 醉方法 . 产 妇 入 室后 开 放 静 脉通 路 快 速 输
资料 以 ±s 表示 。组 间 比较 采 用 t 验 , 数 资料 检 计 比较采 用 检验 。P≤o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2 结 果
两 组产妇 麻 醉 前 后 S P MA 、 B 、 P HR、 p 2见 表 SO 1 。感觉 神经 阻滞起 效 时 间 A组 为 ( 8 4± 4 8 s 5 . 2 .), B组 为 (0 241 . ) , 组相 比 , 0 0 。感觉 阻 3 . 2 3 s两 - P< .5
意4 6例 , 般 3例 , 满意 l例 ; 满意 4 一 不 B组 8例 , 一 般 2例 ; 组镇 痛效 果 比较 , 两 P>0 0 。术 中肌 松 程 .5
m, lB组 07 % 布 比卡 因 16ml 0 葡 萄 糖 10 .5 . +1% . m ) 注药完 毕 后 经 硬 膜外 穿 刺针 向头 端 置 管 3c 1, m
腰硬联合麻醉在糖尿病孕妇剖宫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01
糖尿病孕妇的生理变化可能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从而
影响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02
麻醉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可能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需要根据个
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
03
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可能影响麻醉效果,需要综合考虑手术需
求和孕妇的安全。
麻醉效果优化策略
个性化麻醉方案
根据糖尿病孕妇的生理变化和个 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
操作方法
穿刺点
选择L2-3或L3-4间隙作为穿刺 点。
麻醉平面的调节
通过调节注药的速度和量来控 制麻醉平面的高低。
体位
孕妇取左侧卧位,向左侧倾斜 30°。
操作步骤
首先进行硬膜外穿刺,然后通 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蛛网膜下 隙阻滞针,注入局麻药。
术后镇痛
术后可以通过硬膜外导管连接 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03
麻醉风险
评估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
抑制等。
母婴安全
评估麻醉对胎儿和产妇的影响, 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紧急剖宫产。
安全性影响因素分析
血糖波动
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波动可能导致麻醉风险增 加。
麻醉药物选择
选择适合糖尿病孕妇的麻醉药物,以减少不良反 应。
产妇合并症
产妇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疾病可能增加麻 醉风险。
安全性保障措施
术前准备
术前对糖尿病孕妇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血糖、尿糖、尿酮体、肾功能、 心电图等,以评估麻醉风险。
麻醉管理
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剂量,以及合 理的用药途径和方法。
术中监测
密切监测孕妇的血压、心率、呼吸、 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心率和 胎动情况。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结果分析

24 C EA 产妇 发 生 恶 心 、呕 吐 等 不 良 反 应 为7 ,发 生 率 为 . S 组 例 1. 74) A 5 /0;E 组产妇 发生恶心 、呕吐等不 良反应为9 ,发生率 为 7 %( 例
2 . 9 O。两组 病例均 无1 25 / ) %( 4 例术 后发生 头痛 ,两 组间 比较 差异无 统
1 ・临床研 究 ・ 5 2
A g s2 1,o1, o2 uut 02V 10N . . 2
腰一 硬联合 麻醉在剖 宫产术 中的应 用结果分析
姚 刚
( 平顶 山 市 舞 钢职 工 医 院河 南 平 顶 山 ,河 南 平 顶 山 4 2 0 ) 6 5 0
【 要 】 目的 探 讨腰麻 . 膜 外联 合麻 醉 ( S A) 剖 宫产 术 中的 临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按 照 随机 数 字表 法将 8 例 符合 剖 宫产 适应 证 的 临 摘 硬 CE 在 0
明:C E 安 全性 较 高 ,不 良反应 较 少 ,麻醉 效果 满意 ,笔者认 为其 可做 为 急诊剖 宫产 术 的首选麻 醉 方法 ,值得 临床 加 以应 用及推 广 。 SA 【 键词 】腰 一 关 硬联 合 麻醉 ;硬 膜外麻 醉 ;剖 宫产 术 中图分 类号 :R 1 64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7- 1 4 (0 2 2 0 5— 2 6 1 8 9 2 1 )2— 12 0
醉方法各有 优缺点 ,并具有互补 性 ,故此二者联 合 的麻醉 方法 ( 即腰 麻一 硬膜外联合麻醉C E S A)最近几年被逐渐得 以应用 ,其结合 了E 和 A
S A的优点 ,临床效果 满意 ,笔者采用此麻醉 方法 用于剖空产手术 ,获
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硬腰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健康状况良好的asa行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ea组和硬要联合麻醉csea组两组评定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 8水平的时间。
结果同e a组相比c s e a用于剖宫产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结论硬腰联合麻醉给剖产术中提供了迅速快捷,用药量少,安全可靠,效果更高便于使用推广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硬腰联合麻醉剖产术【中图分类号】719.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070-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级足月健康状况良好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00例,年龄19-39岁,体重60公斤至100公斤身高140cml 70cm: 孕期在37周至42周,无严重人娠并发症胎儿宫内窘迫,随即分为硬膜范围外麻醉ea组和硬要联合麻醉组每组各50例,组间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均无显著差液给予麻黄素1 5-20mg;硬膜外组用2%盐酸利多卡因和0.75%盐酸布比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50例,硬腰联合组0.75%盐酸布比卡因+10%葡萄糖硬要联合麻醉50例加快输液。
1.2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9阿托品0.5mg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实施无创血压心电图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硬膜外组选用腰2-3或腰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腰联合组采用新乡驼人公司生产的硬腰联合包经腰2-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25号腰穿针,穿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重比重液0.75%布比卡因7.5mg-10mg (0.75%布比卡因1ml-1.2mg)注药速度20s\ml 同时经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cm仰卧位后调节痛觉阻滞平面达t 8水平(1 0分钟后平面固定),硬膜外组用1 8号穿刺针经腰1间一2间或腰2间一3间隙穿刺,经硬膜外腔向头端置管3 cm按常规操作注1%利多卡因5m1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全脊麻现象给予2%盐酸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混合液10-15m1使痛觉消失平面达t8水平;两组产妇均于仰卧位后面罩吸氧 (2-3l/分钟),在平面固定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则给予加快输液,使产妇向左倾斜20-30度,若不能纠正则给予麻黄素20-30mg 静脉滴注。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3 讨论
硬膜外 间隙后用 7 撑腰椎 穿刺 针 , 确定脑脊 液流 出后 回抽顺
利后 , 0 1mls 度匀速 向头侧端 注入局部 麻醉药 。对 照 以 . / 速
腰一 硬联合麻 醉是近 年兴起 的一种 椎管 内阻滞 技术 , 其
综合 了脊髓麻醉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 , 具有时 间灵活 、 于术 便
有 可 比性 。
1 2 方法 : . 两组均采用腰 一 联合麻 醉 , 硬 具体 方法为术前 3 O 分钟 常规 注射 l 地西 泮 ,. a Omg 0 5ng阿托 品。观察 组采用 腰
一
注: 与对照组相 比 , ①P< .5 O0
硬联合麻 醉 , 经
或
行腰椎穿刺 , 当确定穿刺针进 入
2次/ , d 口服 ; 抗生素静脉及 口服总疗程 1 。治 疗组在抗 生 4d
腔腹膜 炎。 由于其发生部 位深藏于盆腔 , 症状轻重 不一 , 临床 常缺乏确诊 手段 。急性 盆腔 炎性 疾病 常选用 抗生 素治疗 , 但
素应用的同时服用笔者 自拟 的急性 盆腔炎方 , 药物组成 : 柴胡
吉林医学 2 1 02年 7月第 3 3卷第 l 9期
・
41 7・ 3
的 R(+) 型镜像体 ]具有较小的心脏毒性 , , 中枢神经系统和 心脏毒性均 明显低于 布比卡因 , 能产生感 觉 、 运动分 离现象且 不引起致命性 的心律 失常 J 。本研究结果显 示罗哌卡 因用于 腰 一硬联合麻 醉, 与布 比卡 因在镇 痛效 果和 肌 肉松 弛效果 方 面 比较无显著差异 ( 0 0 ) P> . 5 。但 罗哌 卡因 的感觉 阻滞起 效 时间较短 , 不 良反应较少 。综 上所述 , 且 罗哌卡 因与 布比卡因 用于腰 椎麻醉下剖宫 产手术 都 能达到 满 意的麻 醉效果 , 罗 但 哌卡因不 良反应 少 , 不易透过胎盘屏 障 、 对产妇 的血流动力学 影 响较轻等 , 值得推广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组别
例数 显效时间( r a i n )平均动脉N( m m H g )A p g a r 评分 ( 分)
1 9 6例 , 年龄 2 O岁 一 4 1岁 , 平 均年 龄 ( 2 7 . 2 3±4 . 0 5 ) 岁, 体 重 5 6 — 8 5 k g , 平均 ( 7 0 . 5 4± 5 . 2 8 ) k g ; 均无麻醉禁忌证 , 排除糖尿病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妊娠合并症 ,随机分 为硬膜外阻滞( E A) 组和 C S E A组各 9 8 例 。2组产妇年龄 、 体 重、 剖宫产指征 、 手术 及麻醉医生等一般资料无显 著差异 , 具有可 比性。
显, 大剂量镇静 、 镇痛药难以克服 。 ② 麻醉显效时间 。 ③血压变
术 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化。④新生儿 A p g a r 评分 。
1 . 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9 8例 , 分别进行硬膜 外阻滞( E A) 和 CS E A, 比 较 2组 麻 醉效 果 及新生儿 A p g a r 评分。 结果
于C S E A组 的 ( 0 . 3 8± 0 . 1 7 ) mi n 、 3 . 0 6 %、 ( 9 7 . 9 8 ±9 . 0 3 ) mm H g
抑制 ,脉搏血氧饱和度在 9 8 % ' - ' 1 0 0 %, E A组麻醉显效时 间平均 为 ( 8 . 4 5 ±2 . 0 6 ) m i n 、麻 醉效果差比例 为 1 0 . 2 0 %、平均动脉压 ( 1 1 0 . 6 7±1 2 . 0 4 ) m m Hg , 高 于 CS E A组的 ( 0 . 3 8± 0 . 1 7 ) ai r n 、 3 . 0 6 %、 ( 9 7 . 9 8 ±9 . 0 3 ) m mHg( P ≮ O . 0 5 ) ; C S E A组手术 中低血压发 生率 1 2 . 2 4 %,高于 E A组的 3 . 0 6 %( P < 0 . 0 5 ) ; 2组新 生儿 A p g a r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121术 前 准 备 术 前 对 高 血 压 、 白 尿 、 肿 的 中 度 妊 娠 患 I. 蛋 水
者 给予镇 静 、 降压 药物 。 水肿 明显者 加利 尿剂 , 限制 钠盐 摄入
及 活 动 量 . 密 观 察 病 情 进 展 , 止 子 痫 发 作 。已发 生 抽 搐 的 严 防 子 痫 患 者 . 即 给 予 1 %硫 酸 镁 或 冬 眠 1 静 滴 或 肌 注 。 保 立 0 号
妊娠 未满 、 期 妊 娠 、 娠 高 血 压 及 前 置 胎 盘 除 外 。 年 龄 过 妊 f65 2 1 , 2 .+ . 岁 体重 f5 2 1 g 身 高 (6 . ̄ 25 c 6 6±ok , 1 50 1.) m。其 中 , 初 产妇 8 8例 , 经产妇 5 0例 。 胎 , 单 足月 妊娠 , 腰麻 、 无 硬膜 外麻 醉禁忌 证 。 宫产原 因 : 儿宫 内窘 迫 、 盆不 称 8 剖 胎 头 5例 , 剖宫 再孕 3 2例 , 胎膜 早 破 2 9例 , 跃期 停滞 2 活 5例 , 置胎 盘 、 前 先 兆子 宫破 裂 2 0例 , 位 1 臀 1例 。上 述 1 8例 患者 随 机分 为 腰 3 麻一 膜 外 联 合 麻 醉 组 f 疗 组 1 单 一 硬 膜 外 麻 醉 组 ( 照 硬 治 和 对
『 键 词 1 膜 外 麻 醉 ; 麻 一硬 膜 外 联 合 麻 醉 ; 宫 产 ; 生 儿 关 硬 腰 剖 新
『 中图分类 号】R7 98 1.
【 文献 标识 码】B
【 文章 编号 】1 7 — 2 1 2 0 0 ( 一 6 — 2 6 3 7 1 ( 0 9) 1 a) 0 5 0
及 5mi gr 分 和 不 良反 应 发 生 情 况 。结 果 : 疗 组 的 麻 醉 时 效 与 效 果 均 明 显 好 于 对 照 组 , 组 新 生 儿 A gr nApa 评 治 两 p a 与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 关键词】腰 硬联合麻 醉 ; 剖宫产
【 图 分 类 号】R 1. 中 6 4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17 — 7 1 2 0 )8 t3 0 文 6 3 9 0 (0 9 0 一 1- 2
剖宫产手术既要求 良好 的镇痛 、 完善 的肌松 , 还需要保 证产 妇 各项 生理 指标 的平稳 ,避 免对 胎儿 魄影 响 。腰硬 联合 麻 醉 ( S A) C E 综合了腰麻 和硬膜外麻 醉的双重优 点 , 决了单纯 腰麻 解
(B )舒张压 ( B )心率( R 和血氧饱和度 (p SP 、 D P、 H ) SO) 变化 ; ③新 生儿 出生后 15 1m n A gr 、 、0 i pa 评分 隋况 ; ④术 中恶心 、 呕吐 、 战 寒
等不 良反应情 况和术后 头痛情况 。麻醉效果 评定标 准 : : 优 患者 无痛 , 肌松 良好 , 未加任何辅助药物 ; 基本无痛 , 良: 肌松可 , 有牵 拉反应 ; : 拉痛 , 中 牵 肌松欠 佳 ; 需加用 辅助药 物方可 完成手 术 ;
术后 的不 良反应 。结果 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 、 麻醉效果及不 良反应 三方 面比较 , 均优于 B组 , 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腰 两
麻 一硬膜外联合麻醉起效快 , 镇痛 、 肌松完 善 , 对产妇 、 生儿安全性 与有效性 高 , 反应小 , 新 副 很适用于剖 宫产术 , 值得临床
推广使用 。
卡 因 1 ~2 mL 3 0 。 1 观 察 指 标 . 3
3 讨 论
近年来 , 剖宫产率较 以往有显著 提高。腰麻虽然起效 快 、 阻
滞完善 , 安全性 和可控性 较差 , 但 术后头 痛发生率较 高 , 麻醉 时
间有一定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2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
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及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86例、良14例、中0例、差0例,对照组麻醉效果优50例、良35例、中11例、差4例,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无一例产妇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微,镇痛、肌松完善,很适用于剖宫产术,对产妇、新生儿具有较高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应用效果
剖宫产手术既需要保证产妇各项生理指标的平稳,同时还要求完善的肌松、良好的镇痛以及避免对胎儿的影响[1-3]。
腰硬联合麻醉避免了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不足,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4]。
本研究中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2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
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体重(59.6±20.5)kg,心功能Ⅱ级56例、Ⅲ级44例,孕周33~41周;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体重(58.8±18.5)kg,心功能级Ⅱ58例、Ⅲ级42例,孕周34~40周。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术前均予解痉、镇静、降压治疗,并经利尿、扩容及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治疗。
1. 2 麻醉方法[5,6] 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患者取左侧卧位,选用一次性腰硬联合穿刺套针,常规消毒,经L2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27 G腰穿针,刺破蛛网膜后流出脑脊液,缓慢匀速注入0.75% 布比卡因1.5~
2.0 ml,由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3 cm,改平卧位后保持15~30°。
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
经L1、L2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用量为12~18 ml。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7,8] 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观察组产妇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麻醉效果标准:肌松良好,患者无痛,未加任何辅助药物为优;肌松可,患者基本无痛,有牵拉反应为良;肌松欠佳,患者术中牵拉痛,需加用辅助药物为中;肌松差,牵拉反应重,术中疼痛,需加用局麻药为差。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优86例、良14例、中0例、差0例,对照组麻醉效果优50例、良35例、中11例、差4例,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无一例产妇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3 讨论
我国剖宫产率近年来显著增高,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均可满足麻醉要求。
硬膜外麻醉具有并发症少、对血压影响较小等优势,同时可用于术后镇痛,但局麻药用量大,阻滞平面出现较慢,阻滞不全发生率较高,对产妇和和胎儿均有一定影响[9]。
腰硬联合麻醉麻药用量小、起效迅速、镇痛肌松较满意,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减少了产妇的痛苦,为急诊快速娩出胎儿赢得了时间[7,10,11]。
腰硬联合麻醉既发挥了脊麻用药量小、阻滞效果确切的优点,又发挥了硬膜外麻醉可控性强、用于术后镇痛的优点。
注意严格控制腰麻药用量,产妇采取平卧左倾15°[12-14] ,麻醉前适量扩容,可使低血压发生率明显减少。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毒性低,对新生儿是安全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效果优86例、良14例、中0例、差0例,对照组麻醉效果优50例、良35例、中11例、差4例,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无一例产妇发生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总之,腰硬联合麻醉用药量少,起效快,麻醉平面易于控制,可达到较好的麻阻滞效果,适用于剖宫产麻醉,是一种合适而安全的办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仲廉,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
[2] 熊章荣,唐延先.小劑量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应用.重庆医学,2005,34(2):236.
[3] 韦淑琴,郑建华,安洋,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6):361-362.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13.
[5] 关健强,马武华,蔡君,等. 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丁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6):364-366.
[6] 刘友坦,钟飞焱,郑永辉,等. 腰-硬联合麻醉中罗哌卡因注药速率对剖腹产手术麻醉的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4):8-9.
[7]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08-809.
[8] 张勇,赵慧.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最小剂量探索.中国麻醉与镇痛,2003,5(2):115.
[9] 吴寿和,刘绍林,郑海萍.预充万汶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河北医学,2008,5(5):509.
[10] 杨兴.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7):75-76.
[11] 张颖.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3):232.
[12] 李红萍,井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2,24(5):278-279.
[13] 张硕,张文钰,张国刚.腰麻剖宫产术中布比卡因最小有效剂量探讨.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3):388.
[14] 卢胜海. 不同液体防治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剖宫产病人低血压的效果比较.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05,35(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