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一编:自然观
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 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又说:“火产生一切,一切都复归于火”。“一切事物都换成火, 火也换成一切事物”。赫拉克利特这一思想,否定世界上存在 超自然的神,而以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去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 用一种形态的物质来说明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世界。他试图 从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的思想,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 以朴素的方式道出了“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一深刻 的哲学道理。
观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把 物质归结为一种具体形态,缺乏实验科学基础,这是 主要的缺陷。
第二节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公元五世
纪至十五世纪)
• 一、宗教简介: •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公元一世纪中叶,基督教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 135年从犹太教中分裂出来成为独立的宗教。392年, 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逐渐成为中世纪欧洲封 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它是由伊斯兰教的先 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世界上有10亿多信徒,他们大 多分布在阿拉伯国家,以及中非、北非、中亚、西亚、 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有些国家还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
佛教
•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
世纪古印度的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 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 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 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自西向东 传入我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 色的中国佛教(Chinese Buddhism)。由于传入的时间、 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 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 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

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系的总观点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 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主张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 的整体,他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 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 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 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的人工自 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 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朴素的唯物主义 自发的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 2.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 缺陷 1、不能彻底地坚持唯物主义 2、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 3、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被神学的自然观所冲击,经过文艺复 兴时期自然观的过渡,继而被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所代替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研究全球生态和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科技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有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 2.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2013-01-09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及其答案2013-01-09

自然辩证法思考题2013.01.09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P6-P20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P10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P22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5.如何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6.★如何理解18、19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关系?P257.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8.★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10.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11.★怎样认识技术发展的动力?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关系?13.★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渗透在科学研究的全部过程中?14.★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15.★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P5316.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17.★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P55、5718.★观察是否渗透信念?(观察和理论是怎样的关系?)P6119.★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P59、6020.技术构思、技术设计和技术实验三者的关系如何?P62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21.★为什么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P6722.★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3.★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P7524.★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P792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P79)2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P83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27.★怎样认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与时俱进?P9628.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P9529.★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P10030.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31.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P10332.★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思考题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P9.12.14(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工程哲学

自然辩证法-工程哲学

第一章工程的起源与发展一、“工程/engineering”概念“工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到了清代,对工程这一词汇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

中国从南北朝直至民国期间,“工程”主要指土木的构筑、实施及其结果。

中国古代没有工程师的概念,工程师或技术专家的角色主要由两种人来承担,一是普通百姓就是通常说的工匠,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如黄道婆。

另外一类就是科技官员,如宋代李诫及其名著《营造法式》。

工程在西方也有较长的演变历史。

英语“engineering”首次出现在18世纪的欧洲,来源于拉丁文ingenium(意指古罗马军团使用的撞城锤)。

西方工程概念出现要比中国晚,但西方很早就演变出了工程师的概念。

中世纪战争,催生了大量的对军事器械的需求,也产生了一大批制造军械武器的人,这些人就构成了西方最初意义上的工程师,即ingeniators,后来演变出现代engineer概念。

在西方早期,“工程”主要指与军事相关的建造活动以及军械工程师的工作。

无论是古代的中国还是西方,工程的含义都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与技术基本是等同的概念。

在这段时期,在国外的文献中,很少有“工程”与“技术”的比较,更多的是把两者视为同类的范畴,仅在使用上有所不同,工程用作动词,技术则用作名词。

工程一般被用来指应用科学知识使自然资源最佳的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

比如约翰斯顿“工程是技术的一部分”。

工程师也是被看做懂得并应用某些专门技术的人员。

二、工程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回答两个问题:1、“最初产生形成”即工程产生于何时何地2、“产生的根源”即为什么会产生工程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即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就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造物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工程活动。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工程活动“创造了人”,劳动和以工具的使用制造为特征的工程活动是人猿揖别的标志。

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工具化石被检测距今已有200-250万年。

自然辩证法(江南大学课件)

自然辩证法(江南大学课件)

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系统自然观
一、系统自然观的产生 1、系统自然观产生于系统科学的兴起 系统科学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 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 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
20世纪初,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创立系统论。 40年代后,系统论在美国兴起。
一、古代的自然哲学 古代人类曾以自然哲学的形式,达到了对自然 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 特点是:自发、朴素、直观、思辨、猜测。
二、古代朴素的唯物自然观 人们从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朴素、直观地体验到了自然 界的物质性。如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的“水” 、赫拉克 利特的“火” ;中国先秦的五行说。
笛卡儿
三、机械唯物论自然观的特点 成就: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直观、思辨与猜测 性,强调经验、实证、还原和细分的方法;否认了中 世纪的神学自然观,强调自然界的外在独立性。 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用机械力学的观 点看待一切问题。这就易形成孤立、静止看问题的思 维方法。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古代朴素的辩证自然观 人们从实际的生活经验中朴素、直观地体验到了自然 界的运动与变化。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 次踏进同一条河” ;中国古代“卵有毛” 、“飞矢不动” 等。
泰勒斯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老 子
墨 子
第二节 近代机械唯物论自然观
一、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以及经院哲 学占统治地位。
2、主要特征
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相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相统一。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 受动性的统一。
3、重大意义
第一,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 方法论以及科技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 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理论前提 第四,为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的结合提供了理论 依据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第一章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2学时,课外阅读和网上讨论0.5学时。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6
第一节 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辨证自然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一节
一、古代科学的萌芽及其自然哲学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 为科学技术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 价值论的前提。20世纪以来在总结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新成 就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丰富与发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4学时,阅读和网上讨论4学时。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直至亚里士多德时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仍然是 一回事,并且是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的探 索为目的的。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9
第一节
二、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的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 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它对大自然作出合乎理性的说 明,这种说明大体上是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的。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概括总结自然科学 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 及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因此,要密切结合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论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 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掌握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动力——自然是自我运动的。
2020/10/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12
三、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

自然辩证法考试内容全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内容全整理

自然辩证法考试内容整理2018国贸系第一章绪论1.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2)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两对矛盾:即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3)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

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研究方法论。

学科性质:实践哲学2.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全书由论文、札记、计划草案共181篇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6部分结构.(1)导言①论文:《导言》②札记:科学历史摘要③内容: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①论文:《<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②札记:自然科学与哲学③内容: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①论文:《辩证法》②札记:辩证法③内容: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五对范畴(内容和形式、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与现象)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①论文:《运动的基本形式》②札记:物质的运动形式---科学分类③内容: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①论文:《运动的量度---功》、《潮汐与摩擦》、《热》、《电》②札记:力学与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③内容: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全面的、系统的发展,它从不同的领域打开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个有一个缺口,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德国自然哲学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完整的自然观(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才得到真正的扬弃。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逐步突破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束缚。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马秋风塞外 杏花春雨江南
青藏高原隆起强烈地改变了大气环流, 青藏高原隆起强烈地改变了大气环流,中国的大西北地区从此在干旱 的内陆西风气流的控制之下,降雨减少而蒸发量却上升, 的内陆西风气流的控制之下,降雨减少而蒸发量却上升,地表裸露成为巨 大的风蚀区,千百万年来在西风的输送下,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 大的风蚀区,千百万年来在西风的输送下,面积达 万平方公里 的黄土 高原终于形成。 高原终于形成。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还 表现在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 表现在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青藏高原的隆起, 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对我国冬、夏季风有促进作用。 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对我国冬、夏季风有促进作用。
公元前500年的阿那克萨哥拉提出 “种 公元前 年的阿那克萨哥拉提出 子说” 子说”,认为世界万物可以分割成无限小 的种子。 的种子。 他认为,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构成。 他认为,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构成。他 提出一个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食物为什么能够变成人的 血肉?表面上看, 血肉?表面上看,食物与人的血肉没有任 何相同之处, 何相同之处,但这些大学被我们吃了以后 却变成了人的血肉,因此应当承认, 却变成了人的血肉,因此应当承认,这些 食物中一定包含着血液、 食物中一定包含着血液、神经和骨骼等我 们身体中具有的元素。否则的话, 们身体中具有的元素。否则的话, “毛怎 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只是 能来自非毛,肉怎能来自非肉呢” 由于这些元素很小,我们才看不见他们, 由于这些元素很小,我们才看不见他们, 但我们从理性角度上可以认识到, 但我们从理性角度上可以认识到,这些很 小的东西就是人和自然物共同具有的“ 小的东西就是人和自然物共同具有的“同 类体” 类体”。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2、 自然观的涵义: 、 自然观的涵义: 对自然的本质、构成、演化过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解、 对自然的本质、构成、演化过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解、哲学解 、 历史解。 历史解。 自然观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宇宙观、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自然观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宇宙观、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 因果观、演化观等。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果观、演化观等。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以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为基础, 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观以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为基础,并且随 着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发现,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 着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发现,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
动物拟态
兰花螳螂
动物拟态
撒旦叶尾蜥蜴
2)古希腊朴素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 2—1)基本特点: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 )基本特点:直观性、 它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总画面的一般性质, 它正确地把握了自然界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能具体说明自然界的 联系;这种自然观想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联系;这种自然观想从自然界本身寻求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但缺乏足够的 经验知识,对部分和细节不清楚, 经验知识,对部分和细节不清楚,对于这些不清楚就用哲学来进行思辩和 猜测,用猜测来填补知识的空白,用思辩来编织自洽的理论, 猜测,用猜测来填补知识的空白,用思辩来编织自洽的理论,因而古代人 的自然观是笼统的,带有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的自然观是笼统的,带有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的特点。
地球绕太阳比火星快,因此当地球赶过火星时,火星看起来会有‘‘逆 地球绕太阳比火星快,因此当地球赶过火星时,火星看起来会有‘‘逆 ‘‘ ’’现象 现象。 行’’现象。 欧多克斯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设计了同心球的宇宙模型(行星运动好象 欧多克斯根据柏拉图的理念,设计了同心球的宇宙模型( 不规则,这在柏拉图看来是不完美的,不体面, 不规则,这在柏拉图看来是不完美的,不体面,必须找出这些不规范是由哪 些均匀圆周运动叠加的,才能洗刷这种不体面,这就是‘‘拯救’’ ‘‘拯救 些均匀圆周运动叠加的,才能洗刷这种不体面,这就是‘‘拯救’’ 的意 提出了拯救现象方法,即将现象纳入一个固定框架中,便于把握。 思) ,提出了拯救现象方法,即将现象纳入一个固定框架中,便于把握。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自然观念
第一章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内容、特点与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内容、特点与意义)
※ 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突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 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突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 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 巨大进步。 巨大进步。
泰勒斯身上深刻地体现了希腊自然哲学的一个特点——发现自然。 发现自然。 泰勒斯身上深刻地体现了希腊自然哲学的一个特点 发现自然 他认为是每年吹来的地中海季风引起尼罗河水泛滥; 他认为是每年吹来的地中海季风引起尼罗河水泛滥;大地像一段木 头或一只船浮在水上,地震是浮托大地的水在某种运动引起的。 头或一只船浮在水上,地震是浮托大地的水在某种运动引起的。用自然来 解释自然,即首先把要讨论的对象看作是某个外部自然的一个正常部分, 解释自然,即首先把要讨论的对象看作是某个外部自然的一个正常部分, 即自然现象,然后仍然用自然来说明那种现象。 让神到一边去! 即自然现象,然后仍然用自然来说明那种现象。“让神到一边去!”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 础。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பைடு நூலகம்
1—2) 柏拉图的完全推理形式 ) 柏拉图的科学思想, 柏拉图的科学思想,源自于毕达哥拉 斯的数学自然观。毕达哥拉斯认为: 斯的数学自然观。毕达哥拉斯认为:“数 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定的宇宙的 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 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 柏拉图的贡献在于,把事物单纯的数的 柏拉图的贡献在于, 关系,概括为“完全形式” 关系,概括为“完全形式” 。即能满足更 高层次的概括,又便于推理的实体, 高层次的概括,又便于推理的实体,是事 物的完全形式。如点、 能量、 物的完全形式。如点、线、面、能量、力、 功等。首先概括出一些完全形式, 功等。首先概括出一些完全形式,通过对 完全形式推理,就能发现自然界的规律。 完全形式推理,就能发现自然界的规律。 形成了科学的形式化要求, 形成了科学的形式化要求,形成了科学 研究的 “几何学传统 ”。
埃拉托色尼计算出地球的大小 夏至那一日,中午太阳位于塞伊尼城(今埃及阿斯旺)的头顶, 夏至那一日,中午太阳位于塞伊尼城(今埃及阿斯旺)的头顶,同一时 阳光却在亚历山大城形成7.5°的影子。 间,阳光却在亚历山大城形成 °的影子。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 这两个前提出发,由于知道两城之间的距离和在亚历山大城影子的长度, 这两个前提出发,由于知道两城之间的距离和在亚历山大城影子的长度,所 以埃拉托色尼计算出了地球的大小。 以埃拉托色尼计算出了地球的大小。
2—2)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 萌芽。因此, 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 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 恩格斯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 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 黑格尔 现代科学是直接从希腊科学导出来的,并由它备下了一个大纲、一种 现代科学是直接从希腊科学导出来的,并由它备下了一个大纲、 方法和一套语言。所以现代科学从之成长的一般问题,如天空的性质, 方法和一套语言。所以现代科学从之成长的一般问题,如天空的性质,或 人的身体,或宇宙的运行等,都是希腊人为之定出表述的方式。 人的身体,或宇宙的运行等,都是希腊人为之定出表述的方式。 —— 贝 尔纳(英国科学史家) 尔纳(英国科学史家)
提出了生物进化全过程的解释,认为生物进化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 提出了生物进化全过程的解释,认为生物进化经历了逐步完善的过程。 第一代生物是从土里生长出的许多各自独立的器官,如头、胳膊等; 第一代生物是从土里生长出的许多各自独立的器官,如头、胳膊等; 第二代生物是器官的无目的的杂乱的组合,合成了各种各样的怪物, 第二代生物是器官的无目的的杂乱的组合,合成了各种各样的怪物, 如长着无数只手的动物,长着两个脸和两个胸膛的动物,半人半牛的动物, 如长着无数只手的动物,长着两个脸和两个胸膛的动物,半人半牛的动物, 半男半女的人等;怪物由于身体各部分不和谐而灭绝, 半男半女的人等;怪物由于身体各部分不和谐而灭绝, 剩下身体各部分和谐的生物,这是第三代生物。这些生物中的一些由 剩下身体各部分和谐的生物,这是第三代生物。 于形体美丽而吸引异性,因而能够大量繁殖, 于形体美丽而吸引异性,因而能够大量繁殖,而另一些则由于形体丑陋而 没有后代; 没有后代; 最后形成的第四代生物不但身体各部分协调一致 而且形体美丽。 第四代生物不但身体各部分协调一致, 最后形成的第四代生物不但身体各部分协调一致,而且形体美丽。 恩培多克勒依靠理性思辩,猜测到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的道理, 恩培多克勒依靠理性思辩,猜测到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的道理,代表 了当时生物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果。 了当时生物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果。
朴素辩证法的特点是,虽然强调世界统一性,整体性的认识, 朴素辩证法的特点是,虽然强调世界统一性,整体性的认识,但 “在 希腊人那里——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自然界的解剖、分析 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自然界的解剖、 希腊人那里 正因为他们还没有进步到自然界的解剖 分析——自然界 自然界 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考察。自然现象的联系, 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考察。自然现象的联系,还没有在细节 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接的、直观的结果。 方面得到证明,这种联系对希腊人来说是直接的、直观的结果。这里就存 在着希腊哲学的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 在着希腊哲学的缺陷,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 —— 恩格 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