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附件7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可胜任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与研究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电机拖动、电力电子技术等;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4.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5. 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至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毕业总学分及学时基本要求与分配表1 / 141五、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六、主要课程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过程参数检测与变换、集散控制系统、控制仪表及系统。

七、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与要求1.军训、入学教育:2周。

学生进校后进行的军事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课余进行、不安排停课):2周。

学生修完电路、模拟电子技术课2 / 142程后,在教师指导下拟定题目,综合运用所学的电路及电子技术知识,设计(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

初步掌握电子设计方法。

3.金工实习:2周。

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开展机床电器,机械加工等实践活动。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目标1.培养学生全面了解自动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

2.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自动化系统中的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建模、控制和优化等。

3.培养学生具备设计自动化系统的能力,包括硬件组成、软件编程和系统集成等。

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发挥领导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二、培养课程1.基础课程-数学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物理基础:大学物理、电磁学等。

-工程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等。

2.专业核心课程-控制理论:控制系统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等。

-自动化仪表: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数据采集等。

-自动控制技术: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自动化系统设计:自动化系统建模、仿真与设计等。

-电气与电子技术:电机与变频技术、PLC控制等。

-工业通信与网络: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技术等。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控制、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等。

3.专业选修课程-自适应控制与优化算法-过程控制与优化-自动化信息处理-自动化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三、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自动化实验:进行控制系统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践: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实习:学生在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实习,了解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

2.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实验室实践: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实际工程实践:参与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测试。

-学生团队项目: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际项目。

四、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为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毕业设计的内容可以是自动化系统设计、控制系统优化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进行相关调研和实践,并最终完成一份设计报告。

五、实习与就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了解行业需求,学生在专业课程结束后,需要参加相关企业或科研院所的实习。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引言: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已成为人才市场的热门需求。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自动化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系统化的培养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套1200字以上的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自动化领域中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

2.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运用自动化技术解决复杂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自动化领域中的跨学科、跨行业的需求。

二、培养方案:1.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根据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的需求,制定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程。

必修课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电气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选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智能控制、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课程主要以授课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分析能力;实践课程主要以实验、实习和项目实践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强化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室实验、工程实践和实习,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和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提供跨学科培养机会:自动化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为了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可以提供跨学科培养机会。

例如,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专业进行交叉课程设置,让学生有机会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增强综合应用能力。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必修 3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16 2W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Q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必修 2 32 26
6
College Students
6,任选一个学期修读
考试
2,任选一个学期修读
考试
3,任选一个学期修读
考查
44 4
考试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0.25 考查
展课(最低要求选修 16 学分)和专业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 37.5 学分)五部分组成。 在完成素质拓展课和专业拓展课最低要求选修学分基础上,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可再选修
部分课程学分。
2.课程教学方式说明 ①专业拓展课程中的综合作业模块采用探究式教学; ②专业拓展课程中的企业课堂由企业高级工程师授课; ③专业拓展课程中的实验课程采用开放预约方式完成。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专业代码:080801)
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知识、 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自动化领域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 5 年左右,遵 守工程伦理和职业规范,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适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胜任自动 化行业的岗位要求;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自动化领域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 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自动化领域有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 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第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580202二、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四、基本学制全日制三年五、社会需求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带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许多电气自动化企业将生产基地移到我国,西部发展必将为世界各地电气自动化类企业驻足甘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电气自动化企业的长足发展会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天水是工业城市,周边有各类大型、中型、小型电气自动化企业坐落其中,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实践技能人才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

再加上江苏、深圳近几年电气自动化产品生产企业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每年也提供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专层次的就业岗位,这种趋势将会在若干年内保持下去,这些都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就业市场。

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98年开始招生,培养了一大批对社会有用的不同层次(中专与高职)的电气类技术人才,累计毕业生人数为400多人。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营销,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符合高职教育应用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是合适的,课程设置是满足社会需求的。

据社会调查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我院毕业生求职心态好,不过分挑剔工作环境;专业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专业适应面宽、动手能力强;尤其以他们能吃苦、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六、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泰山学院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仪表、过程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机控制、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2.掌握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自动化学科的发展前沿,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要求。

三、人才培养结构分析四、学制与学分学制:3~6年学分:167总学时:2698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六、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Matlab语言、信号与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与PLC、过程检测与仪表、控制系统仿真等。

七、课程结构比例表八、课程设置及进度计划表(一)公共基础课(586理论学时,28学分)(二)学科基础课(516理论学时,29学分)(三)专业主干课(654理论学时,36学分)(四)专业拓展课(320学时,20学分)(五)实践教学课(478学时,46学分)(六)综合素质课(144学时,8学分)学生从学校开设的综合素质课中自主选修。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080801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分析与解决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方面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等行业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以及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系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原理、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业过程控制、电气控制、电机与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工业过程控制及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应用、分析、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自动化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检测与转换技术、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

3.具有自动化专业领域内专业知识与技能,并了解自动化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4.具有较好的自动化专业领域工程实践能力及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创新意识、独立获取知识以及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初步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四、学制与学分1.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4-6年2.学分:毕业最低要求学分为170学分五、毕业与授予学位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

符合蚌埠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规定的,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2.核心课程及简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过程控制系统等。

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仪器与仪表技术和专业英语知识,具备自动化工程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基本能力,能在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大中小企业等部门,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设计、应用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具有较宽广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掌握自动化专业必需的技术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和初步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设计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了解自动化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前沿,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及继续学习的能力。

1.具有较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能通过文献检索和其他方式阅读中外文专业书刊。

2.初步了解本学科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支撑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及拖动、过程控制及仪表、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相关实验。

四、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课内总学时 2376,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_179.5_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 51 学分,基础教育课程 55.5 学分,专业教育课程 37 学分,实践30 学分,就业与创业教育 6学分。

六、双学位、辅修专业说明1、学分要求辅修专业:须修读本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备注栏中代号为“辅”的所有课程,共11门,计35学分。

双学位:修读备注栏中代号为“双”的19门课程,计66学分。

按以上要求修完学分者,通过论文答辩,可按规定授予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专业
3.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
自动化专业
3.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
自动化专业
4.选修课程设置
自动化专业
5.教学进程总揽
讲师, 8, 57%
教授, 2, 14%
副教授, 4, 29%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自动化专业
1.基础性课程
以理论讲授为主,项目为辅,教学地点多在教室 或机房。如:英语,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机文 化基础,识图与制图。
2.项目式课程
理实一体化课程。将知识、技能、态度融入到 多个项目中,进行项目教学。教学地点在“教学车间”, 实现“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学中做”。如: 电路,电子线路与器件,电子电气制图,微机控制 与接口技能训练,电机运用与训练,工控程序开发 训练,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训练,单片机控制系统开 发训练,控制系统开发训练,供配电系统设计与施 工,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等。
本技能。
自动化专业
3.职业素质要求 ①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②具有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意识; ③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④具有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⑤具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 ⑥具有较强的责任、质量、安全意识; ⑦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⑧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⑨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自动化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201年8月24日
自动化专业
【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业代码】580202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中专毕业生、
职业高中毕业生、技校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自动化专业
地方行业: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安装、运行与维护 ·工厂电气控制柜和配电柜设计安装与调试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检修与维护 ·电子设备装接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踏 实肯干、善于与人合作。
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 需要的、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应用专 门人才。
自动化专业
1.职业知识要求 ①掌握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②掌握基本的工程视图和制图知识; ③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电气的基
作技能; ④具备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安装、调试、检修、
维护的基本技能; ⑤具备铁路施工用电、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安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⑥具备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的安装、调试的基
本技能; ⑦具备变配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监测、检修的基
本技能; ⑧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能够查阅本专
业的基本的英语资料,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⑨具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综合应变及创新的基
运行与维护能力。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
·铁路(建筑)施工工地用电系统的运行与维 护能力。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能力。 ·电子设备装接能力。
自动化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文化素质、较强的计算 机应用能力,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较全面的基础 理论知识。
具有铁路施工用电、建筑供配电、接触网施工与 维护、电气控制柜和配电柜设计安装与调试、电气控 制设备和自动控制设备检修与维护等岗位技能和电气 自动化专业综合应变及创新能力。
自动化专业
1.课程系统设计
自动化专业
1.课程系统设计 (1)基础课程系统
电自气动自化动化 技技术术基基础础
身心健康
职业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文化艺术修养
创业素质
自动化专业
1.课程系统设计 (2)专业课程系统
专业方向 自动控制方向
供用电方向
课程群 电气控制课程群 微机控制课程群 单片机控制课程群 控制课程群 供用电课程群 接触网课程
基础课程
电子线路与器件 电路
课程内的实验、实训
自动化专业
2.教学项目的设计
项目的设置:三级项目体系
三级项目:课程内的教学项目,比如《电气控制 系统开发训练》中的“玉米粉碎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二级项目:综合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的项目,比 如《电气技能及工艺实训》中的“自动打包秤电气控 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自动化专业
目式实训课程
实践性课程,由多个项目构成,采用项目教学。 教学地点在“教学车间”,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做中学”。 如:电子产品制作与调试,电子技能及工艺实训, 施工用电与建筑供电实训,电气技能及工艺实训, 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
本知识; ④掌握常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基本工作原理及运
行过程的知识; ⑤掌握变配电站电气设备基本工作原理及运行
过程的知识; ⑥掌握铁路施工用电、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本
知识; ⑦掌握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的基本知识。
自动化专业
2.职业技能要求 ①具备专业所涉及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操作技能; ②具备基本的工程视图和制图技能; ③具备专业所必需的电工、电子、电气的基本操
铁路行业: ·接触网施工与维护 ·铁路供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自动化专业
1.主要岗位分类: 电气类岗位: **工厂电气 建筑电气 **铁路电气 电子类岗位
2.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1)基本素质方面 ·具备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 ·良好的职业素质。
自动化专业
2.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2)基本职业能力方面 ·良好的电气识图与制图能力。 ·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良好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扎实的供电与用电技术应用能力。 (3)关键岗位能力方面 ·电气控制柜、配电柜设计、安装与调试能力。 ·电气设备、自动化生产设备检修与维护能力。
自动化专业
1.课程系统设计 (3)实验、实训、实习课程系统
集中实践 课程
专业课程
顶岗实习 毕业设计
电气技能及工艺实训 电子技能及工艺实训 工控程序开发训练 控制系统开发训练 单片机控制系统开发训练 电气控制系统开发训练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能训练
承载多门专业课 程的集中实践
课程内实训, 承载1门或几门 课程的集中实训
一级项目:综合多门专业课程整合到一起的项 目,比如《自动化专业毕业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 遵循C(构思)-D(设计)-I(实现)-O (运作)完整生命周期过程, 以I(实现)-O(运作)为主导,兼顾C(构思) -D(设计)。
自动化专业
以《控制系统开发训练》中的“打包秤控制系统设计与制作” 为例进行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