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以太网接口配置
Quidway S35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操作手册01-入门操作

表1-1 功能特性列表
说明
支持符合 IEEE 802.1Q 标准的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支持基于端口的 VLAN 支持 GVRP 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 支持协议 VLAN 只有 S3552G/S3552P/S3528G/S3528P/S3552F 支持 支持 Super VLAN 只有 S3552G/S3552P/S3528G/S3528P/S3552F/ S3526E/S3526E FM/S3526E FS/S3526C 支持 支持 VLAN 内的端口隔离 只有 S3552G/S3552P/S3528G/S3528P/S3552F/ S3526E/S3526E FM/S3526E FS/S3526C 支持
i
Quidway S3500 系列以太网交换机 操作手册 入门
第 1 章 产品介绍
第1章 产品介绍
1.1 产品简介
Quidway S3500 系列以太网交换机是华为公司自主开发的 L2/L3 层以太网交换机 提供线速的二层 三层交换功能及路由功能 目前包含的型号为
z S3526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6 FS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6 FM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6E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6E FS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6E FM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6C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52G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52P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8G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28P 以太网交换机 z S3552F 以太网交换机 S3526/S3526E/S3526C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24 个固定的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 口 1 个 Console 口及 2 个扩展模块插槽 S3526 FS/S3526E FS 与 S3526 FM/S3526E FM 以太网交换机的区别仅在于它们 提供的固定光端口属性不同 S3526 FS/S3526E FS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12 个百兆单 模光端口 S3526 FM/S3526E FM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12 个百兆多模光端口 除此 之外 它们还分别提供 1 个 Console 口及 4 个扩展模块插槽 S3552G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48 个固定的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 1 个 Console 口及 4 个固定的 GBIC 接口 S3552P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48 个固定的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 1 个 Console 口及 4 个固定的 SFP 接口 S3528G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24 个固定的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 1 个 Console 口及 4 个固定的 GBIC 接口 S3528P 以太网交换机提供 24 个固定的 10/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 1 个 Console 口及 4 个固定的 SFP 接口
华为交换机 01-05 QinQ配置

5 QinQ配置关于本章介绍QinQ的基本知识、配置方法和配置实例。
说明S2700SI和S2710SI不支持QinQ。
5.1 QinQ概述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通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以使私网VLAN透传公网。
5.2 设备支持的QinQ特性QinQ因为其自身简单灵活的特点,在各解决方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5.3 配置基本QinQ配置基本QinQ功能后,对于从接口进来的报文,加上一层公网Tag,实现用户报文在公网内转发。
5.4 配置灵活QinQ配置二层灵活QinQ接口后,对于从接口进来的带有私网Tag的用户报文,统一加上公网的Tag,实现用户报文在公网内转发。
5.5 配置外层VLAN Tag的TPID值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需要配置外层VLAN Tag的TPID值。
5.6 配置VLANIF接口支持QinQ Stacking功能当用户需要从本端设备远程登录到远端设备上进行远端管理时,可在远端设备上的管理VLAN对应的VLANIF接口上部署QinQ Stacking功能实现。
5.7 配置举例配置举例结合组网需求、配置思路来了解实际网络中QinQ的应用场景,并提供配置文件。
5.1 QinQ概述QinQ技术是一项扩展VLAN空间的技术,通过在802.1Q标签报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802.1Q的标签头来达到扩展VLAN空间的功能,可以使私网VLAN透传公网。
在基于传统的802.1Q协议的局域网互联模式中,当两个用户网络需要通过ISP互相访问时,ISP必须为每个接入用户的不同VLAN分配不同的VLAN ID,如图5-1所示。
假设用户的网络1和网络2位于两个不同地点,并分别通过ISP的PE1、PE2接入骨干网。
如果用户需要将网络1的VLAN100~VLAN200和网络2的VLAN100~VLAN200互联起来,那么必须将CE1、PE1、P和PE2、CE2的相连接口都配置为Trunk属性,并允许VLAN100~VLAN200通过。
01-13 PPPoE+配置

13 PPPoE+配置13.1 PPPoE+概述13.2 PPPoE+配置注意事项13.3 PPPoE+缺省配置13.4 配置PPPoE+13.5 配置举例13.6 常见配置错误13.1 PPPoE+概述PPPoE+产生背景PPPoE是一种通过一个远端接入设备为以太网上的主机提供接入服务,并可以对接入的每个主机实现控制和计费的技术。
PPPoE使用Client/Server模型,PPPoE Client向PPPoE Server发起连接请求,在两者会话协商过程中,PPPoE Server向PPPoE Client提供接入控制、认证等功能。
目前所使用的PPPoE具有较好的认证和安全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比如PPPoEServer仅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对接入用户进行认证,如果账号被盗,盗用者可以很容易的在其他地方通过该账号接入网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PPPoE+特性。
PPPoE+,又称PPPoE Intermediate Agent,部署在终端用户主机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之间的接入设备Switch上,如图13-1所示。
Switch将终端用户主机接入的端口信息(如槽位号/子卡号/接口号、VLAN、MAC地址等)通过PAD(PPPoE Active Discovery )报文上送给PPPoE Server,由PPPoEServer根据报文信息实现终端用户的用户账号与接入端口的绑定认证,避免用户账号被盗用。
图13-1 PPPoE+组网示意图Host 2PPPoE+工作流程PPPoE 可分为三个阶段,即Discovery 阶段、Session 阶段和Terminate 阶段。
PPPoE+主要作用于Discovery 阶段和Session 阶段。
PPPoE+的具体流程如图13-2所示:图13-2 PPPoE+工作流程示意图SwitchHostBRAS1.终端用户主机(PPPoE Client )发起PPPoE 请求,发送PADI (PPPoE Active Discovery Initial )报文。
HW-01 以太网接口配置

Quidway S2300/33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指南-以太网目录目录1 以太网接口配置...........................................................................................................................1-11.1 简介..............................................................................................................................................................1-21.1.1 以太网接口........................................................................................................................................1-21.1.2 接口隔离功能.....................................................................................................................................1-21.1.3 参考信息............................................................................................................................................1-31.1.4 配置任务的逻辑关系.........................................................................................................................1-31.2 以太网接口基本配置..................................................................................................................................1-41.2.1 建立配置任务.....................................................................................................................................1-41.2.2 (可选)配置描述信息.....................................................................................................................1-51.2.3 (可选)配置网线类型.....................................................................................................................1-51.2.4 (可选)配置工作模式.....................................................................................................................1-51.2.5 (可选)配置速率.............................................................................................................................1-61.2.6 (可选)使能流量控制.....................................................................................................................1-61.2.7 检查配置结果.....................................................................................................................................1-61.3 以太网接口高级配置..................................................................................................................................1-71.3.1 建立配置任务.....................................................................................................................................1-71.3.2 配置最大流量限制.............................................................................................................................1-81.3.3 (可选)配置是否允许超大帧通过.................................................................................................1-91.3.4 (可选)配置是否丢弃入方向带Tag的帧.....................................................................................1-91.3.5 (可选)配置是否处理BPDU.........................................................................................................1-91.3.6 (可选)检查配置结果.....................................................................................................................1-91.4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自协商功能................................................................................................................1-101.4.1 建立配置任务...................................................................................................................................1-101.4.2 (可选)使能自协商功能...............................................................................................................1-111.4.3 (可选)使能流量控制自协商功能...............................................................................................1-111.4.4 检查配置结果...................................................................................................................................1-111.5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外部环路检测功能....................................................................................................1-121.5.1 建立配置任务...................................................................................................................................1-121.5.2 使能接口的外部环路检测功能.......................................................................................................1-121.5.3 (可选)配置接口的外部环路检测周期.......................................................................................1-13目录Quidway S2300/33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指南-以太网1.5.4 (可选)配置接口的外部环路检测处理动作...............................................................................1-13 1.5.5 检查配置结果...................................................................................................................................1-131.6 创建以太网Trunk.....................................................................................................................................1-141.6.1 建立配置任务...................................................................................................................................1-141.6.2 创建以太网Trunk接口...................................................................................................................1-141.6.3 加入成员接口...................................................................................................................................1-151.6.4 (可选)配置以太网Trunk的流分担模式...................................................................................1-151.6.5 检查配置结果...................................................................................................................................1-15 1.7 删除以太网Trunk.....................................................................................................................................1-161.7.1 建立配置任务...................................................................................................................................1-161.7.2 (可选)删除成员接口...................................................................................................................1-161.7.3 (可选)删除以太网Trunk接口...................................................................................................1-171.7.4 检查配置结果...................................................................................................................................1-17 1.8 配置接口隔离............................................................................................................................................1-171.8.1 建立配置任务...................................................................................................................................1-171.8.2 配置接口隔离...................................................................................................................................1-181.8.3 检查配置结果...................................................................................................................................1-19 1.9 维护............................................................................................................................................................1-19 1.10 配置举例..................................................................................................................................................1-201.10.1 配置以太网接口综合示例.............................................................................................................1-201.10.2 配置接口隔离示例.........................................................................................................................1-22插图目录图1-1 接口单向隔离........................................................................................................................................1-3图1-2 接口双向隔离........................................................................................................................................1-3图1-3 配置以太网接口综合示例组网图.......................................................................................................1-20图1-4 配置接口隔离组网图...........................................................................................................................1-23表格目录表1-1 快速以太网接口属性.............................................................................................................................1-2表1-2 千兆以太网接口属性.............................................................................................................................1-2配置指南-以太网 1以太网接口配置1 以太网接口配置关于本章本章描述内容如下表所示。
华为AR系列路由器 01-04 PPPoE配置

4 PPPoE配置关于本章PPPoE(PPP over Ethernet)是在以太网链路上运行PPP协议,在小区组网建设等一系列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4.1 PPPoE简介介绍PPPoE的定义和目的。
4.2 PPPoE配置注意事项介绍PPPoE的配置注意事项。
4.3 PPPoE原理描述介绍PPPoE的实现原理。
4.4 PPPoE应用场景介绍PPPoE的应用场景。
4.5 PPPoE附录介绍PPPoE的报文。
4.6 PPPoE缺省配置介绍PPPoE常见参数的缺省配置。
4.7 配置设备作为PPPoE Server设备提供了PPPoE Server的功能,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提供多种认证方式。
4.8 配置设备作为PPPoE Client设备作为PPPoE Client下行连接局域网用户,同一个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可以共享一个帐号,进行拨号上网。
4.9 维护PPPoEPPPoE相关维护命令,包括复位PPPoE会话和强制断开PPPoE会话。
4.10 PPPoE配置举例介绍PPPoE典型场景配置举例。
配置示例中包括组网需求、配置思路等。
4.11 PPPoE常见配置错误介绍常见配置错误的案例,避免在配置阶段引入故障。
4.1 PPPoE简介介绍PPPoE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PPPoE(PPP over Ethernet)协议是一种把PPP帧封装到以太网帧中的链路层协议。
PPPoE可以使以太网网络中的多台主机连接到远端的宽带接入服务器。
目的运营商希望把一个站点上的多台主机连接到同一台远程接入设备,同时接入设备能够提供与拨号上网类似的访问控制和计费功能。
在众多的接入技术中,把多个主机连接到接入设备的最经济的方法就是以太网,而PPP协议可以提供良好的访问控制和计费功能,于是产生了在以太网上传输PPP报文的技术,即PPPoE。
PPPoE利用以太网将大量主机组成网络,通过一个远端接入设备连入因特网,并运用PPP协议对接入的每个主机进行控制,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计费方便的特点。
H3C配置命令01-命令行接口命令

【参数】 level:命令级别,取值范围为 0~3。 view:命令视图,包括交换机支持的所有命令视图。 command:需要设置的命令。
【描述】 command-privilege level 命令用来设置指定视图内指定命令的级别。undo command-privilege view 命令用来恢复指定视图内指定命令的级别为缺省值。 命令级别共分为访问、监控、系统、管理 4 个级别,分别对应标识 0、1、2、3。 管理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改变命令级别,使其在相应的视图下工作。 缺省情况下,ping、tracert、telnet 等为访问级(0 级);display、debugging 为监控级(1 级);所有的配置命令为系统级(2 级);FTP、XMODEM、TFTP 以及文件系统操作的命令为管理级(3 级)。
【描述】
1-3
H3C S7500 系列以太网交换机 命令手册 命令行接口
第 1 章 命令行接口命令
super password 命令用来设置切换低级别用户到高级别用户的密码。为了防止未 授权用户的非法侵入,用户在从低级别切换到高级别时,需要输入高级别用户的密 码。为了保密,用户在屏幕上看不到所键入的口令,如果三次以内输入正确的口令, 则切换到高级别用户,否则保持原用户级别不变。undo super password 命令用 来取消当前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配置的是明文口令还是密文口令,验证时必须输入明文形式的 口令。
【举例】 # 显示历史命令。
<H3C> display history-command system-view quit display history-command
1.1.3 super
【命令】 super [ level ]
H3C华为交换机配置方法命令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2、sysname 为设备命名3、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当前配置情况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5、interface Ethernet 1/0/1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6、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rid 设置端口访问模式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10、vlan 10 创建VLAN 10并进入VLAN 10的视图模式11、port access vlan 10 在端口模式下将当前端口加入到vlan 10中12、port E1/0/2 to E1/0/5 在VLAN模式下将指定端口加入到当前vlan中13、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允许所有的vlan通过H3C路由器############################################################################### #######1、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模式2、sysname R1 为设备命名为R13、display ip routing-table 显示当前路由表4、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5、interface Ethernet 0/0 进入以太网端口视图6、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7、undo shutdown 打开以太网端口8、shutdown 关闭以太网端口9、quit 退出当前视图模式10、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2 description To.R2 配置静态路由11、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12.2 description To.R2 配置默认的路由H3C S3100 SwitchH3C S3600 SwitchH3C MSR 20-20 Router############################################################################### ###########1、调整超级终端的显示字号;2、捕获超级终端操作命令行,以备日后查对;3、language-mode Chinese|English 中英文切换;4、复制命令到超级终端命令行,粘贴到主机;5、交换机清除配置:<H3C>reset save ;<H3C>reboot ;6、路由器、交换机配置时不能掉电,连通测试前一定要检查网络的连通性,不要犯最低级的错误。
华为数据中心5800交换机01-03 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

3以太网链路聚合配置3.1 以太网链路聚合简介介绍以太网链路聚合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以太网链路聚合Eth-Trunk简称链路聚合,它通过将多条以太网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同时,这些捆绑在一起的链路通过相互间的动态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
目的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骨干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在实现增大带宽目的的同时,链路聚合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之间链路的可靠性。
链路聚合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l增加带宽链路聚合接口的最大带宽可以达到各成员接口带宽之和。
l提高可靠性当某条活动链路出现故障时,流量可以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成员链路上,从而提高链路聚合接口的可靠性。
l负载分担在一个链路聚合组内,可以实现在各成员活动链路上的负载分担。
3.2 原理描述介绍以太网链路聚合的实现原理。
3.2.1 基本概念如图3-1所示,DeviceA与DeviceB之间通过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连,将这三条链路捆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逻辑链路,这条逻辑链路的最大带宽等于原先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的带宽总和,从而达到了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互备份,有效地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
Eth-Trunk链路两端的速率必须保持一致,建议Eth-Trunk链路两端相连的物理接口的数量、jumbo和流控配置保持一致。
图3-1 Eth-Trunk示意图DeviceA DeviceB链路聚合接口可以作为普通的以太网接口来使用,实现各种路由协议以及其它业务。
与普通以太网接口的差别在于:转发的时候链路聚合组需要从成员接口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接口来进行数据转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未知单播 风暴抑制比
unicast-suppression ratio
说明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设备不对广播流量进行抑制 可选 缺省情况下,设备不对组播流量进行抑制 可选 缺省情况下,设备不对未知单播流量进行抑制
1.2.3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 MDI 模式
用于连接以太网设备的双绞线有两种:直通线缆(straight-through cable)和交叉线缆(crossover cable)。为了使以太网接口支持使用这两种线缆,设备实现了三种 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模式:across、normal 和 auto。
1-2
表1-3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工作模式
操作
命令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切换以太网工作模式
port link-mode { bridge | route }
必选
说明
工作模式切换后,以太网接口的所有参数都将恢复到当前模式的缺省情况。
1-1
操作
命令
说明
设置以太网接口的双工模
式
duplex { auto | full | half }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双工模式为 auto(自协商) 状态
设置以太网接口的速率
可选 speed { 10 | 100 | 1000 | auto }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速率为 auto(自协商)状态
关闭以太网接口
表1-5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风暴抑制比(接口下的配置)
操作
命令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广播
风暴抑制比
broadcast-suppression ratio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组播
风暴抑制比例
z 三层以太网子接口可以解决三层以太网接口不能识别 VLAN 报文的问题。用户可以在一个以 太网接口上配置多个子接口,这样,来自不同 VLAN 的报文可以从不同的子接口进行转发, 为用户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
表1-2 以太网子接口基本配置
操作
命令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创建以太网子接口并进入以 太网子接口视图
1.2 二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配置
1.2.1 二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配置任务简介
当以太网接口工作在二层模式(bridge)时,可以进行以下配置:
表1-4 二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配置任务简介 配置任务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风暴抑制比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 MDI 模式
说明
可选 二层以太网接口支持
可选 二层以太网接口支持
1.1.1 以太网接口/子接口基本配置
1. 以太网接口基本配置 设置以太网接口的双工模式时存在三种情况:
z 当希望接口在发送数据包的同时可以接收数据包,可以将接口设置为全双工(full)属性; z 当希望接口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数据包或接收数据包时,可以将接口设置为半双工(half)属性; z 当设置接口为自协商(auto)状态时,接口的双工状态由本接口和对端接口自动协商而定。 设置以太网接口的速率时,当设置接口速率为自协商(auto)状态时,接口的速率由本接口和对端 接口双方自动协商而定。
i
1 以太网接口配置
为了适应网络需求,设备上定义了五种以太网接口:
z 二层以太网接口。该类接口是设备上的一种物理接口,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处理二层协议, 实现二层快速转发。
z 三层以太网接口。该类接口是设备上的一种物理接口,工作在网络层,可以配置 IP 地址,处 理三层协议,提供路由功能。
z 二/三层可切换以太网接口。该类接口是设备上的一种物理接口,可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提 供二层以太网接口的特性;也可以工作在网络层,提供三层以太网接口的特性。
详细配置 1.2.2 1.2.3
1.2.2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风暴抑制比
用户可以在接口下进行配置,设置接口允许通过的最大广播/组播/未知单播报文流量。当接口上的 广播/组播/未知单播流量超过用户设置的值后,系统将丢弃超出广播/组播/未知单播流量限制的报 文,从而使接口广播/组播/未知单播流量所占的比例降低到限定的范围,保证网络业务的正常运行。
z 三层以太网子接口。该类接口是设备上的一种逻辑接口,工作在网络层,可以配置 IP 地址, 处理三层协议。主要用来实现在三层以太网接口上支持收发 VLAN tagged 报文。
1.1 以太网接口通用配置
该部分介绍了二层以太网接口和三层以太网接口的共有属性及其配置,各自的特有属性请参见下文 中的相关章节。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设置以太网子接口的描述字 符串
Hale Waihona Puke description text
关闭以太网子接口
shutdown
说明
-
必选
可选 缺省情况下,描述字符串为“该接口的接 口名 interface”,比如: GigabitEthernet0/1.1 Interface 可选 缺省情况下,子接口处于打开状态
z 二层以太网子接口。该类接口是设备上的一种逻辑接口,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处理二层协议, 主要用来实现在防火墙插卡上将报文流量跨 VLAN 转发。二层以太网子接口的链路类型为 Access 类型(不能修改),除了能够配置本文档的特性、参数外,还可以将二层以太网子接 口加入 VLAN,相关配置请参见“Web 配置分册”中的“VLAN 配置”。
z 以太网子接口还可以配置 IP 参数,相关配置请参见“IP 业务分册”。 z 本端设备以太网子接口号、VLAN ID 需要分别和相连的对端设备的以太网子接口号、VLAN ID 一
致,否则报文将不能正确传输。
1.1.2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工作模式
根据设备对接口接收到的数据包的处理层次不同,以太网接口可工作在二层模式(bridge)(二层 以太网接口)或三层模式(route)(三层以太网接口)。如果以太网端口配置为二层模式时数据将 通过设备硬件进行转发(以太网端口不可配置 IP 地址),当配置为三层模式时数据则会通过三层 IP 路由进行转发。在设备上,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完成以上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操作
命令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进入以太网子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subnumber
配置以太网子接口的广播风 暴抑制比
broadcast-suppression ratio
配置以太网子接口的组播风 暴抑制比例
multicast-suppression ratio
shutdown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处于打开状态 如果想打开端口,可以使用 undo shutdown 命令
2. 以太网子接口基本配置 以太网子接口分为二层以太网子接口和三层以太网子接口。
z 二层以太网子接口用于解决二层报文不能跨 VLAN 转发的问题。通过配置二层以太网子接口, 可以使一个子接口对应的 VLAN 中的二层以太网报文,转发到其他子接口对应的 VLAN 中。 该接口主要用于设备与高端防火墙插卡配合使用的场景。
表1-1 以太网接口基本配置
操作
命令
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进入以太网接口视图
interfac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设置当前接口的描述信息 description text
说明 -
-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的描述信息为“接口名 interface”,比如:GigabitEthernet0/1 Interface
multicast-suppression ratio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未知
单播风暴抑制比
unicast-suppression ratio
说明 -
必选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上允不对广播流量进行抑制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上不对组播流量进行抑制 可选 缺省情况下,接口上不对未知单播流量进行抑制
1-3
表1-6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风暴抑制比(子接口下的配置)
目录
1 以太网接口配置 ................................................................................................................................. 1-1 1.1 以太网接口通用配置.......................................................................................................................... 1-1 1.1.1 以太网接口/子接口基本配置 ................................................................................................... 1-1 1.1.2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工作模式 .................................................................................................... 1-2 1.2 二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配置 .......................................................................................................... 1-3 1.2.1 二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配置任务简介..................................................................................... 1-3 1.2.2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风暴抑制比..................................................................................... 1-3 1.2.3 配置以太网接口的MDI模式..................................................................................................... 1-4 1.3 三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配置 .......................................................................................................... 1-4 1.3.1 三层以太网接口/子接口配置任务简介..................................................................................... 1-4 1.3.2 配置以太网接口/子接口的MTU ............................................................................................... 1-5 1.3.3 配置以太网接口链路层连接状态up/down抑制时间................................................................. 1-5 1.3.4 配置以太网接口环回测试功能................................................................................................. 1-6 1.4 以太网接口显示和维护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