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梨树着色新品种更新改造及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_韩俊章
染用卫矛在丽江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9,25(01)染用卫矛在丽江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和秀云和加卫和志娇杨燕林黄杏娥李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云南丽江674100)摘要:染用卫矛作为重要的乡土绿化树种,在丽江城市园林绿化中曾经取得了较好的园林景观效果,然而目前染用卫矛在丽江城区园林绿化应用中的数量越来越少,生长质量越来越差。
该文从染用卫矛在丽江园林绿化应用中的现状、存在的困难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染用卫矛物种提供依据。
关键词:染用卫矛;园林绿化;应用;丽江市中图分类号S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9)01-0112-03Application of Euonymus tingens for Landscaping in Lijiang CityHeXiuyunet al.(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ijiang674100,China)Abstract:As a main native species for landscaping,Euonymus tingens had been around for quite some time in Liji⁃ang.It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s in urban landscaping in Lijiang City.However,at present,the numberof plants of Eu⁃onymus tingens are becoming less and l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ing and the quality of growth of Euonymus tingens are becoming worse and worse in Lijiang.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situation,difficulties and rea⁃son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uonymus tingetns for landscaping in Lijiang,and put forward som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The aim to povide reference of basis of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uonymus tingens.Keywords:Euonymus tingens;Landscaping;Application;Lijiang City1引言染用卫矛(Euonymus tingens)又名土杜仲、银丝杜仲、红灯笼等,为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至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多生于海拔2500~3800m的山坡常绿栎林、混交林或灌丛林中的较湿润之处[1]。
乡土树种在许昌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4 10 ) 6 00
( .郑州市世纪游乐 园管理处 ,河南 郑州 1
林病 虫害 防治 检 疫 站 ,河 南 许 昌
摘 要 :对 许 昌市 乡土树 种 进 行 了详 细 调 查 ,共 发 现 19种 用 于 园林 绿 化 的 树 种 ,并 对 许 昌 市 乡 土树 种 的 现 状 、 5 存在 问题 进 行 了分析 和 探 讨 ,提 出 了相 应 的 乡土树 种 的 开发 对 策 。
Ab ta t T e n tv r e n Xu h n r iv siae . h r r 1 9 aie s e is u e n u b n ge nn . h sr c : h aie te s i c a g we e n e tg td T ee wee n tv p ce s d i r a re ig T e 5
s g e td u g se . K e r s: Xu h n y wo d c a g; Naie te t re; Ur a r e ig; Ap lc to v b ngenn piain; Co n eme s rs u tr a u e
乡土树 种是 当地 的原 生树种 ,是在 当地 环境 条件 下 ,经过千万年的优胜劣汰考验 ,自然竞争后才 留存下
褂 木 、玉 兰 、 黄 玉 兰 、七 叶 树 、三 角 枫 、 五 角 枫 、 红
关键 词 :许 昌市;乡土树种 ;园林绿化 ;应用 ;对策
中 图分 类 号 :T 95 1 U 8.2 2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0 — 3 (0 0 50 2 - 081 1 2 1 )0 -000 6 2
梨新品种——鲁蜜

Vol.40No.072023 China Fruit News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面绿黄,平均单果重394.3g,纵径8.8cm,横径9.1cm;果梗长3.3 cm,粗0.29cm,梗洼深;萼片脱落,萼洼深;果心小。
果肉白色,质地较细,松脆,多汁,甜,具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8%,品质上乘。
定植后3年可有经济产量,盛果期平均产量47332.1kg/hm2。
在河北昌黎地区,3月下旬花芽萌动,4月上旬叶芽萌动,4月中旬初花,4月下旬盛花,花期10~12天。
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50~ 160天。
11月中旬落叶。
营养生长期约240天。
□据《园艺学报》(2023年第S1期)《晚熟梨新品种‘酥玉’》,作者高丽娟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通信作者郝宝锋,E-mail:*****************□中熟抗寒桃新品种———中寒翠霞“中寒翠霞”是从“富岛桃王”和“中农寒桃1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中熟抗寒桃新品种。
2022年3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该品种果实圆形,果顶圆平,平均单果重113.0g;果皮底色白,有果面绒毛;果肉白色,硬度14.34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可滴定酸含量0.34%;鲜食,口感酸甜,黏核。
该品种盛果期产量为27700kg/hm2。
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和锦州市黑山县地区,花期4月下旬,成熟期8月上旬,果实发育期100天左右。
□据《园艺学报》(2023年第S1期)《中熟抗寒桃新品种‘中寒翠霞’》,作者时梦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辽宁兴城,125100);通信作者王孝娣,E-mail:******************□自花结实梨新品种———皖梨6号“皖梨6号”为“早冠”(♀)ד砀山酥梨”(♂)杂交育成的自花结实梨新品种。
2022年12月通过安徽省园艺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品种认定。
秋月梨水平棚架修剪整形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21期园艺学秋月梨水平棚架修剪整形技术研究雒新艳张俊丽韩吉林李海涛孙曰波(潍坊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1000)摘要为筛选出与水平棚架栽培模式相适应的整形方式,促进秋月梨生产,选择常见的二主枝树形、三主枝树形、联体梳形和双臂顺行式4种整形方式,开展不同整形方式对秋月梨净光合速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结果表明,采用双臂顺行式的秋月梨净光合效率总体最高,其中主枝中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最高。
采用双臂顺行式的秋月梨单株果实数最多、单株果实产量最高,单果重居第二位。
不同整形方式对秋月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其中采用双臂顺行式的秋月梨果实硬度居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总酸含量最低,固酸比较高,品质较好。
综合来看,双臂顺行式是最适宜潍坊地区秋月梨水平棚架栽培模式的整形方式。
关键词秋月梨;水平棚架栽培;整形方式;产量;品质中图分类号S6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1-0066-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1.01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Pruning and Shaping Technology of Horizontal Trellis of Qiuyue PearLUO Xinyan ZHANG Junli HAN Jilin LI Haitao SUN Yuebo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ifang Vocational College,Weifang Shandong261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shaping method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horizontal trellis cultivation mode and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Qiuyue pear,four common shaping methods of two main branch tree shape,three main branch tree shape,combined comb shape and double arm anterograde shape,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haping methods on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fruit yield and quality of Qiuyue pea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Qiuyue pear was overall the highest by using the double arm anterograde shape,and the middle leaf of the main branch had the highest net photosynthetic ing the double arm anterograde shape,the number of fruit per plant of Qiuyue pear was the maximum,fruit yield per plant was the highest,and single fruit weight was the second highest.Different shaping method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Qiuyue pear fruit.Among them, using the double arm anterograde shape,the Qiuyue pear fruit had a middle hardness,high soluble solid content,the lowest total acid content,high solid acid ratio and good quality.Overall,the double arm anterograde shape is the most suitable shaping method for the horizontal trellis cultivation mode of Qiuyue pear in Weifang area.Keywords Qiuyue pear;horizontal trellis cultivation;shaping method;yield;quality秋月梨是由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通过162-29(新高×丰水)×幸水杂交选育的中晚熟砂梨品种,自2002年开始陆续引入我国山东、江苏、河北和上海地区,可采用主干形栽植[1-3],但大多采用棚架式栽植,其中少数采用拱形或“V”形简易棚架[4-5],多数采用水平棚架栽培模式[6-9],不仅有利于防风,便于生产管理,叶片受光充分、均匀,还实现了标准化生产[10]。
观赏彩色树种红柳的高接与应用

观赏彩色树种红柳的高接与应用
刘坤照;刘兰胜
【期刊名称】《现代化农业》
【年(卷),期】2006(000)008
【摘要】随着目前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园林化的加速进行,各种
彩叶树种不断从国外引进,但外引树种耐寒力较差,没有乡土树种适应性强,给东北地区长达250d左右的冬季绿化观赏带来较大的局限性。
为打破冬季绿化云杉一统天下的局面,笔者在林业工作中发现次生林中天然红柳在冬季枝条红艳,在大雪覆盖下尤如一团火,色泽不亚于红瑞木,且病虫害较少发生,但其无明显主干弯曲,树形不够整齐。
【总页数】1页(P21)
【作者】刘坤照;刘兰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二九○农场,黑龙江,绥滨,15620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华星园
艺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
【相关文献】
1.北京市优良观赏彩色苗木高接快繁技术研究 [J], 唐存莲;陈永勤;王德芳;马喆;崔
晓锁
2.(木奈)李高接碧桃、红叶李等观赏花木实验效果分析 [J], 朱霖;丁永电
3.当年定植根蘖苗高接观赏枣试验 [J], 马光跃;陈红玉;杨俊强;申仲妹
4.红枫等槭树科园林观赏植物高接试验与技术应用 [J], 周正廷;周正宝;林玉美;雷林华
5.红枫等槭树科园林观赏植物高接试验与技术应用 [J], 周正廷;周正宝;林玉美;雷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红色梨新品种综合配套技术示范

优质红色梨新品种综合配套技术示范袁小磊;赵京;高明月;王付生;李春野【摘要】蓟县林业局引进红香蜜等五个早中晚熟系列优质红色梨新品种和新技术,对山区三个乡镇的3210亩的老梨树进行劣改优.我们从大树高接换优、密植丰产栽培、无公害配套管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红色梨新品种从砧木选择、砧木定型、高接后的管理、肥水管理、生长季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栽培管理技术.【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230-232)【关键词】蓟县;红色梨;新品种;配套技术【作者】袁小磊;赵京;高明月;王付生;李春野【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林业局蓟县301900;天津市蓟县林业局蓟县301900;天津市蓟县林业局蓟县301900;天津市蓟县林业局蓟县301900;天津市蓟县林业局蓟县301900【正文语种】中文2007年春季蓟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利用山区优越的资源条件,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技术优势,引进了红香酥、红香蜜、红梨一号、满天红、美人酥共6个早中晚熟系列优质红色梨新品种和新技术,对山区三个乡镇的3 210亩的老梨树进行劣改优。
六年来,通过嫁接改造发挥了潜在的经济优势,为果农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1.1 砧木选择25年生左右树势健壮的安梨、秋白梨、麻梨等劣质低效梨树。
1.2 砧木定型对准备高接的梨树(砧木),按照开心形整形。
首先将原中心干从第一层主枝处锯除或从第一层主枝以上1.2 m处保留两个分枝锯除。
然后将基部的3~4个主枝根据粗细不同从距主干1.2~1.5 m处截除,留存枝段上凡枝径5 cm以上的枝保留10 cm锯截。
用快刀削平锯口边缘以利伤口愈合。
从基部疏除的大枝锯口截面,用刀削平后涂抹愈合剂或油漆,促进伤口愈合,防止雨水浸蚀造成腐烂。
1.3 削取接芽选接穗中部饱满芽,从芽上端背面向下斜平削一刀,削面长度1.5~2.0 cm,将平面两侧的皮层削掉(露出形成层)以利愈合,从芽下部向末端削一小斜面露出形成层,最后从芽上方0.5 cm处剪断。
园林新优观赏、彩色树木引种适应性研究

第一类 , 生态适应性强 、 观赏价值高 、 综合性状优 良可 推广应用品种有 : 叶矮樱 、 紫 王族海棠 、 紫叶稠李 、 中华金
樱、 美人梅 、 俄罗斯红叶李 、 山黄杨 、 高 朝鲜黄杨 、 芬兰桦 、 黑核桃 、 垂直碧桃 、 芭蕾舞美人 、 黄丁香 、 网纹连翘 、 矮生连 翘、 林伍得连翘 、 望春玉兰 、 叶醉鱼草( 互 醉鱼木 )金叶风 、
箱 果 、 叶风 箱 果 、 枝玫 瑰 、 目琼 花 、 紫 紫 天 白雪 果 、 雪 果 、 红 金 叶接 骨木 、 王 子锦 带 、 叶丁 香 、 红 羽 红瑞 木 ( 教 )红 瑞 主 、 木( 黄芽 )红瑞 木 ( 、 贝蕾 )北 海道 黄杨 。 、
22 研 究 方 法 .
木( 贝蕾 )红瑞木( 、 主教 )黄色品种有( ; 含金色 ) 品种有金
叶 接 骨木 、 叶 风 箱果 、 叶 复 叶槭 、 金 金 中华 金 叶榆 、 瑞 木 红 ( 黄芽 )金 枝 白蜡等 。 、
33 优 良观 赏 、 色树 种 的 筛选 . 彩
按 照 “ 态 适 应 性 ” “ 赏 性 ” 重 的原 则 制 定 优 良 生 和 观 并
一
2一 2
试 验 与推 广
新疆 林 业 2 1 ・ 002
园林新优观赏 彩色树木引种适应性研究
昌吉市 园林绿化管理局 张冬梅 刘吉妍
本项 目于 2 0 05年开始实施 , 为期 5 年。先后从东北 、
10个国内首次引进的木瓜属海棠品种在上海地区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综合评价

毕玉科.10个国内首次引进的木瓜属海棠品种在上海地区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综合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81-85.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2.01510个国内首次引进的木瓜属海棠品种在上海地区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综合评价毕玉科1,2(1.上海植物园/上海城市植物资源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231;2.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438) 摘要:为了丰富我国木瓜属海棠资源,为其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从日本引进上海的10个木瓜属海棠品种(国内首次引进)的适应性、观赏生物学性状和物候表现开展观察和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景观应用综合评价。
结果显示,10个品种在上海地区均生长良好;品种黄华、宴为我国木瓜属海棠资源增加了淡黄色、桃红色;早花品种黑潮的引进大大延长了该类花卉资源的观赏期;越之夕映、港之曙等8个品种在景观应用上更有栽植价值,建议在园林绿地推广应用。
此外,花瓣形状、花色奇特的彩之国、黄华、宴、大樱华和高岭锦在盆景应用上更具开发潜力;黑潮和彩之国在新品种育种方面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木瓜属海棠;层次分析法;观赏性;日本;引种 中图分类号:S685.990.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2-0081-05收稿日期:2020-05-26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编号:沪农科推字(2019)第1-8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编号:18DZ2283500)。
作者简介:毕玉科(1989—),女,河南博爱人,博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观赏木本植物选育工作。
E-mail:biyuke@shbg.org。
海棠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其花姿潇洒,花开似锦,素有“国艳”“花贵妃”的美称,是“春花四绝”之一[1]。
从唐朝起,海棠就开始被广泛栽培,宋朝时达到顶峰,被誉为“花之最尊”[2],因其不仅观赏性高,而且环境适应性强,是现代园林绿地中常用的造景树种[3]。